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利用2007—2017年省际面板数据,运用中介效应模型,基于供给侧改革视角研究了政府补助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以及这其中技术获取模式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1)政府补助显著提升了企业创新水平,供给侧改革加强了这种促进作用;(2)政府补助通过影响企业自主创新投入、国内技术购买以及国外技术引进作用于企业创新;(3)国外技术购买在企业创新中产生了一定的负向效应,供给侧改革对其具有一定纠偏作用;(4)政府补助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机制受制于区域的金融效率、产业结构水平。基于此,本文从政府和企业两个视角提出了优化财政支持模式、注重内部研发投入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软科学》2019,(11):53-58
将企业创新决策分为"是否创新"及"投入多少"两个阶段,并在此基础上加上市场势力这一解释变量,研究不同的市场势力和政府补助对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基于2007~2016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使用Heckman样本选择模型对以上问题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政府补助和买方势力对企业创新决策和创新投入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卖方势力可以显著提高研发概率,但对研发投入强度的影响不显著。企业拥有不同买方势力和卖方势力的组合时,政府补助的效果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3.
科学进展对推动历次工业革命发挥了重要作用,是驱动创新的关键因素之一。基础研究是产业突破性创新的重要源泉,但在科学驱动的产业创新中,中国处于落后位置。探讨科学研究如何有效促进技术创新是创新管理与政策领域的重要问题,已有大量研究讨论了基础科学研究与产业创新发展之间的关系,然而企业创新活动与科学知识的联系如何影响不同类型的企业绩效尚未得到充分探究,政府作为基础研究的重要资助主体,对于推动企业开展基于科学的创新也有重要影响。以2010-2019年中国A股656家ICT上市企业为样本,实证检验了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与科学知识的关联度如何影响企业财务绩效和突破性创新绩效。研究发现:科学关联度对企业财务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科学关联度与突破性创新绩效之间呈倒U型关系;政府创新补助对科学关联度与财务绩效的关系以及科学关联度与突破性创新绩效的关系均有正向调节作用。同时,异质性分析显示科学关联度对突破性创新绩效的影响在非国有企业及大型企业中更加显著。研究为企业开展基于科学的创新模式的有效性提供了实证证据,对政产学研之间如何互动以及政府的创新政策制定具有潜在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以2013—2017年我国新能源行业265家企业为样本,运用泊松回归和负二项回归估计方法研究政府补助促进新能源上市公司创新绩效影响的内在机制,结果表明:政府直接补助和税费返还均对新能源上市公司创新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高管团队创新意识在政府补助与研发投入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研发投入在高管团队创新意识与创新绩效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用;同时政府补助对处于不同生命周期的新能源上市公司创新绩效的调节作用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
肖静  曾萍 《科学学研究》2023,(5):925-935+960
随着数字经济和绿色发展战略的不断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否促进其绿色创新质量和数量提升是亟待探索的待解课题。研究基于资源视角,以2015-2020年748家上市企业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了数字化对企业绿色创新质量和数量的影响及异质性特征,并对创新资源投入的中介作用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1)数字化显著提升了企业绿色创新质量和数量,相对而言,更能提升绿色创新质量。(2)创新人力资源投入和财力资源投入在数字化与企业绿色创新质量和数量间发挥部分中介效应。(3)相较于非国有、无政治关联、东部地区的企业,国有、有政治关联、非东部地区的企业推进数字化更能实现绿色创新的“提质增量”。(4)经济后果分析表明,数字化对企业价值的直接正向影响尚不显著,但绿色创新质量在其中起到了显著的中间传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2009—2018年国有企业上市公司数据,研究政府创新补助对国有企业创新的影响以及政府监督、社会监督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1)政府创新补助会促进国有企业创新投入和实质性的创新产出;(2)从政府审计监督视角来看,政府审计在创新补助和国有企业创新之间发挥正向调节作用,能够提高创新补助的激励效果;(3)从社会监督视角来看,高资质审计师能够发挥正向调节作用,促进国有企业创新,而机构投资者监督的调节作用则不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政府审计、高资质审计师监督能够对企业创新产生叠加效应,共同对创新补助进行监督。本研究有助于理解监督在政府创新补助中的作用,对减少政府资源浪费、提高创新补助激励效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经济全球化、合作联盟化和企业发展创新驱动化的今天,开放式创新模式已成为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利器。基于2009—2019年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从政府和市场整合视角探讨了开放式创新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发现,市场导向的外向型开放式创新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开放创新悖论下,基于社会福利效应最大化的开放创新需要政策的加持和促进,才会有利于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而面对完全竞争市场,市场竞争导向的开放创新比政策促进的开放式创新更有利于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  相似文献   

