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筛选从土壤和腐朽树木中得到了4株纤维素酶高产菌株MF1、MF4、TF3和TF9,经初步鉴定分别是绿色木霉、青霉属、康氏木霉和黑曲霉.通过对TF3发酵产酶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其发酵产酶的最佳碳源是麸皮-纤维素粉复合物,最佳氮源是硫酸铵,最适发酵温度范围是30~32℃,最适初始pH范围是6~7.  相似文献   

2.
通过筛选从土壤和腐朽树木中得到了4株纤维素酶高产菌株MF1、MF4、TF3和TF9,经初步鉴定分别是绿色木霉、青霉属、康氏木霉和黑曲霉。通过对TF3发酵产酶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其发酵产酶的最佳碳源是麸皮-纤维素粉复合物,最佳氮源是硫酸铵,最适发酵温度范围是30~32℃,最适初始pH范围是6~7。  相似文献   

3.
以B-1(Bacillaceaesp.)、B-2(Pseudomonassp.)、F-1木霉属(Trichodermasp.)、F-2木霉属(Trichodermasp.)和F-3青霉属(Penicillumsp.)组成复合菌剂,通过固体发酵培养,研究了温度、pH、时间和接种量对复合菌系固体产酶发酵的影响.实验结果得到了复合菌系的最佳产酶温度、pH、培养时间和接种量分别为32℃p、H 7.65、d、8%~10%,相对应的CMCase和Fpase的活力分别达到2501 IU/g和847 IU/g、2036 IU/g和744 IU/g、2674 IU/g和673 IU/g2、644 IU/g和578 IU/g.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拟康宁木霉粉末对Cr(Ⅵ)的吸附性能.结果发现,40min后吸附过程达到平衡,pH适宜范围为4~5,且在Cr(Ⅵ)初始浓度为2mg/L、吸附剂用量为2.5g/L、pH为4.5的最佳条件下,Cr(Ⅵ)吸附率达到80.37%.运用SEM、XRD和FTIR对拟康宁木霉粉末的吸附过程进行表征,发现拟康宁木霉粉末表面粗糙、孔隙多,吸附Cr(Ⅵ)的过程中—OH和—PO4与Cr(Ⅵ)发生了络合反应,具有络合反应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拟青霉液态发酵法生产β-葡萄糖苷酶,并用其转化大豆异黄酮糖苷.方法液态发酵,TLC法.结果确立了产酶的最适温度及最佳培养时间.结论发酵培养最适温度为28℃,发酵培养72h时酶活力最高.10%的大豆异黄酮经发酵液转化后经薄层定性鉴别,游离型的大豆苷元和染料木素的含量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6.
对用微生物发酵法提高柑桔渣中粗蛋白含量的菌种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三种菌种混合发酵优于单一菌种,以白地霉、假丝酵母和康宁木霉按1∶1∶1比例为最佳,发酵后产物的粗蛋白含量可由5.3%提高到11.2%.  相似文献   

7.
从商丘市不同环境的土壤中分离筛选到几株产脂肪酶的霉菌菌株,作者对其中的一株根霉(Rhizopus delemar)进行了液体发酵的研究,使用发酵产酶培养基组成(%):豆粉6.0,蛋白胨4.0,蔗糖1.0,K2HSO4 0.2,MgSO4·7H2O0.1,pH6.5.产酶最适温度28 ℃,接种量为1 ml,培养周期48 h,转速200 r/min.  相似文献   

8.
微生物发酵柑桔渣提高粗蛋白含量的菌种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用微生物发酵法提高柑桔渣中粗蛋白含量的菌种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三种菌种混合发酵优于单一菌种,以白地霉、假丝酵母和康宁木霉按1:1:1比例为最佳,发酵后产物的粗蛋白含量可由5.3%提高到11.2%。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木霉L-7利用稻草粉和玉米秸秆粉作为发酵基质进行的固态发酵;探讨了稻草粉和玉米秸秆粉的比例、碳源和氮源的种类、培养基含水量、培养基初始pH值、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及通气量对其产纤维素酶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发酵培养基配方为稻草粉54.0g,玉米秸秆粉27.0g,麸皮19.0g,葡萄糖1.0g,硫酸铵1.0g,磷酸二氢钾0.1g,培养基含水量为1∶3;最优化培养条件为培养基初始pH值6.0,发酵温度30℃,发酵时间6天,通气量为60g/1000mL。在以上条件下,纤维素酶活达到最高。  相似文献   

10.
研究发酵基质对混菌固体发酵产酶的影响.采用正交实验法优化发酵培养基配方.结果表明:产CMC酶的最优培养基配方是:麸皮60 g、豆粕3 g、玉米粉7 g、稻草粉3 g和硝酸铵1 g、营养盐10%.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青霉菌(Penicilliumsp.)P1固态发酵培养的产酶过程,发酵4天产木聚精酶活力最高,固体曲最适浸提比为1:7(w/v),通过65%饱和度的硫酸按盐析,获得的木聚糖酶效果较好。40℃烘干酶粉活力为1305.6IU/g,得率为69.5%。酶反应最适pH4.6,最适温度50℃。酶与底物半纤维素作用的亲合性大小顺序为:麸皮>稻草>蔗粉>玉米芯。  相似文献   

