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如果一个人的生活像大海一样有深度,有鱼又有草。一颗小石子落在里面激起的小小波澜,会很容易消失掉;但如果只是浅浅的水坑,一滴水珠也能泛起很大的波澜  相似文献   

2.
3.
都知道走路要靠双脚,但真正踏在地上的不是双脚,而是脚上的鞋子。  相似文献   

4.
5.
那间小屋不属于我了。我还常常想它。忍不住,还到它窗下去徘徊。甚至一个黄昏,找了借口,闯进它的新主人家,百感交集地东张西望。仿佛在这儿遗失了什么……我爱它,不是因为习惯。然而,我在那儿开始了生活,开始了思索,慢慢认清了自己。我现在住得是间略大了些的房子,窗明几净,有了伏案读书的条件。朋友们说,这次更该写写你的房子了,又宽畅又舒适,下笔会更动情吧? 不然。我写不出。房于我虽还满意,却  相似文献   

6.
王乾荣 《传媒》2002,(6):22
《环球时报》驻伦敦特约记者许安结3月14日报道:“近日,英国《星期日快报》完成了一项看似不能完成的任务——评选全世界最美丽的三百位女性。” 我认为这不是“看似不能完成的任务”,而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星期日快报》评出的,仅仅是它这个报,或者说它所聘请的五十位评审委员心目中的“最美丽女人”。所以它拉的“全世界”这个大旗,完全是唬人的。 世界何其大,是区区五十双眼睛所能搜寻得过来的吗?我看便是他们每个人都长着孙悟空的火眼金睛,也不行。恰巧我最近看到一位  相似文献   

7.
我喜欢写文章,主任就让我搞新闻报道.我还挺高兴,虽然“土“,但好歹也是“记者“嘛.没几天我就弄出来一篇,发表在了省报上.本来以为主任要表扬我两句,谁知主任见了我很不高兴:“小楼,你写的文章我见了,寄出去之前,应该先让我看看.“领导点到为止,但我领悟了,领导这是要把关,这个应该.……  相似文献   

8.
“那就是我!”爱泼斯坦指着墙上的一幅照片说。这是去年10月12日上午,他在武汉参观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旧址,看到1938年庆贺《新华日报》创刊的合影照片时说的。现任《中国建设》主编的爱泼斯坦,从十五六岁起献身于新闻事业,1938年,他年仅二十三岁,就作为美国合众社记者,到武汉采访抗日救亡运动。同年1月9日,他出席了中共代  相似文献   

9.
一个女子在二十六岁的年纪,做出了一个选择,离开温暖的家,离开她熟悉的人和伴她成长的城市,只身来到上海。六个月后,她当初来的新鲜感渐渐退却,开始感到了寂寞。于是……  相似文献   

10.
在上海统训局每月公布的收听率调查表上,高踞榜首的是滑稽"王小毛",为什么听众如此青睐"王小毛",.请"王小毛"的爸爸谈谈-------1987年5月10日上午9时,一个陌生的、毛头毛脑的年轻人通过电波闯进了千家万户,并且很快就赢得了人们的青睐,成为广大听众的宠儿。这位不速之客就是今天上海滩人人皆知的、我那宝贝儿子“王小毛”。每天清晨和傍晚,人们不约而同地打开收音机,此刻大街小巷响起了王小毛那熟悉、亲切的苏北上海话。王小毛如今已成为大明星,忙得不亦乐乎,今天出现在电视荧屏上,明天又活动在舞台上,近来居然还上了连环画,甚至在南京路上照像馆的橱窗里,也挂起了王小毛的大幅彩色照片。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上海文化艺术报、青年报、劳动报、文化与生活等20多家报刊,发表了近百篇介绍、评论“王小毛”的文章。我那宝贝儿子如此大出风头,做老子的也跟着沾了不少光。  相似文献   

11.
屈子行吟地,玉池山麓边,有一座美丽的城市--汨罗,她是生我、养我的故乡,也是我曾经工作、生活过的地方.这里山清水秀、鸟语花香,这里物产富饶、交通便捷,这里人杰地灵、民风淳朴……总之,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让我魂牵梦绕,念念不忘,尤其刻骨铭心是当案馆门前的那棵桂花树.  相似文献   

