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伟大领袖毛主席在谈到社会主义制度时指出:“中国属于社会主义国家。解放前跟资本主义差不多。现在还实行八级工资制,按劳分配,货币交换,这些跟旧社会没有多少差别。所不同的是所有制变更了。”毛主席还指出:“我国现在实行的是商品制度,工资制度也不平等,有八级工资制,等等。这只能在无产阶级专政下加以限制。所以,林彪一类如上台,搞资本主义制度  相似文献   

2.
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社会原因,在目前史学界中还属争论未定的问题,归纳起来大致有三种观点: 第一种认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不是“土生土长”的,而是“欧风美雨”的产物。其理由是:“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才造成劳动力市场和商品市场,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兴起提供了客观的条件和可能。”并且“随着外国商品的冲击,……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开始产生。”  相似文献   

3.
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搞社会主义,能否正确认识资本主义是个很重要的问题。邓小平对此有着巨大的贡献,实现了对资本主义认识的创新。他对资本主义进行了重新的认定;提出了资本主义不要抽象谈论要具体分析,大胆利用资本主义的一切文明成果;提出了利用资本主义的具体途径和标准;强调借鉴吸收资本主义并不是走资本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4.
由于帝国主义“和平演变”阴谋在东欧一些国家得势和我国几十年来在建设、改革中的许多失误,一些所谓政治“精英”便胡说:“20世纪另一个遗产是社会主义的尝试及它的失败”,同时也有人附和:“社会主义在中国已经彻底失败”、“整个社会主义体系已面临崩溃”。一些急于求成的同志,眼看社会主义建设不能速成,亦感到灰心丧气,对社会主义的前途感到忧虑。鉴于此,有必要对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的长期性、曲折性进行科学的认识,从而坚定社会主义的信念,不畏艰难险阻,继续改革迈进。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是无计划的,整个社会生产是在价值规律自发调节下盲目进行的;并预言社会主义生产不需要价值插手其间,完全是在联合起来的劳动者有计划的组织下进行的。但是,现实经济生活中却出现了两种相反情况:第一,社会主义生产不是完全有计划的;第二,当代资本主义生产不是完全无计划的。特别是在一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计划调节已成为普遍运用的调节手段。如何看待这种情况,不仅涉及到坚持和发展《资本论》的问题,也涉及到如何看待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问题。本文拟就《资本论》中的“计划经济”与当代资本主义“经济计划”的有关问题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6.
(一) 三十年代的经济危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最严重、最深刻的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这次危机规模很大,几乎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沉重打击了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和日本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影响深远,至今各国资产阶级一提起那次“雪崩”式的大冲击,还有点谈虎色变,心有余悸。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晚年由于时代形势的变化,其创立的理论完善发展的需要,把目光投向俄国农村公社,得出俄国农村公社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革命胜利的示范和帮助下,可以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具有方法论意义的结论。我们应本着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正确把握和理解马克思晚年的这一创造性设想,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积极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8.
封建社会内的商品经济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因素产生的历史前提。马克思说:“商品生产和已经发展了的商品流通,商业,是资本所由发生的历史前提。”因此,要了解中国封建社会内资本主义因素的萌芽问题,首先必须了解中国封建社会内商品经济的发展概况。商品经济包括商品生产与商业,商业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开端。因为最初总是“产品在这里是由商业而变成商品的。商业在这里发展了产品到商品的转化,而不是所产商品  相似文献   

9.
问题的提出 88年5月《求是》刊登了许家屯《重新认识资本主义,自觉建设社会主义》一文。《文汇报》也刊登了陈实《重新认识资本主义》和陈瑞生、董德刚《对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关系的再认识》等文章,《经济周报》发表了李琮答记者问。他们一致认为:“没有资本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当今的世界,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并存的世界。……在这种新的历史条件下,可以说,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谁也不能吃掉谁,只能  相似文献   

10.
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讲话中深刻地指出:“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即“三个有利于”标准.“三个有利于”标准,是邓小平同志多年探索判断改革和各项工  相似文献   

11.
当代资本主义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领域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究其原因:新科技革命是原动力,生产力革命起着决定性影响,工人阶级的长期斗争是强大动力,借鉴社会主义经验是重要因素,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是外部条件.新变化并不能改变资本主义走向灭亡的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12.
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搞社会主义 ,如何处理与资本主义的关系 ?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提出了利用资本主义的必要性、利用资本主义的内容、利用资本主义的途径和方式以及利用资本主义的标准的思想  相似文献   

13.
“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设想是马克思恩格斯一贯主张的世界革命理论的又一次运用 ,并没有突破唯物史观的原理 ;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和中国革命的胜利是按照“一国社会主义”的方式发展的 ,并不是“设想”的证实。因此 ,要正确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必须以唯物史观为方法 ,用马克思恩格斯自己的逻辑去理解 ,而不能擅自改变他们的原意  相似文献   

14.
如何看待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革命的滞后性张祥云杨华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是由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化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决定的。一百多年以前马克思曾预言:“资本的垄断成了与这种垄断一起并在这种垄断之下繁盛...  相似文献   

15.
共产主义社会代替资本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实现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崇高的历史使命。共产主义社会不可能在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以后立即建设起来。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共产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的理论考察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未来发展问题”,揭示了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社会发展的规律性:1,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过渡时期;2,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3,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关于共产主义社会包括两个发展阶段的原理,向来不存在不同的认识,而对于从资本主义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则无论过去或现在,人们的理解都不完全一致。弄清楚这个问题,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实践上,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法治是治理国家的基本形式。在中国治理史上,法家提倡“法治”,为我们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想资源和丰厚营养。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党的几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不懈的探索,我国最终走上了“法治”建设的科学治国之路。从历时性的角度考察法治中国建设的历史进程和伟大成就,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对资本主义进行全方位的生态道德批判,是福斯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福斯特赞同赖特?米尔斯关于“更高的不道德”资本主义制度的分析,明确指出全球性生态危机的爆发源于资本主义资本扩张、唯利是图的本性。在此基础上,其借用“生物圈文化”的产生与演变进程进一步揭露了生态帝国主义扩张逻辑的不道德本质及其对地球生态环境带来的大范围破坏,并开出了一剂在人与自然关系上进行“道德革命”的药方。这些对生态道德的独特见解,一方面强化了人们对当代资本主义主要特征的认识,另一方面也有助于人们全面地理解、把握福斯特生态批判理论,更好地将生态道德付诸实践,实现生态正义。  相似文献   

18.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资本主义国家应对危机在经济理论与贸易政策方面都进行了新一轮的调整。这不仅会影响世界经济格局的同时也会给资本主义国家带来阶段性新变化。  相似文献   

19.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究竟指什么?它是否就是《资本论》的研究对象?本文拟就此谈一些粗浅的看法。在马克思的笔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一个多义词。在《资本论》第一卷中,它先后出现过几十次。由于使用的场合不同,含义往往不一样。把德文版与法文版对照起来看,它大体上有以下几种含义: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指资本主义生产。例如在德文版第18页上,马克思说:“可见,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对抗性质在法英两国通过历史斗争而明显地暴露出来以后,  相似文献   

20.
“一球两制”与“一国两制” 的新的历史条件,要求我们对现实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有进一步的认识.本文立足于当代社会现实,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现实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客观存在的对立统一关系做出了必然性回答,并对其具体表现进行了详尽论述.并指出了从对立与统一两方面全面认识二种社会制度关系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