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丹桂飘香的时节,我们迎来了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军事信息管理系二十岁生日。作为该系曾经的一名函授学员,一名军队图情战线的普通一兵,我倍感欣慰和自豪。我想,此时此刻,每一位曾经在她的怀抱里吮吸过知识琼浆的学子,每一位正在注视着她成长壮大的军队图情战士,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都会从心底里进发出一种激情,涌动着一颗感恩之心。“二十年树人成片,看如今腾飞正健”,这正是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军事信息管理系今天的一个历史性写照。  相似文献   

2.
我院图书档案系建立于1986年。1987年,我从上海外国语入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来系工作。期间,系的隶属关系从空军政治学院转为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系名也先后更名为信息管理系和军事信息管理系。二十年的系的发展过程,也包含着我成名、成家和转型的成长过程。下面结合自己从现代文献编目到信息资源编目的教学研究过程,谈谈我在系里工作的点滴成就与体会。  相似文献   

3.
建系20年来,军事信息管理系坚持走创新丌拓之路,不懈努力,不断进取,赢得了发展。而我们也在军事信息管理系不断地创新发展中得以成长。  相似文献   

4.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转瞬间,迎来了军事信息管理系建系20年的纪念同,而我也从一名稚嫩的青年教员,成长为一名从教十八年的教员。回顾我在军事信息管理系的工作、学习和成长,始终有一种欣然与紧迫交集的感触,从最初的空军政治学院图书档案系、空军指挥学院上海分院图书档案系。再为空军政治学院信息管理系,后转隶为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信息管理系,直到今天的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军事信息管理系,几经转变,但力争一流,开拓进取的办学理念,始终不渝地贯彻和实施,作为其中一员的我,则经历了硕士向博士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2009年6月7日下午,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军事信息管理系召开“庆祝张琪玉教授八十寿辰暨学术思想座谈会”。出席座谈会的除了分院领导、军事信息管理系师生以外,还有上海市图书馆学会、上海图书馆、复旦大学图书馆的领导与专家以及张琪玉教授的老同事和学生。  相似文献   

6.
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军事信息管理系创建于1986年,其前身为图书档案系,后改名为信息管理系,2004年确定为现名,担负着全军军事信息资源管理人才培养的重任。2001年以来,我系以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和军委、总部关于军队院校的办学方针为依据,在精心建设好原有的一个博士点、三个硕士点的基础上,主动顺应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要求,加大教学改革的力度,积极向军事信息资源管理领域拓展。经过四年的建设与发展,已基本形成了适应军事信息资源管理专业任职教育的培训体系。依托该培训体系,培养出一批能够适应信息化战争和军队信息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创新型军事信息资源管理人才。  相似文献   

7.
尊敬的张琪玉教授,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来宾: 今天,我们欢聚一堂,举行我系第一任主任张琪玉教授的80寿辰暨学术思想座谈会。我谨代表军事信息管理系党委和全体师生,向张琪玉教授表示热烈的祝贺!对亲临座谈会的各位领导、专家、同仁表示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8.
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军事信息管理系迎来了建系二十周年,作为一名学员,能亲身经历这个值得纪念的时刻,实在是一种幸运。  相似文献   

9.
2006年12月21日,“全军院校信息素质教育教学大纲和统编教材”研讨会在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召开。联席会副召集人、国防大学图书馆祁长松剐馆长,联席会资深专家刘家坤,联席会“信息素质教育专业组”组长、南政院上海分院军事信息管理系林平忠主任,以及来自其他8所军队院校图书馆的馆长、副馆长、南政院上海分院军事信息管理系的教员共12人出席了会议。会议期间,联席会资深专家刘家坤对我军院校信息素质教育的背景和现状作了回顾和总结;南政院上海分院军事信息管理系讲师包冬梅介绍了“国内外高校信息素质教育及教材建设”的情况:南政院上海分院军事信息管理系葛敏教授作了“军队院校图书馆信息素质教育方案”的报告。与会代表分析了军队院校图书馆开展信息素质教育的历史和现状。剖析了存在的问题,畅谈了创新、发展信息素质教育的重大意义。并就军队院校图书馆在新的历史时期。创新信息素质教育的理念。改革信息素质教育的模式。优化信息素质教育的方法。提升信息素质教育的层次等问题展开了全面而热烈的讨论,取得了高度的一致。  相似文献   

10.
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军事信息管理系: 欣闻我国著名图书馆学家、我校杰出校友张琪玉教授八十华诞。我谨代表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全体师生,向张老致以崇高的敬意和由衷的祝福!  相似文献   

11.
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军事信息管理系: 在元旦佳节即将来临之际,欣闻贵系迎来二十周年华诞,值此喜庆之时,谨向贵系全体师生员工及广大系友致以热烈的祝贺和衷心的祝福!  相似文献   

