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白话小说的奠基之作,文章对作品中关于封建礼教“吃人”的问题进行深入挖掘,指出封建礼教“吃人”所依赖的三种基本形式:封建官僚机构、封建家族制度、封建伦理道德,深入剖析“吃人者”与“被吃人”错综复杂的相互关系,从而增强读者对《狂人日记》深刻思想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麦克白》中的主人公麦克白本身是善良的,但最后逐渐在贪欲和野心的驱使下丧失了其善良。莎士比亚这个剧作的出色之处并不是描述主人公如何从英雄变成了恶贯满盈之辈,而是在描述主人公不断追求权力顶峰的过程中,其内心的纠结和痛苦——即对善与恶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据鲁迅创作《狂人日记》最初的心理动机、思想缘由及其本人的主观精神意愿来看,“吃人”实为“人吃人”的原初批判动机,而非学界普遍认为的“礼教吃人”,这就促使我们重新思考“吃人”的内涵和批判意义.深受鲁迅影响的陈映真在他的作品中叠影重现了鲁迅小说的诸多因素,早期作品《乡村的教师》再重现了《狂人日记》的“吃人”母题,两者都通过“吃人”母题的演绎转向了灵魂内面的自我批判,带有对人性的叩问,体现了一种人道主义立场、启蒙主义态度与现代批判精神.而鲁迅的深刻在于他借“狂人”之口喊出了“吃人”这个振聋发聩的声音,认清事实之后无奈偃旗息鼓.陈映真虽在思想的深刻上不及鲁迅,却还是试图以自己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将其寄托于人道主义的期望中.  相似文献   

4.
存在主义哲学的根本出发点就是对人的存在(即“个人存在”)的关心。雅斯贝尔斯说:“一切事物在其中和通过它完全成为真实的那种东西,……排除了人的存在,这对我们就意味着陷入虚无。”(《回忆与展望》)存在主义伦理学社会学说的中心论题是个人自由。“人是自由的,人就是自由”。(萨特《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这里所说的“自由”,绝对不是天马行空式、漫无目的的、无任何约束的所谓绝对自由,而是人对“外在场”(周围世界)的觉悟.是“我在”的强化与追寻。说“存在主义是一种人主义”(W·考夫曼《存在主义》),[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流行于中亚、北亚和欧洲等地的“(独目)巨人吃人”的故事在一定条件下异变为猿妖吃人或抢婚的故事。这跟印度史诗《罗摩衍那》、中国小说《西游记》等文学名著有很大关系,澄清其间重大关目有助于推进和丰富比较文学和总体文化的研究,因为这些故事都是世界性的。北亚吃人魔怪“莽盖”或“莽古斯”不仅是猿猴型巨妖,联系着所谓吃人的“独目巨人”,而且在名称上跟突厥语mogou、乃至西文macaque-monkey、中文“猕猴”都很相似。近世或现代所谓“野人”的“抢婚”奇谈实际上也可纳入本型传说。其中某些关键性的因子或细节还奇妙地保存或“传承”在中国多民族的民间故事或笔记小说里,值得勾稽  相似文献   

6.
《伤逝》和《沉沦》同为“五四”时代表现青年知识分子爱情悲剧和人生悲剧的重要作品,带有作家强烈的自传色彩,但由于鲁迅和郁达夫各自独特的生活道路和创作个性,《伤逝》和《沉沦》在表现爱情这一共同主题的时候分别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作为一个现实主义作家,鲁迅更多的是通过青年知识分子的爱情婚姻悲剧探索更为深广的人生问题和社会问题,尤其是在混沌初开的社会氛围中新觉醒的知识女性的命运和悲剧,表现出忧愤深广的时代忧患。而浪漫主义作家郁达夫则在《沉沦》中尽情宣泄灵与肉的冲突,即性的要求和这一要求得不到满足的苦闷,具有强烈的反封建的色彩。《伤逝》和《沉沦》分别体现了鲁迅和郁达夫在不同角度和层面所进行的人生、人性开掘,均具有惊世骇俗的悲剧力量。  相似文献   

7.
《呐喊》《彷徨》是一个悲剧性的结尾,而后期的《故事新编》则为一反讽式的结尾,这二者呈现出主体复杂的心理结构。  相似文献   

8.
《孔雀东南飞》和《罗密欧与朱丽叶》这两部不同民族、不同时代、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表现了同样的母题———“爱情”和“自杀”。通过对这两部作品的悲剧冲突、悲剧人物、悲剧结局的比较 ,我们可以看出中西古典悲剧不同的美学风格  相似文献   

9.
《野草·影的告别》主题与《坟·摩罗诗力说》卷首语提示的主题是同一主题。表现这一主题的情节撷取自柏拉图《理想国》第7卷中著名的“洞穴喻”里的“囚徒”从“洞穴”走出的寓言,关键情节是“灵魂的转向”。《影的告别》的人物是“影国”的两类居民,他们身上有着“洞穴喻”中两类“囚徒”的投影。“影”以自身为试验,向昏睡的影众告别,对于“影国”是有重大意义的事件。他选择和黑暗抗战,“被黑暗沉没”,从进化的观点来看,是“和光阴偕逝”,做进化途中的“中间物”,为进化献身。“影”选择走进化的路,赋予人物性格以悲剧的审美特征,将作品的主题升华到一种唯悲剧独有的崇高的诗的审美境界,是诗与哲理的完美融合。  相似文献   

