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新课程研究》2010,(4):55-55
《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方案》目前出台,根据这一方案,从今年秋季起始年级开始,甘肃省普通高中全部进入高中新课程实验。这一工作将按照国家要求,全面进行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改革,落实普通高中新课程的培养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经教育部批准,从2006年秋开始,安徽省普通高中起始年级全部进入新课程实验:新课改到底“新”在何处?“改”在何处?不少教师对新课程改革存在困惑,原因在于缺乏新课程理念的理解:理念对人们的行为起着支配和导向作用,推进新课程改革,首先必须树立新课程理念。笔通过对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的学习对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有了初步的认识,以思想政治课为例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基本理念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教育部最近举办了2005年高中新课程实验省骨干教师国家级研修班,来自江苏等省市的483名骨干教师接受了为期10天的高中新课程改革培训,学习新课标教材的特点和变化。此次培训侧重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帮助教师了解课改的背  相似文献   

4.
2004年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高中课程的改革正在五省市展开,山东省潍坊第二中学作为试点单位之一,在课改实验中,各学科带头人及一线教师对新课改中出现的诸多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研究. 作为一名中学教师,在总结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对新课改实验中"好课的标准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5.
今年秋季,浙江省高中正式进入新课程实验。对广大教师来说,对新课程可以说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同时在实施的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困惑。本期“视点”,我们对高中新课程在实施初期值得关注或呈现出来的某些情况进行探讨。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在新课程实验初期,正确认识课程标准显得尤为重要。《关于高中课程标准的问答》对高中课程标准的内涵、性质等问题进行了解答。[编按]  相似文献   

6.
<正>2020年8月,我国把交叉学科作为第14个学科门类,可见国家对交叉学科的重视。设立交叉学科,就是对未来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政策引领。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科学上的创新与突破发展越来越依赖于学科交叉和学科融合。据不完全统计,21世纪以来交叉学科获得诺贝尔奖的比例已超过一半。过细的学科分类和强调单一学科的人才培养方式越来越不能适应科技和经济发展及人才培养的需要。在大国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打破传统学科的壁垒,加强学科融合,促进融合创新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7.
人教版与师大版高中新课程英语实验教材都遵循课程标准的要求编写,但在教材的体例结构、内容选择、内容呈现等方面各具特色。人教版教材整体结构较为简洁,师大版教材则突出多样化的风格。在内容选择上,两套教材的选文视野开阔,信息量充足;语法项目安排得灵活性有余,系统性不足;由于选文不同,词汇的选择差异很大。在教材内容的呈现上,人教版每个单元不分课次,栏目设置相对固定;师大版的栏目设置比较灵活,变化多样。另外,两套教材对教学过程、学习活动和学习评价等方面具有不同程度的引导作用。建议教师在灵活使用教材之余,开发多种渠道,充分利用学习资源。  相似文献   

