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台湾现代派诗人罗门称艾青为“一个在浪漫的激情中见知性、在狂热地燃烧的火焰中寻找生命之光的诗人。①”这是切合艾青诗歌创作实际的评论。艾青的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正是以强烈的“恋母情结”为依托,表现了渴盼自由与个性解放的情怀,呈现出一种悲怆美,这也成为该诗现代品格的一个明证。该诗作于1933年冬,当时诗人正在狱中,他以诗作画,“借诗思考、回忆、控诉、抗议。”(艾青语)因此,诗的语气激烈,充满了对封建桎梏的抨击。很多评论者称它为现实主义的杰作。其实,《大堰河—我的保姆》在很大程度上吸取了西方现代派…  相似文献   

2.
《大堰河——我的保姆》是艾青1933年在狱中写的。艾青因参加革命被捕,在铁窗内,他看到窗外雪花纷飞,想起了自己的保姆,一口气写下这首诗,这是诗人第一次以“艾青”的笔名发表诗作,也是奠定他成为著名诗人的一篇力作。《大堰河——我的保姆》是一首带有自传性质的抒情诗,也是诗  相似文献   

3.
陶晓跃 《师道》2005,(12):28-29
艾青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他“作为一个悲苦的种族争取解放,摆脱枷锁的歌手”(艾青《诗论·诗与时代》)而蜚声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的诗坛。特别是抗日战争初期,诗人奔波于武汉、临汾、西安之间,亲眼目睹了战争给北方农民带来的日益深重的苦难。那满目疮痍的国土,那挣扎流徙的难民,无不激起诗人沉痛情感的回旋。于是诗人写下了一组关于北方的诗。《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就是这组诗中极为重要的一首。在这首满是辛酸、苦楚和沉郁的诗中,诗人以自己诚挚的悲哀,以自己那“农人的后裔”的“流浪与监禁”的身世和“憔悴”的生命,向着“中…  相似文献   

4.
文章把艾青抗战前的诗歌创作划分为两个阶段,即进入成熟期的探索阶段和过渡阶段;并从思想精神和艺术追求上对这两个阶段分别给予了体察;在结合作品分析基础上,同中国诗歌会的“左翼”诗人以及现代派诗人进行了横向比较,探讨了艾青早期诗的独到之处,指明了艾青早期诗歌创作的个性所在。  相似文献   

5.
奇诗撷趣     
王刚 《语文知识》2005,(10):3-3
藏头诗著名诗人艾青80岁生日时,诗人刘章写了一首《贺艾青八十大寿》:“艾子初萌三月天,青青芳草满人间。诗家自有留春笔,豪气凝成珠玉篇。”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艾青的敬仰之情,把诗中各句开头的字连起来,即为“艾青诗豪”。  相似文献   

6.
《大堰河——我的保姆》是艾青早期诗作的经典珍品,充分展现了艾青诗歌独特的诗美风韵。茅看在《论初期的白话诗》一文中写道:“新近我读了青年诗人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这首长诗,用沉郁的笔调细写了乳娘兼佣人大堰河的生活痛苦”,“我不能不喜欢《大堰河》”。诗人熔抒情与叙事于一炉,诗作不拘泥于韵脚和字数、行数的整齐划一,而是在整散结合的句式中,巧妙地运用排比、反复、呼告抒发自己的感情,形成了强烈的节奏感和回环的旋律美,酣畅淋漓地抒发了在胸中激荡的对乳母大堰河的感激、崇敬、热爱的深情,读来荡气回肠,感人肺腑。本文试就此诗的章法美谈谈自己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诗的散文美”和“诗是生活的牧歌”是艾青诗歌的两大美学支柱。于其说《大堰河——我的保姆》(以下简称《大》)是“诗的散文美”的一次成功实践,不如说正是《大》的成功创作,促成了“诗的散文美”这一命题的提出。《大》是艾青“诗的散文美”的最集中最鲜明的体现。从艾青对“诗的散文美”的阐释中,可将之概括为三个方面:叙述姿态、结构安排和细节描写。  相似文献   

8.
意象是诗词形象构成的基本元素之一,是诗人内在情思和外在物象的统一,是诗人通过想象将“意”和“象”相融合所产生的可感可触景象。每一个有独创性的诗人都有属于他自己的意象,在这意象里凝聚着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受、观察与认识,凝聚着诗人独特的思想与感情。在艾青的《我爱这土地》这首诗中,就很好地体现了这种艺术。这首诗作于国难当头、山河沦亡的抗战初期,因此不可避免地烙上了那个时代悲壮的氛围,诗中的意象也就必然带有这种悲壮的色彩。读完全诗,从“土地”“河流”“风”“黎明”这些意象中,  相似文献   

9.
为诗国编织彩虹的人———香港诗人犁青印象记●冯亦同在中国新诗界流传着这样一个关于两位诗人的“典故”:艾青的“泪”和犁青的“笑”。艾青,这位前不久辞世的诗坛泰斗,是带着他那献给家乡农妇大堰河的忧伤歌声踏上诗坛的,“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  相似文献   

