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肇事的兔子     
很久很久以前,在狼群的附近居住着兔子一家。狼们公开宣布,他们不喜欢兔子的生活方式。狼对自己的生活方式推崇备至,因为这是唯一可行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2.
流浪与流浪文学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从荷马开始历经数千年写作界的深情关注到了20世纪,劳身心之苦的经验感受和见多识广的知识阅历作为流浪的外在表现形态正渐渐被人们遗忘,但千年写作文化积淀的“流浪意识”并没有在写作者身上消失,而是以更多更复杂的形态表现了出来一是物理空间位移的游历行为依然普遍存在,习惯上称为“行万里路”;二是行为个体在无目的漂泊中,一种与个体或群体存在处境和精神处境相分离的生存形式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和身份——意识,笔者管它叫“精神流浪”;三是群体或种族在“失根”状态下,因被同化及精神本源的失却而凝积为一种隐蔽的社会无意识状态,我称之为“种族流浪”;四是一种逃避方式,本质上即是远离主流文化中心自我放逐至边缘处境,理论界定义为“流亡”。本文就此四方面的代表作家及文本试作简略举证和分析。  相似文献   

3.
李红英 《考试周刊》2010,(6):240-240
现今社会上出现了许多流浪动物伤人事件,究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原饲养动物的主人缺乏责任心和法律责任意识,另一方面行政机关对于动物管理力度不够。将施行的《侵权责任法》虽然规定了原动物饲养人赔偿受害者的条款.但在实际中很难实行,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三方面建设.  相似文献   

4.
我们以徐州市流浪儿童为重点调查对象,同时也结合山西大同,江苏南通等地的实际情况,经过对河南郑州流浪少年儿童救助中心救助方法的参观学习,在这长达十个月的实地调查,资料查阅和理论研究之后,提出了针对流浪少年儿童救助保护的几方面救助内容与方法,希望引起各级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广泛注意。  相似文献   

5.
6.
流浪对于屈原来说,既是人生中无奈的选择,又是一种心灵的需要。通过解读屈原作品发现其作品流露出试图以流浪摆脱痛苦、获得人生解脱的倾向。因此,屈原具有一种流浪情结。其实,流浪的实际作用之一就是获得视觉的充实。对于人来说,感官的满足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视觉在人的感官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流浪未成年人的心理特征与心理救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流浪未成年人是一个特殊的社会弱势群体.其心理与行为均表现出一定的异常.在调查和深入访谈的过程中,我们尝试运用心理学和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和理论,用艾森克个性问卷(儿童)(EPQ)和儿童行为量表(CBCL)了解流浪儿童的心理状况;并进行生命历程的访谈,探讨流浪未成年人流浪的社会性因素;同时尝试运用支持疗法、强化与惩罚、认知重建、同伴教育等心理学方法对流浪未成年人进行心理救助.  相似文献   

8.
索尔·贝娄的小说呈现出典型的流浪特征,流浪主题在其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并且具有深层次的内涵。贝娄意象化地运用了他的犹太经验,将犹太民族特有的历史际遇、宗教文化观念作为文学的某种构因,并把它与美国文化相结合,对整个人类的生存境遇进行了深刻的探讨与揭示,从而使其作品具有了世界性的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9.
违法流浪少年儿童的矫治与回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浪儿童违法是因为他们没有完成社会化过程或他们的社会化过程出现问题所致。它既有一般青少年违法的共性,也有其自身特点。家庭、学校、社区、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良少年群体内部的相互影响都会导致儿童外出流浪、违法。违法流浪儿童的矫治与回归是一个再社会化或继续社会化的过程,这一工作应由矫治社会工作人员在社区中进行。  相似文献   

10.
学术界对流浪儿童的研究经历了问题取向和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取向,初步对与流浪儿童自身相关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进行了探讨,心理干预研究初见成效。未来的研究需要在实证研究方面进一步拓宽研究范围,加强有针对性的干预研究,为使流浪儿童尽快回归主流社会做出心理学专业的努力。  相似文献   

