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姝姝 《教师》2011,(33):93-93
《小学思想品德与社会教学大纲》指出:教师要用运用灵活多样、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与策略,充分调动起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多年以来,我一直以此作为思想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一个标榜。  相似文献   

2.
爱国主义教育———社会课的主题———谈《社会》第三四册教学内容的思想性□吴琪小学社会课是以历史、地理、人文等学科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课程。从教学实践中,我深深地体会到,社会课不仅仅是一种知识的传授课,同时也是一种思想意识的教育课,是对思想品德教育课的...  相似文献   

3.
作为小学学科中较为特殊且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其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上有着重要意义,如何通过有效地教学手段让孩子们树立起良好的思想品德是教学的关键,笔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对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谈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4.
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教师要想创设开放式教学,首先就要创设各种开放式教学形式对小学生进行各种情感教育,同时教师要采用多种教学形式,确定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另外,教师在课下也要创设多种情境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延伸品德与社会课的开放式教学.  相似文献   

5.
多元智能理论是一种全新的有关人类智能结构的理论。以历史与社会课教学为切入点,探讨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策略,既可为该理论拓展更广阔的应用空间,又有利于促进历史与社会课教学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6.
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教师要遵循课标要求,关注学生的实践与体验,灵活开展体验式教学,促其在体验中感悟知识、升华情感、提升思想与素质。对此,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探索了体验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7.
汤书平 《教师》2010,(30):13-13
为上好品德与社会课,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教师必须在他们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的基础上,积极创造条件,激发与培养学生丰富的道德情感,应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精心设计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孩子在情景交融之中领悟教学要求,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如何在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去培养学生的情感,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探索中,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相似文献   

8.
品德与社会课是培养小学生学习兴趣和思想品德的主要课程.如何开发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资源,创设生动的学习氛闱,激发学习兴趣,让小学生体验学习与参与的快乐,引导学生积极、有效地参是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9.
小学社会课是进行社会常识教育的主要课程,其基本特征是:时代性、开放性、实践性、综合性、趣味性。在实施社会课创新教学时,必须遵循三大策略:自主学习策略,多维互动策略,激励评价策略。  相似文献   

10.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于初中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如何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质量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时政教学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加强时政教学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重大意义。基于此,对时政教学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应用意义进行了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时政教学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11.
《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阵地,我们要根据小学生形象、好动的心理特点,在知、情、意、行的教学过程中,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激活学习热情,诱发辨析思考,把认知的道德情感内化为自身的一种道德标准,指导言行。我认为品德与社会课经常使用的教学方法有:  相似文献   

12.
思想品德课程是确保初中生的思想品德健康发展的一门重要的必修课程,只有通过老师的教育引导,才能不断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文章通过探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并且针对于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问题给出一定的建议,提出了改进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策略,旨在提高初中生的思想品德水平.  相似文献   

13.
初中是青少年人格培养的重要阶段,如何让初中生与社会发展同步,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对此,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应尽量将时事热点融入教学中。时事热点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融入策略有:以时事热点为话题导入新课;运用时政热点完成教学要求;从实践出发,从实践中获取知识;结合身边事物讲述知识点,便于学生接受。  相似文献   

14.
教学法是教学策略为教学上的一种计划或组型,可提供教学者设计课程或其他情境中面对教学目标的参酌方向,例如课程内容设计、教材分析、班级经营等,目的都在于使学生更能有效达成学习目的;所以了解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策略的意义成为现今初中教育领域不可或缺的先备知识之一;因此本文透过对策略的定义与意义做先期了解,继而对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策略的定义与意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小学阶段是学生人生的起始阶段,是行为品格、道德观念形成的重要时期。因而,在此阶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之中,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含义。本文在新课改高效课堂的指引下,谈一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路径与策略。  相似文献   

16.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是一门实践性、教育性、情感性很强的课程,情感类课型又是"情上升情",这对于执教教师而言未尝不是一种全新的挑战。在实际教学中,要想进行情感类课型的有效性教学,必须讲究策略。这就要求教师要投入相当多的精力和智慧完善教学设计、调整自身状态,以达到"入情"的境遇,从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为其向道德行为的转化提供精神支持。  相似文献   

17.
品德与社会课是"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但是,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和教研,容易出现观摩课与实际上课脱离、研究教学与研究学生脱离、课堂教学与社生生活脱离这三个"脱离"的现象。要提高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实效性,教师必须注意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18.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设立是为了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为了进一步提高小学生品德素质教育水平,教育部门加大对小学生的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规划。对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特点做出探讨,并就如何有效开展小学品德与社会课进行了详细总结。  相似文献   

19.
周兴端 《考试周刊》2014,(79):128-128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现阶段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暴露出许多不足之处。本文针对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同时探究根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20.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是一门集思想性、知识性和实践性为一体的综合学科,它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考虑到小学品德与社会的特殊性,如果教师一味地向学生灌输教学内容,不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忽视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和道德认识,那么,品德与社会课将会失去活力,将无法达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的教学效果.主要分析了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