10.
常绍云 《考试周刊》2009,(24):27-28
严羽说:“诗者,吟咏性情也。”叶燮说:“诗是心声,不可违心而出。”艾青说:“诗的情感的真挚是诗人对于读者的尊敬与信任。”“诗与伪善是绝缘的,诗人一接触到伪善,他的诗就失败了。”可见,情感是诗人进行创作的源头活水。诗人情动于衷,才把自己的喜怒哀乐诉诸笔端,通过艺术形象表现出来。因此,在诗歌的艺术形象上,  相似文献   

11.
《我爱这土地》是现代著名诗人艾青的代表作之一。此诗创作于1938年11月。诗人以饱蘸血泪的笔触,倾诉了他那一腔刻骨铭心的爱国热忱。整首诗虽篇幅短小,但意象深重独特,诗绪忧郁深沉,感情强烈真挚,读来感人肺腑,具有撼人心魄的力量。《我爱这土地》读来给人沉重之感,且忧郁之绪贯穿始终。“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字里行间流露着伤心,透出悲愤,可以说忧郁是本诗的特点之一,同时也是艾青抗战时期诗歌的特点之一。艾青这一时期的其他诗篇可为佐证,…  相似文献   

12.
艾青同志的《大堰河——我的褓姆》写于一九三三年一月,是诗人早期代表作,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较优秀的诗篇之一。我们读任何一首诗,如果要准确理解作品的内容,领会诗人的思想感情,至少要知道一点和作品提到的事件有关的情况,了解一点诗人的生活、思想以及当时的社会状况。艾青同志在《艾青选集·自序》中曾扼要地介绍过他的生活道路。他说:  相似文献   

13.
艾青艺术世界建构过程中诗美理想的形成与中国传统文化因素及西方外来文化因素的影响有密切的渊源关系,在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中,艾青显现出他“植根中国文化沃土的诗人”和“吸收西方文化营养的诗人”的创作品格。  相似文献   

14.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柯勒律治曾经说过:“一个人,如果不是一个深沉的哲学家,他决不会是个伟大的诗人。”五十年的创作实践证明艾青不愧为一个深刻的思想家,因而也是个真正的诗人。作为思想家,他通过他的诗思考着时代、思考着人生,思考着作为一个战士来到世界上的责任。而他的这种思考,又是“以良知为躯体,幻想为衣衫,运动为生命,想象为灵魂”(柯勒律治语)的诗人的思考,是一种艺术的思考。如果把艾青一生的歌曲放到艺术的手术台上进行解剖,我们将明显地发现:艾青是诗歌意象艺术的大师。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艾青在创作“哲理诗”时的窘境和实践,通过艾青前后期诗歌风格的变化,探索诗人在精神资源和话语方式的转换过程的心路历程,对艾青的哲理诗从创作主体、构思起点和成败得失进行思考和评价。  相似文献   

16.
艾青,这位中国诗坛上的泰斗,已经以他那博大深邃的诗作,在中国新诗史上立下了一座不朽的艺术丰碑。对于艾青诗作思想与艺术诸方面的特点,诗评家们已进行过大量的研究。本文论及艾青,想取一个略为与众不同的角度——将艾青置放在中国新诗前三十年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确定这位杰出诗人的“艺术喷发期”在新诗发展史上的具体座标,并由此探寻艾青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17.
奇诗撷趣     
所谓“奇诗”,是指那些在常见的传统诗歌体裁之外的“别出心裁”之作而言。这些诗虽然多为文字游戏.但读来却都妙趣横生。藏头诗。藏头诗的特点是除了诗本身所表达的意思以外,如果把每句诗的头一个字连起来读。又表达了另一种意思。如诗人刘章在著名诗人艾青80岁生日时,写的一首《贺艾青八十大寿》诗:“艾子初萌三月天,青青芳草满人间。诗家自有留春笔,豪气凝成珠玉篇。”此诗表达了对艾青的敬仰和赞颂,若把每句诗的头一个字连起来,则为“艾青诗豪”。  相似文献   

18.
艾青曾在其《诗论》中说,诗人写诗的“工作”,是“和一切最难于处理的题材搏斗,和各种形式搏斗,和复杂的文字与语言搏斗”。而“一首诗的胜利,不仅是它所表现的思想的胜利,同时也是它的美学的胜利。——而后者,竞常被理论家们所忽略”。是的,对于他的《大堰河——我的保姆》这首诗,有关“思想的胜利”以往人们是给予了必要的重视和反复的阐释,  相似文献   

19.
一九五七年一月《诗刊》创刊号上,发表了诗人艾青写的《在智利的海岬上》。这首献给智利诗人巴勃罗·聂鲁达的长诗深为广大读者所喜爱。一位诗评家说: “从全诗的布局上,从形象的概括的深度与个性化的统一上,从语言的明快上,从体现深刻思想的巧妙上,都可看出这首诗对于艾青说来,是新的。”①可是仅在几个月后,这位诗评家却又以检讨的口气说:他“是把这首诗的缺点当作优点肯定下来了,这是不对的。”还说:这首诗“确实存在着使人不易读懂  相似文献   

20.
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一直被人们视为抒情诗,无论是高中语文课本和高考语文试卷,还是诸多诗评家的评论文章和各家出版社所出版的《抒情诗选》,都把这首诗归属于抒情诗范畴,甚至连艾青在回忆录《艾青谈他的两首旧作》中,也把这首诗说成是抒情诗。不过,艾青也承认,《大堰河——我的保姆》“带有自传性质”,“我完全是按照事实写的,写的全是自己的真实情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