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杭羽 《东南传播》2014,(9):122-124
作为城市购物消费空间的典范——大型超级市场,为了达到所设定的营销目的,利用其消费空间自身的设备、材料以及空间内部的商品体系、意识形态与购物者形成游戏型的互动关系。而需要依靠广告获知信息与曝光内心需求的都市游荡者进入超级市场消费空间以后,消费行为结构化,为追寻属于自己的"徽章"而渴望新型消费空间类型的诞生与新消费权力的占有。  相似文献   

2.
张顒 《今传媒》2013,(2):42-44
本文通过透析田子坊中的构成元素、形成特性,看田子坊在上海都市文化消费中所构成的独特消费环境与文化优势。田子坊作为上海都市文化的重要载体与传播窗口,其本身成为一种城市传播的媒介,聚合上海都市文化因子,打通都市文化与都市人的文化沟通路径,多角度、多层次的塑造了上海都市文化的消费路径与文化感观,成为了上海都市的一种文化隐喻。  相似文献   

3.
所谓图书出版业的多角化发展.即指出版物扩张型的多方面经营,目前.中国图书出版业的多角化发展主要是指电子.音像出版物的发展。中国的电子.音像出版事业是在80年代初创立起来的,90年代末.电脑、VCD消费开姑转向沮软件消费为主,电子出版物成为出版社关注的焦点,新华书店也在积极扩大光盘销售渠道。电子、音像出版作为两项新型的出版业务,其业务内容与业务模式都有别于传统出版.故有待于进一步地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4.
解析跨城乡文化传播的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众化是以全球化的现代传媒(特别是电子传媒)为介质大批量生产的当代化形态,是处于消费时代或准消费时代的,由消费意识形态来筹划、引导大众的,采取时尚化运作方式的当代化消费形态。”①作为一种历史性化形态,大众化最先产生于西方社会,兴盛于本世纪30年代的欧美发达国家。九十年代开始兴起的中国大众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整体变革的一部分。它是与现代都市和大众群体、大众传播媒介相伴的,受市场规律支配的一种化表现形态。当前,在国内经济发达地区,尤其是在城市里,大众化已成为人们化生活的主要消费内容。  相似文献   

5.
文学期刊与微信文学公众号作为出版物,二者具有满足文学消费、推广文学产品、引导文学趣味、构建文学语境等共同点。同时作为出版物,二者又具有各自的特点,它们在内在容量、出版定位、编读互动以及共享性质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6.
90年代以来,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文化环境也随之改变,人们的生活条件提高,日常的生活需要已经完全得到满足,因此人们已经不再局限于日常所需,而是追求品位、地位和精神等方面,这样的社会文化环境,催生了消费主义。都市小说是都市化进程的文化表征,描述了都市人在都市生活的成长环境、文化背景以及精神状态,但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都市生活逐渐追求视觉化和消费化,于是都市小说内容也随之发生变化,并逐渐打上消费主义烙印。本文从消费主义角度,解读都市小说创作,分析作家身份的演变以及视觉化转向,审视消费文化对都市小说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7.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集大成者.是建筑、时装、美食、艺术和财富的总汇,作为城市重要传媒之一的都市广播一向以全情反映时尚潮流、关注城市民生、贴近城市生活为己任。随着2004年“广播产业发展年”的确立,都市广播的时尚化路线变得愈发清晰.都市广播只有具备驾驭多元时尚文化潜质的能力。把握时代脉搏,才能使文化的光环与商业的浪潮合力.从而成为对城市主流人群具有影响力的媒体。  相似文献   

8.
任何一种出版物,是适应精神文化领域生产和消费的需要而逐步形成发展的一种社会分工,在这种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编辑主体起着中介和联结的作用。因此,无论从整体出版工作还是从出版物所承载的文化信息的传播关系,还是就与其改造对象——社会文化环境来说,编辑都始终处于主体地位。编辑主体的行为直接关系到出版物的质量、声誉和效益。  相似文献   

9.
王敏 《新闻界》2013,(1):34-37
本文主要探讨了都市类报纸受众的文化空间与消费意识,梳理并充分例证了都市类报纸受众消费意识的五种基本类型与其文化空间之间的互动关系,即受众与文化消费意识;受众与精神消费意识;受众与物质消费意识;受众与公共消费意识以及受众与生态消费意识,认为都市类报纸的定位与销售目标必须以受众文化空间和消费意识为导向。  相似文献   

10.
移动互联时代,行业形态、内容生产、产品服务、营销推广都在经历场景化嬗变,内容场景化是在产品整体视角下展开内容产品各层面的场景化尝试,也是VR/AR出版物实现破局的关键.通过场景化体验,用户可以实现与VR/AR出版物场景化模式的深度连接,获取更清晰的认知和感受.在产品层次理论框架下,本文认为VR/AR出版物的场景化生产可...  相似文献   

11.
近些年,我国出版业迅速发展,居民在出版物上的消费金额逐年增加,但是我国居民的出版物平均消费倾向呈下降态势.本文从出版物消费水平、平均消费倾向两个方面对我国的出版物消费区域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指出应采取措施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改善全民阅读状况,加强出版物低消费区域的市场开发力度,大力推进出版物市场流通渠道和发行网点建设.  相似文献   

