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取与舍     
“取”是一种本事,“舍”是一门哲学。没有能力的人取不足,没有通悟的人舍不得。 舍之前,总要先取,才有得舍;取多了之后,常得舍弃,才能再取。所以“取”与“舍”虽是反义,却是一物的两面。  相似文献   

2.
取与舍     
“取”是一种本事,“舍”是一门哲学。没有能力的人取不足:没有通悟的人舍不得。舍之前,总要先取,才有的舍;取多了之后,常得舍弃,才能再取,所以“取”与“舍”虽是反义,却也是一物的两面。  相似文献   

3.
取与舍     
“取”是一种本事,“舍”是一门哲学。没有能力的人取不足;没有通悟的人,舍不得。舍之前,总要先取,才有得舍,取多了之后,常得舍弃,才能再取。所以“取”、“舍”虽是反义,却也是一物的两面。人初生时,只知取。除了取得生命,更要取得食物,以求成长;取得知识,以求内涵。既然长大,  相似文献   

4.
取与舍     
刘墉 《内蒙古教育》2007,(7X):61-61
“取”是一种本事,“舍”是一门哲学。没有能力的人取不足;没有通悟的人,舍不得。  相似文献   

5.
著名作家刘墉的《取与舍》,短小精悍,意蕴丰厚,阐明了“取”与“舍”的辩证关系,表明人生应有取有舍的道理。一、深邃透彻的认识作者以洞悉人生的深邃眼光和冷静的思考,阐发了人生“取”与“舍”的深刻内涵。“取”是本事,无能之人取不得;“舍”是哲学,通悟之人方舍得。少年取其丰舍不能  相似文献   

6.
取与舍     
"取",是一种本事;"舍",是一门哲学。没有能力的人,取不足;没有通悟的人,舍不得。舍之前,总要先取,才有得舍;取多了之后,常得舍弃,才能再取。所以"取"、"舍"虽是反义,却也是一物的两面。人初生时,只知取。除了取得生命,更要取得食物,以求成长;取得知识,以求内涵既然长大,则要有取有舍,或取熊掌而舍鱼,或取利禄而舍悠闲。至于老来,则愈要懂得舍,仿佛登山履危,行舟遇险时,先得将不必要的行李抛弃;仍然嫌重时,次要的东西便  相似文献   

7.
“舍清溪之幽,得江海之博;舍分寸之惑,得苍穹之大;舍举目之求,得天地之志。”这是著名的“舍得酒”在电视中的一段广告词。有人说,“舍”是一门哲学,“得”是一种本事。没有能力的人得不来,没有通悟的人舍不得。如何进行正确的取舍,说起来容易,做起来有时却很难。  相似文献   

8.
高中语文教科书第二册选入了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编者对文中“趣舍万殊”一句中“趣舍”的注解是:“趣,通‘取’。舍,舍弃。”言下之意“趣舍”就是现代汉语中的“取舍”,但教科书对“趣舍万殊”的整体解释是:“意思是各有各的爱好。”如果直译,就是“爱好很不相同”,这里又把“趣舍”解释成了“爱好”,而没有了“取舍”的意思。显然,对“趣舍”的解释是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9.
高中语文教科书第二册选入了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编者对文中“趣舍万殊”一句中“趣舍”的注解是:“趣,通‘取’。舍,舍弃。”言下之意“趣舍”就是现代汉语中的“取舍”,但教科书对“趣舍万殊”的整体解释是:“意思是各有各的爱好。”如果直译,就是“爱好很不相同”,这里又把“趣舍”解释成了“爱好”,而没有了“取舍”的意思。显然,对“趣舍”的解释是值得商榷的。“趣舍”一词在古文中是一个比较常用的固定词语,不少词典在收录古汉语词语时都收入了这个词。《辞海》是这样解释的:“趣舍(qùshě),亦作‘取舍’、‘趋舍’。进取或退止。…  相似文献   

10.
一、取与舍语文课文并不是字字珠玑,篇篇佳作,非要学生整段整篇地学习。因此,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对教材中的课文作重新选取与舍弃。这里所说的“取”与“舍”,一指对课文某句某段的取与舍,二指对课文某单元某篇的取与舍,三指对课文训练重点的取与舍。“取”是选取课文重要内容、难点内容,或是有助于对学生进行知识和能力训练的内容。“舍”是舍弃那些内容过旧或是与学生能力训练关系不大的内容。处理好“取”与“舍”的辩证关系,才能让教材为我所用,为教学所用,为培养学生能力所用;才能使语文教学目的突出,重难点突出。如初中第…  相似文献   

