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巴金,1904年11月25日生于四川成都北门正通顺街一个封建官僚地主家庭,本名李尧棠、字芾甘,取自《诗经》中《召南·甘棠》首句“蔽芾甘棠”。巴金的幼年是在浓浓的爱中度过的,这爱影响他的心灵和性格,成为他生命的营养、事业的酵母。特别是母亲播下的爱的种子,在巴金的心里生根发芽,让他“感受到了爱,认识了爱,才知道把爱分给别人,才想对自己以外的人做一些事情”。这样的爱一直流淌在巴金的家中。  相似文献   

2.
巴金语录     
关于“爱”是什么东西把我养育大?首先在我头脑里浮动的就是一个“爱”字。父母的爱,骨肉的爱,人间的爱,家庭生活的温暖。我的确是一个被人爱着的孩子。……我爱着一切的生物,我愿意擦干每张脸上的眼泪;我愿意看见幸福的微笑挂在每个人的嘴边。我的心里怀着一个愿望,这是没有人知道的:我愿每个人都有住房,每个人都有饱饭,每颗心都得到温暖。我想擦干每个人的眼泪,不再让任何人拉掉别人的一根头发。生活并不是一个悲剧,它是一个“搏斗”。我们生活来做什么?或者说我们为什么要有这生命?罗曼·罗兰的回答是“为的是来征服它”。我快要走到生命…  相似文献   

3.
挚友 《南昌教育》2005,(12):16-16
巴金老人说:“我们每个人都有更多的爱,更多的同情,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时间,比维持我们自己生存所需要的多得多,只有为别人花费了它们,我们的生命才会开花。”让自己的生命之花也发散出一阵阵的幽香,这是南昌外国语学校语文教研组长万瑛老师的人生追求。  相似文献   

4.
可爱的木头     
有一名小读者来信说:“我总是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什么班干部部当不上,事事都不如别人……”读了这名小读者的来信,编辑想到了下面这个小故事。请大家认真地读一读,想一想,然后对自己进行一次全面而又客观的分析,找到自己的优缺点。要知道,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特的自我,有短处,也会有长处。大诗人李白曾热情洋溢地抒写“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诗句,他说的也是这个意思。  相似文献   

5.
你把最好的给予别人,就会从别人那里获得最好的。你帮助的人越多,你得到的也越多。你越吝啬,就越一无所有。美好的发现者我相信你听过这个小男孩的故事,他出于一时的气愤对母亲喊他很憎恨。然后,也许是害怕惩罚,他跑出家里,对着山谷喊道:“我恨你,我恨你!”接着山谷传来回音:“我恨你,我恨你!”小孩很害怕,跑回家里对母亲说,山谷里有个卑鄙的小孩说他恨他。母亲把他带回山边,并要他喊:“我爱你,我爱你。”小孩照母亲说的做了,而这次他却发现,有一个很好的小孩在山谷里说:“我爱你,我爱你。”生命就像是一种回声,你送出去什么它就送回什么,你…  相似文献   

6.
我知道     
一般人的最大缺点,是常常觉得自己比别人高明。——富兰克林我知道,很多人都觉得自己比别人强,比别人高明。我知道,在很多场合,许多人喜欢说:“我知道!”我有一个朋友,看了别人的文章,不屑地对我说:“写的是什么呀,我比他写得好多了!”但是,我没有见过我的朋友的一篇文章。我真不知道他写的比别人好还是比别人差,因为他从来没写过。我知道,很多人都抱怨命运的不公平,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比别人高明许多,但命运却冷落了他们。不给他们施展才华的机会,也没有给他们更多的财富和荣誉。所以,嫉妒成了人最大的流行病。这种病,在人很小很小的时候,就…  相似文献   

7.
[题目设计] 一位16岁的少年拜访一位智者。他问:“我如何才能成为一个自己愉快也能让别人愉快的人呢?”智者说:“送你四句话:‘把自己当成别人,把别人当成自己,把别人当成别人,把自己当成自己。’”这位少年牢记智者的话,终于成为自己愉快也给别人愉快的人。  相似文献   

