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枭(猫头鹰)逢鸠(斑鸠),鸠曰:“子将安之?”枭曰:“我将东徙。”鸠曰:“何故?”枭曰:“乡人(当地人)皆恶我鸣,以故东徙。”鸠曰:“子能更鸣,可矣;不能更鸣,东徙,犹恶子之声。”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鸣鸣是一个好奇心很强、喜欢找各种小东西玩的孩子。户外活动时她发现地上的扫帚条也能拿起来津津有味地玩上半天。 一天户外活动时,我发现几个孩子围着鸣鸣直嚷嚷:“你快把它扔了,那东西不能带回去!”“那是脏的,赶快扔掉。”“石头会砸着人,你不能带回去。”只见鸣鸣两手藏在身后,低着头,噘着嘴,一声不吭。我蹲下身对她说:“你拣的石头是什么样的,让我看看好吗?”他看  相似文献   

3.
暑假里的一天,我趴在床上看书,正好老师来到我家。他站在门口问我:“剑鸣,你在干什么?”我说:“看书。”老师又问:“看什么书啊?”我说:“童话。”过了一会儿,老师又问:“三篇作文都写了没有?”“写了。”我一边看书,一边回答。老师又站了一会儿,说:“把作文拿来我看看!”这时,我才下了床去拿作文给老师看。老师接过我的作文本说:“剑鸣,你怎么一直学不会礼貌  相似文献   

4.
《中学语文教学》八五年十一期发表了萧寿海同志的《文言难句辨析》一文,其中说,“《马说》中‘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前面的‘策之’、‘食之’都是动宾结构,而‘鸣之’则明显地不能理解为动宾结构”,并赞同王泗原先生的说法:“‘鸣之而不能通其意’这个之字误衍……策之,食之是人驱策马,人饲养马。鸣是马鸣,鸣下不可用之……鸣字下面的而字表明了“鸣’和‘不能通’是两个方面,这也可以看出这个分句与策之、食之两个分句的不同。”对上述意见,笔者不能苟同。首先,从文脉看,“鸣之而不能通其意”紧接上面两个排比句:“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作者从使役(策之)和饲养(食之)两方  相似文献   

5.
打屁股     
虎王爱好书法,每到一地都题诗留字。其实,虎王写的字非常潦草,谁都认不清,但虎王自以为写得非常好。一天,虎王在大街上看到一块镏金的新店牌,上面的字鬼画符似的,看了半天还是看不懂:“这是什么字?”“我们也看不懂。”侍从们说。虎王越看越生气:“去把写这字的叫来,我要打他二十个屁股。”“这……”侍从不敢动手。“为什么不去叫?”虎王生气了。“虎王,这字正是大王你自己的墨宝呀。”虎王仔细一看,傻了眼:“真是我写的,上面还有我的金印呢!”虎王让侍从们打他的屁股。“是我写的,这二十个屁股就打给我!”侍从们谁也不…  相似文献   

6.
抡——抢     
一天,我和妈妈上街买东西,走到派出所看见门前布告牌上贴着一张通缉令。我好奇地跑到跟前看,妈妈紧跟在我的身后。看完我对妈妈说:“这是抢枪的罪犯逃跑了!”妈妈用手指了指通缉令上的两个字让我认真看:“这两个字好好看看,念什么?”我睁大了眼睛仔细地看了看,是“抡枪”两个字  相似文献   

7.
学完古诗《回乡偶书》后,我让学生默写,收上来一看,我大跌眼镜:只有一半学生默写得全部正确,另一半学生问题全出在“乡音无改鬟毛衰”的“衰”字上,有的写成“哀“字,有的写成“衷”字。我在教这个字时还把中间部分描红,看来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怎么办7思忖片刻,我决定还是把球踢给学生。由学生自己解决。[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还有36个     
一看“谪”字,不少人会想起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甚至不由自主背出“庆历四年春,腾子京谪守巴陵郡……”在“谪守巴陵郡”里,“谪”读zhé,古代官员降职或调到边远地区称“谪”。好像上过中学的人都能说出这些来。可是,这个“谪”,对于我来说,就不仅仅只是一个方块字了,一看到它,我的头就一下子大了,这个“谪”字也就跟着大了起来。我念书时,没有学过这个“谪”字,没等见到《岳阳楼记》,就停课了,那叫“文化大革命”。到了乡下,无聊时多,就寻找有字的东西看,遇上了半本旧课本,其中就有《岳阳楼记》。那时没有人管着,我…  相似文献   

9.
小的时候,看到爸爸妈妈和姥爷总端着什么东西在看,一看就挺长时间的,很是好奇。他们告诉我那叫做“书”,里面有好多好多东西;后来,知道了有个叫做图书馆的地方,里面有好多的“书”。大人们告诉我,等我认识字了,就能看那些“书”了。  相似文献   

