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梳理丹麦政府关于空间技术的国家战略文件,基于三螺旋理论,从政府、科研机构和产业的角度剖析丹麦空间技术政产学研合作发展的基本策略,分析各主体的角色和相互交叉、彼此协同的职能,构建三螺旋模型,剖析该模型形成的外部要素、内在动因和衍化机制。在此基础上,总结相关经验,对影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却整体能力有待提升的关键技术研发的政产学研协同提出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2.
《软科学》2021,(3)
基于集群生态圈理论和集群共享性资源理论,系统分析了产业集群生态圈的构成主体及主体之间的互动对集群品牌价值的影响机制,使用我国74个茶叶集群的面板数据进行检验。结果表明:龙头企业带动和科研机构创新通过正向促进集群品牌功能要素与象征要素来提升集群品牌价值;政府机构引导和中介机构服务通过正向促进集群品牌功能要素来提升集群品牌价值,但无法通过促进集群品牌象征要素来提升集群品牌价值;龙头企业与政府机构的互动通过正向促进集群品牌功能要素来提升集群品牌价值,但无法通过促进集群品牌象征要素来提升集群品牌价值;但是龙头企业与中介机构及科研机构的互动对集群品牌价值的影响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基于自组织和他组织理论分析航空经济区发展演变机理,认为航空经济区是在机场与航空产业集群、机场与周边地区其它产业和当地经济互动的自组织机制中形成发展,政府他组织通过制度创新和政策供给发挥他组织作用。在此基础上借助Logistic模型构建一个理论框架进一步分析后认为,自组织状态下航空经济区系统内各产业主体的合作协同和政府他组织的支持都会使系统处于高效的运行状态。据此提出要树立航空经济区自组织的发展观、重点支持具有地方特色的航空主导产业、引导航空经济区各产业主体之间的合作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集群区域技术创新活动绩效与官、产、学三方互动配合的契合程度高度相关.本研究以三螺旋模型理论及吸收能力理论为基础,探讨中低技术集群中学研机构的作用,分析了企业产学研合作行为的影响因素.以90家梧州人工宝石产业集群企业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后得出结论:中低技术集群中产学研合作是一个包含了复杂联系机制的系统:并非所有的集群企业都可以有效地获取和利用学研机构的知识资源,其根源在于企业吸收能力制约着企业产学研合作的选择行为及创新效率.综合研究成果,探讨了中低技术集群企业深化产学研合作的努力方向及对政府集群政策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康健  胡祖光 《科研管理》2014,35(5):19-26
三螺旋模型中的企业维度可区分为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两个具有不同特征并互动演化的亚类,依据SCP分析范式,在解析"大学—政府—生产性服务业"和"大学—政府—制造业"两个并行三螺旋协同创新结构和行为的基础上,引入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对基于区域产业互动的三螺旋协同创新能力评价方式进行理论推演和实例分析。结果表明:应用两个并行互动的创新三螺旋对区域协同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可以在理论上丰富三螺旋理论体系,同时在实践上为区域协同创新能力的提升提供更为详细的决策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6.
为了测度大学—产业—政府三螺旋协同创新的网络化、结构化程度,采用TH算法作为计量工具,对美国、日本、中国等10个国家协同创新体制机制的构型信息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美国、日本和英国三螺旋关系的自组织能力比较强.我国由于大学与产业合作环节非常薄弱,三螺旋运行的自组织能力比较差.为此,我国应该在企业研发能力强化、大学发展模式变革、跨边界混合组织发展和政府政策干预上寻求突破  相似文献   

7.
在大学-产业-政府三螺旋体系和创业活动研究基础上,揭开大学-产业-政府三螺旋体系的内部运行的"黑箱",从三螺旋体系的螺旋间合作、网络关系、互补协同三个特征维度出发,以区域创业环境为中介变量,实证研究了这三个方面对区域创业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螺旋间合作、网络关系、互补协同及创业环境对创业水平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区域创业环境对区域创业水平存在着显著的正向关系。对基于区域分类的群组分析结果表明,螺旋间合作与网络关系这两个因素对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区域的创业水平的正向影响显著,而螺旋间互补协同这一因素则对经济发展水平相对一般区域的创业水平的正向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8.
基于三螺旋模型的官产学合作创新机制与模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三螺旋创新模型,政府、产业、大学三机构除了完成他们的传统功能外,还表现出另外两机构的作用.该模型为官产学建立长期的合作创新提供了理论依据.在合作创新机制中三机构既有明确的分工,在功能上又存在一定的重叠.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官产学联盟是三重螺旋发展到组织阶段两种典型的官产学合作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SCI、SSCI以及AHCI论文数据,利用三螺旋算法对全球城市上海和东京在大学—产业—政府协同创新中的关联紧密度进行了测定。研究发现:上海和东京两个城市的三螺旋模型均以大学—政府的合作为主导;而东京的大学、产业和政府之间的合作强度较上海更为紧密。通过比较发现,上海已经形成较为稳定的官产学协同创新体系,但由于产业的参与不够积极活跃,影响了三螺旋系统协同效应的发挥。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希望能促进上海三螺旋模型的持久稳健发展。  相似文献   

