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墨子的职业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被韩非称为"世之显学"之一的墨家学派,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支奇葩。在墨家博大精深的教育思想中,职业教育思想独树一帜。其对科学和技术教育的重视,以及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等,都对当今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引言对于先秦诸派,我们知道更多的是以孔子为首的以"仁"为思想核心的儒家学派和以老子为首的以"道"为思想核心的道家学派,而往往忽视了以墨子为首的以"兼爱"为思想核心的墨家学派。由于墨子和墨家学派代表的是社会下层小生产劳动者的利益和思想,而这恰恰是与封建时代专制集权的统治思想相悖的,所以在两千多年的帝制时期墨家失去了先秦那种"孔席不暖,墨突不黔"的显学风光,被弃之如敝屣。导致对墨家的研究越来越少,并且对墨家思想的理  相似文献   

3.
何敏敏 《文教资料》2011,(26):130-132
在百家争鸣的先秦时期,墨家是一个非常特别的学派,经历了显赫之后走向中绝。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传播学角度对墨家教育进行探索,将墨家教育看成传播现象,对墨家的"显"与"绝"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助人为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雷锋精神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自觉追求。雷锋的"螺丝钉"精神体现了人类高于动物的社会本质属性。中国侠义思想源于墨家。墨子重视劳动人民,将追求理想社会寄希望于劳动人民自身的努力,同马克思主义实践的观点,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是高度一致的。墨家学派"侠义精神"中的"平等利人"、"为天下百姓谋利"的精神,与雷锋精神中的"助人为乐"、"为人民全心全意服务"有着相通之处。雷锋同志秉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侠义"精神,这种精神超越了国界,穿越了时空,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宝贵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5.
墨家学派在力学、光学、声学、几何等自然科学方面做出了瞩目的科学创新成果。这与墨家注重逻辑、强调经验、主张实用、推崇实利等思想主张密不可分。但正是这些思想使墨家在汉朝以后的主流社会失去影响力,走向衰落,造成了墨家科学理性精神没有传承下来的历史遗憾。  相似文献   

6.
墨家的逻辑规律思想是其逻辑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墨家在关于"辩"的定义、规则等有关论述中揭示了四条基本逻辑规律的内容。在探寻墨家逻辑产生背景的基础上,阐述墨家的逻辑规律思想,并指出研究墨家逻辑规律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墨家科技思想以独立的外在自然作为科学活动的对象,注重实践经验和逻辑推理相结合、人道主义与科学精神相结合,在其学者与工匠两种知识传统的背景下进行科学实践,展现了中国古代科学另一种发展路径。然而,墨家"兼爱"与血缘宗法社会的人情心理不相容,"尚贤"主张是对传统宗法等级思想的否定,"非攻"军事思想得不到认可,这些都使墨家科技思想走向衰微。墨家科技思想所富含的科学精神可为我国当代科学文化建设提供重要借鉴。  相似文献   

8.
墨家学派在中国逻辑史上第一个树起了反对谬论和诡辩论斗争的旗帜,并在反对儒家学派、老庄学派、辩者学派等的谬论和诡辩论的斗争中阐述了自己的逻辑思想。  相似文献   

9.
后期墨家对先秦名家逻辑思想的批判曾昭式后期墨家从朴素唯物主义观点出发,就事物发展的相对稳定性和质的规定性方面,对先秦各学派一些逻辑思想进行了批判。这些批判从普通逻辑角度看绝大部分是合理的,但也有一些批判是错误的。本文仅就其对先秦名家逻辑思想的批判作一...  相似文献   

10.
在先秦时期,墨家学派是与儒家学派并称的“显学”。然而,到了秦汉之交,墨家已急趋衰微,墨子的影响日渐减小,墨家学派几经肢解,并最终淡出历史舞台,其主要原因不外有三:本派的学术分裂有关、秦汉时期的政治统一以及其学说不适应秦后大一统王朝的统治需要。  相似文献   

11.
墨子是先秦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其"非命"思想和"自强"精神对后世影响深远。墨子"非革命"的思想,对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先秦时期,墨家学派是与儒家学派并称的“显学”.然而,到了秦汉之交,墨家已急趋衰微,墨子的影响日渐减小,墨家学派几经肢解,并最终淡出历史舞台,其主要原因不外有三:本派的学术分裂有关、秦汉时期的政治统一以及其学说不适应秦后大一统王朝的统治需要.  相似文献   

13.
孔子和墨子是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和墨家学派的始作俑者。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昔日的“天下显学”———儒墨两家,其思想早已化合在中国历史文化乃至社会生活的层层面面,影响深巨。儒墨思想博大精深,非笔者之力所能道及,本文仅试图对两家开创人物孔子、墨子的音乐思想...  相似文献   

14.
一、墨子、墨家和《墨子》墨子是战国时期显赫一时的墨家学派创始人。公元前五世纪鲁国人(一说宋国人)。早年曾从学于儒。《淮南子·要略训》说他“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以为其礼烦扰而不悦,厚葬靡财而贫民,(久)服伤生而害事,故背周道而用夏政。”创立了一个自成体系的学派——墨家学派。墨子出身于小手工业者,知识渊博,手工技艺精湛,其弟子也多半为来自社会下层的手工业者。他们对于民生的疾苦,有着深切的了解,以为民兴利除害为自己的历史使命。墨子  相似文献   

15.
在先秦诸子百家中,墨子所创立的学说和学派格外璀璨、煊赫。然而,随着战国时代的结束,其“显学”地位一落千丈,竟沦为“绝学”,且沉寂两千年之久。对这一现象的理解,既需要剖析墨子墨家思想体系的内部结构、政治归向,又必须展开对其思想得以出现和产生影响的社会历史条件的相关分析。这样,亦有助于恰如其分地评估墨子思想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战国时期,墨家与儒家道家并称显学,但不久就急剧衰亡,究其原因,错综复杂。首先,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变化等客观原因使墨家从外部失去了生存的土壤。其次,墨家本身理论、组织形式、学说继承等主观方面的缺陷也是最终导致墨家学派消亡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墨子的科学教育思想概观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不仅有过辉煌的科学成就,还有过令人瞩目的科学教育思想和实践活动。由墨子领导的墨家学派可以说是我国古代第一个蕴含丰富科学教育思想的私家学派,他们的教育活动和教育思想在中国的科学教育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出现了思想文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其中主要有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主要学派。本文简要论述了春秋战国时期各流派的差异性,并分析了其形成原因以及历史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一代显学在几千年历史后继无人,其因只有从墨家学派的自身特点及生命构成中去探索。笔者认为,热切于救世的墨家,其学派的组织与活动方式俨然军事集团,以阻止以强凌弱的军事进攻为首务,导致人员骤减,教学研讨活动难以展开,因而后继乏人。墨家学派急于事攻,学说没有也不可能建立深刻缜密的理论体系,徒具浮躁的实用主义的措施与应急方法,而这些措施与方法又不具备被广泛接受认可的可能。这当是其被历史的淘汰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孔子和墨子都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作为儒家学派的代言人和中国教育的先驱,孔子在广泛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其教育思想对后世影响至深,直至今天,但其思想和实践主要是针对中等人的。墨子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事必躬亲是其思想的重要特征,注重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巩固知识,掌握技能。虽然墨子的教育思想没能成为正统的思想,但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对今天的教育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