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选题的目的为了实现课堂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们课题组确立了《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践与研究》课题。二、研究的意义与任务如何拓展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容、设计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课堂教学、建立新型的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方式等问题的解决对于深入推进新课程改革十分重要。三、研究的内容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主题的设计;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策略与方法;小学语文综合性  相似文献   

2.
了解"综合性学习"的产生背景、界定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涵、在常规教学中给出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明确定位。在此基础上,可创造性使用实验教科书、细化出综合性学习的目标梯度、合理安排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课堂教学,沟通语文课程与学生生活,全面提升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3.
大多语文教师一直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研究性学习、语文综合性学习与语文研究性学习这两组概念混淆使用。本文将从概念出发,辨析其异同,展示语文综合性学习与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性质特征,为广大语文教师顺利实施语文综合性学习与语文研究性学习扫除障碍。  相似文献   

4.
"语文综合性学习"重要的前缀是"语文",这就要求综合性学习时刻不能忘记语文的课程特征,馥郁芬芳的语文味才是综合性学习的本色。语文味从何体现?课标指出:"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生活实践的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5.
语文综合性学习旨在全面开发和培育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其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开发和培育奠定坚实的基础。一、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本质内涵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以语文学科为依托,注重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学生生活、社会生活之间的整体联系,它以问题为中心,以活动为主要形式,以综合性的学习内容和综合性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综合性的发展。这种发展的落  相似文献   

6.
<正>语文综合性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它是指以语文学科为依托,注重语文学科与其它学科、语文学科与学生生活、语文学科与社会生活之间的整体联系,以"问题"为探究内容,以解决问题的综合性活动为主要形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一种学习方式。正确认识和积极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小学语文教师十分重要的一项任务。本人通过学习研究和教学实践,对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如下认识和体会。一、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20,(79):25-26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加强语文课程内部诸多方面的联系,加强与其他课程以及日常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全面协调发展的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有效教学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和实践,研究者们通过研究总结出了一套整合语文综合性学习内容的新方法,通过实践和推广使得学校语文教师们对语文综合性学习有了更深的认识,改善以往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所出现的问题,并切实有效地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  相似文献   

8.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新课改的重要内容,也是语文教学的拓展与延伸。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农村小学综合性学习资源相对于城市综合性学习资源匮乏,教师可充分利用学校资源、乡土资源、传统文化资源和社会热点资源来提高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效,为农村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语文综合性学习源于语文课程,基于语文教材,是"体现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的活动性学习方式。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和其它教育资源,设计和开展相关的活动,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一、依托语文教材资源,进行综合性学习语文教材是语文学科最基本的也是很重要的课程资源,是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很重要的凭借。语文新课  相似文献   

10.
陈恩梅 《广西教育》2014,(29):20-20
正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以语文课程为基础,强调语文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的联系,强调语文教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强调语文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活动相结合。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具有开放性、主体性、合作性、实践性等特点,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培养主动探究与合作学习的意识以及勇于创新的精神。一、明确目标,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了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语文综合性学习具有开放和创新的特点。语文综合性学习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学生的学习方式,语文教学的组织形式等方面与传统的语文教学有本质上的差异。语文教师要把握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开放性,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去发展学生主动探索、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新课标下的语文教材中有一项全新的内容——综合性学习。《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首次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目标,并将"综合性学习"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并列,共同组成语文学习内容的五大板块,这成为体现课改精神、引导语文教学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究竟什么是语文综合性学习?怎样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如何正确评价语文综合性学习?只有把这些问题研究清楚,才能将新课标落实到教学实践中。  相似文献   

13.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和方式。它的综合性体现于语文知识的综合、语文能力的综合、语文与各学科以及生活实践的综合,务求把语文学习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真正、具体的环境中去学习语文,发展能力。那么,在教学改革的新形势下,我们的语文课堂应如何实施综合性策略?  相似文献   

14.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新课标提出的一个崭新的理念,它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在语文教学中,许多教师都自觉或不自觉地渗透综合性学习,以提高学生的语文践行能力.由于认识的错误,许多教师认为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特点就是综合性与实践性,把语文综合性学习上成综合实践活动课,使语文综合性学习缺乏语文味.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开展要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最终目标.这种脱离语文的综合性学习已经游离于新课标的精神之外,是不可取的.  相似文献   

15.
语文综合性学习与语文研究性学习的义理建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以学生的和谐发展为中心,紧密联系学生生活,综合听、读、说、写的课程目标、综合多种多样的学习方式、在语文学习中渗透多种学科知识与能力的实践活动;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具有综合性、主体性、参与性、生成性特点的一种学习方式。语文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中的语文、社会中的语文、生活中的语文问题中选择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课程活动;语文研究性学习具有以问题为载体、以探究为中心、以反思为线索的特点。对语文综合性学习与语文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与设计、组织与指导进行最优化建构,是全面推进新课程的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16.
应该说,语文综合性学习是综合性实践活动的一部分,它不仅具有综合实践活动的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的特点,还应该与语文学习相结合、相促进,让学生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提高语文素养。另外,任何学科的综合性实践活动都离不开语文能力的运用,在进行以其他学科为侧重点的综合性实践活动的时候,其实也包含着语文综合性学习。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切综合性实践活动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提升语文实践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在解读7~9年级语文综合性学习目标的基础上,从教师和学生两个层面对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实践作了探索,并在实践的基础上就语文综合性学习与语文课外活动、其他学科活动以及科学研究之间的关系作了理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体系分为"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五大板块。综合性学习可以说是语文教学中的亮点和难点,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通过多年的高年级语文教学实践,我认为小学高年级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有效地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一、挖掘教材,开展综合性学习苏教版语文教材,蕴含了丰富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内容,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充分挖掘,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19.
林科学 《教师》2013,(6):57-57
语文综合性学习充分体现了语文学习内容的丰富性、学习途径的多样性、学习过程的实践性、学习目标的综合性等特点。综合性学习提倡跨领域结合,提倡与生活链接,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对各种课程资源进行整合,以体现综合性学习的整合性,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20.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大亮点,它是对语文课本学习的提升与拓展,为学生自主探究创设问题情境和学习空间,充分体现了语文学习的丰富性、学习途径的多样性、学习过程的实践性、学习目标的综合性和多向性。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改革实验中,语文综合性学习不仅是语文教学改革的热点,更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难点。而如何对语文综合性学习进行评价,则是广大语文综合性学习进行评价,则是广大语文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必然要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