10.
谭维佳 《科研管理》2021,42(12):29-35
    产业集群在加剧企业间竞争的同时,也会促进企业间的合作。合作可以带来生产、交易、营销、创新等综合成本的降低,进而提升企业甚至产业集群整体的竞争力。产业集群内部的竞合关系是产业集群的核心价值,也是产业集群间竞争优于企业间竞争的根本所在。但是信息不对称、产业发展阶段、外部竞争环境等因素,都影响着企业合作与否的战略选择。特别是在创新领域的合作方面,由于知识的客观溢出以及“学习竞赛”带来的机会主义风险存在,市场自发的合作信任往往是不足或者缺失的,这就需要依靠市场和政府以外,第三方机构——产业集群促进机构的中介作用。是产业集群促进机构的理想选择。本文以深圳新一代信息通信产业集群促进机构的角色为例,结合理论和案例分析方法对产业集群中的企业间竞合战略选择做研究。研究发现:科研机构/大学作为产业集群的促进机构,在产业集群向创新集群的培育过程中可以在提高异质化程度、建立信任机制、支持创新活动方面挥发直接作用或者中介功能。进而,本文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1.
"三螺旋"作为一种大学、产业和政府三方互动创新的理论,它建构在世界范围内多个获得成功的科技产业集群基础上,硅谷便是其中一个。通过借用波特"钻石模型",透视"三螺旋"在硅谷科技产业中的作用路径,从中挖掘提炼出硅谷科技产业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12.
正本刊讯内江市科学技术和知识产权局"三个全力"打造高水平创新平台建设。一是全力打造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以打造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为切入点,进一步整合全市科技创新资源,完善体制机制,形成创新体系。依托全市重点产业园区和重点骨干企业,联网各级各类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技术(工程)中心,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工作站,省市科研、检测机构,校地合作科研机构,技术成果转移等中介服务机构,加快形成创新信息、技术、设备等互联互通体系。  相似文献   

13.
学界对于政府补贴在扭转绿色技术创新的技术与环境双重市场失效中具有关键作用,并且协同创新有助于企业抵御绿色技术创新的研发风险与需求不足已达成共识,但同时考虑政府补贴与绿色技术协同创新的研究尚不足,因此,为进一步探究中小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决策与绿色生产决策以及政府创新补贴之间的影响机制,以产业集群绿色发展为背景,结合古诺(Cournot)模型与斯塔克尔伯格(Stackelberg)模型,将政府补贴与绿色技术协同创新纳入模型中,构建由一个领军企业、两个中小企业构成的三阶段三寡头绿色技术协同创新博弈模型,其中第一阶段为政府绿色技术创新补贴决策、第二阶段为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决策、第三阶段为企业绿色生产决策,通过模型求解分析以及数值算例分析,研究基于中小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研发阶段和生产阶段不同协同创新策略情形下的决策均衡解。结果发现:基于研发阶段合作的部分协同创新策略可以在适当降低创新补贴标准情况下有效缩小中小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绩效差距;基于创新和生产两阶段合作的全面协同创新策略配合创新补贴标准提高,中小企业可以在市场份额和创新绩效两方面同时赶超领军企业。为此,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制定创新标准时应与中小企...  相似文献   

14.
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模型,分析生物医药创新集群的聚集、非线性、流、多样性特征以及标识机制、内部模型机制和积木机制.在此基础上建立回声模型分析集群主体的互动机制和集群系统的涌现机制.研究发现,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集群具备复杂适应系统的所有特征;创新集群主体通过流空间网络实现交互学习和竞争合作博弈;交互学习为集群主体间产生合作...  相似文献   

15.
本文基于协同创新中的三螺旋理论,结合当前创新发展的现实需要,探索性地构建了"政产学研用资"协同创新三三螺旋模式,分析了政府、产业、大学、研究机构、用户和资本部门的定位和职能作用,探索了三三螺旋模式的构成、主题及协同模式,设计了三三螺旋模式的协同创新机理,意在为多个创新主体在协同创新系统中的定位选择、职能发挥提供指导,为多主体协同创新系统的运转模式、核心机理的设置提供思路,为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同时还为三螺旋理论的相关研究的完善和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6.
本文总体围绕江西产业集群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的构建,分别讨论了产学研发展的现状、整体框架和功能设计。通过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的建设,构建以政府主导、行业引领、企业参与、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合作的协同创新体制、机制和运行模式。平台的实现有助于各类主体之间资源整合、优势互补,促进江西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和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李玲 《科技广场》2012,(12):98-101
产业集群协同创新是一种有效的创新模式和创新机制.本文基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机制,通过协同创新活动主体和模式的分析,以新余新能源产业集群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收集数据,总结出目前新余新能源产业集群协同创新活动的现状.  相似文献   

18.
文章采用合成控制法,基于“反事实”视角,以2001-2016年中国31个省域数据为样本,检验并比较2013年首批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政策执行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分别采用安慰剂效应法、排列检验法进行有效性分析,采用迭代法敏感性分析进行稳健性检验。结论表明:2013年首批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政策的实施显著促进区域创新能力提升。基于此,从创新网络机制、政府支持机制和产业集聚机制三方面进一步解析并验证创新型产业集群促进区域创新的机理。  相似文献   

19.
基于三螺旋模型与专利的技术竞争力评价方法,量化测度我国各地区机器人产业的协同创新水平和技术竞争力,并利用偏相关分析法讨论二者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现阶段,中国各地区机器人产业的技术活跃指数与三螺旋协同创新测度指标中的校企合作指标呈较强的正相关性,而技术质量指数与协同创新水平各项测度指标的相关性较弱,一方面说明目前协同创新对于技术竞争力的影响力大多来源于校企合作,另一方面也说明协同创新对于技术质量的影响较为欠缺;进一步分析发现,校企合作的三螺旋测度指标与专利数量指标呈正相关性,而与技术范围指标呈负相关性,说明校企合作越多的地区具有的专利数量越多,且研究的技术范围相对更集中。  相似文献   

20.
杨翠兰  吴绍波 《情报杂志》2012,31(8):177-181
产业集群的知识转移能力对集群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此,在对原有的四维螺旋模型作进一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产业集群知识转移的齿轮式四螺旋模型;其次,探讨了产业集群中单向知识转移和双向知识转移的路径模型和影响因素;最后,分析了政府和中介在产业集群知识转移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