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以边界主义为视角,通过分析条约在内国的并入、转化或混合三种适用模式,提出了条约在内国适用的方法应当予以明确,探讨了规范边界在条约适用中的意义。特别是对于混合模式中的具体选择方法,更应明确具体边界之所在,以便于法律适用层面的操作。同时,这也是“条约必须遵守”原则在实际运用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2.
魏希贵 《现代教育》2004,(11):46-47
冲突规范又称法律适用规范、法律选择规范,它是由国内法或国际条约规定的,指明不同性质的涉外民商事法律关系适用何种法律规范的总称。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以下简称《民法通则》)第145条规定:“涉外合同的当事人可以选择处理合同争议所适用的法律,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涉外合同当事人没有选择的,适用与合同有最密切联系的国家的法律。”  相似文献   

3.
关于国际条约在我国国内法的效力问题,我国法律规定得不完善,由此导致我国参加或缔结的国际条约在国内的适用问题出现了法律盲点,因此,笔提出相关《宪法》修正案的立法建议,以确立我国关于国际条约的国内法效力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环境法是以宪法关于环境保护规定为基础,并由环境保护基本法、环境保护单行法、行政法规、环境标准、其他部门法中关于环境保护的法律规范、地方环境保护法规、国际条约与协定(我国政府声明保留的条款除外)组成的。环境保护基本法在环境法律体系中,除宪法以外,占有核心的最高地位。它是一种综合性的实体法,又是其他单行法规的立法根据。环境保护法确立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基本制度,它可以普遍适用,具有根本性和共同性特征,是其他很多一般制度的基础和依据。其中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又是“老三项”基本制度之首。无论从技术角度看,还是从法制调控角度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对实现环境保护法的目的和任务都起到重要法制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一国法律体系居于最高法地位的宪法与国际法中条约的关系问题,涉及宪法部门的根本法地位和“条约必须信守”原则的实现问题。在经济全球化和各个主权国家交往关系日趋复杂、微妙的背景下,必须重视解决国际条约与宪法典或宪法性法律的冲突和协调问题。  相似文献   

6.
香港’97前后法律如何衔接,’97之后法律的发展,关系到香港的平稳过渡和未来的经济发展。香港现行法律属英美法系。香港是一个多元结构的法域.香港回归后运用的法律有中国社会主义法律、予以保留的香港原有法律、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和继续适用的国际条约和国际协议。回归后香港现有的法律会有一个或存成改成度的过程,其法律发展的特点也与内陆法律有很大的不同。  相似文献   

7.
公共秩序保留制度的限制适用:严格区分国内公共秩序与世界公共秩序,公共秩序保留后不得一概以内国法取而代之;在有关国内法及国际条约中严格公共秩序措辞;对于条约中的统一冲突规范,一般不能援用公共秩序保留来限制其效力;依据条约中冲突规范应适用外国法时,限制公共秩序保留排除外国法的适用。  相似文献   

8.
国际条约,国内立法和仲裁实践是国际商事仲裁协议适用的基础。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的适用、仲裁地法或裁决作出地法的适用和当事人行为能力的法律适用等是国际商事仲裁协议的法律适用的具体规则。如何正确适用这些规则,是解决国际商事纠纷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前没有任何法律明确界定“领事婚姻”的概念,学界各种文献资料中对“领事婚姻”概念表述也不尽一致,整体而言存在两点表述的模糊:第一,就结婚登记的对象而言,并没有明晰“是否结婚当事人双方都为本国公民”还是“仅一方为本国公民”即可?第二,只强调了驻在国法律的许可,并没有明确办理领事婚姻应当依据的法律.作为中国领事保护华侨权益的直接依据,中外双边领事条约(协定)对领事婚姻有若干规定,但其规定过于简单抽象并且各双边领事条约之间的规定不尽相同,不足于明确据以确定领事婚姻的法律适用及其主体之权利义务,应从“规范表述明确概念”、“明确适用法律”、“厘定适用法律范围”、“界定驻在国法律的强制性规则”等角度来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10.
死刑存废本身不能表明一国的刑罚人道与否,笼统的讨论死刑存废是基于刑罚人道主义的考虑的提法是值得商榷的;如果仅仅是出于刑罚人道主义的考虑的话,一个国家有权也应该根据国情选择保留或废除死刑。当然,由于死刑的严厉性,如果规定和适用不当,更容易引起违背刑罚人道主义的情形.因此各国对于死刑的规定和适用都应慎重。  相似文献   

