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对19世纪美国著名诗人狄金森诗歌的深入研究揭示出她诗歌中的现代主义倾向.采用现代文学评论家巴赫金等人的观点,我们可以发现狄金森诗歌中的"非物化"、"离心力"、"杂语性"和"小说化"等倾向,与她同时期的作家风格相距甚远.然而,她又同时巧妙地采用"小说化"手法,在短小的诗歌中密集地融合了多种文本风格,使语言产生粘合性和一致性,从而形成清晰的一体性特征,充分体现狄金森诗歌特有的现代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2.
当代先锋小说在文体形式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与实验,离传统的小说样式愈来愈远,表现出一种“非小说化”倾向,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在语言方面,当代先锋小说表现出非叙述、非描写的特征,语言由工具变成了本体;在文体方面,先锋小说打破了与诗歌、散文、戏剧等文体之间的明显界限,将不同的文体整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呈现出一种复合文体的趋向;在结构方面,先锋小说采用混合视角进行叙述,打破了传统小说的线性时间结构而趋向三维空间结构。先锋小说的“非小说化”既是先锋小说的创作现状,也是先锋小说发展的未来趋势。  相似文献   

3.
1943年国统区的诗歌、小说和戏剧三类文体呈现出新的创作风格与倾向:诗歌方面新诗从纯诗化开始向散文化发展;小说方面出现了新作家新倾向;戏剧方面,“剧场戏剧”再次回归主流。  相似文献   

4.
存在主义视角下的狄金森诗歌反映了诗人和存在主义者的许多契合之处。存在主义“存在先于本质”的核心思想在狄金森的诗歌中有形象的演绎。狄金森对虚无的体悟以及对死亡的态度也和存在主义不谋而合。  相似文献   

5.
狄金森的诗歌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开启了现代主义的先河并对许多现代美国诗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狄金森凝练的诗句、口语化的语言、短小精悍的篇幅、活泼自由的韵律以及冷色意象对弗罗斯特的诗歌艺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弗罗斯特在汲取狄金森诗歌艺术精华的基础之上开创了自己独特的诗歌艺术。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张力论的角度出发,通过意象、隐喻、悖论和反讽四个关键概念来解读狄金森的自然题材诗歌,分析了狄金森诗歌的创作技巧和形式上的特殊之处及其产生的效果,从而揭示狄金森的思想内核。狄金森通过以小见大的意象,新颖、奇特的隐喻,以及强化的悖论和反讽,极大地增加了其诗歌的张力,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崇尚,对神秘自然的超灵性和其不可知性的深刻认识。  相似文献   

7.
第一,课本剧的改编有利于培养学生进行文体转换的能力。在现行的中学语文教材中,文体的划分是非常森严的,一般都是以单元为单位,将散文、小说、诗歌、戏剧等文体在语文课本中依次进行编排。这样一来,学生便产生了这样一种认识:各种文体之间界限森严、不可融通,各种文体都有自己质的规定性,题材、主题、体验决定了体裁、文体。但事实上并非如此,文学作为一门语言的艺术,是一种审美体验的表达,文体仅仅只是它的一种外在存在形式而已。比如忧愁、正义、爱恋、仇恨、眷顾、怀念等各种审美体验类型,我们既可以写成诗歌,也可以写成散文,还可以写成小说,更可以改编成剧本。之所以存在文体的分野,那是我们运用的写作思维和语言元素不一样造成的。这一点,在课本剧的改编过程中学生们有着深刻的认识。课本剧作为一种戏剧样式,有着戏剧的文体特征。课本剧首先是通过人物的对话和舞台动作来进行情节的展开和故事的讲述的,而且课本剧必须在舞台上演出,必须让人有“戏”可看,这就决定了它在时空维度上的紧凑性和情节结构上的冲突性。因此,学生在面对抒情类的课文时,首先就是要将课文的情感类型故事化、人物化、对话化,进行情感表达的转换。比如像《陋室铭》这样的课文在一定意义上说是不适合在...  相似文献   

8.
沈从文诗歌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小说元素,主要表现在小说化语言的运用、人物形象的塑造以及小说化的情节设置三个方面。沈从文诗歌中小说色彩的浓厚也反映了其小说创作对诗歌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废名乡土诗化小说展现了缤纷多彩的诗化艺术世界,他以营构意境,诗化散化的文体特点,改变了抒情小说的模式,扩展了作家的审美视野,更重意境和审美,拓宽了抒情小说的文体。其叙事策略主要采用了淡化情节、营构意境,自传倾向、抒情叙事,儿童视角、情感内倾,打通文体、诗化散化等叙事策略。  相似文献   

