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周娟丽 《考试周刊》2011,(51):20-21
顺应论认为语言使用是一种连续选择语言的过程,语言选择要顺应于语境,翻译活动尤其如此,译者要顺应于源语和目的语双方相关的语境因素,译者本身的因素也构成了译者顺应的语境因素之一。通过对《红楼梦》两个译本中委婉语的翻译对比,顺应论可以很好地解释译者翻译时策略和词语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顺应论是个具有极强解释力的理论,可以解释不同的翻译现象、比较译本异同。在这一理论指导下,本文试图比较夏衍所写散文——《野草》的两个英译文。译本出自张培基和刘士聪。通过比较发现,翻译是一个动态的、不断选择语言的过程,译者要根据语境、语言结构顺应源语和译入语的语言和文化。  相似文献   

3.
基于于比利时语用学家维索尔伦提出的语言顺应论,尝试从语言结构对象顺应的角度释读荣如德译本《动物农场》的翻译,解析译者的翻译过程是一个在语言使用过程中不断作选择的过程,发现译本在语言结构对象上的成功顺应,指出翻译过程中对原作以及目标语语言结构对象的顺应是译者成功译文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4.
影视作品的国际化传播离不开优秀的电影字幕翻译.语言顺应论能够较为全面地分析字幕译者的理念和策略.为探究该理论在电影字幕翻译实践中的应用,以《疯狂原始人2》的官方译本为例,以语言顺应论为理论基础,从语言结构顺应和语境顺应两方面进行详细分析.研究发现:在语言顺应论指导下,译者可在语言结构和语境两方面的顺应中,采取音译、归化、转换、语序调整、增译等多种翻译策略和方法,从而使影片对目标语观众的顺应达到最佳程度.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语用学的发展为翻译研究提供了许多新的思路,Verschueren的顺应理论便是其中之一。顺应理论认为语言使用的过程是一个在不同意识程度下,出于语言内部或外部的原因,不断选择语言的主动或被动的动态顺应过程。本文将从语言现实、社会规约和心理动机三个方面的顺应对象,来分析比较《红楼梦》杨译本与霍译本中对诗歌翻译作出的选择,以实现交际目的与需要。  相似文献   

6.
语言顺应论认为,人们使用语言的过程是一个根据交际环境和交际对象的变化而不断作出语言选择的过程。语言顺应论对翻译有如下启示:任何一种翻译策略或手段,只要能够达到预期的翻译目的,都有其可取之处。因此,商标翻译中,译者可以采取各种变通手段使译文顺应商品的特点、目的语语言系统、目的语文化、目的语消费者心理等要求,以达到预期的翻译效果。  相似文献   

7.
王毅 《现代企业教育》2010,(14):137-139
语言顺应理论是一个全新的语用视角,对于翻译活动有强大的解释力。本文探讨语言顺应理论对于文学作品的语言风格再现有无作用。首先以刘宓庆先生的风格符号系统为工具对译本进行语言风格分析,然后对译本的语言风格进行顺应性研究。译本为杨宪益戴乃迭夫妇所译的《狂人日记》.  相似文献   

8.
《落花生》是一篇散文名作,因其简单精当的语言、精致的布局及深远的旨趣而受到众多读者的赞美。本文以语言学家维索尔伦所提出的顺应论为理论依据,从语言结构、语境因素、动态顺应等方面举例对比赏析《落花生》及其两个英译本。从而进一步评析在翻译过程中,译者是如何做出一系列语言选择以顺应源语和目的语的语言和文化,进而使目的语读者能更好地理解原作。  相似文献   

9.
运用图里的描写翻译理论,以译入语文本为中心,分别从语言层面和文化层面对『日本の思想』的两个汉译本的“起始规范”进行描写翻译研究,重建译者在翻译时的决策,以考察两个版本的译者在不同的翻译时代、不同的翻译目的下所做出的翻译决策是更注重“适当性”还是曼注重“可接受性”。经过该文的初步分析可以得知,宋吴译本译者更倾向于适应目的语语言和文化规范;区刘译本译者更倾向于忠实地遵循原语语言文化规范。  相似文献   

10.
公示语根据其所展示的信息状态具有静态和动态之分。动态公示语包括提示性公示语、限制性公示语和强制性公示语。维索尔伦提出的语言顺应理论三个核心概念为语言的变异性、商讨性与顺应性,四个分析维度为语境关系顺应、语言结构顺应、动态顺应和顺应过程的意识突显性。以维索尔伦顺应理论为指导,以动态公示语为语料,两者结合探索动态公示语汉英翻译中非语言层次上的翻译,相应的翻译原则主要包含物理原则、心理原则、文化原则、面子原则与突显原则。  相似文献   