11.
无名流浪人员交通事故索赔案件不同的处理结果,已经引起了各方面的高度重视,应该从法理学的角度进行思考,以建立我国的公益诉讼制度,完善我国的救助管理制度,切实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2.
现在有很多宠物被遗弃,变成了流浪动物。这引发了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带来了安全隐患,如扰民伤人,随地大小便,传播疾病……有一些爱心人士会帮助这些流浪动物,如投喂食物、组织领养等,而更多的人虽然心存怜惜,却不知道该从何做起。  相似文献   

13.
运用社会历史学、文化学和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观点和方法,归纳梳理流浪女性形象在现代文学各时期的具体呈现形态,即新文化思想萌发期的苦闷求索,大革命后的理想幻灭,四十年代的继续挣扎和寻觅,从而认识关于女性意识的张扬与压抑、社会(家庭)角色的他律与自认等总体特征。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以235名男生(其中流浪儿童75名,流动儿童88名,处境正常儿童72名)为被试,采用问卷法,通过流浪儿童与流动儿童及处境正常儿童在性格和行为各重要指标上的比较来分析流浪儿童的性格和行为特点。结果表明:(1)与流动儿童及处境正常儿童相比,流浪儿童的自控能力、自我概念水平较低,享乐取向和潜在犯罪倾向较高,更倾向于外部归因;(2)流浪儿童的依赖、焦虑、退缩、冲动、夸大等行为更多,更具攻击倾向。  相似文献   

15.
流浪儿童问题关系重大,目前我国仍有数百万的儿童处在流浪境地,他们的权益得不到保障而且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本文通过对流浪儿童福利和救助政策现状的探究,力图找到当前流浪儿童福利政策中存在的问题,探求有效的解决流浪儿童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奥吉.马其历险记》是贝娄的第三部小说,主要描述了犹太青年奥吉为了寻找他"足够好的命运"而漂泊的一生。故事是以双重流浪的形式构建的,一层是身体流浪,一层是精神探索。小说反映了贝娄作品的一个永恒主题即个体与外部世界之间的冲突。文章旨在对奥吉的双重流浪进行分析。通过对贝娄流浪情结来源的研究,揭示奥吉漂泊探索的驱动力量之所在。同时,从犹太民族的思想观念和存在主义的一些基本原则出发,对奥吉没有终点的旅程作以分析。  相似文献   

17.
流浪未成年人所具有的独特心理特征在认知发展、行为表现及社会交往方面与其他未成年人有着明显不同。流浪未成年人受不良环境因素的影响所导致的自控能力弱、经常性地自我否定、不信任他人等情况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成长及社会发展。流浪未成年人所产生的负面效应已经引起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近年来,政府加快推动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倡导社会工作机构从专业的角度介入该群体问题的解决,不断化解其中的社会矛盾。结合流浪未成年人这一特殊群体的现状、特征及形成原因,从外展社会工作的角度出发总结梳理解决方案,为社会工作介入流浪未成年人服务的研究提供方向与思路,加强社会大众对该群体的重视,帮助流浪未成年人重新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18.
19.
教育的流浪     
吕伟超 《师道》2011,(7):96-97
春天里,繁花旖旎,醉迷人眼,可是,你的心灵“看见过花吗?只一朵,你看见过吗?”是啊,一夜春雨,渑尽轻尘,春花散空,不著痕迹,我看见过吗?在这春风沉醉的晚上,翻看许多册的《三毛文集》,但见云涛情动,纸上风生,可谁又能想到,那放逐里的彩袖绚烂,那流浪里的荒漠甘泉,竟是一个逃学女子的柳枝轻歌。  相似文献   

20.
对流浪儿童的救助应该突破以往单一通过物质救助、外在救助的模式,加强对流浪儿童的心理救助;促成流浪儿童重返家庭不是对家庭的简单的、短暂的行为回归,而是健康人格的回归、心灵的回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