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于洁  王丽兰  尹华光 《教师》2011,(35):120-121
本文以桑植白族民俗活动为对象,在分析白族民俗活动的内容和特征上,从表演层面、体验层面、展示层面和旅游六要素层面提出了桑植白族民俗活动旅游价值的实现形式,旨在为桑植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
欧媛  王静  尹华光 《教师》2012,(2):121-122
桑植民歌自2006年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来,有关桑植民歌的旅游活动日益活跃起来。本文通过分析桑植民歌的内涵和旅游价值,提出了以民歌漫画展、民歌体验村、民歌旅游课堂等形式将桑植民歌这一优秀的民族文化贯彻到旅游发展之中,从而实现桑植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考试周刊》2016,(34):19-20
文章阐述了汉化效应的内涵,从语言、服饰、宗教信仰、民居建筑、桑植白族游神等侧面,指出了桑植白族文化在强势汉文化的冲击下正在逐步消亡,提出了制订桑植白族文化生态保护区专项规划、开展研究汉文化下桑植白族文化保护机制的基础研究、树立桑植白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等建设性应对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4.
仗鼓舞是桑植白族在长期的生息繁衍中创作的一项极具民族特色的艺术形式。为了探究湖南桑植白族仗鼓舞,采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从民族文化的视角入手,对白族仗鼓舞特色题材内容、特有舞蹈技艺及特定社会价值功能做了研究。研究表明:仗鼓舞具有广场舞蹈、多元一体等特色的题材内容,文化生态元素的律动特征和精准严格的传统程式特点是仗鼓舞独有的艺术特色;同时,仗鼓舞还有鼓舞民族士气、凝聚民族民心等社会价值功能。  相似文献   

5.
张明  尚晴  龚勇 《怀化学院学报》2011,30(10):17-19
桑植白族游神源于白族民间的"本主会"[1](P99),是白族衣裔为纪念本主神谷均万、钟千一、王朋凯等而创造的独特的宗教民俗文化活动。本主神由民族的祖先、英雄或民间具有高尚情操的人升格演变而成,对桑植白族社会日常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试通过人类学田野调查法,对桑植白族游神仪式的活动范围、活动人群等遗存状况,请神、...  相似文献   

6.
尹美菊  贺炜炜  尹华光 《教师》2011,(30):123-124
土家族的节庆活动具有明显的复合性、传承与变异性、趣味性以及地域性特点。本文探讨了土家族节庆活动经济、教化、娱乐等旅游价值,并从突出特色、品牌塑造、市场运作、营销推广等方面提出了土家族节庆旅游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7.
土家族的节庆活动具有明显的复合性、传承与变异性、趣味性以及地域性特点。本文探讨了土家族节庆活动经济、教化、娱乐等旅游价值,并从突出特色、品牌塑造、市场运作、营销推广等方面提出了土家族节庆旅游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8.
随着现代社会"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各种民俗活动在新的时空中显示出一种新的社会功能,担当起人们从事生计活动之余的生理和心理调整的作用,极大地丰富着休闲生活的形式和内容,从而具有了显性与隐性形态的双重休闲价值。显性价值形态是指能以设备、符号等外显形式表现出来的价值形态,即民俗中所有能够以外显形态表现出来的习俗与风情;隐性价值形态首先是指"不能以符号系统直接表现出来的价值形态",即当民俗活动与休闲生活在精神域界形成叠交时其所具有的情感体验价值、娱乐价值、康复价值和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9.
桑植白族民间普遍存在“本主教”的宗教信仰,游神祭祀是桑植白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该区域与其他民族群体区分的重要标志,更是该族群不断强化自我认同的一个重要手段,从深层次说它是民族文化认同的一个横切面.因此,必须依靠交流将本土传统文化融入到现代语境之中,使其能够顺应时代潮流,从而获得更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梅山民俗体育文化是梅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认识和探索梅山民俗体育文化的当代价值,促进民俗体育与旅游产业的结合,推动湘中地区旅游市场开发,加速旅游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1.
张恨水笔下的民俗描写属于艺民俗学范畴,这些民俗内容丰富、门类齐全,形象地反映了二十世纪初中国社会某些地域特有的生活类型,着力刻画描写了社会前进中中国某些地域特有的民俗生活波澜,显示出了中国人民独特的形象性格和风貌气派。挖掘、研究张恨水作品中民俗,不仅能给当代通俗学创作提供借鉴,而且具有民俗化旅游价值。  相似文献   