11.
国际条约必须遵守,这是最基本的国际法原则,但其如何在一国内部遵守执行却是留待各国自行解决的问题。在我国,条约适用的局面始终呈现出破碎零散的混乱状态,缺乏体系。因此,建立一个适当可行的条约适用体系在我国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这一体系的建立,应当以宪法为本源,确立务约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并以《立法法》等基本法律为协调加以完善,确立一个纳入和转化相结合的混合模式,才能保证条约在我国的有效运行。  相似文献   

12.
国际条约在我国的国内实践已具有相应的法律规定和习惯性做法,但无论是接受程序还是适用方式都无法满足现实的需要。为此,必须对《缔结条约程序法》进行修改,并建立“自动执行条约”和“非自动执行条约”制度。  相似文献   

13.
依据身份犯主体具有身份之要求及共同犯罪之犯罪共同的本质,构成身份犯共犯的行为人亦须具备该身份犯所要求之身份。那么,无身份者因其主体身份的阙如就无法充足身份犯之构成要件,即使无身份者与有身份者共同实施身份犯罪行为,也不能依据共同犯罪理论成立身份犯的共同犯罪。根据法律拟制与注意规定的不同特征,我们也可以判定无身份者构成身份犯共犯是法律拟制而非注意规定的结果。因此.《刑法》第382条第3款的规定是法律拟制而非注意规定。虽然包括《刑法》第382条第3款在内的一些法律拟制的设置存在不舍理之处,但我们不能由此就将其认定为注意规定甚至对法律拟制予以整体否定。某些法律拟制设置得不合理无法否定法律拟制追求实质公正或罪刑均衡的实质内涵。《刑法》第382条第3款可以根据实质公正的要求进行调整,以实现真正之法律拟制。  相似文献   

14.
论引渡制度     
引渡制度是一项国际司法协助的重要制度,也是国家有效行使管辖权和制裁犯罪的重要保障.在国际法上,国家没有必须引渡的义务,引渡的法律依据应为含引渡条款的国际条约、国际公约以及相关国内立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引渡法>的颁布施行,为中国国内有关机关处理中外之间的引渡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15.
预约合同制度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预约是相对于本约而言的,乃指当事人双方约定将来订立一定契约(本约)的契约,在实践中的运用却十分地广泛,但我国法律尤其是《合同法》未作规定。预约合同一旦成立生效即在当事人之间产生的一定法律拘束力。当事人未按照合同约定履行自己应尽的合同义务,则要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受害方当事人则有权寻求法律救济。从性质上讲,预约责任不排斥实际履行、损害赔偿、违约金及定金罚则的适用。  相似文献   

16.
理论视域与实践视域中教师聘任制的法律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法律规定的教师聘任制实行学校和教师双方地位平等的原则,聘任关系的建立、维持和终止都应遵循法律规范。实施教师聘任制受到教育行政行为的干扰和支配,法律规定和实践行为存在矛盾和冲突。解决问题的办法是从立法和实践两方面加以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17.
国际条约在国内的适用方式取决于条约的性质。通过对“法的适用”及个人的国际法地位的分析,结合国内外理论与实践,认为首先应依国际条约“公法”与“私法”性质的不同.将国际条约在国内的适用方式分为“转化”和“采纳”两类,在“采纳”方式中再根据是否需要补充立法的不同,又可以将条约分为“自执行”条约和“非自执行”条约,以此划分为基础构建国际条约在我国的适用方式,并在宪法性法律中加以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18.
自新刑事诉讼法通过后,我国对刑事和解有了较为明确的法律规定,对刑事和解适用范围的争论也有了排除重罪案件适用的官方定论,但在当今中国被害人保障制度缺失的情况下,适当允许重罪案件适用刑事和解却是司法实践中的迫切要求,因而在一定的限制条件下,刑事和解的适用范围应适当扩大。  相似文献   

19.
在研究生教学中,国际法学课程的学习和研究应该密切结合国际社会的国际法实践。缺乏与国际法实践的联系,学生往往对国际法的法律性存有疑虑,并对国际法在旧际社会中的实际效用和权威性产生质疑。法律实证研究主张以事实学的方法研究法律规范,解释法律规范的制定和法律规范适用的实际效果。法律实证研究不仅对学生是一种有效的学术训练,而且更适宜于培养能够满足实际需要的具有“国际法思维”的应用型人才。当然,法律实证研究并不排除传统法学的思辨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