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 不知从何时起,人们似乎把通俗文学与庸俗文学等同起来。好象办通俗文学刊物就是走旁门斜道,方向不正;写通俗文学被看作生产格调低下之作;通俗文学被列入另册,限制出版,难登大雅之堂。这是一种可怕的文学偏见,却又是相当普遍的现实。其实,通俗文学与严肃文学本来就没有严格的区分,只是时代读者约定俗成的文学现象。被誉为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的《三国演义》、《水浒传》、《儒林外史》,就是当时的通俗文学,不能刊入文学的正宗。后来才被纳入中国文学的殿堂,被称为古典名著,这  相似文献   

2.
通俗文学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从通俗文学的角度重新梳理文学史也在逐渐向纵深展开。在这种情况下重提通俗文学和纯文学的概念界定问题,似乎有些不合时宜,然而事实却是迄今为止我们还并没有一个获得共同认可的关于通俗文学的概念。我们所有的,只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形成的对通俗文学的偏见,却不自觉地被演化成为约定俗成的界定。比如将通俗文学视为金钱的、游戏的、消闲的……,而纯文学则与之相反,这种观点似乎已成定论。流畅的话语里蕴藏着的其实却是似是而非的判定标准。从创作者的角度确定通俗文学范畴,从“知人论世”、“文如其人…  相似文献   

3.
4.
<正> 在中国文学史上,通俗文学往往流浪在正人君子所承认的文学宫殿之外,虽然雅人学士们经常吸收它的养分,但它仍如弃儿被抛入民间乡野,寻找自己生长的地盘。尽管如此,通俗文学还是以各种方式,在民间不断地发展、变化:从《诗经》、楚辞到汉魏六朝的乐府民歌、唐代的变文、宋明的白话小说和戏曲,都有过长足的发展。清代的小  相似文献   

5.
通俗学拥有广大的读群,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学力量。究其原因,通俗学创作把调查和研究读作为创作过程的一个有机部分,适应了广大读动态的、变化的审美意识。人的审美意识是人的社会意识的审美反映,受制于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审美意识中审美情趣、审美理想最为关键,相互融透、活跃于整个审美活动中。前是前提,审美客体不适应读的审美情趣,审美活动则难以进行;后是升华,审美客体不适应读的审美理想,审美活动则难以持久。审美意识具有时代性、民族性、丰富性三大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通俗文学的兴盛与复苏已经成为有目共睹的事实,读者群体的庞大与读者层次的广泛是其显著标志。本文认为,当代通俗文学潮流的强烈、广泛的美学魅力的存在基础就在于,它的题材选择和情节结构之中蕴含了能够满足广大读者“期待视野”中共同具有的在人类某些共有特质作用下产生的期待性的自然质,其存在方式则是,广大读者“期待视野”中的上述期待性在阅读通俗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得到了满足。这种美学魅力之所以十分强烈,就因为通俗作品所能满足的那些期待性隶属于人类意识领域之底层的“情感”层次,是一种不自觉的潜意识;这种美学魅力之所以十分广泛,则是因为通俗作品所能满足的这些期待性的诱发力量和实质内涵乃是一种人类共有的特质。  相似文献   

7.
主持人语:对于文学史研究者而言,丰沛的资料是形成客观史识的基础。由于通俗文学研究在国内起步较晚,因此,研究目录的编纂就显得尤为重要。自孙楷第先生编撰的《中国通俗  相似文献   

8.
栏目特邀主持人:汤哲声主持人语:本期栏目与往期略有不同,本期的三篇文章,都是以往的中国通俗文学与大众文化研究中较少关注的问题,因此本期的一组文章对于通俗文学以及相关学科的研究者拓宽研究视野,扩展研究领域,借鉴研究方法,都会有一定的助益。陈翠娜的相关研究,目前所见甚少。本期发表的杭州师范大学郭梅女士的《泼云  相似文献   

9.
在物欲飞扬的现代社会,通俗文学正不断的发展壮大,显示他特有的魅力.但在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不少的问题,值得人们思考.本文选取通俗文学“消费”这一中心环节,从而对其批评、创作进行分析、透视.  相似文献   

10.
随着通俗文学创作的急骤发展,对于这一文学形态、文学思潮及其创作现状作理论探讨和研究的任务十分现实地摆到了每个理论工作者的面前。这些年,总起来说,通俗文学理论工作滞后的现象是十分突出的,正如有人概括的:“通俗文学一条脚长(创作),一条脚短(理论)。”这一状况亟待改变。但另一方面,近年确也出现了一些不乏见地和深度的探讨、研究文章(有的系著作的章节),它们广泛触及了通俗文学领域  相似文献   

