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山西票号及其信用分析 票号,也称票庄、票商、汇兑庄,也有人称之为银号。因系山西人创办,且起源于汇兑,故统称为山西票号。据史料推算,票号产生于清道光初年(1821年后),辛亥革命后走向衰落,在我国历史上存在近……  相似文献   

2.
纪晓平 《图书馆杂志》2002,21(10):73-74,72
曾国藩故居富厚堂内收藏图书曾达三十余万卷,堪称中国近代藏书第一楼。2001年,中国国家文物局批准将其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章重点介绍了富厚堂藏书楼的内容组成及其藏书价值。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1905-1906的抵制美货运动为基本素材,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来探究其本源即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萌生、发展及其初步成熟,从而对其内涵及其影响形成更为明确深刻之认识.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近代泰州三位著名藏书家及其藏书情况,并简略分析了其盛衰原因.  相似文献   

5.
甘鹏云是近代湖北出版家.本文介绍其出版活动,并分析其刻书特点及其刻书众多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明清汉译科学图书与近代中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明清时期翻译图书的背景及其特点,客观评析了翻译图书对近代中国科学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7.
江凌 《今传媒》2010,(3):112-116
什么是新闻史?什么是历史研究的内涵?中西学者有不同的回答。戈公振先生曾说:"所谓报史者,乃用历史的眼光研究关于报纸自身发达之经过,及其对于社会文化之影响之学问也。"[1]知名新闻史家方汉奇认为,"新闻史是一门研究新闻事业发生发展历史及其衍变规律的科学。  相似文献   

8.
论早期维新派的图书馆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早期维新派对西方图书馆事业的考察与介绍、对封建藏书楼弊端的批判、提出大开公共藏书楼的建议及其与中国近代图书馆的关系几个方面入手,论述了早期维新派的图书馆学思想在近代图书馆产生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近代书院藏书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分析了中国近代书院藏书的特点,并介绍了近代8所有典型意义的书院及其藏书情况.  相似文献   

10.
论近代环渤海地区社会生活的嬗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俊旗 《历史档案》2000,(3):113-119
从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30年代,环渤海地区(主要是指今河北、辽宁、山东三省的沿海地区和北京、天津)的社会生活领域与全国一样经历了猛烈的变革,又带有自己鲜明的地域特色,其生活层面既出现“西化倾向’,又有传统生活方式的延续与更新。探究变革的推力,我认为可以概括为三重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即外来社会生活方式的进入(外力)、国内引入机制的形成(内力一)、传统生活方式本身的惯性力(内力二),三者共同引发和推动了社会生活领域的变革,这是环渤海地区以至近代中国的普遍社会现象。本文将探讨在社会生活变革中的三重推力及不同推力在社会生活中的不同投影及其整合,以求教于学界同仁。  相似文献   

11.
潘序伦一生都致力于中国会计事业的发展,他不仅在各国各地建立了立信会计学校及其分校,同时也在全国各地都建立了立信会计事务所,充分利用业余时间编纂了会计丛书,对于中国会计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我国最早的农学期刊《农学报》的办刊特色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对我国最早的农学期刊《农学报》创刊的社会背景、办刊宗旨及其特色以及它对我国近代农业科学技术和农业生产发展的贡献进行分析,揭示了我国近代科技期刊形成与发展的特点,从而为办好我国农业期刊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在许多人眼里,近现代物无非是些破纸烂片、破刀烂枪、破衣烂鞋,毫无美感,也无美可言。甚至一些受过高等教育的群体,也持类似看法。局外人如此看待近现代物,自有其情有可原之处,因为他们并不真正了解近现代物的内涵。而有一些博工作同样持上述观点,就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相似文献   

14.
王韬(1828—1897)清代江苏长州(今苏州吴县)人。1845年以第一名成绩考中新阳县秀才。其父为乡村塾师。他不仅受过儒家良好教育,又耳濡过一些西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新知,在清末朝政腐败,国势日衰的情况下,他极力主张政治改良。他在上海结识了英国传教士麦都思父子,取得了他们的帮助,曾先后到英、法、俄、日等国考察、译书。在上海、香港先后从事图书编辑出版,创办报刊达50余年,他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现代出版家、新闻家。王韬在近代新闻出版事业上是有特殊贡献的:首先在出版方面,从1849年夏出任上海…  相似文献   

15.
文章在肯定了《图书馆活动高潮与学术转型》的优点(选定领衔人物、著名图书馆、先进管理思想作为衡量图书馆活动高潮与活动中心的三个标准和要素;认为图书馆史的研究对象是“图书馆”,而图书馆学史的研究对象则是“图书馆学家及其著作”,对“要素说”做了客观的评价;对我国近代图书馆发生发展原因的分析也是比较中肯的)之后,指出其中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6.
中国近代图书馆精神的形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吴稌年 《图书与情报》2005,(1):36-37,41
中国近代图书馆精神是对藏书楼精神的继承和扬弃,是对西方近代图书馆精神的吸纳与表达,这一精神在抗日战争中得以升华。文中以典型人物与事例,对这一精神进行了诠释。  相似文献   

17.
王亦高 《新闻传播》2005,(12):30-32,33,36
一、序言 中国近代新闻文体的形成,其间经过了漫长的发生发展过程。伴随这一过程,人们对各种新闻文体特质的认识也在逐渐深化。本文拟就“新闻评论”文体谈一些看法,核心内容是着重从文体形式上来判断某文是否是新闻评论及其如何提高新闻评论的质量。即是说,暂时凌驾于载体与内容之外,把注意力集中在形式上,抽取出一副外壳的骨架,来看一看中国近代新闻评论的文体沿革。  相似文献   

18.
胡正强 《新闻界》2005,(6):77-79
梁启超作为杰出的报刊活动家,从事报刊活动约三十年,见证了中国近代报刊事业的起步发展时期,深刻地观察和理解我国报刊界当时存在的各种问题和不足。面对起步较晚、发展环境不容乐观的中国新闻业,梁启超在其有关论著中,以解读新闻作为范畴支点,对当时的各种报刊及其传播行为进行了精辟的分析,并揭露了当时媒介的诸多不良现象和无行新闻工作人员的蝇营狗苟,通过对媒体和新闻作品展开一系列评价活动,从而建构了他颇具特色的新闻媒介批评理论。  相似文献   

19.
梁波 《天津档案》2006,(7):54-55
早就听说梁启超故居及“饮冰室”书斋就位于天津。一个春日的下午,我和友人来到了坐落于天津河北区民族路的梁启超纪念馆。放眼望去。纪念馆掩映在葱茏的绿色中。其展览设在“故居”楼内,以“梁启超与近代中国”为主题,分12个展室。有公车上书、戊戌变法、护国战争、巴黎和会等,最后一间展室展现的是梁启超的家庭及其九个子女成材的故事。图、、物并貌。内容丰富。复原书斋“饮冰室”为两层半艺复兴时期意大利风格建筑。  相似文献   

20.
赵藩是云南大理著名的白族学者。他身处晚晴和民国混乱时期,对政治现象及其背后的深刻缘由都具有精深思考。赵藩的政治思考主要涉及民本、教育、官德和对国家的态度问题,同时对通权达变、经世致用和勤政廉政问题亦有独到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