8.
9.
创新生态系统的持续演进机制一直是学、商、政三方关注的焦点。本文以创新生态系统的目的性为切入点,认为创新生态系统目的的更迭、演变是创新生态系统实现动态演化的一种重要机制。基于政府和企业视角,归纳出创新生态系统持续演进的四种模式,具体来说,作为国家和区域层面创新生态系统中的核心主体,政府具有设定创新生态系统目标并让其适应环境的作用,能够保证创新生态系统的持续演进。与此相对应,企业常通过调整自身战略、开放资源能力边界的方式来设定产业层面的创新生态系统目的。所以,跳出创新生态系统中主体之间的互动机制,关注创新生态系统的目的对分析创新生态系统的长期演进机制将和构建动态演化的创新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11.
在新常态下,发展更需要创新,政府对于企业科技创新的补助是否越多越好呢?利用2010—2014年珠三角上市创新型企业的数据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创新活动的高风险、高转换成本、正外部性特点,创新型企业倾向于用内源融资进行研发;在外源融资中,政府补助对研发投入有显著促进作用;政府补助对债权融资的挤出效应最为明显;政府补助在适当的区间内,会促进企业研发投入,若补助过多,会挤出企业用于研发的其他资金投入,并不能起到促进企业创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秦颖  孙慧 《科技管理研究》2020,40(4):254-262
基于"波特假说",自愿参与型环境规制作为一种环境规制的创新,是否同样能够促进企业研发创新?选取2013—2017年沪深A股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基于倾向匹配得分法基础上的双重差分法(PSM-DID)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检验了自愿参与型环境规制对企业研发创新的影响以及政府监管和媒体关注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自愿参与型环境规制有利于企业研发创新,而政府监管和媒体关注都具有负向调节作用,抑制了自愿参与型环境规制对企业研发创新的促进作用。基于此,发挥政府监管和媒体关注的影响力需要适宜适度,才能有效推动企业研发创新。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太化股份进行案例分析,揭示了该企业多年获取高额补助却未扭亏为盈的处境,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企业能够有效利用政府补助,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企业环境创新是企业的重要创新要素,与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组织创新、制度创新等处于同等的地位.在对企业环境、环境创新与创新环境概念界定基础上,分析了企业作为环境创新的主体之一,企业可以主动影响、选择、改变与创新环境的主要途径,提出了企业环境创新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基本假设框架.  相似文献   

15.
企业创新活动具有很强的外部性,通过政府补助和税收优惠政策推动企业开展创新活动、提升企业创新绩效,这已经是各国政府所采用的普遍手段。本文以2012—2016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政府补助、税收优惠政策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发现,政府补助与税收优惠政策均有助于企业提升创新绩效,总体而言,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促进效果优于政府补助。但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在国有企业中,政府补助对于企业创新绩效的促进效果要优于税收优惠政策。  相似文献   

16.
余菲菲  钱超 《科研管理》2017,38(10):40-47
本文基于我国2009年-2013年112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面板数据,以资助强度作为门槛变量,实证检验政治关联、政府科技补助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投入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1)对于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而言,政府科技补助具有显著的激励效应,没有挤出效应;(2)政治关联程度对政府科技补助与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投入之间关系具有削弱作用,但不显著;(3)随着政府科技补助强度的增大,政府科技补助的激励效应却会不断降低。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倾向得分匹配的生存分析方法,将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从已有研究聚焦的当期效应推进深入到其持续过程,厘清政府补贴与创新持续性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政府补贴企业比非补贴企业更具有创新持续性,政府补贴加大了企业未来创新的概率,且这一效应在不同产权性质企业中存在显著差别,非国企利用政府补贴提升创新持续性的效果更为显著;从动机角度进一步分组检验发现,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持续性的影响因企业获取政府补贴的不同动机而存在差异。政府补贴对实质性创新企业具有更强的额外激励效应,显著降低了实质性创新企业持续创新的风险率。而策略性创新企业的创新持续性反而要低于非补贴企业,此时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持续性的促进作用不再显著。研究结论为政府补贴实施效果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证据,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创新持续性理论的相关研究和应用,同时有助于理解中国产业政策影响较强的背景下企业创新持续性问题。  相似文献   

18.
基于创新价值链视角,利用空间杜宾模型,采用2008—2017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我国创新投入、政府支持对区域创新不同阶段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区域创新在不同阶段都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不同阶段的创新投入、政府支持对区域创新的影响不尽相同:在科技研发阶段,R&D人员投入对区域创新存在"U"型非线性影响,R&D经费投入和政府支持对区域创新的影响呈倒"U"型分布;在成果转化阶段,政府支持对区域创新存在倒"U"型的非线性影响。  相似文献   

19.
针对关于政府补助对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影响的研究结论存在多样性的现状,突破将技术创新投入和产出纳入同一分析框架研究不足的局限,分创新研发和经济转化两阶段对企业技术创新内部过程进行剖析,为优化企业技术资源配置、政府制定有关创新补助政策提供参考。以2016—2021年我国上市专利密集型企业为研究样本,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分析政府补助对专利密集型企业两阶段技术创新效率的作用,并进一步探究创新环境这一情境变量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政府补助对专利密集型企业的两阶段技术创新效率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其中对创新研发阶段的影响要大于经济转化阶段,而对不同企业性质和行业间企业影响的差异主要由于企业竞争程度不同,对非国有企业两阶段效率均产生了显著促进作用,对信息技术服务业、信息通信技术制造业企业的两阶段效率均显著正相关;创新环境优化有利于政府补助激励专利密集型企业创新研发效率提升,对经济转化效率为正向影响但不显著。由此分别从政府层面及企业层面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基于2012—2019年我国A股上市企业,研究组织资本对创新绩效的关系,检验环境不确定性对二者关系的调节效应,进一步考虑企业与地区因素,检验上述关系是否存在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上市企业的组织资本能够显著促进创新绩效,且环境不确定性正向调节组织资本与创新绩效的关系;进一步研究结果发现:大型企业的组织资本能够显著提升创新绩效,而在中小型企业中难以实现;位于中东部地区企业的组织资本对创新绩效的正向影响程度强于西部地区企业,且西部地区非国有企业的组织资本需借助环境不确定性的调节效应共同提升企业创新绩效。以上结论为新时代发展格局下我国企业应积极适应动态环境,以创新驱动发展,加强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的要素流通提供有力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