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自我认同及自我认同危机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我认同是一个现代性问题,就是对自我身份的确认,而自我认同危机则是对自我不确定性的过度焦虑。对二者的剖析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意义。  相似文献   

2.
自我是个人发展中整个人格形成的核心,理解自我时涉及个体的自我和发展的自我两个方面,青少年时期是自我发展的关键期和转折期,在青少年时期,个体的生理、认知机能和社会的期望的变化第一次聚合在了一起,使整个的自我的发展在内涵上表现出了明显的特征。自我认同是个人个体与自我身份的确认,青少年阶段的核心任务是自我认同的实现,青少年的自我认同有早定、拖延、迷茫、达成四种方式。青少年要正确认识自我,积极促进自我认同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基于自我认同的职业认同研究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职业认同成为西方职业技术教育领域的一个研究主题。综观相关研究成果可以发现,在职业认同与个体自我认同之间的关系上存在以下三种基本观点:职业认同是个体全部自我认同的组成部分;职业认同是个体自我认同的表现,包括职业个性理论和主体性理论;职业认同是个体自我认同的形成和运用过程,包括自我概念理论、框定与折衷理论和社会认知生涯理论。作为一种新的研究取向,基于自我认同的职业认同研究为判断生涯指导干预的有效性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4.
文章对乌鲁木齐市三所高校217名维吾尔族大学生就民族认同、自尊与自我认同等做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民族认同、自我认同与自尊三者之间呈显著相关,民族认同能够预测自我认同的水平,且通过自我认同影响着自尊的水平.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运用《中国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量表》对414名在校大学生和24名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对所得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和多元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目前有53%的大学生尚未形成稳定成熟的自我认同;性别、年龄、年级、专业、政治身份、生源、民族等人口统计学因素无论是对整体自我认同,还是对第一层面的自我认同,都有影响;18-20岁是我国大学生的自我认同与延缓型形成的年龄区间,20岁自我认同基本稳定与成熟。  相似文献   

6.
自我认同是个体有意义生存的前提,在成人世界中更是如此,而叙事作为一种促进自我认同的方式也在逐渐受到重视。本文基于吉登斯的自我认同理论,对影响成人自我认同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叙事在促进成人自我认同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19,(74):13-14
本文以哲学的"自我"概念为出发点,分析了自我认同研究的缘起。鉴于学术界概念不统一的特点,概括分析了当代自我认同的内涵及外延。在实证研究方面,本文以管理学、教育学、心理学和语言学为视角,分析了各学科研究的理论框架和实证研究范式。文章建议,区别自我概念与自我认同,增进主我与客我的互动研究,采用跨学科、多维度的视角看待自我认同与环境的关系,增加研究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相似文献   

8.
自我认同就是个人在社会中确立和认证自身。在当代社会快速转型的过程中,作为现代化建设生力军的大学生却普遍出现了自我认同危机。本文立足于一种整体性的、综合性的研究视角,从外在环境与大学生个体等诸方面对当代大学生自我认同危机的根源作初步考察,以期有助于大学生自身及社会进行及时的调适。  相似文献   

9.
教师的自我认同是教师依据自身专业经历所形成的反思性自我,不仅体现了教师对外部规约的认识,也体现了教师对自身专业发展的审视。在新课程改革中,由于课程理念与教师自身专业发展之间的不协调,外语教师出现了一系列自我认同危机,具体表现为语言自我的抑制、专业角色的混乱、价值选择的矛盾以及个人主体性的丧失。为消除自我认同危机、推进课程改革,需要从学校和教师个体两方面入手提升教师自我认同。学校要通过创设积极教师文化,实现教师赋权增能;教师要深化个人实践知识、增强自我反思能力以促进对课程改革的反思性理解。  相似文献   

10.
学生的自我认同就是学生对"我是谁"的回答和体验。教育理应成为引导、促进和实现学生自我认同的力量。然而,当下教育中,学生自我认同呈现出诸多危机:学生缺乏个人经历连续性的一致的感受、学生的独特性淹没于教育的标准化和均质化中、学生寻求与"环境的妥协"以规避风险、学生对外在价值的过分趋同。引导学生超越自我认同危机应是教育的应然姿态:教育应是关注人的教育、教育应关注学生自我意识和自我认同能力的培养、教育应引导学生对个人经历连续性的理解。  相似文献   