11.
人们面对两种选择时,常常是肯定一种.而否定另一种。换句话来说,也就是“取”和“舍”。“取”和“舍”的表达方式多种多样,各有特点,现将它们的常见的表达方式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2.
在文言文教学中,通假字常常是困扰师生的大问题,一些参考资料也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素质教育新教案》(西施出版社)在高中《语文》第一册《烛之武退秦师》中,将“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一句中的“舍”看作通假字,同“捨”;《勾践灭吴》中“令壮者无取老妇,令老者无取壮妻”句中的“取”看作是通假字,同“娶”,教材课下注解为:  相似文献   

13.
古汉语中“舍”和“舒”大多数人认为是实词,它们虚词的用法却被忽视,强调“舍”、“舒”的虚词用法,以说明“舍”、“舒”是从“实词———衬音助词———其他虚词”一步步虚化而来的。  相似文献   

14.
奉献与索取     
人生是一段不平凡的历程。虽然有的人轰轰烈烈,有的人平平淡淡,但都会碰到一个最基本的选择——“取”与“舍”。有的人只讲索取,好像社会和他人欠了他的债;而有的人则以奉献为乐,心里想的是别人,手里做的是为他人奉献。孰优孰劣,读者一看就明了……  相似文献   

15.
赵艺 《顽皮娃娃》2009,(1):I0006-I0007
中国人历来提倡以“孝”治天下,当“忠”与“孝”不能两全时,大爱之人往往舍“孝”而取“忠”,这是对家人、对社会、对国家最大的感恩。感恩教育就是爱的教育、孝的教育,就是让宝宝成人后懂得爱的回报。  相似文献   

16.
新课标背景下的语文备课,要求侧重备学生、备学生的能力,围绕能力来取知识。有取必有舍,要坚决舍掉灌输知识的教法,杜绝废课,对学生无休止的重复练习说“不”。笔者以为,备课中能否正确地取与舍,是教学过程中是否真正体现新课改的关键。要学会取.更应学会舍,于取舍之间,彰显教改风采。  相似文献   

17.
对“何不为陶冶,舍皆取诸其宫中而用之”中“舍”字的解释历来有较大分歧,而且这些分歧意见已经写进了教科书的不同版本之中,对学生的学习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我们对前人的解释提出质疑,认为该句是一个有歧义结构的句子,存在着不同层次分析的可能性。通过考察古代文献的言语实际以及本文的语境意义,并结合该句的歧义结构的层次分析,认为“舍皆取诸其宫中而用之”一句是直接受前面疑问代词“何”的修饰,“舍”在本句中的词汇意义就是其基本义“放弃”。  相似文献   

18.
读书勿贪多     
人的精力有限,而知识是无限的。做学问不仅要有“取”的决心,还要有“舍”的勇气。读书不在多,而在精,这样才会有所收获。王安石《上皇帝万言书》说:“人之才,成于专而毁于杂。”苏轼《又答王庠书》说:“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朱熹《朱子语类辑要·卷五》说:“读书贪多,最是大病。”含英咀华,生动平常,极富禅学意趣。(林坤辑)读书勿贪多@林坤  相似文献   

19.
教学五年级(上册)《求商的近似值》。例题教学之后,学生们总结出了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在竖式计算时,除到比要求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再利用“四舍五人”的方法取商的近似值。  相似文献   

20.
疯狂205     
我们205宿舍是一个疯狂、搞笑的“大家庭”。早上起床铃声响起,别的寝室纷纷起床,我们呢?个个睡得像死猪一样。值日老师来了,看见我们宿舍一点动静都没有,不禁勃然大怒,用三十六计七十二棍法外加高分贝的“噪音”把我们吓醒,于是我们纷纷起床。老师生气地质问:“你们宿舍谁是舍长?”我们连忙一致把头转向舍长的床铺,接着再一起笑得人仰马翻。值日老师过来一瞧,我们的舍长大人睡得正香,口水还一滴一滴往下流,想必是梦到烤乳猪了吧!老师气得哭笑不得,在他耳边大喊:“起床了!太阳照屁股了!”可是我们亲爱的舍长大人呢?照睡不误!老师脸都气绿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