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曼殊与佛教联系密切,他一生三次出家一次出国游学。佛教对苏曼殊的影响相当大,在其生活态度、革命目的、社会认识以及文学创作各个方面都留下了明显的痕迹。然而,与弘一大师(李叔同)相比较,苏曼殊虽“懂得佛教的高深意义”,但对他这只是理论知识而不是德行的修养。佛教的影响促成了苏曼殊生活、思想和文学创作上的一系列个性特色  相似文献   

2.
《苏曼殊研究》是近年来出版的《柳亚子文集》的一种,是柳亚子先生研究南社诗人苏曼殊的著作结集。《苏曼殊之我观》是《苏曼殊研究》中较为重要的一篇。在该文之后,编者柳无忌先生下按语道:“此文不载写作年月,但可断定是苏曼殊的初期作品,此后,非但对于曼殊家世有新发现,因而确认他仍是一个文学上有名的中日混血儿;而且对于《拜伦诗选》的出版年代,以及《悲惨世界》的出版者,都有改正。即是说,编者对该文的写作年月及其背景不甚了了。本文试就这一问题作一个简略的考证。  相似文献   

3.
王文娟 《文教资料》2010,(24):19-20
苏曼殊的一生富有传奇的色彩,在生命的后期他用"自戕"的形式结束了极其短暂的一生。本文从苏曼殊的生平、身世、政治思想与佛教思想等方面,透视苏曼殊"自戕"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4.
五十多年前,柳亚子先生对一九○三至一九○五年日本横滨新小说出版社的一批署名“曼殊室主人”和“曼殊”的著作作过辨证,他的结论是:“《新小说》上的曼殊室主人和曼殊,是麦孟华而不是苏曼殊,请大家不要再上当呀.”对于柳亚子的这一论断,解放以来,虽然没有人直接提出过异议,但在不少文章和著作中却认为,苏曼殊是《小说丛话》的作者之一.他们说:“1903—1904年连载于《新小说》杂志头两卷的《小说丛话》是梁启超、狄葆贤、苏曼殊、侠人等共同创作的一种新体裁”.因而断言:苏曼殊“在《新小说》杂志上留下了宝贵的谈文学的文字”.这就无形中肯定了《新小说》所署的“曼殊”就是清末民初革命文学团体“南社”的重要作家苏曼殊.  相似文献   

5.
关于中国近代诗人苏曼殊,已经有一些传记作品陆续介绍了。但是这些作品或限于史传和评传范围,偏重学术考证,仅局限于在专业研究者的视野中存活。邵盈午著的以叙说传主的思想活动的动态性事件的文学传记《苏曼殊传》,则提供了一个既有思想的厚重性,又富情节生动性的苏曼殊生平传记。这一撰著打开了一扇苏曼殊研究的文学传记窗口。本文拟由《苏曼殊传》出发,比较其他关于苏曼殊传记作品,以讨论文学传记的创作问题。  相似文献   

6.
拜伦对苏曼殊的影响是肯定的。 本世纪初叶,拜伦刚刚传入中国的时候,苏曼殊是最早的译介者之一。如果说鲁迅的《摩罗诗力说》是中国最早、最完整地介绍拜伦的论文,那么早几年的苏曼殊的《拜伦诗选》则是中国最早的中译拜伦诗集。在书信、日记及创作中苏曼殊多次提及拜伦,讲“拜伦是我师”,自称为“中国的拜伦”。他还曾与人筹划成立拜伦学会,并准备去英国吊拜伦墓……可以讲,苏曼殊涉猎甚广的中外作家中,没有谁能象拜伦那样对他产生如此强烈而持久的影响。 然而,拜伦对苏曼殊到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是什么引起苏曼殊对拜伦发生如此的共鸣?历来研究者尽管论及,但皆失之片面。其  相似文献   

7.
《文学研究动态》一九八一年第九期介绍说:“对苏曼殊及其创作,三十多年来,很是冷落,几乎没有一篇研究文章发表.一九八○年,情况变了,任访秋……写出了《苏曼殊论》(《河南师大学报》一九八○年第二期),……介绍了苏曼殊的生平,分析了他的诗歌、小说、散文、翻译.”这一介绍是很客观的.任访秋同志的文章确实打开了研究苏曼殊的局面.这篇文章,见解很精辟,论据很翔实.尤其是评述创作那几部分,写得有理有据,观点鲜明.这对人们正确地认识清末民初的重要作家苏曼殊是很有帮助的.但披阅之余,觉得任文论述苏曼殊生平部分,有一些似欠妥当的地方.究其原因,恐怕除了编校的疏漏以外,或许同作者所据的资料有关.  相似文献   

8.
《潮音跋》的作者就是苏曼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潮音跋》一是研究苏曼殊身世,经历,特别是血统问题是最直接最重要的资料,对其作研究竟是苏曼殊本人还是其友人飞锡,学术界长期未有定论。事实上,通过对《潮音跋》章本身一些重要语句的分析,考证,参照对苏曼殊作品言语风格的探讨,我们完全可以认定《潮音跋》的作就是苏曼殊。  相似文献   

9.
辨别、澄清《娑罗海滨遁迹记》这部未完成小说的作者对研究苏曼殊的文学翻译成就及评定其在中外文学交流史上的地位有着重要作用。除从苏曼殊的思想与佛学、苏曼殊的文学与创作两方面进行研究之外,通过对《娑罗海滨遁迹记》文本的相关重要话语的考证、辨析,可以基本认定《娑罗海滨遁迹记》不是苏曼殊对“南印度瞿沙”的作品翻译,而是苏曼殊自己的创作。  相似文献   