8.
2006年秋季福州市高中进入新课程实验,到2009年9月已完成了第一轮课改实验。回顾三年来的新课程实验,有经验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困惑,下面就福州市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的三年实施情况进行总结,期望对进一步促进本市高中信息技术有效教学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9.
英语学习是长期的学习过程,在高中的起始阶段学习的学生而言,初中及高中的英语学习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高中的起始阶段的英语教学的衔接工作一定要做好。高中英语比初中英语难度要高,更难的语法、要求掌握更多的词汇量以及准确的语法表达及口语训练,这些对于刚进入高中的学生而言是比较困难的。老师对于英语教学的衔接工作,可以为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更好的进入状态,并且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人教版与北京版高中新课程语文实验教材在内容和呈现方式上,突出了体验性活动和研究性学习专题,有一定的弹性,既有助于必修课程基础性、均衡性的实施,又有助于学生独立地、创造性地学习;力求通过新颖活泼的栏目设置促进教学活动的丰富多彩,实现师生的有效互动,推动教学方式的多样化;通过栏目的合理配置,提示教学的基本线索,引导教师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并有效实施;配置了相应栏目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表现;充分考虑了与其他课程资源的整合,力求在现有条件下引导教师、学生利用好校内外各种资源进行教学。两套教材的选文、体例及专题探究等明显不同,各有特色。教师应参照两种以上的教材进行教学和新课程实验;准确理解课程标准,把握教材,确定重点,分解难点,结合学校和学生实际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处理好教材"综合性"和"专题性"内容相结合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人教版高中新课程实验教材在注重继承大纲版教材传统特色的基础上有所创新,知识内容的选取与课程标准吻合度较高,栏目设置数量比较适中,栏目功能定位比较明确。山东科技版高中新课程实验教材内容和素材比较丰富,探究性体现得尤为突出,不少栏目设置对学生的学习有较好的引导作用,较好地兼顾了"教材"和"学材"的功能,对教师设计教案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2.
吴成军 《生物学教学》2005,30(10):32-35
人民教育出版社和课程教材研究所按照《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编写的高中新教材必修模块《分子与细胞》、《遗传与变异》、《稳态与环境》和选修模块《生物技术实践》、《生物科学与社会》、《现代生物科技专题》这6个模块的学生用书已于2004年3月经教育部全国中小学教材评审委员会审查通过,目前正在山东、海南、广东、宁夏和江苏五个省、自治区实验。体现每个模块独特的知识体系和能力体系,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全面提高高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是这套教材编写的主要指导思想。本文分别从知识体系的构点、探究能力的培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这三个维度来简析这套教材必修模块的主要设计特点。  相似文献   

13.
2008年9月,我省高中全面进入新课程实验,我校有幸成为太原市课程改革实验基地校。对于我们这个普通中学而言,这既是一个荣誉,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所以,全校教师尤其是高一年级参加实验的教师思想上高度重视,并满怀激情和梦想,全身心投入到改革中去,在实践中研究、探索、积累,并丰富着我们的经验与成果。  相似文献   

14.
浙江省全面实施新课程已有半年,半年来在积极稳妥、逐步推进的方针指引下,高中课程改革正在稳步推进,部分预设目标正在达成。为了全面了解浙江省高中数学课程改革以及《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以下简称“课标教材”)的实验情况,更好改进实验工作,我们以人教社关于《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实验调查表》为基础制定了《浙江省高中数学新课程实验情况调查问卷》。[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人教版与岳麓版高中新课程历史实验教材(必修Ⅰ)都依据但不拘泥于课程标准,对"内容标准"所提出的专题进行了整合重组,以体现人类社会政治领域"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新课程特色。两套教材都设计了多种栏目,对教师的教学过程、教学活动和学生的自主探究进行引导,力图变教本为学本,各具特色。教师要以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为依据,灵活使用教材,"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相似文献   

16.
人教社A、B版高中新课程数学实验教材都特别注重体现国家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基本内容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比较适合北京市高中数学教学的实际。同时,两版本教材在内容的组织与表达,例题、习题的选配等方面又各具特色。A版教材内容较为简约,注重体现新的教育理念,注重以生动活泼的呈现方式设置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注重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给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教师的教学都提供了较大的发挥空间。B版教材内容较为翔实,注重体现数学的本质,注重展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习惯,注重联系教学实际,有利于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相似文献   

17.
从2006年秋季开始,我省普通高中从高一年级开始实施新课程改革.经过两年来的新课改实践,我们取得了一些显见的成效,积累了一些经验,同时也发现了许多亟待我们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湖南教育》2006,(4):4-5
在日前召开的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工作会上,福建省教育厅决定,正式启动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从今年秋季起,全省普通高中学校起始年级全部进入新课程。目前,已有66所高中率先进入新课程实验。  相似文献   

19.
人教版与新世纪版高中新课程生物实验教材具有如下特点:教材内容的选择和组织脉络清晰,教材内容的呈现和表达方式丰富,注重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引导,注重与其他课程资源紧密结合,版式设计和印刷装帧达到较高水平。教师教学时应坚持"用教材教"的理念,准确把握教材,充分利用教材的优势,注意教材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20.
2006年秋季,我省普通高中学校高一年级全面实施新课程.我校在高一年级开设了生物必修1课程——《分子与细胞》(以下简称新课程),教材选用人教社版本。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探索,颇有感触,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