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曾祖荫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40(6):55-60
本文描述了魏晋南北朝“文以气为主”向唐代“文以意为主”的转化过程。认为“以意为主”在魏晋南北朝就已开始孕育、生长。而“以气为主”向“以意为主”的转化 ,实质上是中国古代艺术范畴体系的元范畴——道 ,在不同历史阶段的不同表现形态。同时 ,论述了唐代“以意为主”产生的历史条件以及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力图见出艺术范畴及其体系的本性之一斑 相似文献
2.
关于中国古代艺术范畴体系的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民族的艺术范畴发展史,可视为该民族以元范畴为逻辑起点和思辨核心的审美心理发展的历史流程;而艺术范畴体系,则是该元范畴符合审美心理规律的历史的展开,并且呈运动状态的、逻辑有序的基本概念系统。中国古代艺术范畴体系乃是元范畴“道”随历史分期发展向二级本质(范畴)转化,并由第三级子范畴(具体艺术范畴)从意动、形态、价值等三个层面上的展开所构成的审美心理一思维之网。道与艺术形象的对立统一,是贯穿中国古代艺术范畴体系发展史始终的基本矛盾。其本身具有自我运动的特点:一是道由外在于艺术而逐渐渗入艺术,最终完全艺术化;二是道由外在于艺术主体而逐渐内化于艺术主体。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美学的重要范畴"味"从《老子》开始提出,在魏晋南北朝时由钟嵘、刘勰、宗炳等完成构建,并在宋朝"尚韵"的文化氛围中获得了深化。"味"的核心内容在前期是对"观道"的要求,在后期是对"古淡"的推崇,并逐渐衍生出"滋味""至味""味外之旨"等概念。从"味"的内涵在中国古代美学中的流变,恰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美学的数次转折。 相似文献
4.
杨星映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6):166-170
气、象、味是中国古代文论最基本的三个元范畴:气范畴表征了文学本源、本体和创作主体的性质特征;象范畴表征了文学的对象与创作客体的性质特征;味范畴表征了欣赏主体的审美感受和创作客体的美感特性。三个元范畴的交融衍生,生发出众多子范畴和范畴群,共同建构了中国古代文论的梯级范畴网络格局,体现了古代文论家对文学特征、规律与本质联系的系统而全面的把握。 相似文献
5.
周兴陆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43(5):143-144
关于中国古代美学的研究,在20世纪上半叶是不成气候的。自新时期以来,适应建设具有民族特色的马克思主义艺美学的学术需要,中国古代美学研究开始兴盛起来。起初走的路子是“以西释中”,当然也有一些扎扎实实的献考辨、解读工作。上世纪九十年代起,关于中国古代美学独特范畴、思想体系等问题,曾展开过普遍的讨论。这标志着学术界走出“以西释中”的模式, 相似文献
6.
樊宝英 《聊城师范学院学报》2005,(3):95-97
范畴,是对事物、现象的本质联系的概括,是帮助我们认识和掌握自然现象之网的网上纽结。人类的理论思维,如果不凭借概念、范畴,既无法展开也无从表达。艺术美学范畴,同哲学范畴一样,也是理论思维的结晶和支点。中国古代美学艺术史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一部美学范畴发展史。事实上,对中国古代美学史的研究正是从范畴人手而起步的。近百年以来,无论是老一代学者的辟荆拓荒,还是新一代学者的添砖加瓦,对中国古代美学史的研究基本上是以范畴为格局的。到目前为止,对中国古代美学范畴的研究,大致分三个层面:一是对个别范畴,特别是中心范畴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意是探讨中国古代诗学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传统的诗言志或诗缘情其实就是诗言意。但在中国古代文论中既有强调又有反对以意为主矛盾的一面,这是因为中国古代文论之意是与气密切关联的道,而道说到底是一种空间性的混沌或混沌的空间,这也就决定了中国古代诗歌是一种空间(或至少是偏向于空间)性的艺术。 相似文献
8.
尹缉熙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20(2):78-80
小说评点熔批评、欣赏及理论于一炉,它在中国学批评史上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是中国小说理论的一份宝贵遗产。本从小说评点的形态、小说评点的特征以及其理论意义和价值,作了初步探讨。这对建构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小说美学,对丰富和发展我国的学理论,将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9.
魏晋名士遵循“象——意——象”的身体逻辑结构,其尚情、重性、求真之“意”,通过艺术表现的动力、内容和理想,与身体的欲望、行为、意向之“象”紧密结合。“风骨”等身体的肉体性存在以及“气”、“清”等身体的精神性存在的批评标准也表明,魏晋“意”“象”的身体逻辑,已经以艺术为载体且两相契合。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艺术审丑现象异彩纷呈,其丰富的审丑意识源于怀疑论的否定精神;不确定性的艺术追求;不虚美不隐恶及怨刺的创作原则;黄土文化的苦难意识等方面。在当今美丑纠缠撕杀的混乱局面下,挖掘、整理、总结中国古人关美丑关系的深刻认识对当代中西感性学的建设有跨文化启示。 相似文献
11.