12.
文章在前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潜力评估体系构建研究的基础上,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潜力评估模型,并针对专家、居民和游客对桑植旅游开发潜力进行问卷调查和评估应用,为桑植民歌及其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性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公有制实现形式是在公有制确立的前提下公有资本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它的逻辑基础———所有制实现形式是与所有制结合并反映一定生产力水平的社会生产资料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它来源于对所有制内涵的新的探讨 ,二者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正确地把握所有制实现形式 ,有助于把握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内容和地位  相似文献   

14.
15.
地方民俗艺术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浓郁的地方特色,反映了地方的历史发展和文化心理特征。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全球化,呈现了多元化的发展,这对地方民俗文化的传承发展带来的冲击,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开始了地方民俗艺术的教育功能,把其融入教育中,搭建民俗文化传承平台,提高教育的质量,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培养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本文就探讨了地方民俗艺术资源的教育价值与其实现。  相似文献   

16.
17.
蒙古族在数千年游牧文化和北方草原气候、地理条件的大背景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游艺文化,成为一种形式多样、文化内涵丰富的民俗旅游资源,具有极大的旅游价值与开发潜力。本文将介绍蒙古族丰富多彩的游艺民俗,并提出将其进行旅游开发的一些构想。  相似文献   

18.
民俗旅游是社会热点,也是学界显学。民俗旅游研究火爆,旅游民俗研究稀少是其现状,建立旅游民俗学的学科框架迫在眉睫。旅游民俗学是以民俗学的视角对于民俗旅游与旅游民俗进行科学研究、对于民俗旅游产业和旅游民俗文化事业开展社会服务的一门科学。旅游民俗学有着四个方面的重要研究内容:一是可用于旅游的民俗资源及其转化研究,二是对于民俗旅游的经济研究与服务,三是对于旅游者与从业者的研究与服务,四是对于旅游与民俗文化传承及其社会发展问题的研究。民俗学首先需要更新自我对于民俗的解释,才可能为民俗旅游产业提供服务。民俗的核心属性是构建认同,叙事是民俗的存在形式,通过民俗叙事拓展民俗旅游研究的空间,是民俗学家的独特优势。以语言叙事、仪式表演行为叙事和景观叙事为一体的民俗大叙事观,是旅游民俗学的研究入口。大叙事学说,民俗认同学说,可以此为基础构建旅游民俗学研究的话语系统。民俗表演的观赏性与民俗景观的观赏性,都是民俗叙事的再生产的重要内容。把民俗叙事研究定位为旅游民俗学的学科基础和前提,是因为民俗旅游不能离开民俗叙事而存在。  相似文献   

19.
以古希腊城邦民主为起点,民主及其实现形式就一直在不断的变化之中。不同的民主理论都将自己的民主及其实现形式当作民主本身而贬低或指责对方。民主实现形式在沿着各自的方向发展的过程中相互竞争、相互对立。因此从对民主及其实现形式进行区分比较。对于巩固社会主义民主的合法性,扩大共产党执政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课程资源是诸多目标因素综合作用的结合体,既包括形成课程资源的来源因素,也涵盖实施课程教学必要而直接的条件及手段.本文着力分析中学政治课程资源的价值主体性及其实现形式,试图从中学政治课程资源的价值定位与实现形式层面,建立其内在逻辑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