12.
笔谈:用户永远都是正确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宵 《图书情报知识》2007,(1):22-24,19
由程焕文教授主编的《信息资源共享》一书,作为高等学校图书馆学专业教材,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引起了读者较大的争议。争议的焦点就在于该书提出的第四定理——“用户永远都是正确的”。受本刊编辑部之邀,浙江大学信息资源管理系李超平副教授特就这一命题向叶鹰教授征求意见,并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现将叶鹰先生及学生们课堂讨论的意见综合起来,形成了这样一个笔谈。正如李超平老师所言,也许这样的讨论不会有结果,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从中获得有益的思索。[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1986年,是我军档案事业史上具有里程碑的一年,中央军委决定在空军政治学院成立图书档案系(现为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军事信息管理系),当年9月1日,档案学专业专科、本科2个班同时开学,揭开了我军档案专业教育史上新的一页。20年来,军事信息管理系立足现实,瞄准前沿,改革创新,取得了丰硕成果。在学科建设方面,创赢了军队档案管理学,  相似文献   

14.
尊敬的戴维民院长、林平忠主任: 欣悉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军事信息管理系将于6月7日举行张琪玉教授八秩华诞庆典,我谨代表中山大学图书馆和广东图书馆学会全体同仁,向敬爱的张琪玉老师表示最诚挚和最热烈的祝贺!  相似文献   

15.
再过几天就是张琪玉教授八十大寿了。林平忠主任告诉我,戴维民院长希望为张教授祝寿。我不会写诗,但这些年南政院上海分院军事信息管理系在张教授、戴院长的领导下,不仅在全军多次获得荣誉,而且成为全国图情界的一个强系,所以有感而发,写上几句,以表达对张教授的祝福。  相似文献   

16.
继获得200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1项重点课题立项和1项一般课题立项之后,在日前揭晓的全国第二届图书馆学情报学学术成果奖评选活动中,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军事信息管理系又有七项科研成果分获著作和论文等一、二、三等奖。张琪玉教授的《张琪玉情报语言学文集》获优秀著作一等奖,戴维民教授主编的《20世纪图书馆学情报学》和王松林教授编著的《信息资源编目》获优秀著作三等奖;  相似文献   

17.
2006年9月10日,恰逢一年一度的教师节,北大信息管理系在北大英杰交流中心召开了“周文骏教授《文献交流引论》出版20周年座谈会”,参加座谈会的校内外专家学者近40人。信息管理系主任王余光教授首先致辞。周文骏教授在会上简要介绍了自己著作的相关情况,并对与会嘉宾表示感谢,专家们高度评价了周老师的治学精神、研究成果和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8.
陈永生,中山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今年36岁。他从历史学闯入档案学领域以来,潜心研究,冷静思考,力求以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分析观察问题,他的文章思路清晰,见解独到,常常给人一股清风扑面之感。透过他的学术轨迹,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在一个烈日炎炎的夏日,趁全国档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研讨会在兰州召开之机,我们采访了这位来自南国的青年学者。问:我感到,这几年你在档案学研究方面,很注重对档案学本身问题的研究。你在《档案学论衡》中说过,档案学对自身的研究有很多不足,进而提出无科学对档案学具有启示意义,这就从审视…  相似文献   

19.
档案是什么?如何解读档案?这是我一直努力探索的问题。记得第一次打开档案书籍时,我并没有被它所吸引。相反我感觉到档案这个专业是很容易学习的。但是随着学习的深入、研究问题的增多,我对于档案的认识不断深化,逐渐感受到了档案的魅力之所在,逐渐理解了档案在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也认识到了档案科学管理任务的长期性、艰巨性。为此,我开始认真地解读档案,研究它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探索档案科学管理的奥秘。虽然我的学习才刚刚开始。但我在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军事信息管理系档案学专业的学习正是我对档案从无知到理解再到研究的一个过程,这也终将成为我今后学习工作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周庆山 《图书情报工作》2006,50(10):150-150
2006年9月10日,北大信息管理系在北大英杰交流中心召开了“周文骏教授《文献交流引论》出版20周年座谈会”,恰逢一年一度的教师节,使得这次座谈会既有学术意义也有尊师重教的特别蕴意。《文献交流引论》是北大信息管理系周文骏教授1986年出版的一部著作,周文骏教授是我国德高望重的图书馆学情报学家,也是我系首位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历任图书馆学情报学系系主任,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委员,并兼任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会图书馆、情报学与文献学评审组副组长,中国图书馆学会常务理事,编辑出版工作委员会主任,北京市社科信息学会副会长等多项兼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