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体育教学是一个系统的教育过程,本文试图以新课标理念为基础,借鉴哲学和教育学的理论,在“教”与“学”的两类系统之下分别划为不同的“三个阶段”。并以师生在体育教学各项活动过程的交往为视角,在“教”与“学”各自的“三个阶段”之下又划分成若干个层面。从而,构成体育教学分类、分段、分层“三分法”的一个完整系统,以利于我们研究和分析体育教学工作,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1)探讨体育锻炼这一社会活动对个体主观幸福感的预测效应;2)验证领悟社会支持和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体育锻炼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中介作用,并进一步检验这两个变量在体育锻炼预测个体主观幸福感的过程中是否具有链式中介作用。方法 使用《体育活动等级量表》《主观幸福感量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对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的755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1)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体育锻炼与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和主观幸福感两两显著相关;2)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体育锻炼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间的预测效应显著,纳入中介变量后,直接效应也显著。以领悟社会支持和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分别为中介变量时,间接效应显著,以领悟社会支持和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为链式中介变量时,间接效应同样显著。结论 体育锻炼能够正向预测大学生主观幸福感,领悟社会支持和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体育锻炼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具有链式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3.
运动心理学中的自生训练由两个阶段组成,即低级阶段和高级阶段(或称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自生训练的低级阶段主要是消除神经紧张,稳定地发挥运动能力,使机体的功能正常化,高级阶段旨在使运动员进入“自我冥想”的特殊状态,这时会产生特殊的感受。自生训练的创始人舒尔茨认为,这种感受会使机体从疾病中“自行净化”出来。  相似文献   

4.
文章基于文化学视角,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文化主体“人”为线索,分析“人”在武术发展中的体悟过程。研究认为:“体”是编码者对身体运动规律体认的过程,是武术技术的发展和身体文化交流的基本条件;“悟”是传播者“内省”技道与“自悟”德行的修行过程,是武术技术创新、德育教化人才的方式;“体悟”是解码者对武术文本“形、象、意”的解读过程,是解析武术文化表征和内在意境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朋友送我一册柯云路的《大气功师》,作为案头清供,无暇细读,只是断章取义地浏览了一番。倒是我妻有耐心,每天晚上读一段,竟至“感觉特好”。问她怎么个好法儿,却道:“说不出,反正是不错。”也许,这便是“悟”的一种表现和一个层次吧。常有朋友问我,“悟”是怎么一回事;我也常自问,“悟”,就是花看  相似文献   

6.
跨栏跑教学应注意心理练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跨栏技术教学中的“两个阶段”、“两个为主”、“两个强化”与心理训练1.“两个阶段”与心理表现实践表明,学生掌握跨栏技术具有阶段性,跨栏技术教学也可分两个阶段,这也是跨栏心理训练的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掌握跨栏步的“雏型阶段”,建立跨栏概念,初步掌握跨栏单步技术,  相似文献   

7.
在旋转掷铁饼技术中,两个双支撑动作阶段,是给“器械──人体”加速的最有利阶段,这就是“起转”和“最后用力”的两个阶段。起转阶段(躯干),在双腿支撑的基础上,通过腰部的拧转发力给器械以必要的预先速度,使“人体──器械”体系通过这一技术环节获得足够的旋转动量。平衡、快速和上下协同的动作,是这一环节技术质量的完美体现。后一个双支撑,是在“人体──器械”系统已有预先速度的基础上,最后快速用力的过程,也是决定器械出手速度的关键阶段。超越器械的幅度、左侧支撑的牢固及迅速充分地爆发用力,是这一环节技术质量的衡…  相似文献   

8.
《乒乓世界》2003,(2):54-55
大致来说,初学者亟待加强的主要有两个方面——球感和动力定型。 球感代表你对球性的熟悉程度,譬如,能否把握球的弹跳规律,触球时手上的感觉是否敏锐,等等。球感的建立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唯手熟耳”。为弥补上台练习时间的不  相似文献   

9.
竞技体育悲剧心理学阐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结合竞技体育中悲剧事件的发生现象,从悲剧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提出“心理距离”学说与竞技体育悲剧理论,在此基础上,剖析了竞技体育悲剧的崇高感、快感、主体情感活动的动态平衡性与高峰逆转以及竞技体育悲剧的“净化”和“领悟”作用,进而提出悲剧精神是竞技体育悲剧的生命张力。  相似文献   

10.
“球感”通常指能够比较精确的感受球的重量、体积、弹性以及控制球的反弹力、飞行速度、方向变化等的能力。从生理学角度来分析,人的一切运动技能的行程都是建立在运动型条件反射的过程。而且在运动技能行程过程中.来自本体感觉器的神经冲动作为非条件刺激,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相似文献   

11.
结合竞技体育中悲剧事件的发生现象,从悲剧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提出“心理距离”学说与竞技体育悲剧理论,在此基础上,剖析了竞技体育悲剧的崇高感、快感、主体情感活动的动态平衡性与高峰逆转以及竞技体育悲剧的“净化”和“领悟”的作用,进而提出悲剧精神是竞技体育悲剧的生命张力。  相似文献   