12.
时至今日,《良友》已经作为一种都市文化符号载入中国的出版史。它记录时尚,记录生活,记录那个年代的方方面面,是研究民国时期中国都市文化最宝贵的第一手资料。杂志这一媒介形式产生于城市,具有构造和凝聚城市共同体的天然功能。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商业繁荣,文化产业发达,是当时中国新闻业的中心,诞生了为数不少的出版物,《良友》是其中反映都市时尚化程度最高的一种。1926年《良友》画报由文化商人伍联德创刊于上海,1945年停刊。在  相似文献   

13.
在现代生活视觉化的趋势下,消费行为成为一种日常表演。本文采用观察法、深度访谈的研究方法,记录部分Z世代青年的日常消费状况与消费情感心理。研究表明媒介为提供青年群体展示消费的场域,资本以不在场的形式提供消费的物品,伴随着互联网成长的Z世代青年群体在消费认知、心理、行动上的变化都受控于资本媒介景观的构建。青年群体作为消费的主力军影响着未来市场的消费转向,本文从资本、媒介与日常生活中的媒介景观角度来探讨Z世代的情感消费以审视媒介景观对青年群体消费生活中的剥削和异化。  相似文献   

14.
刘和明 《今传媒》2010,(2):74-74
出版物的盗版问题,是世界各国都在设法整治的棘手问题。盗版出版物严重损害了众多创意、创作、制作者的知识产权权益,亦损伤了整个社会安全享用文化成果的消费和使用心理,甚至损伤到了人们正常文化消费  相似文献   

15.
迟玉斌 《大观周刊》2010,(37):177-177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大学生已经成为城市消费的一个重要群体,其消费行为对城市整体消费和社会、经济发展都产生着重要影响。本文根据对我国在校大学生消费情况的实际调查,运用经济学和统计学的研究方法研究我国大学生消费的基本特征,不同大学生群体的消费模式。研究证明,大学生是一个特殊消费群体,其消费特征很大程度上是由这一群体自身的特点赞成的,并不完全受所在地区消费水平的限制。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采用RDD抽样方法在北京、成都、广州三个城市采集了849份调查问卷,从城市居民影像消费渠道覆盖率、影像消费的人口特征、影像消费类型、互联网影像消费的网站来源四个方面考察了中国都市影像消费生态.数据分析结果发现:一是城市居民的影像消费渠道已呈现明显的多元化趋势,这种趋势由于媒介形式和影像形式的不断丰富而得以加强;二是在影像消费渠道上,以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呈现衰落趋势,代之以互联网作为代表的新媒体形式兴起;三是所考察PC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电影院受众结构特征与电视有明显差异;四是优酷土豆网、酷6网在影像消费的接触网站中占据龙头地位;五是社交网络和微博兴起为影像消费提供新的展现形式.  相似文献   

17.
纵观30年的出版改革,不难发现:这是一部没写完的市场化的历史。纵观30年的出版改革,不难发现:这是一部没写完的市场化的历史。出版的市场化,意味着出版物从生产到消费的各个环节都主要依靠市场来调节。其最外在的表征是具有意识形态属性的精神产品——出版物的市场化,  相似文献   

18.
在新疆以乌鲁木齐为首的城市群中,市民原本没有读报的习惯,加之人口稀少、广告市场狭小,都市类报纸的发展前景起初并不被业内人士看好。1999年3月26日诞生的都市消费晨报虽不是新疆首家创办的都市类报纸,但它激活了新疆报业市场。 都市消费晨报(以下简称消费晨报)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机关报新疆经济报创立的子报。创刊之初,根据当时新疆报业的整体状况,给自己定的日标是两年内让发行量达到5万份。事实上,当年8月27日消费晨报由周四刊改为日报之际,报纸发行量已  相似文献   

19.
目前日本的出版业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版权产业,市场消费带动创作,这是出版物内容丰富的根本保证.相关产业群互动,如影视、通信、游戏、玩具、食品等行业都有从出版物衍生的产品.日本有一套完整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市场化运作规范,使人不敢或不愿有侵权盗版的行为.  相似文献   

20.
《乌鲁木齐晚报》作为乌鲁木齐市委的机关报,承担着及时向读者传递党的大政方针及市委市政府决策的职能,这种职能也决定了《乌鲁木齐晚报》在与市委、市政府及所属相关职能部门联系和沟通时,有着独特的便利条件。同时,《乌鲁木齐晚报》作为党报的性质,也决定了报纸的采编人员在从事新闻报道时,要比其他都市类媒体的从业人员具有更强烈的责任感,对新闻的真实性和权威性要负起更多的责任。小资料《报纸出版管理规定》和《期刊出版管理规定》中规定,公开出版的报纸、期刊,应编入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这里应指出的是,报刊的“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过去大多数报刊一直标注为“国内统一刊号”。其实从国家标准来讲,应是“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新闻出版总署2005年发布的《报纸出版管理规定》、《期刊出版管理规定》再次明确,正确的标准应是“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此外,过去大多数刊物标注的“国际标准刊号”或“国际统一刊号”,正确的标注应是“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如《新疆新闻出版》杂志的正确标注是“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1672-2485,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65-1240/G2”。《乌鲁木齐晚报》(汉文版)的标注是“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65-0013”。请检查一下,你们的报刊标注正确吗?如不正确,请予以纠正。如何正确标注报刊连续出版物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