12.
为了得到木菌液体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通过单因子试验和多因子正交试验,对木菌的液体发酵工艺条件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木菌液体发酵的最佳条件是3.5%可溶性淀粉,0.35%的牛肉膏,接种量为8%,温度27℃,摇瓶转速110r·min^-1,最佳发酵时间是7d.  相似文献   

13.
我院主持完成的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发酵白酒糟生产饲料蛋白工艺研究”( 9810 80 0 4 9)于 2 0 0 0年 11月 2 5日通过河南省科技厅组织的鉴定 .鉴定结论为 :商丘师范学院等单位完成的“发酵白酒糟生产饲料蛋白工艺研究”项目 ,从 150余株木霉、白地霉、酵母菌等微生物中筛选出 6株理想的生产饲料蛋白的优良菌株 ,为实现白酒糟转化生产蛋白饲料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该项目对发酵白酒糟生产转化饲料蛋白的最佳培养基配方及适宜的理化环境条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解决了混菌发酵中菌种比例、生物拮抗和生物秩序转化等技术难题 .生产出来的高…  相似文献   

14.
王征  姜志刚 《林区教学》2008,(4):109-111
本研究以影响发酵生产有害菌株——黑根霉为研究材料,经过平板初选和摇床复选方法筛选能产植酸酶菌株-whsw001;对whsw001进行了培养条件及产酶特性进行研究表明:产酶培养是接种量4环为宜,培养条件为37℃;培养基的成分为:麸皮∶米糠=4∶6、浸出汁100ml/L、(NH4)2SO41.0%、MgSO40.3%;培养基pH=4.5;酶活性最高时期为第三天,酶活性最高时72.51酶活单位。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里氏木霉ACCC30449分泌的纤维素酶酶解条件比较,初步发现该菌株产生的纤维素酶的最适作用pH值为5,利用菌株产纤维素酶分解处理不同比例搭配的玉米秸杆和稻草,结果表明玉米秸杆:稻草= 3:1的时候,纤维素的分解速率最高。  相似文献   

16.
采用正交实验法分析出绿色木霉 3.3711纤素酶系各组分最适酶解条件组合分别为(pH5 .0、4 5℃ ) (C1酶 ) ,(pH3.5、5 5℃ ) (Cx 酶 )和 (pH4 .5、6 5℃ ) (βG酶 )。分析比较了分别使用纤维素粉和麦麸为单一或混合碳源时在产酶过程中各组分酶的最高酶活 ,比酶活及其形成时间和分泌特性。结果表明 ,同种碳源不同浓度所产酶系中C1比酶活相对稳定 ,C1和Cx 酶活分别形成一个和两个高峰 ,βG酶均为一个高峰。混合碳源使各组分酶活高峰期相对一致 ,高峰期稳定时间延长和酶量增加。  相似文献   

17.
为明确添加物对木霉打破土壤抑菌能力的影响,以土壤浸渍液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研究了不同添加物添加后木霉菌丝干质量和产孢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添加物对木霉菌丝干质量和产孢量的影响不同,其中添加枣果煎汁、葡萄糖、尿素、磷酸二氢钾、马铃薯煎汁和玉米秸秆煎汁时菌丝干质量与产孢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合培养以组合D(加入玉米秸秆煎汁和尿素)效果最佳,产孢量达到(14.17±0.38)×10~7个/mL.  相似文献   

18.
、、、细..口口口尸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为面包 霉体内合成氨基酸的途 径。若在发酵工程中利 用面包霉来大量合成氨 基酸A,应采取的最佳 措施是()。 甲氨基酸声 姚氛基酸B A.改变面包霉的细胞膜通透性 B.在高温高压下进行发酵 C.对面包霉进行诱变处理,选育出不能合成 酶多的菌种 D.对面包霉进行诱变处理,选育出不能合成 酶(国的菌种 2.愈伤组织细胞在一种包含所有必需物质的 培养基中培养了几个小时,其中有一种化合物具 有放射性(氖标记)。将这些愈伤组织细胞固定后 镜检,利用放射性自显影,发现放射性物质集中于 细胞核、线粒体、叶绿…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阐述了产溶栓酶纳豆菌的筛选、鉴定及最适固态发酵条件的初步研究。采用纤维蛋白平板法在经初筛获得 1 5株产溶栓酶菌株基础上 ,经复筛确定一产酶活力最高菌株 -B .N .1 0 ,并对该菌株部分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 ,以B .N .1 0菌株进行固态发酵 ,其产酶最适温度、时间分别为 30℃和 2 4h  相似文献   

20.
露湿漆斑菌胆红素氧化酶的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胆红素平板溶圈活性实验和聚丙烯酰胺活性电泳鉴定出露湿漆斑菌(MTR)为产胆红素氧化酶的菌株,通过活化菌种、摸索最佳发酵条件和加入诱导剂等方法来提高酶活,通过回收电泳、SDS-PAGE和等电聚焦初步分析得知酶的相对分子质量和等电点,为进一步的分离纯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