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近年来,公众对教育越来越关心。大家认为,到二〇〇〇年,学校的形式、所授的课程及教师的培训将发生很大的变化。本文展示了一位教育学院院长对未来的预测和未来对教育模式的判断。预测未来并非容易之事,而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又必须这样做,因为他们的责任是为未来培养人才,这些人才将在二〇〇〇年或更远的时间运用其才智米改造社会,改造世界。  相似文献   

2.
1996—2000年国际远距离教育──在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的讲演[爱尔兰]德斯蒙德·基更文鄂鹤年译一、1996年国际远距离教育现状英国开放大学校长丹尼尔先生在开放大学建校25周年之际撰文:1970年夏,首批2.5万学生步入了一所新型大学──开放大学。他...  相似文献   

3.
2000年10月22日至29日,中国2000年机器人学大会在湖南长沙的中南大学召开。本次会议包括大会开幕式、学术报告、机器人灭火比赛、机器人足球比赛、学术交流及参观、大会闭幕式等议程。参加本次会议的全国各地的代表约200人,其中参加机器人灭火比赛和机器人足球比赛的代表就有170人左右,另外还有全国政协、科技部、教育  相似文献   

4.
在21世纪即将来临之际,2000年国际工程科技大会在北京隆重开幕了。来自世界各地三十多个国家的两千多名工程科技界杰出人士聚集一堂,共同回顾百年来工程科学技术的成就,探讨新世纪发展工程科技、造福人类社会的大计。我代表中国工程院和中国工程科技界,向参加CAETS理事会会议的各位代表、各国工程科技界的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 在开幕式上,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代表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热烈欢迎各国的朋友来到北京,参加这次世纪之交的盛会,表达了中国坚持改革开放,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强与世界各国开展合作的…  相似文献   

5.
2005年9月22日-25日,由沈阳师范大学主办,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所承办.国际学校效能与学校改进学会和亚太教育学会协办的“中国首届国际教育效能与学校改进大会”在沈阳师范大学隆重召开。来自26个国家和地区的百余名专家学者与会并就国际效能与学校改进问题进行了研讨。  相似文献   

6.
7.
校长管理学校,面宽、事多。但作为肩负办学育人重任的一校之长,首先应当抓的是教育思想的领导。一、教育思想的重要地位“学校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这是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多年从事校长工作的实践经验中提炼概括出来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观点,也是教育管理工作的客观规律的反映。  相似文献   

8.
9.
一、机遇与挑战1.国际发展背景地平线报告是美国新媒体联盟组织每年发布的关于信息技术及其在教育中应用情况的一个报告,其内容主要通过网络工作的方式由相关教育学家、信息技术学家等提炼出来,从2002年开始,在将近10年的时间里每年都会对可能在教育领域得到应用的信息技术进行预测、分析,特别是2009年至2011年,地平线报告每年都对短期(1年)、中期(2~3  相似文献   

10.
一、机遇与挑战 1.国际发展背景 地平线报告是美国新媒体联盟组织每年发布的关于信息技术及其在教育中应用情况的一个报告,其内容主要通过网络工作的方式由相关教育学家、信息技术学家等提炼出来,从2002年开始,在将近10年的时间里每年都会对可能在教育领域得到应用的信息技术进行预测、分析,  相似文献   

11.
一、机遇与挑战1.国际发展背景地平线报告是美国新媒体联盟组织每年发布的关于信息技术及其在教育中应用情况的一个报告,其内容主要通过网络工作的方式由相关教育学家、信息技术学家等提炼出来,从2002年开始,在将近10年的时间里每年都会对可能在教育领域得到应用的信息技术进行预测、分析,特别是2009年至2011年,地平线报告每年都对短期(1年)、中期(2~3  相似文献   

12.
13.
迈向21世纪的国际理解教育──国际教育学研究大会苏州会议纪要朱永新国际教育学研究大会暨第四回日本国际教育学会年会1993年12月16-18日在苏州大学举行。这次大会研究的主题是:迈向21世纪的国际理解教育(大会由日本国际教育学会与苏州大学主办)。参加...  相似文献   

14.
15.
世界,“地球村”矣,国际理解遂成为所有民族和国家应该而且必须做好的事,而学校历史教育当然不能置身事外。我们承认中国历史教育过去在国际理解上做过好多、却做得不够好,这反而恰是一种在更高起点上变得更好的开端。赵亚夫先生的《国际理解:学校历史教育的新课题》,就由“历史·文化·理解”几个关键词切入,讨论了历史教育中国际理解的定位、目标、价值,人们在他对主体、践行、策略的分析笔触中,亦不难感到交互主体性(而非一厢情愿的单相思)在国际理解中的特殊作用,同时自然地会洞察为什么“尊重·沟通·宽容”是历史教育中国际理解不可或缺的内涵。“他者是另一个我”,人类要学会相互和谐相处,就不能不相互认识、相互理解、相互包容。国际理解作为历史教育新课题,同仁们应该有自己的思考和实践,能把这种思考和实践引向深入,当然深为本刊所愿。此文是赵亚夫先生2007年9月10日参加北京中韩两国“国际理解教育”研讨会的交流论文,其部分内容已刊载于《中国教育学刊》,本刊在此全文刊出,以便读者朋友了解亚夫先生完整的思路和观点。  相似文献   

16.
文章论述了建构主义教育领导观的思想基础,对建构主义领导的含义和概念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指出了建构主义领导的基本主张,这对于改善学校领导实践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7.
18.
2008年11月25日,以“全纳教育:未来之路”为主题的第48届国际教育大会召开.国际教育界希望通过此次大会展开国际对话,形成共同参照标准,制定国家全纳教育政策,起草长短期全纳教育规划。本届大会上,各国达成共识,做出承诺,掀起一股“全纳”热潮。按照惯例,中国作为成员国如期提交报告,回顾并展望了本国全纳教育。  相似文献   

19.
在2006年底举行的ICME-11国际程序委员会(IPC)的第一次会议上,我们首先讨论的是大会报告和调研组的设置.这里,我先简要介绍大会报告(Plenary Presentations)的基本情况.和大多数学术会议一样,ICME的大会报告反映的是近年来数学教育研究的焦点问题、发展趋势和重要成果.经过反复讨论,ICME-11将包含以下9个大会报告:  相似文献   

20.
在去年底举行的ICME-11国际程序委员会(IPC)的第一次会议上,我们首先讨论的是大会报告和调研组的设置。和大多数学术会议一样,ICME的大会报告反映的是近年来数学教育研究的焦点问题、发展趋势和重要成果。经过反复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