8.
一位16岁的少年去拜访一位年长的智者。他问:我如何才能变成一个自己快乐、也能给别人的快乐的人呢?智者送给了他四句话:一、把自己当成别人。二、把别人当成自己。三、把别人当成别人。四、把自己当成自己。少年参透了这四句话的精髓,后来果真变成了一个快乐的人,同时也给每个跟他交往的人带来了快乐。有人说,班主任工作太苦太累,毫无快乐可言。其实并非如此,若把这个故事中的少年换成自己,把“别人”换成学生,自己也许就会变成快乐的班主任。把自己当成学生。放下班主任的架子,不要总以领导身份出现,也不要总以长者的面目出现,走到学生中…  相似文献   

9.
汤姆的午餐     
在加利福尼亚州某中学,有一个班的学生顽劣异常。刚从大学毕业的露茜主动请缨,担任这个班的班主任。站在这个班的学生面前,她说:“淘气包们,从今天起我就是你们的班主任了。我知道,想要你们每个人都很优秀,仅靠我一个人的力量是办不到的,我必须依靠你们的帮助!”坐在后面一排的有一个又高又壮的男孩,同学们都叫他“大个子汤姆”。此时,他听露茜老师说到这里,就低声对他的同桌说:“嘻嘻,我不需要别人的帮助,就能把小个子汤米揍扁,我已经很优秀了!”  相似文献   

10.
一位16岁的少年去拜访年长的智者。少年问:“我怎样才能变成一个自己愉快、也能带给别人快乐的人呢?”智者笑着说:“孩子,在你这个年龄有这样的愿望,已经是很难得了。很多比你年长的人,从他们问的问题本身就可以看出,不管怎样跟他们解释,都不可能让他们明白真正重要的道理。我送给你四句话。第一句是,把自己当成别人。你能说说这句话的含义吗?”少年回答说:“是不是说,在我感到痛苦忧伤的时候,就把自己当成是别人,这样痛苦自然就减轻了;当我欣喜若狂之时,把自己当成别人,那些狂喜也会变得平和一些?”智者微微点头,接着说:“第二句话是,把别…  相似文献   

11.
汤姆的午餐     
在加利福尼亚州某中学,有一个班的学生顽劣异常。刚从大学毕业的露茜主动请缨,担任这个班的班主任。站在学生们面前,她说:“淘气包们,从今天起我就是你们的班主任了。我知道,想要你们每个人都很优秀,仅靠我一个人的力量是办不到的,我必须依靠你们的帮助!”坐在后面一排的有一个又高又壮的男孩,同学们都叫他“大个子汤姆”。此时,他听露茜老师说到这里,就低声对他的同桌说:“嘻嘻,我不需要别人的帮助,就能把小个子汤米揍扁,我已经很优秀了!”露茜老师笑了笑,说:“不过,我将允许你们自己制定班规,并将你的创意写在黑板上。”学生们很兴奋,不一…  相似文献   

12.
这是一个真实的事件。学校运动会过后,发现一个学生站着上课,我惊奇地问他:“谁让你站着上课?”学生回答:“没人。”我又问他:“那你为什么不坐?”他说:“凳子没了。”我就问他丢的原因,他说,在开运动会的时候,凳子不见了,他以为别人已替他搬回了教室,于是他也没管(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又没有交代给具体的人)。我接着问他到别的班级找没找,他说:“没有。”“为什么?”“不知道怎么找?!”一个十六七岁的学生竟然不知道怎么找凳子?一不主动去找,二不告诉老师,宁愿自己站着听课。而这样的现象居然比较普遍,引人深思的同时,也在思考如何帮助学生改掉过分依赖别人、处处被动的坏习惯,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呢?  相似文献   

13.
在游戏中学习互助。每个人都需要别人的帮助。帮助别人是一个人的美德 ,也体现着社会的文明程度。有一次 ,在“娃娃家”,当“弟弟”的田一茗告诉当“妈妈”的我说 ,“姐姐”段楠不帮他系鞋带 ,当“妈妈”的我告诉他要得到别人的帮助 ,先帮助别人。我给他出了个主意 ,让“弟弟”去帮“姐姐”把背后的拉锁拉上。“弟弟”过去对“姐姐”说 :“我来帮你把后面的拉锁拉上吧。”“姐姐”很高兴 ,说 :“谢谢你 ,让我来帮你系鞋带吧。”——游戏结束后 ,我表扬了田一茗和段楠 ,夸他们是互相帮助的好朋友 ,希望小朋友都向他们学习。通过这些活动 ,小…  相似文献   

