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蒲松龄大半生累于科考,科考失意使他对科场黑暗现象充满深切的怨愤,而个人理想与价值期待又使之终生对科举功名有着难以割舍的迷恋,这种情结反映在他的诸多作品中,对科举的批判就体现为鲜明的个体主观色彩,体现出既爱又恨的矛盾心态。  相似文献   

2.
蒲松龄,清朝著名的文学家,字留仙,也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人。他的《聊斋志王子安》这篇故事描写科举的苦况,实在是淋漓尽致,真实地刻画了儒林地狱的变相图,他写秀才入了考场,有七种比喻:“刚入考场时,赤脚提着篮子,像讨饭的。点名时,考官喝斥,衙役们叫骂,像...  相似文献   

3.
蒲松龄最大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他一辈子坚持参加科举考试而又不因此失望痛苦或精神变态,这从根本上讲是由于他并非将某种特定的目的付于科举考试和把儒家经世济民的理想寄望其中,他只是将之当作生活本身来经历。  相似文献   

4.
蒲松龄科举失利的原因很多,但直接导致其屡试不中的原因却缘自于考中秀才时清代大文学家施闰章的赏识,而正是这“赏识”导致了几十年的科举路上蒲松龄科举文章写作的“偏离”。  相似文献   

5.
蒲松龄一生对应试科举获取功名不遗余力,但科场屡屡失意让他经历了由期盼到失落、由失望到愤恨再到反思求变的情感交错与渐变历程.<聊斋志异>中的一些代表篇目如<考城隍>、<叶生>、<司文郎>、<贾奉雉>、<于去恶>等从不同的侧面反映出蒲松龄对科举爱恨交加的复杂情感.  相似文献   

6.
在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有20多篇“科举士子”题材的小说。蒲氏自19岁至72岁一直不绝于追求科举,然而却屡试屡败,坎坷异常,因而郁积“孤愤”之情。“孤愤”才是他从事《聊斋》中“科举士子”小说创作的真正动力。  相似文献   

7.
科举是中国封建时代选拔人才的主要途径。自隋至清,科举历1300年之久,对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研究地方文化,就不能不考察科举状况。文章通过对无锡科举的简要介绍和初步分析,以期加深对无锡历史乃至江南区域文化的体认。  相似文献   

8.
科举政治是指以考试选拔为官员主要录用方式的官僚政治.科举时代多数中高层官员由进士出身,而科举牢笼天下英才,不仅能消弭反叛力量,所选拔者尤多报效国家的志士.科举与古代地缘政治、吏治、朋党等问题都有密切的关系.科举是中国古代国家治理的重要手段,从隋唐到明清1300年间,大部分政治精英从科举选拔出来,科举对中国古代官僚政治产生的影响利大于弊.科举政治研究从一个侧面有力地支撑着科举学,促使科举学逐步走向成熟和完善.  相似文献   

9.
持续了二百七十多年统治的明王朝,这时已经日薄西山了,混乱局面笼罩着整个中国大地。清兵开始从北方入侵,内地的农民起义到处发生,其中一支是李自成的队伍,不久攻陷了北京,明朝末代皇帝毅宗自杀。随后清兵入关又赶走李自成,进入北京城,建立了清朝。就在这之前四年,即明崇祯十三年(1640),山东济南市以东约二百公里的淄川县郊外蒲家庄的蒲盘家里,第四个儿子诞生了,他就是蒲松龄。  相似文献   

10.
蒲松龄的科举心态及《聊斋志异》对科举制度批判的局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科举制度的讽刺争批判是《聊斋志异》一个极其重要的内容,前人对此多有论及。但是蒲松龄对科举制度的批判却有着极其鲜明的个人特点,带有相当的局限性。这些是争蒲松龄本人的科举心态紧密相联的。  相似文献   