10.
梳理了中国传统诗歌史上诗歌文体的自由化和格律化运动,以及新诗运动中的自由与格律问题的产生缘起及其发展,总结了诗歌文体发展中存在着的自由化与格律化之辨证关系,并提出了诗歌的未来文体规范是格律诗体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艾米莉·狄金森是美国19世纪著名女诗人。她长期过着隐居生活,终生未嫁,她的一生犹如一个谜,让人捉摸不透。她一生写诗1800多首,却从未主动发表过一首。艾米莉的隐居生活对其诗歌创作不无影响。她的诗歌同她的人生一样独具特色,藏谜诗是艾米莉诗歌的特色之一,她善于用诗谜的形式书写生活中那些鲜明的意象,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其藏谜诗可分为两种类型:半藏谜诗和全藏谜诗。  相似文献   

12.
临水照花无疑已是一位优秀的诗人,她的优秀表现在她对生命体验感悟的深切,表现在她诗歌中强烈生命意识的贯注和个性鲜明的艺术风格的形成。但同时.她的诗歌以及她本人还所缺少历史想象力和作为艺术灵魂的崇高精神。  相似文献   

13.
李清照中期和后期词中,处处在写“愁”,本从李清照现存词中抉出带愁字的词句,择其具有代表性的写愁名篇进行评析鉴赏,探讨其不同时期词的风格,进而揭示这位非凡女词人心灵和作品的独特处。  相似文献   

14.
十九世纪美国著名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是一个独特、超前的诗人。在个人生活道路的自我设计上 ,在诗歌创作的主题内容、思想倾向、语言技巧和写作风格上走出了一条不同于她以前的美国女诗人的道路 ,表现出了她的现代主义特征。从分析她的生活方式、爱情诗、宗教诗着手 ,可以阐述出她的诗歌是美国诗歌女性意识觉醒的标志 ,划出了女性意识的觉醒期  相似文献   

15.
清代女诗人郭芬,其诗作通过闺阁生活的叙写、离愁别绪的抒发、敏锐的艺术感触体现出鲜明的女性风貌;而其对男性诗作的模仿借鉴,对国计民生的关怀、对人情世态的讥刺劝讽,又体现出其对闺阁藩篱的超越。其诗歌创作背后,折射着清代女性作家共有的生存状态:个人成就呈现鲜明家族文化特征、创作力求视野拓展和风格突破、创作深受男性作品范本及诗学标准影响等。  相似文献   

16.
茹志娟是一位善于思考和敢于按自己的创作思想写作的作家。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就因为创作出"清新、美丽"的《百合花》而得到茅盾等大家的赏识。在新时期,又以一篇《剪辑错了的故事》引领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波及小说、诗歌、话剧的文体变革。本文试图对其前后期小说叙事技巧和对新时期文体变革的贡献作一些初浅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文章考述清代乾嘉时期蜀中女诗人杨继端之身世,评议其诗词,兼记其交游,辨析其创作风格。杨继端诗风有白香山之婉约、杜少陵之精壮,而其词则写景佳美、含蕴无尽,不愧清代著名女诗词作家。  相似文献   

18.
李清照诗词风格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清照是一位诗词兼工的作家。她的诗词在选材、写作方法、语言运用、意境营造上都有明显差异 ,并形成了各自不同的风格。然而 ,她的诗词创作 (尤其是后期 )又常常打破这一界线 ,呈现出一些相同之处。究其异同的原因则应从两种文体的特点、发展状况、她本人对诗词的看法 ,以及她非同寻常的生活经历上去找答案  相似文献   

19.
吕美荪是民国时期著名的诗人,她一生作诗千余首,在诗史上,是现存诗作最多的女性诗人。吕美荪转益多师,其诗风格多样,古体有魏晋之风,尤擅五古,其近体参唐。其诗歌成功地展示了诗歌的叙事性,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作家与作品形式的关系出发,探讨了美国诗人索妮亚?桑切斯诗歌的政治意图及其形式策略。一方面,桑切斯在其诗歌创作过程中不加掩饰地讨论了历史与政治;另一方面,她没有单纯模仿传统主流诗歌的创作手法,而是根据其表达意图,充分调动文字本身的种种意义资源,对诗歌的艺术形式进行了创造性的改造,加强了形式化表现手法,拓展了诗歌的内涵,同时也充分体现了作为一位黑人女性作家的艺术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