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我国整体就业形势严峻的宏观背景以及"自主就业,双向选择"的大学生就业制度下,由于性别歧视的存在,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往往无法避免用人单位的性别不平等待遇.要为女大学生创造一个公平、合理的就业环境,促进她们顺利就业,应从提高社会性别意识,消除性别歧视入手,转变社会性别观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政府部门应提供政策导向与法律制度的保障,女大学生须提升自身的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就业压力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为相关的干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大学生就业压力问卷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河北省14所院校1 380(男928,女452)名体育专业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结果表明积极应对方式对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较大;消极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不显著;就业压力与心理健康之间存在着显著相关;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同时具有主效应和缓冲效应。结论:体育专业大学生社会支持、就业压力和所采取的应对方式可以预测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在整体就业环境比较严峻的形势下,由于亲代的经济状况在子代之间的直接影响,加之社会上不少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性别歧视现象的广泛存在,高校贫困女大学生已经成为了一个急需要关注、支持和帮助的处境十分艰难的就业群体。本论文重点从职业发展教育的角度,对高校贫困女大学生中存在的职业生涯规划问题及相应对策进行分析和探索。  相似文献   

4.
摘要:体育专业大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所持有的价值取向对其参加专业性社会实践活动的效果产生重要的影响。为了更充分发挥专业性有偿社会实践活动的育人价值,同时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与管理部门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主要运用问卷调查方法对体育院校409名体育专业大学生进行了有偿性社会实践的价值取向调查与研究。结果表明体育专业大学生在专业性有偿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主要有6种价值取向:积累经验、适应社会、积累人脉、实现就业、服务社会、赚取金钱;价值取向表现为多元化、育人价值、关注自己大于关注他人、社会以及多层次、多差异特征。不同专业、性别体育院校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5.
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阶段,女大学生就业难正在呈现出显性化发展态势。文章在分析当前女大学生就业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造成女大学生就业遭遇性别歧视的原因,并从社会、高校、女大学生自身的角度分别给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性别歧视是导致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要消除女大学生就业的性别歧视,就必须进一步优化社会文化环境,健全保障体系;不断加强反就业歧视法律法规的建立和完善;提升女大学生自身的能力素质,增强其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性别歧视是劳动力市场上普遍存在的现象.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中的性别歧视问题日益严重.在对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中性别歧视的现状及其不良后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劳动力市场、企业、社会保障制度、社会偏见等方面对高校毕业生就业中的性别歧视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8.
性别歧视是导致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要消除女大学生就业的性别歧视,就必须进一步优化社会文化环境,健全保障体系:不断加强反就业歧视法律法规的建立和完善:提升女大学生自身的能力素质.增强其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关于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择业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择业情况的调查,对当前毕业生择业的基本特征和择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旨在为推进体育教育的改革,增强体育教育专业的生命力,拓宽学生的就业途径,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分析蚁族中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认为蚁族中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的问题并非高校大规模扩招这一单方面的原因,就业市场不够规范、社会经济环境、体育专业学生就业意识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针对以上原因,各级行政主管部门、各高校要改变传统观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加强政策干预与扶住;当然,关键在于体育专业学生加强自己专业及其他学习技能的培养。本文旨在为体育专业学生的就业和缓解其就业压力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针对大学生的就业歧视也越来越严重,主要表现为性别歧视、体貌歧视、健康歧视、户籍歧视等方面,由此严重损害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平等权。在分析大学生就业歧视现象的基础上,探究我国法律在对大学生就业平等权保护方面的不足之处,并就大学生就业平等权的法律保护提出了相关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女性农民工是农民工这个弱势群体中的弱势群体,其就业具有不稳定、报酬低、遭受性别歧视、务工信息渠道窄、权益侵害突出等特点。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女性农民工受教育水平低、政府公共就业服务不到位、社会保障制度缺乏性别视角、企业利益最大化动机等。解决女性农民工就业问题根本在于政府提供高质量的公共就业服务,加强对女性农民工的教育和培训,强化企业的社会责任等。  相似文献   