10.
论贾宝玉出家的悲剧结局朱树玲,胡福星《红楼梦》是一部以人为中心的书。作者曾雪芹写了一个家庭、一个家族的兴衰荣辱、悲欢离合,塑造了一个"梦醒了无路可走"的觉醒者的悲剧形象,从而表现出封建制度的种种罪恶及其必然灭亡的趋势。小说主人公贾宝玉的出家是对自己家...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苏曼殊翻译《悲惨世界》为个案研究文学翻译中译者的目的性。译者的翻译目的在翻译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即影响着译者选择什么样的文本翻译以及采取怎样的翻译方法和策略。本文详细分析了苏曼殊在翻译活动中的目的性。在选材过程中,苏曼殊对原文的选择是有目的的,他选择翻译那些能表达他政治理想的作品。在翻译过程中,苏曼殊也有着自己的翻译目的,并为之采取了特定的翻译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在民国所有名士中间,除了我的老乡——文学巨匠鲁迅,现在让我最熟悉的莫过于苏曼殊了。这种熟悉并非只对其身世和经历的了如指掌,而是以抵达其内心为衡量标准的。其实。在灿如星辰的民国名士中.苏曼殊算不上特别耀眼的一位,而作为既非苏曼殊研究者,又跟其无亲无故的我。为何如此斗胆放言?那应归功于涂国文长篇历史小说——《苏曼殊情传》。  相似文献   

13.
苏迷     
王晖 《教育文汇》2006,(11):59-60
在我的书橱里,摆放着两种曼殊上人的集子:一种是外祖父在改革开放初期购的《苏曼殊小说诗歌集》,薄薄一本;另一种则是上下两大本《苏曼殊文集》,系我于上世纪90年代初购得,除收有已搜求到的曼殊诗歌、小说外,还兼蓄其存世杂论、序跋、题画、题照、笔记、书信和翻译文字,可算是苏曼殊的全集了。嗜读苏诗,是从外祖父那里承袭来的。记得我买回这套文集时,年  相似文献   

14.
苏曼殊“难言之恫”新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苏曼殊的“难言之恫”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长期以来,学术界大都认为是指其血统问题。结合苏曼殊悲惨的身世和痛苦的心态,并考察其作品《潮音跋》、《断鸿零雁记》等的描述,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出,苏曼殊的“难言之恫”是其佛心与世情,特别是恋情碰撞、纠缠而产生的无限苦痛。  相似文献   

15.
作为近代中国文学史上的传奇作家,苏曼殊及其小说在"言情"的魔力之外,更凭借小说思想与形式内外兼修的技术优势,获得了新旧文学转型期"承前启后"地位的殊荣。细读苏曼殊的小说,文本彰显出东西方文化的碰撞、情缘与佛戒的冲突、传统与现代的拉扯、自卑与超越的纠缠等多维的思想艺术张力。也正是这种张力,最终成就了苏曼殊小说在近代中国文学史上卓越而独特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天津师大学报》一九八二年第五期刊登了姜东赋同志《论苏曼殊》一文,其中两次提到苏曼殊论述《金瓶梅》的文章。引文均出自清末杂志《新小说》中。该杂志为梁启超创办,是专门性的小说杂志,一九○二年发刊于日本横滨。一九○三年特辟《小说丛话》专栏,刊载有关小说研究的理论文章,其中署名曼殊的文章共刊登了三次:第八期,有四则;第十一期,只一则;第十三  相似文献   

17.
苏曼殊是我国近代文学史上一位奇人奇才式的作家,他的小说大都具有自传性。苏曼殊小说中男性人物的姓名与苏曼殊的姓名有关,男主人公的身世遭遇与苏曼殊本人接近,男主人公的性格与苏曼殊的性格相似,苏曼殊小说中塑造的男性形象具有作者本人的自我色彩,是对其凄苦人生的艺术再现。  相似文献   

18.
苏曼殊是近代著名的文学家、翻译家,同时也是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苏曼殊翻译的小说和诗歌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也一直吸引着后人对其进行关注和研究。文章着重对苏曼殊为什么会选择《悲惨世界》来作为他的翻译对象,其中寄予了他什么样的思想进行探讨。这其中有政治因素,文化方面的因素,以及自身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苏曼殊的一生同印度有着密切的联系。他精通梵文,编纂佛典;极力推崇佛教;翻译和评介印度文学作品。苏曼殊借助梵典,在研习佛典和弘扬佛法上做出了独特的贡献。苏曼殊也十分喜爱印度文学,尤其是对待迦梨陀莎的作品。苏曼殊在诗文中还经常放眼于印度的风俗、地理等意象。所有这些,都为我们深入了解苏曼殊,系统研究苏曼殊,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20.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集大成者,然而因其色空描写也一度引起颇多争议,但《葬花诗》的艺术价值却被一致肯定。近代佛僧文学家苏曼殊以佛门的赤子之心,用比较学的方法对这部经典著作进行了批评。对《葬花诗》的英文选译,是苏曼殊对《红楼梦》海外传播的重大贡献,准确把握译文,可以挖掘出其笔下所译《葬花诗》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