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抗结核药物是结核病化学治疗(简称化疗)的基础,而结核病的化学治疗是人类控制结核病的主要手段.结核病化疗的出现使结核病的控制有了划时代的改变,全球结核病疫情由此得以迅速下降.就这一带给人类巨大贡献的事物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
抗结核药物是结核病化学治疗(简称化疗)的基础,而结核病的化学治疗是人类控制结核病的主要手段。结核病化疗的出现使结核病的控制有了划时代的改变,全球结核病疫情由此得以迅速下降。而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抗结核药物的研究获得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主要是利福霉素和氟喹诺酮这两大类药物,尤以后者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3.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结核病发病率有回升的趋势,我国结核病疫情也较为严重。针对结核病在高校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结合我国目前结核病疫情现状和高校结核病流行特点,本文提出改进措施,力争在各环节上更为有效地控制结核病的发生与传播。  相似文献   

4.
我省结核病防控中心承担着全省结核病预防控制工作任务,在开展结核病控制、疫情监测、健康教育及科研等业务活动中形成了大量的业务技术档案,这些档案是对工作成果进行反映的主要证据,因此需要做好这些文档资料的收集和管理工作。为了进一步提高结核病防控中心档案管理的水平,则需要加快结核病防控中心档案信息化建设,有效的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5.
浅谈结核病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近十年来由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爱滋病的流行,移民,多种耐药结核菌的增多,以及不少国家和地区对结核病控制的忽视等因素使全球结核病形势急剧恶化.无论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结核病病人数都在增加.据世界卫生组织估算,全球已有近20亿人口受结核菌的感染,有2000万结核病人,每年新发生的结核病病人数为800-1000万人,1995年全球结核病死亡创(自1850年)最高记录,达300万人.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西藏自治区实施结核病控制项目效果。方法利用2001~2009年,结核病控制项目相关资料及终期评估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05年以来西藏自治区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DOTS策略)以县为单位覆盖率一直为100%;9年来登记初诊病人83000例,发现并治疗结核病人40058例,其中初治涂阳病人11406例,平均治愈率为83.8%;复治涂阳病人2026例、平均治愈率为64.6%。初复治涂阳病人的治愈率不断提高。结论通过实施结核病控制项目、推广现代结核病防治策略,自治区病人发现及治疗管理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前西藏地区结核病疫情仍十分严峻,结核病尚未得到有效控制。本文主要通过介绍认识和预防结核病的常识知识,希望读者及有关部门对此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8.
在世界范围内,结核病曾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自50年代开始,由于采用了有效的抗结核药物治疗,对婴幼儿的卡介苗接种和对结核病传染源的控制,使许多国家的结核病疫情逐年  相似文献   

9.
结核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危害人类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尽管20世纪50年代有效的抗结核药物问世以来,结核病疫情在逐渐下降,但结核病仍未能得到有效的控制。近十年来,全球结核病疫情出现了回升趋势,估算全球已有17亿人感染结核杆菌,约有2000万结核病人,每年将发生新结核病人900万人,每年结核病死亡约300万人,占传染病死亡顺序第一位。我国是世界上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结核病人数居世界第二位。据2000年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我国现有结核菌感染者4亿人,结核病患者500万人,其中排菌…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西藏地区结核病疫情形势及控制成效。方珐对1994年至2005年期间在西藏各地市进行的国家结核病控制规划登记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0年期间,西藏地区结核病发现、登记病例数从1994年的14引例显著上升至2005年的4291例.涂阳治愈率、涂阴病人治疗完成率也显著提高。结论西藏地区结核病友现、登记病例数自国家项目实施以来逐年上升,涂阳治愈率、涂阴病人治疗完成率也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1.
王黎霞,研究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我国结核病防治工作的领军人物。1989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获得硕士学位。曾担任卫生部结核病控制项目办公室副主任、中国防痨协会青年理事、中华医学会结核与呼吸分会青年委员,2006年起任中国疾控中心结控中心主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我地区结核病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治对策和开展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林芝地区实施结核病控制项目六年来的患者发现、治疗效果等方面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显示林芝地区结核病疫情形势严峻,各县发病不平衡,男性多于女性,年龄15~55岁居多,职业以农民为主。林芝地区实施结核病控制策略(DOTS)以来在肺结核病人发现方面由2005年的登记率200.64/10万下降至2010年的165.59/10万,其中2005年涂阳病人登记率为49.70%下降至2010年29.55%;初治涂阳由2005年的40.83%下降至2010年的23.70%。在治疗管理方面,涂阳病人治愈由2005年的66.07%上升至2010年的75.82%,其中初治涂阳由2005年71.74%上升至2010年的80.19%。结论继续将结核病防治作为我地区控制慢性传染病工作重点,不断加大地方经费投入,落实结核病防治各项管理措施,提高活动性肺结核病患者的发现、提高治愈率和治疗完成率,把我地区的肺结核病疫情尽早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的认知水平及其影响因素,评价健康教育课程对高职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干预效果。『方法1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调查了498名高职学生的一般情况和结核病防治知识的认知水平,应用多因素Lcgistic回归分析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的影响因素,评价健康教育课程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的干预效果。[结果]高职学生结核病防治相关知识的平均得分为9.48±3.34,总知晓率为(37.9±13.4)%,影响结核病防治知识得分的因素主要有学生层次(大专班与中招班学生相比,OR=2.56),通过电视获得结核病防治知识(OR=1.97)和父母受教育程度(OR=1.73)。利用自编的健康教育手册对前期调查学生开展结核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课程的干预结果表明,干预后学生结核病防治相关知识的平均得分为21.35±6.78,总知晓率为(85.4±27.1)%,与干预前相比得分和知晓率均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高职学生的结核病防治知识的认知水平较低,因此针对高职学生特点开设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课程是促进高等职业院校的结核病防治工作、提高高职学生的结核病防治知识认知水平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4.
自从1882年RobertKoch向世界宣告,结核杆菌是结核病的唯一病因以后,人们一直致力于寻找能够杀灭结核杆菌的有效药物。尤其是近年来大量耐药菌株的出现和传播。因此,为了卓有成效地控制结核病,迫切需要开发、研究具有高效的抗结核药物。1利福霉素类:此...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经济状况的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医疗卫生体制的改善,很多传染病的发病趋势在逐渐下降。然而,结核病卷土重来,再次成为全球关注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中国的结核病例报告数仅次于印度,位居世界第二,而西藏作为国内结核病高发区,其状况更令人担忧。尤其是耐多药型结核病例的出现,犹如雪上加霜,严峻了我区结核病控制的任务。  相似文献   