14.
本期格言     
走自己的路,听别人的劝。——陈彤“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这是我很早就听说,并且一直坚信不疑的一句话。我一直认为这句话是马克思说的,因为很多人都曾经这么告诉我。但是后来,我终于知道这句话其实并不是马克思说的,马克思只是在《资本论》的序言中引用了它。直到最近,我忽然不再那么相信这句话了,因为我看到了另外一句话:“走自己的路,听别人的劝。”这句话是一个小人物说的,不那么豪壮,也没有显出多大的智慧,但却更实在,也更适合我们这些平凡的人。他讲的道理其实也很简单:做人是有成本的,要降低成本,还是应该多听听别人的话——但…  相似文献   

15.
“我是一个爱激动的人,我知道这不好。所以我常常告诫自己:‘有话好好说’。但我怕我说着说着就控制不了自己易激动的情绪,我怕那样会伤害了大家,也伤害了自己。所以我决定把我想说的写成文字,因为书面的东西毕竟斯文些、文雅些。”“游戏人生的人,被人生所游戏,也许他也会很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现代作家中,巴金与鲁迅最像了,他们都是最没有什么可以“依靠”的。鲁迅说他是“抉心自食”,巴金也说他“燃着自己的心”。我想这是他们与传统的中国文学家、与西方古典或现实主义作家最大的区别吧。他们都是来无可寻之路,去无可往之乡呀。现在的中小学生,恐怕是弄不清楚他们这种极为强大的人格精神的。可是我们也不要把巴金说得太深刻、太秀异了。其实,巴金还是有靠的东西的,我想有三样,每个人都离不开。只不过,巴金和鲁迅他们,比较极端罢了。  相似文献   

17.
快乐处方     
曾有一位少年问一位智者:“我怎样才能变成一个自己愉快也能带给别人快乐的人?”智者送少年四句话:把自己当成别人,把别人当成自己,把别人当成别人,把自己当成自己.少年依智者之言走过他的人生历程之后,也成了一位智者,他是一个愉快的人,也给每个见过他的人带来快乐.智者的四句  相似文献   

18.
《小学生》2006,(1):1-1
每个人心中都有把“快乐的钥匙”,但我们却常在不知不觉中把它交给别人掌管。一位阿姨抱怨道:“我活得很不快乐,因为先生常出差不在家。”她把快乐的钥匙放在先生手里。一位妈妈说:“我的孩子不听话,叫我很生气!”她把快乐交在孩子手中。男人说:“上司不赏识我,所以我情绪低落!”这把快乐钥匙被塞在老板手里。年轻人从文具店走出来说:“那位老板服务态度恶劣,把我气炸了!”一个孩子说:“我每天很不快乐,爸妈总是逼着我写作业,从来不让我好好玩一玩。”这些人都做了相同的决定,就是让别人来控制他的心情。  相似文献   

19.
有人问一群孩子:什么时候感到别人最爱自己?“我帮妈妈买醋回来,她说闺女能帮妈干活了。我当时特高兴,我知道她是爱我的。”翘着辫子的女孩说。“爸爸下班回来,我给他倒了一杯水,爸爸只说了一句话就流泪了。从那次起,我知道他是爱我的。”光头小男孩说。另一个女孩说:“我给奶奶耳朵上夹了一朵花,她见着人就说,看,这是我孙女打扮我呢。我知道她是爱我的。”……  相似文献   

20.
<正>有人说,教育的前提是爱,有时这个爱或许微不足道,甚至像一点星火,但即使这样,这一点星火也许会改变一个孩子的一生,因为爱,可以创造奇迹。曾经听过一个关于老师以妈妈的身份帮助学生脱离窘境的故事,我至今都还珍藏在心里,它让我明白:有时一个人不经意的对他人的帮助,或许自己忘记了,但那个受过帮助的人,却温暖一生。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重视,不愿意被他人忽略;每个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不愿意被人瞧不起;每个人都有自己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