11.
叶菡 《海外英语》2012,(9):190-191
翻译是一个原语的语言信息向目标语的语言信息转化的过程,其成功离不开译者对语境的总体把握。语境包括语言语境和非语言语境。宋代词人范仲淹所创作的《渔家傲》情感深沉,是我国古代宋词中的优秀作品。该文着重从非语言语境的角度来对卓振英、毛小雨、许渊冲三人的《渔家傲》译文进行分析比较,以此来探讨非语言语境因素在翻译过程中对译者的影响和其在译文选词与造句上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的视角探讨外语教师的语言知识的建构,认为外语教师的语言知识,不论是关于语言的知识、运用语言的知识,还是教学的语言知识都应被视为是从社会环境的经验中产生的。外语教师的教学的语言知识至少应该涉及关于语言的知识,对外语学习过程的理解,以及批判的语言意识等几个方面。这几个方面的知识都与教师原有的生活经历和知识基础相关。外语教师的学习和教学经验决定了其教学的语言知识基础,这就意味着教师的自传应置于外语教师发展中的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是从现代语言学的角度对庄子的语言美学思想进行初步的探讨并寻求其相通之处。  相似文献   

14.
认知语言学主张从人和世界互动体验的视角去探讨语言的规律。语言全息则强调宇宙、人和语言的全息关系。二者在对语言的看法上可以说是殊途同归。从认知语言学的原理,如隐喻、转喻、格式塔、事件认知模型理论等方面探讨认知语言学与语言全息理论之间的映照关系。  相似文献   

15.
林莉莉 《海外英语》2012,(14):222-223,245
语言符号究竟是任意性还是象似性一直存在争议,索绪尔的任意性侧重从语言内部分析语言符号的关系;而皮尔斯的象似性则从语言的内部与外部整个系统来分析语言符号与现实世界的关系。文章旨在阐述任意性和象似性的概念,从而对二者的关系进行对比和探索,通过举例说明二者是相互并存,相互补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长篇小说《白鹿原》大量运用关中方言,是运用方言进行文学创作的典范之作。关中方言是一种极其古老的方言,对于今天的读者来说,已经显得非常晦涩难懂,但是《白鹿原》所运用的关中方言并未成为读者阅读《白鹿原》的语言障碍。从语言学的角度,探讨陈忠实继承性创造性地运用关中方言进行文学创作,以使晦涩难懂的关中方言变得通俗可解,对于运用方言进行文学创作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语言思维认知观认为,语言与思维关系密切,但并非同源产生、平行发展。语言习得过程中,思维塑造语言,而语言则影响和部分构建某些思维;语言使用过程中,二者关系愈加密切,但仍存在着无需语言外壳的思维。不同的自然语言语符系统不仅在韵律、词语、句法、篇章结构等方面呈现为各异的语言形式,还蕴含着各自民族的思维方式、社会文化特色及其发展阶段,这些要素构成了一门语言的"语言特质"(le génie de la langue)。文章通过梳理和厘清"语言特质"这一概念,从而推测不同水平译员对工作语言的语言特质的掌握程度会影响他们在口译过程三阶段(理解、转换、产出)中对语言形式的处理程度和信息传达效果。  相似文献   

18.
新时期初的文学批评虽然重视文学语言的研究,但仍拘束于传统工具论语言观的视域中,将语言形式看作是思想内容的容器和工具。随着西方“语言论转向”的引进,文学批评开始以语言本体论为基础探索文学语言自身的意义和价值,使文学语言研究从观念到方法都呈现出崭新的面貌。  相似文献   

19.
流行语既是语言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它是透视社会的反光镜,反映了一定的时代特征,表达了人们丰富的文化心理。人们可以透过流行语来观察社会的发展,了解社会思潮、价值观念和大众心态。以2013年十大流行语为例,从社会语言学角度谈流行语的生成途径,从文化语言学和社会心理学角度解读流行语蕴涵的文化心理,可窥见流行语重要的社会文化价值和语言学价值。  相似文献   

20.
Differential academic language proficiency is an issue of major educational concern, bearing on problems varying from pupil performance, to social prospects, and citizenship. In this paper we develop a conception of the language‐acquiring subject, and we discuss the consequences for understanding differential language proficiency in schools. Starting from Wittgenstein's meaning‐as‐use theory we show that learning a language requires an activity that relates the subject both to the community of language users, and to the things language is about. In opposition to Luntley, we contend that this does not mean that linguistic development involves linguistic adjustment to the world ‘as it is’. It is argued that, in as far as linguistic development involves a process of adjustment, this concerns conceptions about the world as it is presupposed to be—a ‘world’ that is subjected to doubt and revision time and again. With respect to dealing with differential academic language proficiency, this approach to linguistic development suggests bringing pupils into situations which require active participation in processes of ‘negotiating meaning’, including negotiating the prevailing presuppositions about what the world is like. This also puts novices in a different position—less assimilatory—recognising their co‐constructive potencies at a more fundamental leve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