16.
《科学生活》2011,(8):23-24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全球结核病紧急状态宣言”,并指出“发动阻止结核病的运动已刻不容缓”。结核病严重危害人类,而受害者一半是妇女。由于工作压力大,户外活动时间少,大多时间白领都在空调房里面,有一个人咳嗽,病毒就很快传播了。而有一些白领女士减肥不当,就更易出现营养不足,患结核病的可能性更大。  相似文献   

17.
《金秋科苑》2013,(21):59-59
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研究人员最近研发出一种结核病疫苗,这一成果有望取代目前唯一且已使用了50年的结核病疫苗——卡介菌苗(BCG),研究结果在日前出版的《科学一转化医学》杂志上发表,论文显示新疫苗十分安全且对结核病有强大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18.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资料,1998年因结核病死亡的人数为300万(包括10万名儿童)。如果形势不及时改变,到2020年感染结核病的人数将超过10亿,将有2亿人患结核病,其中7000万人将因结核病而死亡。情况严重还在于结核病病原体,即所谓的“科赫氏杆菌”在抗菌素大量使用后能产生耐药性,现代药物对新的突变形式细菌的防治效果变得越来越小。防治结核病的唯一可靠办法是在早期阶段发现结核。但是,早期诊断问题非常复杂,因为结核杆菌能长期处于“休眠”状态,而采用传统方法实际上又无法发现这种处于休眠状态的结核杆菌。今天科学家们认为,1/3的人是结核带菌者。结核  相似文献   

19.
《科学生活》2010,(11):27-29
结核病是一种慢性传染病,对人类健康危害极大。19世纪以来,全球至少有2亿人被结核病夺去了生命。目前,全球有20亿以上人口受到结核菌感染,占总人口的1/3:现有活动性肺结核病人2000万,每年新患肺结核病人800~1000万,每年有300万人死于结核病。因结核病死亡人数超过因艾滋病、疟疾、腹泻、热带病等病死亡人数的总和,成为传染病中的第一杀手。我国约5.5亿人感染过结核菌。这意味着在大街上迎面向您走来的每3个人中,可能就有一人感染过结核菌。更让人担忧的是,因为工作压力大等种种原因,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得了结核病。  相似文献   

20.
武大医学院开发出一种抗结核生物制剂,对传统化学药物难以治疗的“难治性结核病”有明显疗效。 目前这种名叫“结核特异性转移因子”的药品已完成临床前实验,可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治疗结核病的生物药品。 武大医学院刘君炎教授等人对130多例常规药品无法治疗的“老痨病人”使用这种制剂,其中70%停止了排菌,症状明显改善。 近20年来,“难治性结核病”越来越多,常规化学药物经常失去作用。近年我国结核病疫情出现反复,1999年武汉市民死因顺位中,结核病排名第十,在传染病中位居榜首。 在艾滋病迅速蔓延的今天,结核病变得更可怕——结核病人比常人更易感染艾滋病,艾滋病又多伴发结核病。 专家认为,这种新型抗结核生物制剂的问世,可能为人类征服结核病开辟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