13.
作家的写作并不是绝对自由的,它受制于各种条件,其中包括不同的性别身份。女性作家和男性作家的作品,在体裁、题材、风格和技法上,都能体现出作者的性别差异。造成作家性别差异的原因是客观现实与性别偏见,作家应该努力克服自身性别带来的限制,用文学作品推动现实变革,摒除性别偏见与歧视。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和锻炼动机的性别差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2072名大学生问卷调查数据,对比分析了男女大学生的健康状况、锻炼行为和锻炼动机。结果表明:1)与男大学生相比,女生每次锻炼的时间短,锻炼强度小,锻炼频率低,锻炼坚持差;2)男生的健康动机、能力动机和社交动机比女生强,女生的外貌动机比男生强,乐趣动机的性别差异不显著;3)大学生健康状况和体型的性别差异存在显著性,男生的健康状况比女生好;4)应该通过学校体育制度、体育教学、校园文化等方面的改革缩小在体育行为和健康状况方面的性别不平等。  相似文献   

15.
根据2 072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数据,对比分析了男女大学生的体育行为和参与选择。结果表明:(1)与男大学生相比,女生每次锻炼的时间短、强度小、频率低。(2)男女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都不高;男女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偏好存在显著性差异,男生的体育锻炼的兴趣要高于女生;在活动选择方面也存在显著性性别差异,在选择休闲方式时,男生比女生更容易选择体育锻炼。(3)通过改善体育教师的性别结构,加强女生体育师资力量,提高教师的性别公正意识;改革现有体育课程内容,探索适合女生的教学方式;加强场地、场馆建设,加大投入;加强对女生体育锻炼重要性的认识教育,改革评价体系和考核办法。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体育专业大学生的防御方式是否存在性别差异。采用元分析的方法,对4篇研究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体育专业大学生在3种防御方式和掩饰因子得分上的性别差异。结果表明:不成熟防御方式d-value为-0.15,95%CI为-0.25~-0.04;成熟防御方式d-value为-0.11,95%CI为-0.23~0.01;中间型防御方式d-value为-0.25,95%CI为-0.38~-0.13;掩饰因子d-value为0.10,95%CI为-0.03~0.22。最后得出结论:体育专业大学生的不成熟防御方式和中间型防御方式,女生略高于男生;成熟防御方式和掩饰因子,不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7.
女大学生之所以傍大款有其复杂的认识论根源和社会根源,虽其产生原因不一而足,然仔细探究仍可归因为:人生观、价值观的偏颇,现实境遇的内在张力、扭曲的婚恋观、弱势的思维逻辑等主要因子。因此,加强女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给予更多人文关怀、剔除就业性别歧视因素.加强女性解放意识教育,对于帮助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航向、合理规划人生路途,便具有了重要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资料法分析高校体育教育中男女大学生以及体育教师的体育行为和意识表现,得出高校体育教育场域中存在:体育教学中的性别屏蔽现象、体育师资结构上的性别隔离现象、体育运动项目选择上的性别分化现象、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性别刻板现象以及课外体育参与中的性别偏失现象等结论。运用社会性别理论加以分析,指出追求教育平等的高校体育教育过程中自觉或是不自觉地成为对性别刻板印象的认同和性别行为的强化等强有力手段,也是直接导致男女大学生在高校体育教育结果上的性别不平等。  相似文献   

19.
当代大学生的体育动机及同一与差异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解及掌握大学生的体育动机,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的体育活动,采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集对分析法对河南具有代表性的5所高校的部分学生的体育动机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当代大学生的体育动机男女有别,男生主要反映在3个方面,女生主要反映在5个方面,动机的同一与差异各反映在5个方面,从而为掌握大学生的体育动机和教学改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对青海三所高校在校藏族男女大学生进行了关于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 问题的调查,结果显示,藏族大学生的体育态度从年级到性别上有许多共性。他们 都注重健康、社交、审美等功能。而在体育对精神解脱及体育运动中给人愉悦刺 激等功能方面认识不够。同时藏族男女大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上也有一些 差异之处,如男生注重社交,而女生首先注重健康等。从总体来看藏族大学生在参 与体育活动时,对体育价值的认识程度,体育意识还有很大的不足,应在今后的体 育教学中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