11.
通俗文学以其独特的品质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无庸置疑的地位。近几年来,文学界围绕通俗文学所进行的论争,使不少人对原本熟悉的这一文学类属产生了某种迷惘与困惑。街头地摊上曾一度泛滥过的俗得令人生厌的所谓“文学”,使通俗文学身价倍跌,也因此而遭到普遍的针砭与指责,处于四面楚歌的境地,而许多流行的为人们所推崇的通俗文学作品及文学史上熠熠生辉的古典名著如《三国》、《水浒》、《西游记》乃至《红楼梦》,谁又不能将它们排斥于通俗文学的范围之外。于是,有人提出:通俗文学本身就是一个难以确定、随意性很强的文学概念,对它的理解容易造成概念确认上的错位,以致造成通俗文学研究上歧说纷  相似文献   

12.
通俗文学的勃兴作为新时期文艺的一个现象,引人注目,不可忽视。通俗文学在历史上早已出现,出现了不少作者,产生了一批经久流传的作品,当然也拥有广大读者。自唐人传奇产生后的一千多年间,通俗文学在不同历史时期自有兴衰,但其源流从未中止。最近几年,通俗文学竟成了热门货,来势迅猛,异军突起,其中原因很是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13.
<正> 这些年最时髦的人物是那些身高体壮、西装革履,囊资丰厚,常常出没于舞厅饭馆的“倒爷”;这些年最畅销的图书是那些言情武打、侦被公安、印制粗糙,常常出现于个体书摊的“通俗文学”。正如“倒爷”们的文化水平、举止风度可以用“低俗”来概括一样,通俗文学的名目的本身就标明了它的特征。可以说,“倒爷”与“通俗文学”的“俗”,正是一种代表着俗文化观念的两种不同表现形态,当“倒爷”伴随着商品经济“放活”而出现时,通俗文学也已经作为商品经济时代的一种商品形式出现了。正是这样,我认为,商埠意识与通俗文学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通俗文学是商埠文化意识在文学领域的特殊表现,是商埠文化的应运产物。  相似文献   

14.
通俗文学的文化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通俗文学水准有两条通途,一是提高文学品位,一是提高文化价值。通俗文学属于简单文化和俗文化。具体表现在它的来源和产生、文化诸要素构成、所提负的功能、所运用的技巧、所表现的行为规范和价值准则等方面。将通俗文学划为简单文化和俗文化是指通俗文学审美开矿的初级性、基本性、普遍性,优秀的通俗文学同样包含着们们所需要的文化价值。给予通俗文学以恰当的文化定位,是关系到正确地发挥通俗文学文化价值的重要所在,是正  相似文献   

15.
主持人语:王度庐是现代著名文学家,近年来因李安导演其创作的《卧虎藏龙》获奥斯卡四项大奖而再次受到国人的关注。去年是王度庐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徐斯年先生是王度庐先  相似文献   

16.
提高通俗文学水准有两条通途 ,一是提高文学品位 ,一是提高文化价值。通俗文学属于简单文化和俗文化。具体表现在它的来源和产生、文化诸要素构成、所担负的功能、所运用的技巧、所表现的行为规范和价值准则等方面。将通俗文学划为简单文化和俗文化是指通俗文学审美形态的初级性、基本性、普遍性 ,优秀的通俗文学同样包含着人们所需要的文化价值。给予通俗文学以恰当的文化定位 ,是关系到正确地发挥通俗文学文化价值的重要所在 ,是正确对待通俗文学的一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7.
通俗文学的渊源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早的通俗文学是古代神话。“汉乐府”、“志怪小说”、“轶事小说”是两汉六朝通俗文学的标志。标志唐代通俗文学成就的主要是“传奇”和“变文”。宋代的通俗文学以话本小说和说唱诸宫调为代表。元代的杂剧当属于通俗文学范畴。长篇章回小说、神魔小说、言情小说、历史演义和英雄传奇小说等的涌现,使明代通俗文学呈现一片繁荣景色。清代通俗文学的思想内涵和艺术表现达到了新的高度,侠义小说和谴责小说的问世是近代通俗文学的特色。当代,通俗文学蔚为大观,关键在于提高创作质量。  相似文献   

18.
“通俗文学”是现代社会特有的文化现象,从创作到作品到读者接受都表现出了现代特征,其原因在于现代社会社会关系的商品化以及对个人世俗欲望的肯定,因此“通俗文学”是现代社会中以消遣娱乐为核心,以经济关系为本质的活动。与此相对比,前现代的世俗娱乐文学则与宗法社会关系相联系,它是一种前现代社会中以整合社会为核心,以文化传承为本质的活动。  相似文献   

19.
通俗文学在明代成为文学的主流,袁宏道的通俗文学观是当时历史条件、社会思潮和文学发展的产物。通过对通俗文学在创作论、发展观和表现形式等方面的极力推崇,袁宏道建立起自己的文学思想体系,在当时具有积极的进步意义。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