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高校课程内部要素主要包括学科、专业、课程内容、教师和学生等,它们是高校课程系统的核心因子。这些要素既自成体系又相互制约,它们之间的协同或竞争使得高校课程系统成为一个开放的有机整体。本文从自组织理论的视角,对高校课程系统要素间的作用加以分析,并阐述其自组织特性。  相似文献   

2.
论课程文化的自组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传统研究从外在的角度探讨课程文化的发展规律,把它视为一个被动的他组织系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课程文化是一个自组织系统,具有一定的自组织机制:“开放”是课程文化发展的外部条件,“远离平衡态”是课程文化发展的内部条件,“涨落”是课程文化发展的起因;“竞争和协同”是课程文化发展的动力,“序参量”主导着课程文化系统演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课程走向自组织——后现代课程理论之复杂性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课程范式与科学范式的关系,从复杂性视角解读后现代课程的主要思想,讨论了后现代课程的基本走向——自组织。  相似文献   

4.
课程作为一个自组织系统,具有自身的发展规律。开放和非平衡是课程发展的前提条件;涨落是课程发展的起因;竞争和协同是课程发展的动力;渐变和突变是课程发展的途径;创新是课程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在课程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应该自觉遵循和运用课程发展的自组织规律,创造条件,把握机遇,正确引导,适时地促进课程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高校青年自组织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青年自组织是当前大学生群体中出现的新的组织和集结方式,它的兴起和发展对满足大学生多样化的成长需求有积极的作用,但也对高校学生管理带来新的挑战.笔者分析了高校青年自组织的成因、特征、类型及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6.
试论高校虚拟社区的自组织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虚拟社区是一个自组织存在物。高校虚拟社区始终处于一种动态的演进过程,负熵流是其有序演进的动力源泉,规则是保证其有序化程度的序参量,精神文化的意义是虚拟社区内稳态形成的吸引子。  相似文献   

7.
高校青年自组织一直是大学校园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高校青年自组织在组织特点和活动特点方面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成为高校学生管理的新课题与新挑战.通过详尽分析,提出了加强高校青年自组织管理的合法性原则、接触性原则、差别性原则和人本性原则.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我国青年组织呈现出类型、活动形式多样化等特点,其中以扁平式、网状的自发形成的青年自组织发展较为迅猛,遍布于社会之中。文章以重庆市为例,采用问卷调查、个案访谈等研究方法对青年自组织成员的基本情况、活动内容、运作方式等方面作了调查研究,分析探讨了制约青年自组织发展的各种主客观影响因素,并从提升青年自组织能力、加强共青团引导和管理、提供法律政策保障等三个方面提出对策和建议,以期促进青年自组织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田新伟 《考试周刊》2011,(35):191-192
自组织是复杂自适应系统的一个主要演化模式,文章逐一分析高校继续教育自组织团队的内容,构建了其自组织团队管理模式,以期对我国高校继续教育组织管理创新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0.
高校网络青年自组织以其对象特定、动员迅速、行动隐蔽等特点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挑战和新课题.因其与高校传统组织产生了组织缝隙和功能缝隙,使高校网络青年自组织因“网”而兴,因“缘”而聚.尽管其特殊的组织特性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力与覆盖力,但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党团组织在团结青年方面的凝聚力.高校可以从实现文化引领、组织互动、教育创新、管理拓展等四个方面入手,对网络青年自组织进行正确引导.  相似文献   

11.
课程是高等学校教学建设的基本单元,是提高教学效益和效率的基本要素之一,也是学生消费高等教育资源的基本单位和载体。其作为实现教育目的的中介,在高校人才培养中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课程资源是教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成课程的要素来源,是课程设计和实施的全部条件及基本组成部分的总和。课程资源依据其特点可以进行不同的分类。作为一个系统,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管理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2.
高校核心竞争力的自组织演进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核心竞争力系统的演进过程是一个典型的自组织过程,自创生、自适应、自生长及阶梯演进是其中的主要活动。自组织促使系统经历了从产生到形成、从形成到发展、从发展到衰退、从旧结构的崩溃到新结构的再创生等不断螺旋上升的运行活动。  相似文献   

13.
论高校课程群“四级体系”建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校课程群建设是近年高校课程改革的热点。本文对目前高校课程活动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高校课程建构正朝向学科问交叉、融合等方向发展,并进一步阐述了“文理学科通识课程群、学科通识课程群、专业基础课程群、各专业课程群”的四级课程群体系的设想。  相似文献   

14.
"国家课程"与"学校课程"都是"预期的"、"未完成的课程"。只有高等学校课程成为"学生课程",实现了大学生的"自我扬弃"和"自我超越",它才成为"完成的课程"。当高等学校课程成为"学生课程",每一个大学生都不仅仅有自己的学科与专业,更重要的是有了属于自己的独特的课程体系,有了自己独特的知识结构、技能结构、文化视界、科学与人文精神、个人修养等。  相似文献   

15.
依据现代化课程特征,文章提出大学数学课程以专业需求为导向,采用新的教学理念,应用现代化的媒体工具,实施研究型教学模式。大学数学课程现代化有助于促进数学理论在专业和实际中的应用,有助于培养现代化的人才。  相似文献   

16.
关于大学课程设置的三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程改革是大学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大学课程设置的逻辑起点是学生发展的需要;大学课程设置的知识模块不是封闭的"金字塔"形状,应该是开放的"知识树"状态,课程设置的价值取向应坚持技术知识本位、知识能力本位和做人本位的有机统一;大学课程设置门数每个专业控制在50~60门课程之间、总学分控制在150~160之间、每个学分控制在15学时左右,选修课程、通识课程、实践课程分别控制在占课程总教学时数的1/3为宜。  相似文献   

17.
课程建设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核心环节,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最终落脚点.当前大学课程建设面临诸多的困难与挑战,对此应采取切实有效的策略.其内容包括:以更为明确的“课程目的”指导课程建设;将课程建设从“教师”立场转向“学生”立场;努力提升教师课程建设的能力和水平;让学生成为课程建设的积极力量;将社会需要作为课程建设的直接依据;以更加开放的课程视野推进课程建设;以新的概念来定义和建设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18.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一些不稳定因素在大学生中时有发生,对高校的改革和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本文从这些不稳定因素入手,分析了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传统高校课程显露出的缺陷和弊端渐渐不能满足后现代社会和人自身的发展需求,高校课程改革势在必行。与此相对应的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在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透射出它对教育和社会生活产生的深刻影响,因此将后现代主义引入高校课程改革的研究也成为许多学者的研究重点。在分析后现代主义的主要特征的基础上,对现代课程进行批判和质疑,进而呈现后现代主义的代表小威廉姆E.多尔的课程理论——4R课程,揭示后现代主义教育理念对当前的大学课程改革具有的重大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20.
论大学课程综合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大学课程建设是强化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大学课程综合化,是适应当代科技和社会发展需要、深化大学教育综合化改革的一种新的课程理念,是以形成学生的复合性、技能性、创新性知识结构为目标而系统设计与协调整合大学课程结构和内容中的各组成要素的一系列动态优化过程,包括课程结构综合化、课程内容综合化和课程形式综合化。实施大学课程综合化,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综合与特色、综合化与专门化这样两个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