10.
我觉得培养孩子关心同情他人,学会与他人友好相处是十分重要的,因为这是孩子今后做人的基础。儿子鸣鸣入托于我所工作的幼儿园,这为我教育孩子带来了方便。孩子两岁的时候,一次,二姨来托儿所看他,带了一块巧克力。孩子十分高兴,说声“谢谢二姨”就想吃。丹丹小朋友平时总跟我们鸣鸣一起玩,看见鸣鸣的巧克力,吵着也要吃。我见此情况,毫不犹豫地将鸣鸣手中的巧克力分了一半给丹丹。可鸣鸣不依,大哭起来。我想,半块巧克力算不得什么,鸣鸣的无视同伴,只顾自己不容忽视。我好言劝说,但鸣鸣仍然不依。我便毅然把鸣鸣的  相似文献   

11.
火车快跑     
鸣字是我最早认识的字,这和最初认课本上的日月水火,人口手刀不同。因为在我学龄前,就在铁路上看到鸣  相似文献   

12.
“悟”字乃由“心”字加“吾”字组成。古人曾讲:“心之官则思。”“悟”字从左往右看,其意乃“思之吾也”,亦即“思考的我”;若从右往左看,其意乃“吾之思也”,亦即“我的思考”。由此看来,悟性乃是思考与独创的本性。不思考,不会有悟,无独创不能算悟。悟性往往表现为人们对于自然奥秘、事物联系、语言内涵、生命价值等的飞跃式的顿然领会或瞬间把握。悟性,是心灵的闪光,是心智的飞跃。  相似文献   

13.
请看一则选自《说苑·说丛篇》中的材料:枭逢鸠,鸠曰:“子将安之?”枭曰:“我将东徙.”鸠曰:“何故?”枭曰:“乡人皆恶我鸣,以故东徙.”鸠曰:“子能更鸣,可矣;不能更鸣,东徙犹恶子之声.”(枭,猫头鹰.“子将安之?”即“你要到哪里去?”)  相似文献   

14.
我喜欢托腮看天.那种安静祥和的感觉.是风风火火的我所追求的。有时候上课时我也会偷偷开小差看窗外的天。但在秋姐的课堂里,我做不到。秋姐的课,一个字:“好”;两个字:“精彩”;三个字:“好精彩”。  相似文献   

15.
认字     
明明学认的第一个字是“人”字。认得字了,她很高兴。一天,爷爷在看书,明明就嚷道:“爷爷,爷爷,我认得字,我要看。”爷爷就把书递给了她。“你看,这里边有没有‘人’字?”明明细看了很久,也没有找到“人”字。忽然,她惊喜地叫了起来:“爷爷,爷爷,我找到了!”她指着一个“入”字说,“这个人把脑袋转到那边去了,难怪我找不到。”  相似文献   

16.
关于蘑菇的对话儿子:“爸爸,蘑菇是长在很湿的地方吧?”爸爸:“对,长在经常下雨的地方。儿子:“……”(提示:长在经常下雨的地方使蘑菇怎么样了呢?)活鸟儿子指着书上的一个“鸣”字问父亲:“爸爸,这个字读什么?”“鸟字。”父亲很肯定地说。“‘鸟’字怎么有个‘口’字旁呢?”儿子表示怀疑。父亲解释说:“……”(提示:父亲怎样回答“鸟”有“口”这个问题才能创出“笑”果呢?记住,别忘了要结合题目哟。)做好事父亲:“你今天做好事了没有?”儿子:“做了,爸,我和另外四个孩子帮助了一位老奶奶横过马路。”父亲:“为…  相似文献   

17.
李华 《广西教育》2007,(12A):30-30
[案例] 记得在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有趣的发现》的生字教学中,我教学生写“易”字,“‘易’字第一竖起笔在这个位置……”我边范写边讲解要领。写好一看:上面的“日”字写得太扁了。我就纳闷儿了,明明照着范字来写的,怎么就得变了样?下面的学生看着我的样子,也叽叽喳喳地点评起来:“老师,您这个‘易’写得不好看!”“日字写得太扁了!”我微笑着向同学表示歉意:“是呀。这个字写得真是不美观。让老师再写一个吧,大家看看我写得有没有进步:”  相似文献   

18.
以前,我们班的植物角总是一片萧瑟的景象教师和保育员经常因为工作繁忙而疏忽了它们,直到有一天,这样的现象一去不复返了。一天早上,我发现入园时还兴高采烈的鸣鸣呆呆地站在窗前,看上去一副很不高兴的样子。我急忙走过去问他是不是不舒服,他噘着小嘴摇了摇头。“那为什么不高兴呢?”鸣鸣一本正经地对我说“老师,刚才来幼儿园的路上,我发现树上的花儿开得可漂亮了,妈妈说因为我高高兴兴上幼儿园,所以花儿对我笑了。可是为什么我们班里的花儿都不高兴呢?是不是它们不喜欢我们来幼儿园呀?”听了他的话,我看了看植物角,只见花儿都耷拉着脑袋打…  相似文献   

19.
初为班主任,六十多人的“泱泱”大班,着实让我头大。工作几年,平时观察一些有经验的老班主任,感觉就是一个字:“恶”。再怎么左看右看,上看下看,前看后看,自己也是个“恶”不起来的柔弱女子。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主席评价鲁迅先生说:“鲁迅在中国的价值,据我看要算是中国的第一等圣人。”我心潮起伏,当然不仅仅是因为主席“金口玉言”,更是因为这定位恰如其分,我心里“圣人”二字有了最亲切的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