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在利用主要国家专利机构的专利数据对电动汽车技术发展水平和趋势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引入跨国专利(transnational patents)概念,以避免在利用专利数据进行国际技术比较中"本土优势"的影响,客观评价主要国家电动汽车相对技术水平。构建跨国专利比例指标,对主要国家电动汽车技术的国际化程度进行比较研究,并引入专利比较优势指数分析主要国家电动汽车技术的比较优势。统计结果表明,中国电动汽车技术发展迅速,但是与日本、美国等国家依然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国际专利申请数量少、专利国际化程度低等方面;中国在电池及电池控制技术领域存在比较优势,而电机及电机控制技术存在明显的比较劣势,中国需要进一步加强电机技术的研发以推动电动汽车产业的整体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虹膜识别技术作为人工智能产业的重要技术分支,在许多领域备受关注.本文利用IncoPat数据库,对全球在虹膜识别领域的专利数据进行检索,并对专利数据做了专利申请趋势、地域分布、技术主题探测、创新主体研究、专利布局等专利信息分析,通过分析,为全球的虹膜识别技术发展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3.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动力型锂离子电池产业发展的需要,本文开展了动力型锂离子电池专利分析研究。研究基于德温特专利数据,采用文献调研、技术生命周期、企业竞争六要素等分析方法,对动力型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全球专利的总体发展趋势、细分技术、专利布局以及重要申请人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动力型锂离子电池技术有步入成熟期的迹象,且存在下游产业整合上游产业的趋势;细分技术中电池组管理系统与隔膜原材料技术略显热门;在申请人方面,日本厂商占据技术优势,韩国厂商发展迅猛,中国厂商数量多,但专利分散,核心专利少,且尚未形成规模;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和韩国已开始在中国进行专利布局,而中国仍然主要针对本国市场。  相似文献   

4.
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将为其它产业带来颠覆性变化,对人工智能领域的定量分析能系统展现该领域发展态势,但当前数据来源单一,无法全链条反映该产业态势.基于文献或专利的定量研究,增加领域顶级会议论文、产业规模、投融资情况、科研项目信息等多来源数据,从基础研究、前沿热点、技术创新竞争情况、全球科技布局和产业态势等方面全链条挖掘分析全球人工智能产业的科技创新及产业发展态势.在此基础上,分析全球竞争形势和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存在的问题,提出政策建议,为推动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和提升政府治理水平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综合文献分析与专家咨询方法构建了碳纳米管技术领域分类体系和专利检索策略,采用恒库和Vantage Point等软件工具对欧洲专利局世界专利数据库进行专利数据下载、清理,获得本领域全球专利数据。通过对2004-2013年全球碳纳米管各技术领域专利的时间分布特征、专利的国家/地区分布及核心专利和高价值专利等多维度的系统分析,发现碳纳米管全球技术创新资源分布的非均衡性,中国在碳纳米管专利的申请量上占据优势,但是专利质量还有待提高。最后,提出了中国今后碳纳米管领域重点技术发展方向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6.
王和勇  古龙 《科技管理研究》2020,40(21):202-210
本文以incoPat全球专利数据库收录的人工智能领域相关专利为数据源,运用专利计量法对专利数据从时间、地域分布、技术分类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得到人工智能主要发展国家或组织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状态、重点技术发展方向,并对人工智能领域专利成果较多的中美日三国,对不同专利类型利用Ucinet软件进行关键技术分析,比较三个国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重点研究方向和产业应用情况,分析国际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趋势,再通过对我国国内人工智能领域专利申请人技术分布、地域分布等情况进行分析,发现我国国内人工智能领域技术的现状。  相似文献   

7.
专利是科学技术的重要知识载体,在技术创新升级和产业跨越式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利用可视化工具,对专利数据库中云计算技术专利进行分析,研究合作网络及其聚类的知识扩散机制,在云计算专利权人特征描述的基础上,绘制云计算专利共被引、专利发明人以及专利发明机构的知识图谱,形象地反映出云计算领域技术发展态势及其研发主体间的合作关系。结合研究结论,提出了引导我国深入布局云计算产业发展蓝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生物医药行业是"十三五"期间国家重点的产业发展方向[1],全国387家国家级产业园区中,有193家将生物医药产业作为重点发展方向.目前,中国已形成了涵盖化学药、生物药、现代中药三个分领域的较完整产业链.利用江苏省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及商业化专利数据资源,本文从专利维度分析了全球及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研究了各技术分支的研发...  相似文献   

