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古典人文教育注重个人在教育中的主体作用,然而,“群体”道德湮灭人在现实生活中的主体性。近现代教育科学主义遏制人在教育中的个性,人本主义片面张扬个人主体性,忽视教育的社会价值。鉴于此,当前的主体性教育应关怀个人和“类”的价值和意义,培养既具有“个人”活力又富有“类”关怀精神的主体。  相似文献   

2.
文章在对人本主义与科学主义教育思潮概述的基础上,分析了这两大教育思潮对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影响,阐述了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基本特征和人才培养的新理念,并指出远程开放教育应倡导新观念,构建新模式。  相似文献   

3.
“主体性教育”曾经一度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它的旨趣究竟何在?值得作一番考量。所谓主体性,就是人作为主体的规定性。主体是一个关系的范畴,只有发生了主客体关系的地方,才有主体。人成为主体,是在他同自然、社会以及他自身发生的主客体的关系中确立的。我们谈人的主体性,其用意就在于“把世界还给人,  相似文献   

4.
论主体性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素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教育以弘扬学生的主体精神为特征,其核心策略则是主体性教育.我国高校主体性教育迎着市场经济发展的契机,有了实施的可能.从学生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交往现状角度上看,只有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具备一定的素质,才能充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主体性"交往,才能有效地改革现行教育,实施主体性教育.  相似文献   

5.
主体性是主体在外显和内隐行为中表现出来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主体性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是个体心理与社会历史发展的统一。主体性教育是培养具有主体性的人的教育。主体人格包括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主体性教育思想对今天的教育改革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因此,本文着重论述了主体性及主体性教育,并多方面去寻找实现主体性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科学主义、人本主义与西方教育管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西方教育管理学的研究,在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两大哲学思潮的支配和影响之下,形成了20世纪70年代实证科学的第一个高峰及其后的后实证科学乃至当下科学与人本、客观与主观、事实与价值、组织与个人等二元整合与多元并置的第二个高峰。  相似文献   

7.
主体性教育以培养、弘扬主体性为目标导向和价值追求,是对传统的客体性教育的超越,主体性教育思想源远流长,审视其研究历程与现状,主体性教育的研究还存在着认知上的落后、基本概念缺乏厘定、本质内涵被萎缩、教育实践滞后等研究缺陷。  相似文献   

8.
历史教育既有时空又超越时空,它讲过去、讲现在、也讲未来。我们都不仅是现实的生活者,也是历史的缔造者。人类就是历史的主体。因而,一切历史活动都是有思想有主体的活动。这也是中学历史教学实践主体性教育的得天独厚的优势。但在实践领域。我们往往忽视这些极具价值的因素,致使历史主体性教育本在青山却在云雾中。  相似文献   

9.
10.
人本主义教育和主体性教学都强调以人为本,主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潜能的发挥。人本主义教育冲破了传统教育模式和现存教育制度的束缚,以激发人的天然学习倾向为出发点,把尊重人的个性发展提到了教育的首位,促进了当代教育改革运动的发展,对我国实施主体性教学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1.
科学与人是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谈论的主要论题,也是现代教育“问题中的问题”。20世纪60年代以来,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逐渐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这些理论对现代教育的发展有深刻的影响,现代教育发展所应解决的依然是科学与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主体性理论与主体性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体性教育把发展人的主体性作为其自身的价值取向,其根本依据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主体性理论.马克思主义认为主体性是人的本质属性,发展人就要发展人的本质属性.教育作为发展人、培养人的途径、手段,必须以此为指导,才能完成自身肩负的社会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3.
美国20世纪西方教育管理学的研究,以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两大哲学思潮为理论基础,走过了世纪之旅,形成了70年代实证科学的第一个高峰及其后的后实证科学乃至当下科学与人本、客观与主观、事实与价值、组织与个人等二元整合与多元并置的第二个高蜂。  相似文献   

14.
历史主体性教育课堂教学设计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5.
一、"主体性教育"理论中的问题分析 在我们熟悉的理论中,"影响个体发展的二因素理论"长期占据着绝对的统治地位.特别是在低龄儿童教育研究领域,虽然近年来十分强调"要尊重儿童的主观能动性",强调要通过改变教师和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来改变儿童的主观能动性受到压抑的情况,但"二因素理论"仍然在各种新近出版的教科书中频频出现.所以,本文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够引起讨论并借此推动对"主体性教育"的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从老子的教育哲学思想看当代主体性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老子是我国古代的哲学家 ,道家学派创始人。他提出“道”的概念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遵道而行 ,无为而治”的哲学主张。这种思想体现在教育上就是“行不言之教”,即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老子的教育哲学思想对我们认识和研究当今的主体性教育有着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主体性教育的研究已成为新世纪教育哲学的聚焦点,应该通过辩证地分析社会导向与个人取向、个性与共性、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时代性与发展性这几对相应范畴采加深对主体性教育内涵的理解,以深化对主体性教育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主体性、主体性教育及其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体性是主体在外显和内隐行为中表现出来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主体性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是个体心理与社会历史发展的统一。主体性教育是培养具有主体性的人的教育。主体人格包括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主体性教育思想对今天的教育改革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因此,本着重论述了主体性及主体性教育,并多方面去寻找实现主体性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主体性的内涵、结构及其存在形态与主体性教育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主体性是主体性教育的基本概念.全面、科学、完整地理解和把握主体性的内涵、结构及其存在形态直接影响到主体性教育的时代价值取向、影响到主体性教育的设计和实施.对此必须给以科学的解答。  相似文献   

20.
体育教育是培养人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教育。它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本着重从体育教育的角度,探讨体育教育对学生个体主体性的培养与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