易匠翘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2(1):69-74
诗词中的“象”即语句的字面含义,而“象”所表达的“意”则是语句真正要表达的含义。当诗词对“象”的描述有意违反会话合作原则时,就会导致诗词中的“象”与“意”表达上的分离,这时的后就是“象”的语用含义。诗词中的“象”在被用来作比、被夸张和被比拟的情况下,都会出现“象”与“意”的分离。“典”在古典诗词中也有同样的情况。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的艺术崇尚空灵之美,中国古代诗学亦复如此。袁枚说:“诗之灵在空不在巧。”在中国古代诗论家看来,诗人创作的目的并不是以实就实,而是在于空诸一切,心挂无碍,以实就虚,容纳万境。在一片光明莹洁的空旷景象中,时时吐露着充实内在、自由无限的生命光辉,这就是空灵美。空灵美,是中国古代诗歌艺术所追求的极境,是富有中国特色的美学范畴。 相似文献
13.
李毅军 《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1,13(3):47-48
中国传统的“道”范畴,内含着“一”与“多”、“有”与“无”、“ 存”与“亡”、“好”与“劣”等人类对于一切存在的辩证的理解,具有极大的包容性,是人类智慧中至高的悟性。而西方之“科学”范畴,不过是之于自然界的办法、手段而已,是支离也。当今“科学”何以能埋下毁灭人类地球的祸根?此乃天下皆以科学为美斯为丑矣之理。对“科学”的迷狂导致了“科学”被滥用、妄用和盗用等严重问题。自恃其有,所以无德;逞强气盛,因此失道。既认识到“科学”之美,又认识到“科学”之丑,方能超越“科学”之失和“科学”之不自由。求科学而不求道,使人类变得野蛮粗鲁、愚味无知,持“科学”之人需要持”之人来启蒙。“全盘西化”乃去高就低、弃大适小、舍本逐末之行为,当弗为。 相似文献
14.
王媛媛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0(6):29-34
《老子》、《庄子》是老、庄以言传"道"的经典之作,然而其中又都有关于"道不可言"的精辟而详尽的论述,在看似矛盾的言、行背后实际上隐藏着一种具有颠覆性、超越性的独特表达方式———道言。这种无关理性、逻辑、概念的弹性语言解决了在本体上"道"之言语的路绝性难题,而老庄关于道不可言的一系列论述也成为魏晋言意之辨的滥觞,对中国古代文论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5.
马丽娜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10,(4):14-15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艺术创作的本质,一方面,主体的本质力量,即由欲望、创作倾向所凝聚的主体本质力量,获得对象化的表达,形成意象;另一方面,对象与自然的本性,也被人从创作倾向的角度加以发掘、表达,实现快乐“人化”或“主体化”,两方面的结合,最终达到了主客体合一的审美状态。《文心雕龙》提出了相当系统而富于创新的意见,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一次空前的总结,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部有严密体系的文学理论专著。 相似文献
16.
马国俊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2(1):190-192
“意象”作为一个美学范畴见于中国古典诗论,但又为各种传统艺术门类品评时所共用。与学和绘画结缘极深的书法艺术,“意象”的营造则贯穿其萌生、发展的始终和创作、批评的全过程,大凡论书,都没有离开对意象的研究和评说。当代书法理论对意象的本质主要有两种不同的认识:一种认为“意象”是“意”在物象上通过比喻、象征、寄托而获得的一种具象表现,将书法艺术史中“自觉”和“自然”阶段列入“意象”范畴,其“意”偏重于客观字所包含的具体“含义”之“意”,其“象”偏重于字的符号图像;一种认为“意象”就审美心理角度说是心和物的同一,就艺术认识论角度说是意和象的契合,就作品表现审美特征说是情和景的交融,意象不是比喻、象征和寄托,应从书法“自觉”阶段开始,“意”是书法创作主观思想情感的表露和反映,“象”是被完全抽象了字符号原有实用性质之后的艺术之“象”。笔较为赞同第二种认识,并认为“意象”是中国传统哲学、美学、学艺术思想等深层次的综合反映,具有不系统而深刻、不全面而广泛、不具体而抽象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
对"象"的命题,从古及今,人们都有较为深入的探讨。从《周易》的"观物取象"到明清学者对"意象"的阐发,"象"作为中国文论中不可或缺的艺术符号,其内涵与解读不断地得到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20,(1)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的代表与体现,其强调中庸的理念,甚至一度成为中国古代君主治理国家的核心思想。而从造物艺术的角度来看,天人合一思想的应用体现出了古代匠人的独特审美思维,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传统造物理念的诞生。在这一审美思维的影响之下,中国匠人在制作器物或工艺品的过程当中,比较重视所使用材料的自然形态,追求浑然雕琢的艺术造诣,强调不留人工痕迹。 相似文献
19.
谭勇民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5(4):34-36
“有”与“无”是中国古典美学中一对重要的审美范畴。有无相生,是文艺创作中一个重要的表现手段。本文从文艺创作的具体实践出发,论述有无相生的一般规律及其在文艺创作中的表现和作用。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古代写南方的许多诗歌里,都出现了“瘴”这个字,这个字似乎成了南方诗歌中的地域特征。然而,时代、诗人观念和生活经验的改变使“瘴”在中国古代诗歌里的具体含义和感情倾向也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