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彭佳 《东南传播》2015,(8):46-48
川剧,作为四川文化和四川旅游产业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传承与发展值得人们关注。新媒体环境下的川剧,既是川剧运用新媒体优势的传播,也是川剧的与时俱进。在实践中丰富川剧,从真正意义上贯彻"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的思想,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以民族文化"软实力"走向世界。本文以新媒体时代下川剧的传播为研究对象,在了解新媒体涵义、川剧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从"内容为王"的数字化再生产、"碎片化"的网络传播、"个性化"的应用型传播、多媒联动四个方面分析,为新媒体时代下川剧如何更好进行传统文化普及,推动川剧良性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思路,具有研究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调查了新媒体环境下青少年数字身份各因子之间的作用机制,采用问卷方式对312名中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他们的数字身份包括"友谊驱动"、"新媒体素养"、"网络公共文化"、"兴趣驱动"四个因子。其中"友谊驱动"是青少年网络参与的主要类型。在数字身份的四个维度中"友谊驱动"和"兴趣驱动"都对"新媒体素养"产生直接显著影响,"友谊驱动"对"网络公共文化"产生直接影响,"新媒体素养"和"网络公共文化"之间没有直接作用关系。据此我们提出了相应的教育建议。  相似文献   

3.
新媒体环境下亚文化群体文化身份认同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彦林 《新闻传播》2012,(3):194-195
新媒体的大力发展,使中国社会正在进入一个文化多元共生的时代,造成主流与非主流文化同台博弈之势。在新媒体环境下,新媒介已成为建构亚文化群体文化身份的主要渠道;但因亚文化常被等同于反文化或俗文化,过于强调其非主流性,决定了新媒体环境下亚文化群体的文化身份认同,则必然表现为一个"生成、流转、断裂、死亡"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1]以"学习强国"APP平台为例,分析新媒体在华夏文明传播中的表现形式、内容特点,并就进一步提升新媒体环境下的华夏文明传播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在新媒体时代,由"互联网+"构成的营销模式层出不穷.许多城市通过新媒体传播当地的旅游文化以此塑造城市形象,带动了城市间旅游经济的发展,近两年来"网红"城市的数量只增不减.鉴于利用短视频推动城市旅游文化现象的塑造这一趋势,文章通过分析广西桂林市自身的资源及优势,总结出该市的旅游文化在新媒体宣传中依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  相似文献   

6.
周宇 《今传媒》2012,(3):72-74
随着我国文化市场的开放与发展,明确要将文化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作为在数字化胚胎中孵化并在媒体融合及三网融合浪潮中诞生的新媒体"安徽网络电视台"如何借力国家政策引导,在自身成长中通过完善品牌传播建设,打造视频门户特色品牌,树立新媒体文化品牌成为数字文化品牌时代发展的要求。本文借文化发展之势为背景,以安徽网络电视台为例,紧扣网络电视新媒体文化品牌传播的主题,通过阐述品牌传播的原因,品牌传播的过程以及品牌传播的管理,为推动新媒体文化品牌健康和谐的成长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7.
2010中国新媒体传播学年会于2010年12月9日-10日在暨南大学召开.本次年会由中国网络传播学会主办,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承办,暨南大学海外华文文学与华语传媒研究中心、暨南大学媒体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协办.来自中国大陆及港澳台的专家学者百余人参加了研讨.围绕"新媒体·新生活·新世界"的主题,除主题演讲外,会议分设"媒介融合与社会发展研究"、"新媒体与政治传播研究"、"移动新媒体研究"、"新媒体与公民社会研究"、"网络新媒体业务实践研究"、"新媒体产业研究"、"微博客传播现状与趋势研究"、"新媒体基础理论"、"新媒体文化研究"9个专场.本次年会的亮点之一是首次使用微博直播"上墙",实现了新媒体研究与新媒体传播的统一,体现出鲜明的新媒体研究特色.  相似文献   

8.
魏葳 《新闻传播》2014,(3):96-97
"微博体"作为网络时代新兴的文化现象,其话语形式不仅在微博平台和网络空间广为传播,甚至也影响到了传统媒体的话语表达,形成了舆论空间一股不容忽视的文化力量。流行背后,微博体现象反映了新媒体传播时代中更深层的文化危机。基于此,通过分析"微博体"的特征与本质,结合该流行现象在不同领域的表现和作用,解读在新媒体传播时代的背景下,"微博体"现象背后的文化困境。  相似文献   

9.
在新媒体的生态环境之下,人文课堂"礼乐文化"的教学方式深受影响。为了消除礼乐文化与大学生之间的时代隔膜,需要进行一定的文化场景复原。单纯利用文献资料的讲述是无力的,绘图手段的调动又有技术性的限制,由此而言,新媒体数字化技术的复原,对于礼乐文化教学大有裨益。新媒体的互动性功能可以适当发掘,一方面让学生在交互对流中达成思维方式的碰撞,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使学生与教师之间达成有效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0.
随着受众需求和传播环境的变化,少数民族文化面临着认知度较低、受众减少、对外传播效率低等问题,而新媒体为少数民族文化传播提供了平台,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少数民族文化闭塞传播的窘境。"三月三"是广西壮族的传统节庆,借助于新媒体的传播优势,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三月三"的影响力,营造了浓厚的"三月三"传统节庆的氛围。本文旨在以广西壮族"三月三"为例,从传播内容、媒介特性、传播效果等方面探究新媒体对少数民族形象建构的影响。研究发现,新媒体的传播形式激发了受众的积极性与参与度,有效提升了少数民族的影响力,有利于构建一个完整的、具有特色的少数民族形象,使广西少数民族形象在区域内外得到重新认识和有效传播。  相似文献   