9.
分析全球人工智能PCT专利申请情况,重点研究走在全球人工智能发展浪潮前端的美中日三国PCT专利的差异,为中国人工智能产业技术更好的发展提供信息参考。根据PCT专利数据,从PCT专利申请的整体情况、IPC重点技术领域以及创新主体等方面来比较分析美中日三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总的来说,美中日三国的人工智能产业都处于发展阶段。从产业发展过程来看,美国、日本人工智能产业起步比中国早,但中国发展快、潜力大、空间足。从技术发展过程来看,三个国家的发展方向相对一致,美国、日本在一些新兴领域的发展领先中国。从创新主体来看,美国、日本更注重以企业为主,在中国,高校占有一定分量。最后,为中国人工智能产业技术的发展提出了4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科技文献作为研究所必需的计量分析数据,决定了将不同类型和来源的科技文献进行信息融合,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信息的价值。本文基于论文和专利数据以及行业信息等不同维度信息的关联关系,构建基础理论研究水平、科技成果产出情况和市场前景等信息的融合分析框架,运用"四象限分析法"创新性地构建了"理论—技术—市场"的三维评价模型,提出了更加深入判断新兴技术成熟度的分析方法。并以智能建筑领域核心技术为例,对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验证。该方法立足技术领域全景,集成论文、专利数据以及行业信息,将技术成熟度的局部特征融合为整体特征,可通过多维分析结果的相互印证、相互补充获得更具参考价值的技术成熟度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1.
纳米技术是目前全球最受关注的科学技术领域之一,纳米技术的专利数据能够直接反映纳米相关产业的发展水平。以InteCovery在线专利信息分析系统收录的2009年~2019年间,辽宁省制备领域申请的纳米技术专利为研究对象,通过趋势分析、专利类型分析、申请人分布、主要申请人技术分布等方面的计量分析,揭示辽宁省制备领域纳米技术创新现状和发展趋势,为科研项目决策机构、科研实施单位及科技企业提供决策支持与事实依据。  相似文献   

