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在研究电磁感应中的功能问题时,几乎所有教学辅导资料上都是这样讲的:依据功能关系: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外力”克服安培力做功的过程,就是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外力”克服安培力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同理,安培力做功的过程,就是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的过程,安培力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  相似文献   

2.
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力对物体做功的过程就是物体间能量发生转化的过程.力对物体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能量发生了转化.力做功与能量转化的对应关系如下:  相似文献   

3.
周霞 《物理教师》2013,(11):83-83,86
能量始终是物理学讨论的重要问题之一,电磁感应中始终渗透能量的转化,弄懂电磁感应中能量转化是搞懂电磁感应本质的关键.产生和维持感应电流的存在的过程就是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为感应电流电能的过程.导体在达到稳定状态之前,外力移动导体所做的功,一部分克服安培力做功,转化为产生感应电流的电能或最后转化为焦耳热,另一部分用于增加导体的动能.当导体达到稳定状态(做匀速运动时),外力所做的功,完全用来克服安培力做功,并转化为感应电流的电能或最后转化为焦耳热.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做功的过程也是能量转化的过程.但对于安培力做功与能量转化的关系,学生往往不是很清楚,尤其在不同的物理情境中,安培力做功的效果容易引起混淆.很多学生容易形成一种思维定势:“安培力做功的效果是把其它能量转化为焦耳热”.本文通过几个常见的物理情境从宏观角度分析一下安培力做功与能量转化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分析和解答力学问题,有两种基本方法:一种是从力的角度出发,利用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的基本规律,即"力法";另一种是从能量的角度出发,利用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以及相应的功能关系,即"能法".在利用"力法"时,必须考虑全物理过程;而利用"能法"时,根据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只需考虑物理过程的初状态和末状态,确定转化或者转移能量即可.所以,在一般情况下,"能法"比"力法"简捷."能法"是分析和解答力学问题的"直通车",是应该优先选用的方法.一、重力做功的基本规律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只与沿重力方向的位移,即初、末位置的高度差有关;重力做的功或者外力反抗重力做的功,等于物体重力势能的变化量.如物体从距离零势能面高为 h_1处运动到 h_2处,重力做的功为 W_G=mgh_1-mgh_2=mg△h=△E_p,当 h_2=0时,W_G=mgh_1=E_p.  相似文献   

6.
自然界中不同形式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和转移,而在这种转化和转移中,功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这一规律,包含两层意义:一是做功过程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二是做了多少功,能量就转化了多少.不同力做功可量度不同形式能的转化多少,小结高中阶段所学功能关系,有这么几种具体形式:  相似文献   

7.
在不含电源的纯电阻电路中,如果导体运动但不受除安培力以外的外力,电能完全转化为焦耳热,因此克服安培力做多少功,就有多少其它形式的能量转化为焦耳热.如果外力使导体移动,在导体达到稳定状态之前,外力做功消耗的能量,一部分用于克服安培力做功,转化为产生感应电流的电能或最后转化为焦耳热,  相似文献   

8.
同学们都知道,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从功能的这一关系来审视一个物理过程,分析这一过程中各力做功情况及其相应的能量转化情况,是学生在高中物理学习中要建立的重要观点之一,是处理物理问题的一条重要思路。特别是在一个复杂的运动过程中,只要选好始、末状态,并把握好过程中各力所做的  相似文献   

9.
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并且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能量从一种形式转化成另一种形式.因此求功可以求能量转化,求能量转化也可以求功,这一点在近几年高考题中常出现,但是运用功与能的关系分析处理问题。首先要认清功能的几个重要关系,如动能的变化、重力势能的变化分别与什么力做功相联系,它们遵从什么规律.下面就高中物理中常出现的八种对应关系做一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10.
"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这是教材中功能关系的表述.它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做功的过程是实现能量转化的过程;二是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能量发生了转化.若功的大小和转化的能量多少分别用W和△E表示,则二者大小之间的关系式为W=△E.要熟练应用功能关系正确解题,必须搞清什么力做功对应什么形式的能量转化,这就要理解掌握好功能关系常用的八种表达式.一、功能关系常用的八种表达式1.W合=ΔE K合外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改变量(或动能与其  相似文献   