10.
刘莲 《现代语文》2006,(11):83-84
鲁迅先生说:“悲剧是把人生有价值的撕毁给人看”。从这一层面上比较《哈姆雷特》与《夜宴》,可以看出,前毁灭的是人的精神——人主义理想和信念;而后侧重对人的原始欲念——权力和情感的毁灭,因此《哈姆雷特》表现的是人性的悲剧,而《夜宴》上演的则是人的悲剧。  相似文献   

11.
《还乡》是哈代“性格与环境的小说”的代表作,从人与象征毁灭叛逆力量的爱敦荒原的:中突,人的激情.偏见和野心造成的内心冲突两个方面解析小说的悲剧成因,从而发现作家对主动适应环境并善于协调自身以避免悲剧发生的呼唤。  相似文献   

12.
《狂人日记》的主题恐怕并非学术界所津津乐道的“吃人”,而是“吃人”背后的“对人的关怀”,这种关怀,在《狂人日记》分成三个阶段而演进,本文力图描述这一演进的过程,从而对《狂人日记》的主题进行重估。全文分三部分如下:1、自我关怀——狂人一切行为的出发点是自我关怀;2、关怀他者——狂人对他者的关怀来自推己及人的“同情”;3、关怀未来(孩子)——狂人的关怀未来(孩子)来自对“纠缠”自身的环境的反叛。  相似文献   

13.
本文是一篇文本细读,拟以华兹华斯1850年版《序曲》第十二卷“绞刑架片段”为文本焦点,从地方的精神(spirit of place)和诗人与地方的关系(sense of place)两个方面来探讨“地方(place)”这一大话题中的“根脉”“家园”主题,旨在说明这个片段体现了人与地方的融合,人植根于地方,地方是他们的家园和根脉。  相似文献   

14.
《史记》为中华民族述史写心。此文就司马迁对人口自我意识所达到的高度;《史记》写人特别关注人物的“为人”,重视写出人性的人;司马迁身历生死炼狱般的生命体验,对人生、人性获得超常的认知和体悟;《史记》写人所具有的社会身份、社会角色和人的品德节操、人的性格个性两个普遍性;司马迁对人性以及民族劣根性的探究五个方面,进一步阐述和论证“《史记》:一部中华民族心灵史”这一命题。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典小说《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敢于直面人生,将生活中的悲剧无畏地呈示给人看。探究杜十娘这一悲剧形象,百宝箱这一意象具有典型意义。如果我们从“百宝箱”这个意象入手去解读杜十娘形象的悲剧意蕴,也许是一条新的通途。  相似文献   

16.
创作于1606年的小说《麦克白》所描写的,是麦克白人性与良知的崩溃的故事。莎士比亚通过讲述曾经的英雄麦克白如何走向自我毁灭的过程,批判了野心、欲望的侵蚀作用。主人公麦克白在他悲剧的性格的驱使下所做出的残忍行径不仅使身边的人感到恐怖,更加造就了他悲剧的命运。而他性格之中最令人生畏的是他强烈的权力欲、野心和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残害他人之后难以控制的罪恶感。而这一贯穿全文始终的主线,构成了麦克白采取行动的心理基础,也就决定了他最终悲剧的结局。  相似文献   

17.
众所周知,《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形成时期的一部重要著作。他们论述了物质资料生产在社会生活中的决定作用,提出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科学地阐述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社会意识的关系,并对共产主义实质作了科学的说明。然而,纵观这一章,我们发现,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这些问题的探讨总离不开一个概念一“人”。“现实的人”是他们展开研究的基础,并贯穿他们研究的全过程,“全面自由发展的人”则是他们研究的最终目的。反正“人”在这一章中的重要性处处凸现,它成了贯穿全文的一根红线,是整篇文章的“魂”。  相似文献   

18.
《废都》是一部内容复杂的小说。而主人公庄之蝶又是个意象化的人物,是当代人们惶惑、浮躁心迹的对象化。他反叛传统,追求“伪现代化”,结果成为一个堕落文人。这是我们认识《废都》的着眼点。  相似文献   

19.
根据荣格的阴影与面具原型理论,《狂人日记》中“吃人”的深层文化心理是对人类劣根性的深刻揭露,“吃人”是阴影原型的显现,是人的本性吃人,不是礼教吃人,“仁义道德”只是社会所发展的集体面具,与吃人是对立的,只不过仁义道德对“吃人”的过分压抑反而使“吃人”现象愈演愈烈。  相似文献   

20.
“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重要位置。如果以古汉语为起源依据,以《水浒传》《金瓶梅词话》和《红楼梦》为语料来源,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考察早期白话中“吃”的隐喻用法,可以将“吃”的用法整合于一个统一的认知框架中。受事“吃”是一个被动标记词,但“吃”的被动含义起源于受事“吃”这一行为可能伴随某些负面结果。这一用法不利于交际,因此“吃”这一隐喻在现代汉语中已经消失。这个过程和人类的认知过程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