11.
蒲松龄与酒     
酒在蒲松龄的生活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也对《聊斋志异》的创作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对蒲松龄与酒的研究,有利于丰富蒲松龄行迹研究和蒲松龄精神世界研究,同时,也对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聊斋志异》大有裨益。本文拟从蒲松龄的生活与酒、蒲松龄对饮酒的态度、酒对《聊斋志异》创作的影响这三个方面对此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2.
蒲松龄与契诃夫,主要成就是短篇小说。蒲松龄是我国古代最杰出的短篇小说家,并擅长诗词古文,对俗文学的造诣很深。他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共四百九十一篇,大部份是脍炙人口的短篇,特别是作者驾着幻想的彩翼,“出入幻域,顿入人间”,既有奇幻的故事情节,又能清晰地映出世态人情,给人一种迷离胧朦而又真切如见的艺术美感。《聊斋志异》以匪夷所思的故事情节及深刻的思想内容,在中国的文学史上占有一席重要地位。而契诃夫则是十九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的小说家兼戏剧家,  相似文献   

13.
欧阳詹与科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泉州的欧阳詹,是唐代中期著名的诗人、文学家和教育家,是唐代第三个进士及第的福建人,也是经科举进入朝廷任职的第二个福建人。这在当时文化教育落后的福建具有重要意义。他通过诗歌和文论反映和关注唐代的科举,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科举考试在唐代社会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蒲松龄     
《中文自修》2007,(12):F0002-F0002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又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清代杰出文学家,世称“聊斋先生”,更有“世界短篇小说之王”的灵誉。 蒲松龄一生穷困潦倒,却热衷于科举功名,但直到丰过七十才补上一个岁贡生。也正因为如此,他对科举制度的种种不合理有着深刻的体验。传世巨著《聊斋志异》是蒲松龄穷一生精力的心血之作,共8卷,491篇,约40余万字。  相似文献   

15.
蒲松龄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山东淄川人,清代小说家。他出身于小地主小商人家庭,生活在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空前尖锐的明未清初。在科举杨中很不得意,满腹实学,却屡考不中,到了71岁才考得了贡生。他满腹牢骚,情世嫉俗,便在其书斋——聊斋中著述他的志异小说,表达对现实社会的愤懑。[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科举     
《中学生阅读》2007,(3):37-37
1、汉代实行征辟和荐举制 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例如:[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乡试会试与文学聚会,同年师生与文学纽带,时文制艺与文学风格三个方面来剖析明清科举与文学之间的关系,认为发生在明清之际的各种文学流派的消长升替,社团之间的政治争斗及文风习尚都和科举有着千丝万缕之联系。  相似文献   

18.
翻开清代文学史,不难发现,其艺术成就卓著的文学家绝大多数都是科场失意或无意于科举功名者,科场得意、官运亨通的文士反而很少有较高的艺术成就,而既科场得意又有较高艺术成就的文人就更为罕见.这就不得不使人联想到这样一个问题,清代的科举考试与其文学家、文学作品乃至文学的发展是否存在着某种必然的内在联系。清代科举考试,基本沿袭明朝旧制,然而较之以往任何朝代则更加严密繁琐.就考试的程序、内容及形式而言,院试两场,乡试三场,以及会试殿试,科考的主要内容不外乎“四书五经”。使得考生必须死  相似文献   

19.
欧阳修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史学家,也是中国科举制度史上的重要人物。其在科举文风、选拔方法、录取公正、考试公平等方面的革新思路和举措,不仅促进了科举制度的完善与发展,而且对后世考试选拔制度也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科举与孤贫     
科举制度创立最明显的进步性就是否定了自魏晋南北朝以来形成的被世家豪族垄断了仕途的荐举制,为平民子弟中的优秀者步入仕途创造了进身之阶,也为社会人才的合理使用提供了一定程度上的公平竞争机会,同时也促进了传统教育事业和文化的发展。以往人们在研究历代科举入仕者的出身和社会阶层时,多以其父、祖是否居官为依据,笔者认为那是不科学的,而应以士子自身成长过程中具体家庭状况来进行区分,所以在这里使用了“孤贫”这一概念。本文主要是通过对宋、明两代的状元和一甲进士及其中的孤贫之士进行多方面考察,来说明中国科举制度的公平竞争性和进步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