11.
安东尼·吉登斯是当代著名的社会学理论大师之一,国内外学者主要关注他的结构化理论,而对他的自我认同理论关注较少.文章分析了<现代性与自我认同>一书的主要内容,总结出这本书所要表达的现代性条件下的自我认同是在反思性选择和反思性自恋机制作用下的一种建构过程,并总结出吉登斯自我认同理论具有的最重要的认识论价值就是,现代性条件下自我认同的方向首先是向内,然后才向外的,而传统社会里自我认同的方向则首先是向外,然后才向内的.而且,吉登斯的自我认同理论也带有理想化的色彩.  相似文献   

12.
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寻边疆少数民族大学生自我认同和民族认同的关系,结果发现:①自我认同对民族认同具有直接而显著的预测作用;②自我认同与民族认同具有相同的结构特征和形成过程;③民族认同的排他性受情境等其他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幼儿教师自我认同不仅影响着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而且影响着学前教育质量的提高。幼儿教师自我认同包括个体自我认同与社会自我认同两个重要的方面,其中幼儿教师职业的内在价值是促进幼儿教师个体自我认同的主要方面,而幼儿教师的社会交往是阻碍幼儿教师社会自我认同的主要方面。根据对这两方面因素的分析,本文试图提出提高幼儿教师自我认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自我认同形成和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现代社会生活本身的变动、多变和多样容易导致大学生自我认同确立的困难,带来自我认同焦虑。本文主要从三个层面分析造成当代大学生自我认同焦虑的原因:现代原子式自我观对自我认同的解构;网络虚拟交往成为大学生自我认同建构的媒介;大学生自我认同的消费表达,并提出了引导大学生消除自我认同焦虑的策略方法。  相似文献   

15.
预防和调适并举是解决当代大学生自我认同危机的基本思路。自我认同危机的预防机制主要包括建设和谐民族文化、推进主体性教育以及确立生成性自我观。其应急策略则表现为,学校不仅要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心理干预机制,同时大学生也要正确认识和对待自身的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16.
关于青少年自我认同的一点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中全面发展的基础时期,也是一个人的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并在自身的成长中发挥特殊作用的时期。从个体的发展历程来看,自我认同是通过个体的社会化进程实现的。社会学、心理学理论对自我在社会化过程中的发展机制进行了许多探讨,提供了诸多有价值的理论启示。从自我认同的内涵方面,自我发展也呈现出了鲜明的阶段性。主要表现为自我发展的个人阶段、自我发展的个性阶段和自我发展的自主阶段。  相似文献   

17.
大众文化以其特有的消费娱乐功能和意识形态功能影响着青少年自我认同的发展,影响着青少年文化的变迁轨迹.大众文化成为影响现代社会青少年自我发展的重要因素是现代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发生重大变革的必然结果.大众文化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对青少年自我认同的发展发挥着重大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8.
始成年期的自我认同的探讨有利于了解如何在始成年期建立积极的自我同一性,顺利度过青少年期.本文采用始成年期一词来代表从青少年晚期到成年期的一段过渡时间,在简要介绍始成年期及自我认同概念基础上,综合了近十年来关于自我认同的相关文献,重点分析了这一阶段自我认同的研究现状,探讨影响自我认同的各种内外因素,从而更好地理解自我认同形成的关键时期,并通过建立良好的内外条件来培养自我同一性.  相似文献   

19.
教师对自我的认同是教师认同的核心,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前提条件。为了了解教师自我认同的特点,本研究利用自编问卷对700名河北地区的中小学教师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教师的自我认同水平一般。时间、制度和经济资本构成了影响教师自我认同的主要因素;教龄、任教科目、职称、学校级别等个体属性特征对教师的自我认同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应从增加教师的自主时间、理性对待所有学科、建立更加人性化的管理制度和提高教师的经济地位四个方面入手,提高中小学教师的自我认同。  相似文献   

20.
教师自我认同:危机与出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变革的时代,将不确定的关系注入教师的生活。生活在这样一个不确定性世界中的教师遭遇到自我认同危机,具体表现为教师自我同一性的解构、教师自我归属感的匮乏、教师自我意义感的丧失。建构学校共同体、真正赋权教师以及提升教师生存境界等是让教师走出危机的可能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