12.
<正>体是体验、体察、体会,是手段、途径和方法,"悟"是领悟、感悟,是结果、目的。体悟意思是在实践中找感觉、感悟,在行动中感受、探索。从教学理论的角度来讲,体悟是身心的全面融合[1]。学生主体地位的真正落实,依赖于教师主导作用的有效发挥。教学中如能选用恰当的体悟教学策略,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笔者试行下列几种策略。  相似文献   

13.
在《完美世界》里,玩家们通过筑基、灵虚、和合等9个凡人修真阶段以及升仙入魔后的上仙、狂魔修真阶段来提高自身的修为,获得领悟新技能的能力。与修真相对应的是各等级段的修真任务,玩家可以在完成修真任务后获得更强的战斗力与技能。下面,我们就对《完美世界》中的各个阶段的修真任务过程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14.
<正> 排球“球感”是人体各分析系统在排球运动中逐渐形成的综合活动的集中表现,是一种复合的专门化知觉。它的典型特征是能够比较精确地感受球的重量、弹性、体积,以及球的力量、速度、方向等。“球感”虽然看不见、摸不着,给人以抽象感,但它却影响,支配着基本技术运用的准确程度和运动水平的提高。在排球教学和训练中不难发现有些学生的技术动作很规范,但在运用时往往不理想——球不到位,而且心中没数。其原因之一,就是“球感”不好。形成良好排球“球感”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在练习中要使身心处于积极思维、主动体  相似文献   

15.
杨立刚 《武当》2014,(4):64-66
在世界文化遗产、道教圣地武当山出过两位118岁的道士,一个是唐末宋初时期的乾道陈抟(字希夷);另一个是2003年2月去世的坤道李诚玉。陈抟以不愿为官,执意修身养性,精通堪舆命相之术,最终悟得“五龙睡法”而闻名。“三言二拍”之《喻世名言》第14卷“陈希夷四辞朝命”,  相似文献   

16.
我国篮球竞赛组织系统的优化配置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从“纵向”与“横向”两个层面剖析了我国篮球竞赛组织结构的现状。认为:现阶段我国篮球竞赛组织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体育与教育系统”争夺竞赛、人才市场;在“管竞赛”、“办竞赛”的过程中尚未建立完善的组织运行机制;竞赛组织形式与竞赛规程有待进一步完善等。据此,提出我国篮球竞赛组织系统优化配置的近期组织结构模式(包括少年阶段、青年阶段和成年阶段)与远期组织结构模式。  相似文献   

17.
何谓“悟” ?庄子说 :“只可意会 ,不可言传”。怎样去悟 ?他又说 :“致虚极 ,守静笃 ,万物并作 ,吾以观复”。“悟”实际上就是认识论的问题 ,在中学教学的实践中 ,正确把握“悟”的五种基本形态 ,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是大有益处的。一曰渐悟。“身是菩提树 ,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 ,莫使有尘埃。”原是佛教禅宗北派神秀的修行方法 ,实际上是从哲学的角度揭示了人们对事物认识的一般过程。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教学之中 ,必须从思维的本质上遵循着由浅入深 ,由表及里 ,由现象而本质的认识过程。它是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精髓所在 ,违背不得。任…  相似文献   

18.
马杨旭  于波 《体育教学》2011,31(2):52-53
近日,宁波市惠贞书院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体育同课异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惠贞书院的美籍教师与体育组、英语组教师共同以“橄榄球的传接球技术教学”为教学内容,分别以中国和美国的体育教学模式开展同课异构课堂教学交流研讨活动。现场两国风格迥异的教学理念与模式给参加观摩的教师带来新鲜、新奇的感受,教学领悟颇多,获益匪浅。  相似文献   

19.
围棋里感受婚姻,或者在婚姻里感受围棋,也许能悟 出些什么,也许只是图个好玩。 中国的围棋是越来越火了,在叫人眼花缭乱的国际大 赛、国内头衔战的交相辉映之中,还点缀着娱乐性大于竞 技性的男女混合双人赛。让一男一女两名棋手配成对子, 轮流下子,与另一对组合共同完成一盘棋局,这已经接近 围棋的游戏本质了。这样的比赛是不易反映出棋手的真实 水平的,两人配合的默契程度要重于实力的简单相加。不 过今年夺冠的组合可谓实至名归,常昊与张璇,一个九段 加一个八段,本身又是夫妻,而且算得上是世界上最强的 围棋夫妻了。捧杯之后…  相似文献   

20.
所谓语感是指对语言文字的准确而又敏锐的感受能力,包括语音感、语义感、语法感、语气感。语感是语文能力的基础,一个人语感能力的强弱,往往反映了他的语文水平的高低。学生有了较强的语感,听说读写能感受语言所表达的丰富内涵,能充分地领略遣词造句的精微,能做到恰如其分地表情达意,能提高语文能力。叶圣陶先生认为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言的敏锐的感受。他还说:“鉴赏文艺的人,如果对于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不很了解,那就如入宝山空手回,结果将一无所得”。吕叔湘先生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