12.
基于对专利质量的关联因素和测度指标文献分析,构建面向产业安全的专利质量测度体系;选取高铁四大关键技术体系的全球793个PCT专利族为样本,结合层析分析法和专利指标计量实现专利质量量化测度,并以中国高铁为例检验专利质量测度体系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研究发现:高铁各技术领域的全球专利质量具有明显的国别差异,法国、日本等国家往往通过较少量的高质量专利对他国形成有效遏制;中国高铁存在数量多而质量低的产业风险。最后基于实证分析结果,建立专利质量的"均值-方差"产业风险识别模型,提出将专利质量融入关键产业专利战略及其专利预警体系中,以及开展"小而精"的关键技术高质量专利"点穴式"布局,以应对中国高铁"走出去"中的专利质量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中国产业创新发展应主要依靠哪类科技驱动、基础研究和其他科技类型相对重要性的判断、国家科技资金应向哪方面倾斜,依然是中国创新发展战略决策和实施要回答的重要命题。本文依据专利和产业分类间的关系将专利分为16类,并利用德温特专利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发现美国专利宏观结构变革呈现物理学领域最多,且它和信息技术领域专利数量远较其他类别专利多,产业技术、信息技术和物理学领域专利呈三足鼎立格局;除了产业技术、信息技术是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外,产业的创新发展也越来越依赖基础研究领域的突破。但相比美国,中国产业技术,包括具体产业应用部门的技术和工艺作业类专利份额明显偏高,而信息技术领域偏低,物理学领域相对更低。中国产业的创新发展,不仅要依赖具体产业技术和工艺的突破,依赖信息技术,也还需要通过国家加强投入、鼓励引导企业参与等,大大加强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14.
理解科学知识对后发经济体技术追赶的影响对创新经济理论与创新政策都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知识基础理论和技术体制理论,提出科学技术特征属性的概念和分析框架,从知识异质性视角分析产业创新的科学知识特征因素对中国技术追赶过程的影响。通过分析美国专利及商标局1995—2019年的全球授予专利及其引用科学文献的数据,发现中国难以在科学关联度较高的领域、科学知识复杂多样化的领域和私有部门科学知识贡献度较高的技术领域提升技术水平和实现追赶;中国的技术追赶更依赖较为近期的科学知识,优势产业发展更依赖国外的科学知识来源;中国技术创新的本土科学知识来源主要来自公共部门的成果,私有部门产出科学对创新的作用不突出。研究结论揭示了中国优势技术领域发展的科学知识特征,为中国技术追赶提供了实证证据与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5.
基于Innography平台的青蒿素类药物专利情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小平  李向阳 《现代情报》2016,36(2):157-166
青蒿素类药物对全球防治疟疾等传染性疾病,保护世界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具有重要作用。基于Innography专利分析平台,从专利申请、专利布局、专利技术来源、竞争态势、IPC技术类别等角度对全球和中国青蒿素类药物研发的发展态势进行探讨,并在挖掘该领域核心专利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核心专利的来源国家、专利权人及技术主题状况。研究表明,全球青蒿素类药物研发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中国拥有该领域大量专利,但绝大多数核心专利均掌握在美国等西方国家手中。研究可为全面了解青蒿素类药物研发的发展状况,制定科学的产业发展政策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6.
石墨烯逐渐成为纳米科技及产业发展中最引人注目的领域之一,也是世界许多国家激烈竞争的重要领域。从科学、技术、产业的相互关联中,揭示各国和地区的发展特征和竞争态势,对探寻中国石墨烯发展的优势和差距进而制定有效的政策具有重要意义。以专利数据为载体,通过科学-技术关联强度和产业技术扩散能力的测度发现:在8个主要国家和地区中,美国的科学-技术互动程度、产业技术扩散能力以及两者的相对匹配程度都处于领先地位;日韩对基础知识的吸收率较低,但是吸收速度较快;英国作为基础研究强国,但是其无论是科学与技术关联还是技术与产业的关联强度都较弱,产业化水平也落后于亚洲的中日韩等国;中国虽然起步较晚,但是,无论在科学与技术关联强度和产业技术扩散能力都表现出较强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7.
李国秋  范晓婷 《现代情报》2017,37(7):123-130
本文根据研究团队的相关预研究,结合主题词、德温特手工代码、IPC分类号等方法,精心制定新能源汽车技术的检索策略,在德温特专利数据库平台上收集数据,对检索结果使用TDA软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国际新能源汽车领域专利从年度专利走势、主要技术领域、竞争机构专利分析等维度进行了统计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全球范围内新能源专利一直在稳定增长,国外在专利布局方面都没有忽视在中国市场的专利申请,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不强。  相似文献   

18.
商业方法专利是服务业知识产权保护的一种新形式,随着其在美国和日本等国的兴起以及对网络经济的贡献日益增多,全球对于商业方法专利的关注程度也逐渐提高.本文首先对商业方法专利的概念进行界定,然后运用美国专利商标局C1ass705类别检索到的数据,计算美国、日本、德国、英国、韩国和中国的商业方法专利比较优势指数,据此总结主要国家在商业方法专利方面的发展态势,分析其中的原因,并给出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19.
生物产业是典型的技术密集型产业,生物技术的专利数据能够直接反映生物产业的发展水平。以中国知识产权网(CNIPR)、美国(USPTO)、SOOPAT、世界知识产权局(WIPO)等专利库的专利信息为基础,将北京生物产业的专利数据与美国、日本以及我国其他省市生物产业的专利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分析内容主要包括专利申请量、专利合作率、专利维持年限、专利授权率、技术发明活动指数等。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北京生物产业的发展现状,包括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因素。最后,从构建产业共性技术创新体系、加快国际专利布局、构建专利联盟等角度提出了发展北京生物产业的对策。专利分析从定量角度反应了北京生物产业的发展现状。为研究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现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专利数据检索为基础,展示全球以及中国在疫情防控有关的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技术领域专利现状和发展特点,摸清全球及中国在该领域的专利发展态势、主要技术布局方向和主要创新主体。进一步明晰我国在该领域的技术优势及空白点,聚焦该领域未来的专利申请增长点和技术发展热点,为我国创新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