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日伪统治时期,从日本在中国东北教育体系和教育方针的确立、对东北学校教育的摧残与破坏、奴化教育的教学内容设计和对东北广大爱国师生的迫害等几个方面看,日本在中国东北推行的教育是完全纳入军事、政治轨道的殖民地奴化教育.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公然宣称教育要为支持“大东亚圣战”而服务,为了确保殖民主义奴化教育方针的实施,日本帝国主义不惜对东北的学校教育进行了严重的破坏.日本在中国东北推行的奴化教育,较之军事、政治、经济侵略更毒辣,具有彻底地实行民族同化的隐蔽性,其后果也更严重.可时至今天,日本有些人仍肆无忌惮地篡改历史,美化侵略,歪曲侵华战争.  相似文献   

2.
日本帝国主义在占领中国东北之后,对于移民入侵十分重视。他们把移民侵略定为日本的最高国策之一,称之为“国策移民”;他们还把移民侵略视为推行“大陆政策”的重要杠杆,在野蛮的军事入侵之后,便继以大规模的移民入侵。最初,他们想通过移民侵略,把中国东北变成他们的“势力范围”;继之,便想通过移民侵略,力求从心理上、习惯上、风俗上“同化满洲”,“将日本搬入满洲”,或者“达到与日本的无国境状态”,一句话,想把中国东北变成日本领土的延伸。  相似文献   

3.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军国主义统治者为了造成大和民族人口的绝对优势,达到其永远霸占中国东北的目的,开始推行“武装移民”政策,并于1936年将其确立为日本的重要国策。在移民侵略政策下,来到中国东北的10万日本“青少年义勇军”全部加入了日军的作战部队,沦为日本军国主义和侵略战争的牺牲品。  相似文献   

4.
日本帝国主义武装占领中国东北以后 ,为实现其永久霸占的野心 ,对东北进行了大量移民。特别是“七·七卢沟桥”事变后 ,日本又进行了青少年移民。“青少年”移民与一般的农业移民不同 ,它的军事战略目的十分明确 ,它实际上是关东军的兵源储备 ,起到了强化对苏军事防御、镇压东北抗日武装的作用。日本的“青少年义勇军”移民不仅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也给日本人民造成了极大伤害。  相似文献   

5.
伪满时期,日本在中国东北建立殖民统治。东北的钢铁工业被日方资本垄断,煤、铁、钢材等资源遭到日本殖民者的疯狂掠夺。这一历史特殊时期,在日本殖民者的统治下,东北钢铁工业所呈现出的“辉煌”“繁盛”都是一种假象,其本质特征是东北工业资源的耗竭及钢铁工业的衰败。  相似文献   

6.
为追求在中国东北和内蒙古东部地区“独有的排他性垄断权利和利益”,日本自日俄战争前后始,先后与英、法、俄、美,尤其是俄国签订划分中国东北和内蒙古东部“利益范围”的条约,形式上获得了国际社会对日本拥有所谓“满蒙特殊利益”的承认。九一八事变前后,以信夫淳平为首的日本御用学者将“特殊利益”与“特殊权利”合称,“制造”出“满蒙特殊权益”一词,以此渲染日本在中国东北和内蒙古东部的不同于一般或共同“条约特权”的特权。将“特殊权益”所在地等同于“特殊利害关系地域”,再等同势力范围(利益范围),就是信夫淳平自洽的逻辑。  相似文献   

7.
甲午战后 ,日本提出一条吞并朝鲜侵占中国东北的路线 ,大陆政策初露端倪。田中上台后召开“东方会议” ,并密奏天皇 :“欲征服世界 ,必先征服中国 ;欲征服中国 ,必先征服满蒙”的方针。至此大陆政策完全形成。此后 ,日本为侵略我国东北作好了各种准备 ,随后“九·一八”事变爆发。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在中国历史上曾经有一个臭名昭著的傀儡政权———“伪满洲国”,它是由日本侵略者扶植起来的,而所扶植的对象就是中国的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日本侵略者为什么会选择溥仪作为他们在东北的代理人,溥仪又为什么甘愿到东北去当傀儡呢?我们先来看看日本人选择溥仪作为其在东北的代理人的原因。侵略中国是日本既定政策,在192 7年6月由日本首相田中义一主持召开的“东方会议”上就确立了“把满洲从中国本土分裂出来,自成一区,置日本势力之下”的侵略方针。两年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波及日本,193 1年,日本陷入了极端困难的境地。…  相似文献   

9.
图1的恐龙是“中国”,正在锯它的尾巴的是“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已锯断的尾巴放在一个标明有“东北数省”字样的篮子里。图2的军人注明为“日本军国主义分子”.脚下踩着的两人分别是“日本”和“中国”。  相似文献   

10.
日本在1931年发动了九一八成事变后,把中国140多万平方公里(辽、吉、黑、热四省)的锦绣河山,3200万人民完全践踏在关东军的铁蹄之下。为了将已经沦陷的东北变为实质性的“日本领土”,他们采取了“以华制华”的方针,抬出了梦想多年重登龙座的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当傀儡,建立了一个脱离中国本土的“独立国家”——“满洲国”。日本人在东北约有100万左右(含日本移民),为什么平均一个日本人能统治30多个中国人呢?研究日本侵略者在东北奴役、掠夺的罪行历史,可以总结出他们进行殖民统治的种种手法。  相似文献   