12.
单伟 《军事记者》2005,(12):51-51
10年前,军报对我情有独钟;10年间,我对军报痴心不改。说这话,一点都不夸张。  相似文献   

13.
到新华社工作近10年,唯一的感觉就是一个字:累。我所在的新华社对外部中央新闻采编室是“没有午休”的小组,我本人则是从来不吃早饭的记者。不知谁说过这样一句话:新闻工作是一项让你干着干着不知何时就可能倒下的工作。我本人心脏也经常不规则地跳动,可也检查不出毛病来,没准哪一天就“英勇就义”了,然而,我还是对新闻工作痴心不改。  相似文献   

14.
15.
只因学费问题起争执,24岁的旅日留学生汪某在上海浦东机场,众目睽睽下将刀刺向了52岁的母亲。这起"留学生刺母"案与前段时间"药家鑫杀人案"一起,再次掀起对中国式家庭教育的反思:究竟为什么会接连发生这样的悲剧?究竟是谁,让孩子们举起了那把锋利的刀?不可否认,无论"刺母案"还是"药家鑫杀人案",都是极端的个案。然而频发的个案背后,亦有使人担忧的中国青少年人格健康状况。《中国新闻周刊》走访的多位专家及机构均表示:社会转型期家庭教育的缺失,使得近十年来中国青少年的心理疾患呈加速发展的态势,此案中汪某的留学生身份,更应引起社会对留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家庭教育是一个家庭、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基础的一环。过去几十年我们对它的轻视,正在结出恶果,这个恶果隐蔽在一个个具体而鲜活个体的人格中,渐渐聚合起来影响社会的整体。失败的家庭教育没有赢家。孩子与家长,都是受害者。具体到留学生刺母案,尤为如此。尽管在家属的申请下,公安机关已启动对汪某的精神病鉴定程序,但《中国新闻周刊》仍辗转获得汪某的生活片断,复原他的成长经历及家庭生活状况,以探讨造成这起人伦悲剧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6.
我相信,时至今日,那汉江边的炮声仍会不时在他耳边回响。他叫王宪清,今年82岁。在延安八一敬老院,我见到了他。老人是1947年2月参军的,当年走进革命队伍时的喜悦之情他依然记得。那时他年纪小,新发的衣服裤子长,就挽了起来,高兴得不得了。之后,他随部队南征北战,直到1951年抗美援朝来到汉江边。这是老人印象中最为激烈、最为凶险的一战。那是怎样的个昼夜啊面对敌人他们拼死阻击老人黯然地  相似文献   

17.
蒋剑翔 《军事记者》2009,(12):59-60
我17岁高中毕业去部队.这是人生的一个机遇.一个亮点。也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我读书时一向成绩很好,当班长,当团支书,当学校团委副书记,中学阶段就在省《湘江文艺》等刊物发表作品。我很喜欢读书,可高巾毕业了,书也读到头了。那时没大学可考.于是就一心想在写作方面发展一下.  相似文献   

18.
张健 《出版参考》2008,(5):33-34
好像是瞬间的事.中国话剧就走过了百年。 “历史”两个字,真的是无情。对于魂牵梦绕的舞台.舞台上演的每一幕.还没待我们去品味或回忆.就走了过去.不再回来……  相似文献   

19.
《中国新闻周刊》2012,(11):26-27
中国新闻周刊:回到从未见过的故乡定居,是不是有隐隐中的召唤?郭中一:似乎是有的。我是回到了合肥,通过当地亲戚的讲述,才知道很多我家的故事。我们首先选中的地点,不是小团山,而是二潜山和小潜山之间的马鞍口。选中的第二天,我们去姑姑家吃饭,说起这个地方,姑姑大吃一惊,连声说好。原来那是我曾祖父的故居,我的父亲就出生在那里。后来,由于种种原因我们放弃了马鞍口,选中小团山。那个荒山,一开始很多  相似文献   

20.
“请你给我讲那亲切的故事,多年以前,多年以前。请你给我唱那动人的歌曲,多年,多年以前……”《多年以前》是一首源自英国,南北战争之后流行于美国的民歌。5月1日开始在央视播出的五集纪录片《幼童》里,《多年以前》的音乐素材成为纪录片中反复回响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