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新闻快餐:广播新闻的时代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伊 《新闻界》2003,(6):41-41
从事广播新闻工作多年,经常听到的一种说法是:“声音是广播的特色,广播新闻要出彩,就必须发挥声音的优势”,这其实是一种误解。特色≠优势,我们说广播是声音媒介,是区别文字和画面而言的。但是声音并不是广播所独有的,电视也有声音,电视的声音和画面的结合,比广播更形象、更生动。因此,说声音是广播的特色并不准确,或者说没有实际意义。那么什么才是广播新闻的特色呢?在十三年的广播新闻编采实践中,笔者以为,“告知性”才是广播新闻的特色。用一个比喻来说就是“新闻快餐”——强调的是它的收听便利性、伴随性、相对容量大的特点,用专业术语…  相似文献   

2.
杨德才 《新闻界》2004,(2):78-78,73
广播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之一,她曾经辉煌过。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在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日益发展的今天,广播多少显得有些没落。“弱势媒体”的称号不知什么时候被戴在了头上,连一些广播从业者自己都显得底气不足。广播正经受着“时不山人”的创痛。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在广播、电视和报纸几大主流媒体中,广播显得有些薄弱。社会进步和生活节奏的加快,要求广播新闻节目要在新闻内容和新闻形式上与之相协调,以满足听众的不同口味。如果在这方面处理不好,就会失去阵地,失去听众。但广播弱势不等于劣势,只有在竞争中谋求发展,才能立足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4.
作为三大传统媒体之一的广播,其优势在于信息快、易接收、覆盖面宽、受众广。与报纸、杂志相比,它还具有声音的优势,不仅能拉近媒体与受众的距离,具有亲近感、现场感、可信度,也能为各种人所接受。时至今日,广播仍是人们获得信息的重要来源之一。但必须承认,  相似文献   

5.
伍刚 《新闻三昧》2003,(12):25-26
广播在重大灾难事态报道中可发挥随身资讯中心的第一落点优势。所谓随身资汛中心即指广播可随身携带、随时随地或静态收听或移动收听,并能满足最广夫受众的随时了解当前最新信息的需求的功能。所谓第一落点,是受众对广播效  相似文献   

6.
7.
发挥广播优势开发受众资源受众资源是报纸、广播、电视等各种媒体所共有的。随着人们文化素质和对事物认知程度的不断提高,受众对新鲜人、新鲜事的需求量与欲知度大大增强。因此,谁的  相似文献   

8.
9.
以声音作为唯一传播媒质的广播新闻,应该大量采用丰富多彩的声音来展现。千变万化与丰富多彩的声音,为广播报道开辟了广阔、多样的舒展空间和运用手段。因此,广播新闻报道只有大力开掘声音源,充分挖掘与运用新闻报道的种种声音,才能激发和满足受众的收听兴趣,提高收听率。  相似文献   

10.
"百姓热线"是宜春人民广播电台和宜春广播电视报社联合开办的一个栏目,该栏目以"倾听百姓呼声、反映百姓需要;谈论百姓话题、维护百姓权益"为宗旨.在实施舆论监督中,促进问题的解决,推动工作的开展.如今"百姓热线"栏目已经成为电台和报纸最受欢迎的栏目,成为广大市民日常生活和行使舆论监督的热线.  相似文献   

11.
12.
广播新闻的优势是它的收听便利性、伴随性、相对信息量大的特点,基于此,笔者认为广播新闻的定位应该是读新闻的电子贴身秘书。广播新闻追求的不仅仅是快和先.而且更重要的是方便、综合,彰显服务性特点。  相似文献   

13.
陈莹 《新闻世界》2012,(5):54-54
如今,无论是广播、电视、报纸、还是网络媒体都在争抢“第一时间”。随着汽车时代的到来,广播新闻直播报道的形式,越来越为听众认可和欢迎。如何在“第一时间”、“第一现场”向听众传播信息成为了广播媒体正积极面对的课题。  相似文献   

14.
笔者曾经在伊拉克战争爆发的2003年3月20日,对比过本地区各广播电台的相关报道,发现那一刻,无论是新闻台还是音乐台,无论是经济台还是交通台,所有的频率都在进行伊拉克战争的报道,那一瞬间,媒体的定位感消失了。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定位屏蔽”现象,笔者以为主要原因就是全球化时代所带  相似文献   

15.
刘静 《新闻前哨》2001,(11):43-45
随着电视的兴盛,曾经辉煌一时的广播陷入了困境,“广老三”的称呼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广播的尴尬。有人认为广播的衰落是由于电视声像传播手段的优势,我认为不尽然。否则如何解释广播这些年在报纸面前也“直不起腰杆”?广播的困境,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没有发挥出广播的优势。 广播的优势是什么?是“快”!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无线手持移动电话的出现和普及,广播在传播技术手段上比电视理应更快、更经济、更简便。但是,这些年由于一些非技术性原因,广播的“快”不尽如人意。人所有的你没有,你所有的却又发挥不出来,这就是广播的困境…  相似文献   

16.
杨芳 《声屏世界》2003,(4):44-44
社教节目和文艺节目相比,有较强的目的性和影响力,但受众收听社教节目,决不是为了去聆听耳提面命的说教和训诚,而是要获得欣赏的愉悦和寻求信息的满足。社教节目要收到较为满意的社会效果,必须增强其亲和力,吸引更多的受众。 《抱石家乡人——情暖客商心》是新余人民广播电台制作的一部社教节目,讲述了  相似文献   

17.
广播在农村具有良好的受众基础,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农民曾亲切地称之为“顺风耳”、“传声筒”。2003年,专门服务于农村受众的首家省级专业频率——陕西农村广播诞生,随后全国各省市台纷纷筹办农村频率,一时间形成了农村广播遍地开花的大好局面。然而,面对为自己“量身打造”的广播,农民的收听热情却“热”不起来。笔者发现,除去农广频率信号弱等客观条件制约外,  相似文献   

18.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传播方式越来越多、传播速度越来越快,全球信息互联、互通、互动更加快捷。尤其是随着社会意识的日趋多样化,思想文化领域空前繁荣活跃,新闻舆论的风向更是瞬息万变。这给我们传统媒体如何在新形势下做好宣传工作带来了极大挑战,也给广播新闻评论如何在纷繁复杂的舆情中做好港澳舆论的引领出了一道课题。  相似文献   

19.
徐清 《新闻传播》2016,(4):67-68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传播方式越来越多、传播速度越来越快,全球信息互联、互通、互动更加快捷。尤其是随着社会意识的日趋多样化,思想文化领域空前繁荣活跃,新闻舆论的风向更是瞬息万变。这给我们传统媒体如何在新形势下做好宣传工作带来了极大挑战,也给广播新闻评论如何在纷繁复杂的舆情中做好港澳舆论的引领出了一道课题。  相似文献   

20.
精心打造中国广播的“新闻旗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级核心传媒和重量级新闻总汇的“中国之声”开播百日,获得了社会各界尤其是业内有识之士的好评,她深远的社会意义和对国内外媒体的影响已经远远超出了中央台一套节目改版的预期。“中国之声”郑重承诺“与世界同步,与时代同行”,大步跻身国际传媒市场,使中国广播受众一夜之间获得了“收听中国之声,遍知天下事”的人文知情权;她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