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课程性质的破解被认为是一个世纪性难题。如何突破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价值观对语文课性质定位的局限,需要新的研究视角。从课程的类别与层次的观点出发,从不同角度重新审视语文课程性质,可以为语文课程“性质难题“的解决带来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郭根福 《河北教育》2003,(11):17-18
语文课程的性质,是语文课程区别于其它课程的根本属性。它是决定语文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根本依据。我们只有认清语文课程的性质,才能明确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全新的理念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  相似文献   

3.
4.
语文课程性质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结合。工具性是基础,人文性附着在工具性上。语文教学的关键是通过对语言的感悟、体验,达到使学生的思想情感发生变化的目的。因此学习语文重在对语言的学习。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性质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结合。工具性是基础,人文性附着在工具性上。语文教学的关键是通过对语言的感悟、体验,达到使学生的思想情感发生变化的目的。因此学习语文重在对语言的学习。  相似文献   

6.
在对语文课程性质特别是其根本性质的分析与认识问题上,学术界提出了各种不同的观点与主张,如纯粹人文性质观、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性质观、言语性质观、文化性质观、工具性质观等。对于这些观点与主张,我们可从何种性质观更有利于实现语文课程目标的角度来认识。综合来看,纯粹人文性质观、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性质观、言语性质观、文化性质观等观点与主张大都易于导致语文课程目标的泛化或虚化、挪移或偏移,而工具性质观却有利于语文课程目标的确立与实现。同时,在肯定工具性为语文课程根本性质的基础上,我们也要看到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等其他重要性质对语文课程目标确立与实现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
课程开发:含义、性质和层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汪霞 《教育探索》2003,(5):21-23
分析课程开发的含义,明确课程开发与课程编制、课程编订的关系;探讨课程开发的性质(政治性、社会性、协作性),明确课程开发所承担的任务和产生的结果;研究课程开发的层次,知其可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如果从教育行政机构担当角色的角度分析,那么课程开发又可分为国家、地方和学校三个层次。  相似文献   

8.
思想政治课程涉及学科众多、内容头绪纷繁,对其性质的认识存在着分歧。但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立足实际,对其性质有着多维度阐释。这对语文课程性质界定具有借鉴意义:应在肯定其工具属性基础上,还要认识和肯定这门课程具有的人文性、综合性、实践性及生活性等多种重要性质。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教学目标和内容都必须围绕"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运用"这个核心,突出"综合性""实践性"特点。阅读是从书面语言中获得意义的一种心理过程;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是一种发展性阅读,它不同于以获取信息为目的的一般性阅读,而发展性阅读是一种"双向"心理过程,这是阅读教学中必须遵循的一条重要规律。  相似文献   

10.
认识课程性质调整价值取向--中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管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文课程改革应从面向21世纪中小学课程改革的整体性目标出发,全面认识课程性质,调整价值取向,重新确定课程培养目标体系和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性质与特征无论对于语文课程的教育还是对于语文课程的学习来说,都是一件极为重要的占据了内在核心的关键所在,因此要想提高语文课程教学的实践工作,就一定要从把握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性质与特征开始学习。本文从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性质出发,对于存在于当今学术界的一些概念上的问题进行了尝试,并且得出了一定的结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中的特征进行研究,分别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其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相关从业人员的语文教学工作提供具体可行的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发展如今已陷入了困境,主要表现为对学科性质及特征的认识不一致,因此,只有准确把握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性质及特征才能掌握该门课程的特殊规律,从而找到它未来发展的出路,使这门课程朝着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3.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具有理论性、实践性、应用性和综合性,必须改革课程结构,改进教学方法以体现其课程性质。  相似文献   

14.
徐特立是20世纪中国杰出的革命教育家,一生致力于中小学语文教育事业。他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对语文的教育目标、学科性质、学科教材、学科教学、课程评价以及教师素养都提出了精辟独到的见解。本文着重探讨徐特立的课程评价观以及其对当今中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性质有工具性与人文性之说,二者虽各有侧重,却又互相关联。朱光潜在《文学与语文》中说:“我细心体会阅读与写作的经验,觉得文学上的讲究大体是语文上的讲究,而语文的最大德性是精确妥帖。”这精确妥帖,便包含了内容与表达。“寻字句和寻意义是一个完整的心理活动,统名之为思想,其中并无内外先后的分别。”这里强调了思维的同时也是表达上的到位。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性质的探索经历了四个阶段,四个阶段呈现出明显的分合曲线;支撑语文课程性质的哲学基础也因时代不同而变奏;重建语文课程性质需要回归、整合,而明确语文课程的主体、客体以及主客体之间的联系,课程性质的重建才能变得简约、具体.  相似文献   

17.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表述语文课程性质时有坚守也有变革。一是坚持语文课程基本特点表述不变,“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属概念不变,“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本质属性不变。二是逐步完善和丰富“语文课程”“综合性”“实践性”等概念内涵,为课程实施提供基本方向。三是逐步明确和丰富了课程的法律意义、育人意义和奠基意义。  相似文献   

18.
彭泽平 《教育探索》2003,(12):17-18
建国五十多年来,我国对语课程性质的认识经历了由“工具”——“基础工具”——“负载化的交际工具”的变迁过程,体现了我国语教育理念五十多年来的转变和发展,对我国语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的性质,是语文课程区别于其他课程的根本属性,它是决定语文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根本依据.我们只有认清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地位,才能明确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全新的理念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一科学阐述,解决了长期以来在语文课程性质问题上存在的文与道、思想性与工具性、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矛盾之争.事实上,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只有与人文性统一,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只有以工具性为基础,它才能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才能真正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要正确把握语文课程的性质,必须弄清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性质研究是语文课程论研究的核心课题。新中国成立至今,在我国语文教育研究语境中,无论是官方文件的表述,还是民间学术的探讨,语文课程性质的界说事实上一直处于不停的变更、争鸣之中。回顾六十年来语文课程性质研究的历史,反思各种探讨与表述,有助于我们理清思绪,在整体观照的视野中审视既有研究的价值及存在的问题,并从中省察对语文课程性质研究应有的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