11.
后申遗时代湘西土司文化传播中存在传播方式单一、传播内容深奥、受众范围狭小、传播体系不健全、反馈机制欠缺等问题。当下,新媒体的介入使湘西土司文化传播的受众范围更广、呈现方式更丰富、交互机制更健全。通过对"永顺老司城"相关媒体的统计和分析,本文提出了后申遗时代构湘西土司文化构建"三位一体"的新媒体传播体系、精心挖掘土司文化内涵、实现土司文化传播的话语转换、打造一批知名的土司文化新媒体传播平台的传播构想,以提升土司文化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2.
王宇龙 《传媒》2019,(5):76-78
红色文化对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新媒体时代,红色文化传播面临着在场传播互动性不足、感染力不强等问题,媒介化传播与受众连接失效的问题。为此,需要充分利用VR/AR等新媒体技术,增强在场传播的互动性、沉浸感;充分利用"两微一端"和视频传播、游戏传播等形式,提升媒介传播的有效性,以此实现新媒体时代红色文化传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张智妍  郭枫 《东南传播》2021,(1):100-102
新媒体在非遗文化保护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若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创新性保护,必须重视非遗在新媒体上的叙事表现。新媒介叙事系统相较传统叙事有所变化,非遗文化在新媒体中的叙事表现也发生了变化。针对这些变化,在三个方面分析在新媒介环境下非遗叙事的"年轻化"策略:传承人媒介形象的年轻化;叙事话语的年轻化;媒介叙事载体的年轻化。为此,搜集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媒体上的相关叙事案例,从媒介叙事的角度来阐释非遗年轻化形象的建构,并针对现有的媒介叙事情况提出问题与策略。  相似文献   

14.
在繁复的国内外民族发展背景下,新媒体时代少数民族文化传播呈现出以流行与民族元素融合为趋势,以个体形象可视化、碎片化传播为特点,以人口流动、旧有传播模式调整、新媒体技术影响及国家安全需要为动因的传播模式改变。从内容上防止"去内涵化"现象,树立"符合"而非"迎合"的传播态度,是更好地传播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5.
会议     
《传媒》2012,(1):6
正"新媒体时代中华文明的现代传播"国际研讨会在京举行12月8日,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与美国国家地理频道合作举办的"从孙中山到乔布斯:新媒体时代中华文明的现代传播"国际研讨会在京举行。该论坛以  相似文献   

16.
陈洪波 《传媒》2014,(9):53-54
正仅仅10年,中国当下年轻人最流行的问候语就由"今天你上QQ了吗?"变成了"今天你上微博、微信了吗?"以互联网、手机、微博、微信等为代表的新兴媒体,正在快速渗透进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对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与此同时,各种新形态的社会文化也因为新兴媒体的广泛应用而不断形成和演化。新媒体传播的文化特征及作用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归于"新媒体"的新兴媒体至少有30多种,如互联网、微博、搜索引擎、虚拟社区、手机等。在社会互动中,新媒体呈现出了其特有的文化特征。传播主体大众化,媒介赋权  相似文献   

17.
在网络时代,新媒体采编人员充当着新闻传播"把关人"的角色,在舆论导向和构建网络文化中承担着重要责任。由于互联网信息量大、即时传播的特点,新媒体采编人员既要对信息进行分类整理,也要善于筛选、甄别信息的真伪,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近年来,新媒体蓬勃发展,与之相对应的问题是新媒体采编人员缺乏相应的专业培训,负面新闻事件屡屡发生,造成了不良的社会舆论影响。因此,新媒体采编人员提高自身技能水平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8.
伴随新媒体的发展,新媒体在高校社团文化建设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当前新媒体对高校社团文化建设的影响,并提出了运用新媒体进行高校社团文化建设的策略,以期高校在进行社团文化建设的时候能够把握住新媒体带来的机遇.  相似文献   

19.
社科期刊出版业是我国文化知识信息的主要载体之一,担负着传播我国文化思想的重任,为当代科技创新与文化思想发展提供先进的科学理念、人文精神与创新方式.在"互联网+"时代,新媒体文化传播方式改变人们对传播媒体的认知,社科期刊发展也面临挑战.改革与创新社科期刊出版业发展模式是时代发展要求,因此我们要结合当代新媒体技术发展特点,探讨新媒体环境下社科期刊出版业发展新趋势.  相似文献   

20.
在当前媒体融合的趋势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如何融合是焦点和难点。传统媒体有其深厚的文化积淀和资源优势,新媒体拥有最新的传播手段和技术优势。文章结合业务实践,分析阐述了媒体融合必须立足"文化共鸣"这个共同点,融合各自优势,发挥长处,才能跟上潮流,走上持续发展的大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