11.
日本觊觎中国东北由来已久,自明治维新以来,日本资本主义得到发展,并把富国强兵定为基本国策,积极推行侵略扩张的殖民政策,通过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和1905年的日俄战争,把势力扩张到了中国的东北,在东北获得了特殊权利,攫取了旅顺和大连,而且还把从大连到长春、安东至沈阳的南满铁路占为己有.日本历届政府内阁十分重视其在东北的权益,重光葵在《日本侵华内幕》中写道:“保全在满洲的权益,无疑实际上成了岛国日本生存的问题.”他们长期计划着如何使东北脱离中国政府统治归入日本版图.军阀首相田中义一发表《对华政策纲领》声称:“对支那领土和满蒙必须加以区别.”“九·一八”事变,日本切实实施了对东北的军事占领,这一行动同日本国内外正处于严重危机分不开.  相似文献   

12.
从1931年“九·一八”到1945年的“八·一五”,日本帝国主义在我国东北进行了十四年的血腥的殖民地统治。与其侵略的政治目的相适应,日本帝国主义通过伪政权,在东北实施了以愚民奴化为核心的殖民主义教育。本文试图对东北沦陷时期日本帝国主  相似文献   

13.
1931年,日本策划了侵占中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 1937年,日本开始全面侵略中国的战争。在此期间,日本幻 想其在占领区的“合法化”,在歧视和强迫之上建立了形形色 色的伪政府机构:1932年3月在东北成立“满洲国”,1937年 11月在张家口成立“蒙疆联合委员会”,1937年12月在华北 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1938年3月在南京成立“维新政  相似文献   

14.
日本侵略东北后,对生活在东北的朝鲜移民采取“统制”与“安定”政策,朝鲜总督府通过“满铁”代理机构“东亚劝业株式会社”(东劝),资助建立了5个“安全农村”。“安全农村”表面上看是为“保护”和“救济”九一八事变后进入中国东北的朝鲜人及受水灾影响的朝鲜难民而设的“救助机构”,但实际上,日伪当局设立“安全农村”的险恶用心是为了严格控制朝鲜移民,对其实施集中统治,防范朝鲜农民投身反满抗日运动,同时达到美化日本殖民统治的目的。朝鲜移民“安全农村”被日伪当局作为殖民统治的“范本”,广泛推广到各“集团部落”中,是日本殖民统制东北农村的历史铁证。  相似文献   

15.
德富苏峰一生多次周游中国,发表过很多关于中国的言论。他对我国东北地区也非常重视,其东北认识在其中国观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漫游记》体现了德富苏峰具体、直接、真实的东北认识:视东北为实现其“大日本膨胀”梦想的重要之地、日本享有特殊权益之地、日本统治成绩卓著之地。归纳总结德富苏峰的东北认识,即他认为日本侵略我国东北是必要、必然,而且是正当合理的。研究德富苏峰的东北认识不仅有利于我们正确认识其中国观,而且有利于我们深入挖掘日本军国主义的思想根源。  相似文献   

16.
向中国东北移民是 2 0世纪上半叶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历时 4 0年 ,约移民 32万。为了给移民提供所谓的“生存”基础和条件 ,日本在中国东北进行了疯狂的土地掠夺 ,多数移民成为食利地主。移民侵略和土地掠夺的险恶目的是改变中国东北的民族构成和土地占有关系 ,最终使中国东北日本化。  相似文献   

17.
赵朗 《丹东师专学报》2008,10(5):120-124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不仅进行军事侵略和经济掠夺,而且很快启动了《对满移民的全面方针和移民计划案》。通过武装移民、掠夺移民用地等手段,向中国东北移民2000余户。日本向东北实施移民的行动,暴露了日本企图完全占有东北的野心。  相似文献   

18.
在近代中日两国的文化关系中,近代中国东北与日本之间的关系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在中国近代这个特殊时期,中国东北和日本的文化交流关系变得更加复杂.侵略与反侵略无疑是这一时期的主流。文化所包含的内容是非常宽泛的,本文仅从教育层面作以考察,通过对近代中国东北与日本的教育交流状况研究,以揭示这一时期教育交流所具有的特殊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9.
早在1927年,日本内阁就制订了《对华政策纲领》,声称中国东北“在(日本)国防和国民的生存上有着重大的利害关系”。同年7月,内阁首相田中义一向天皇奏呈《帝国对满蒙之积极根本政策》,公然宣称“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1931年9月18日,盘踞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  相似文献   

20.
“不干涉政策”——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和战争期间,美、英、法帝国主义者以“不干涉”或“中立”为名,纵容德、意、日法西斯国家肆意进行侵略而他们从中取利的政策。例如九一八事变质,美国政府一方面宣称它“不承认”日本独占中国东北为“合法”,同时又宣称“美国絲毫无意干沙日本在满洲的合法条约之权利”,实际上它是以牺牲中国的东北来换取日本承认美国在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