11.
李鸿彬 《物理教师》2009,30(2):14-15
力对物体做功的过程是能量转化的过程,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那么安培力做功,伴随着能量是如何转化的呢?  相似文献   

12.
动能定理的应用对象一般是单个物体,外力对它做功的过程就是物体与外界进行能量转化、转移的过程.外界对物体做了多少总功.物体的动能就改变多少.若研究对象是多个物体组成的系统,还能应用动能定理吗?对于由几个存在相互作用的物体组成的系统.外力可以对系统做功.内力也可以对系统做功,内力做功表示系统的动能可以和系统内部某种形式的能量进行转化.即系统动能的变化是由系统的内力与外力做功之和来决定.可见.’对于系统也可以运用动能定理.  相似文献   

13.
产生感应电流的过程是外力做功,把机械能或其他形式的能转化成电能的过程.感应电流在电路中受到安培力作用或通过电阻发热又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或内能.可见,对于某些电磁感应问题,我们可以从能量转化和守恒的观点出发,运用功能关系进行分析与求解.  相似文献   

14.
中学物理学中,功的概念和计算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而对恒力做功可直接用公式W=FScosα计算就可求得。但对变力做功或做功过程不明显时,提出只要系统的能量和始末状态确定,则就可用能量转化来建立相应的功能关系式,计算变力做功,从而达到求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功能关系是指力对物体做功和能量转化之间的关系。功能关系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做功实现了能量转化,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二是力对物体做了多少功能量就转化多少,即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功能关系贯穿于整个高中物理的学习,是历年高考常考的知识点之一,下面详细谈谈这方面的内容,以期帮助同学们对功能关系有全面、系统、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应继祥 《物理教师》2009,30(8):61-62,65
做功是能量的转化过程,功是能量的转化量度.功的计算在功能关系问题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于功的计算则没有一个“万能的公式”,在实际问题中应根据不同的情况,相应的采用不同的方法来求解,因此很多学生在处理做功的问题时常常感到困难,不知如何下手.高考复习阶段,可对“功”的计算采用立体化复习,归纳起来,有3种方法.  相似文献   

17.
电磁感应过程中总是伴随着能量转化的过程,在有些有做功过程的电磁感应问题中.可以从能量的角度考虑问题,用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巧妙求解。  相似文献   

18.
在电磁感应过程(即机械能及其他形式能向电能转化的过程)中,一定有安培力做功,通过安培力的做功过程,实现其他形式能与感应电能等的转化.在这里安培力做功的绝对值就等于电路产生的感应电能(内能).所以我们在求解此类问题时。一定要准确把握能量转化的途径,①应用能的转化与守恒定律的简单形式直接计算感应电能、内能产生的多少;②应用安培力做功的绝对值来量度电路中产生的感应电能、内能.使电磁感应问题中繁杂的计算简化.  相似文献   

19.
在剖析电与磁的综合问题时会涉及到安培力做功和反电动势问题,我们要溯源安培力做功与反电动势的本源问题,理解它们的物理本真.做功过程实现了能量的转化,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安培力肯定是成对出现的,能量到底怎样转化,最终是要求出这一对安培力做功之和,也就是安培力对系统所做的总功,即安培力做正功,则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安培力做负功,也就是克服安培力做功,则由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而反电动势的本质是把电能成功地转化为机械能,电源提供的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那部分能量就是反电动势对应的能量.  相似文献   

20.
冯子江 《物理教师》2009,30(8):33-34
现行的中学物理教材对功能关系,主要论述了功在能量形式转化中的作用.如人教版高中物理第1册第7章第3节中就有这样的论述:“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能量发生了转化.所以,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笔者认为,功不仅是能量转化的量度,更是能量转移的量度(不考虑热传递),甚至有时候只有能转移而无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