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方哲学家的哲学著作表述思想力求概念清晰、逻辑严密,而中国哲学家的哲学著作表述思想的方式与西方哲学家有很大的不同。本文试对中国哲学家表述思想的方式及其原因进行深入的分析。一.中国哲学家表述思想的方式中国哲学家的哲学著作表述思想的方式不像西方哲学家那样力求概念清晰、逻辑严密,相反,中国哲学家  相似文献   

2.
许多哲学家都有过窘迫的经历,《行为糟糕的哲学家》为我们生动描绘了卢梭、叔本华等八大现代大哲学家的糟糕行为。哲学家的糟糕行为大多源自他们的哲学观点,常人眼中的糟糕行为在哲学家眼中或许是其贯彻哲学精神的光辉时刻。对于落入现实生活之井的哲学家,我们应当报以微笑和宽容,而不是嘲笑。  相似文献   

3.
有一个哲学家,善于设置情境.一次,一个青年问哲学家:"怎样才能获得知识?"这个哲学家是这样实施他的教学的-- 哲学家将这个青年带到海里,海水淹没了年轻人,他奋力挣扎才将头探出水面.  相似文献   

4.
<正>1.寓言切入。通过向学生展示一段对话,让学生从对话中悟出道理,然后过渡到课堂教学。如《生活与哲学》教学的第一节课,不妨给学生展示一段哲学家与船夫之间的对话——哲学家问船夫:"你懂哲学吗?""不懂。"船夫回答。"那你至少失去了一半的生命。"哲学家说。突然,一个巨浪把船打翻了,哲学家和船夫都掉到了水里。看着哲学家在水中胡乱挣扎,船夫问哲学家:"你会游泳吗?""不会。"哲学家回答。"那你将失去整个生命。"  相似文献   

5.
在维特根斯坦的学说中存在着深刻的矛盾和不一致,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由于维特根斯坦的双重人格左右其学说:一个是科学哲学家的维特根斯坦;一个是人文哲学家的维特根斯坦.两个维特根斯坦时时处于内在的冲突状态.前期科学哲学家的维特根斯坦占了上风,受压抑的人文哲学家的维特根斯坦将美学观带入神秘主义;后期人文哲学家的维特根斯坦占了上风,潜在的科学哲学家的维特根斯坦又将美学观带入神秘主义.两个维特根斯坦冲突的结果使他的美学观难逃神秘主义命运.而这个祸根在于语言,在于将所有的美学问题归结为语言问题.  相似文献   

6.
<正>一个年轻人找到哲学家,向哲学家请教成功的秘诀。哲学家反问年轻人说:"你认为怎样才算成功呢?"年轻人说:"我认为那些企业家、影视明星,还有作家,都是成功的人。特别是像您这样声名远播的哲学家,更  相似文献   

7.
《哲学家的最后一课》一文叙述了一位哲学家带着一群学生去漫游世界,十年游历,个个满腹经纶。归来后哲学家以如何去除杂草为议题给学生们上了最后一课,学生们各自发表见解,哲学家让他们按各自的办法去除一片杂草。一年后相聚,哲学家已去世,学生们感悟出这最后一课的真正用意:只  相似文献   

8.
一个农夫去一个哲学家家里做客。 农夫不解地问哲学家:“您每天不是读书,就是伏案写作,难道不觉得辛苦吗?”哲学家说:“因为我有事业心,所以不觉得辛苦。”  相似文献   

9.
有一个船夫在激流中驾驶小船,船上坐着一位想渡到对岸去的哲学家。于是发生了下面的对话:哲学家问:“你懂得历史吗?”船夫回答:“不懂。”哲学家说:“那你就失去了一半生命!”哲学家又问:“你研究过数学吗?”船夫回答:“没有。”哲学家说:“那你就失去了一半以上的生命!”哲学家刚刚说完这句话,风把小船吹翻了,哲学家和船夫两人都落入水中。于是,船夫喊道:“你会游泳吗?”哲学家说:“不会。”船夫说:“那你就失去了整个生命。”选自《中国校园文学网》船夫和哲学家  相似文献   

10.
一位哲学家带着一群学生去漫游世界。十年间,他们游历了所有的国家,拜访了所有有学问的人,现在他们回来了,个个满腹经纶。在进城之前,哲学家在郊外的一片草地上坐了下来,说:"十年游历,你们都已是饱学之土,现在学业就要结束了,我们上最后一课吧!"弟子们围着哲学家坐了下来。哲学家问:"现在我们坐在什么地方?"弟子们答:"现在我们坐在旷野里。"哲学家又问:  相似文献   

11.
哲学家是思想家.思即烦,哲人的烦是形而上学的烦,是本体论上的烦.哲学家的烦来自对虚无的沉思,烦是生存之根本,之真谛.哲学家把这种烦上升到本体论的高度,把烦作为哲学范畴.  相似文献   

12.
<正>一位哲学家带着他的学生漫游了世界后,坐在一块荒地上休憩。哲学家若有所思地问弟子:"如果一块荒地上长满了荒草,你们如何把草消灭掉?"一个说:"老师,只要有铲子就足够了。"哲学家点点头。另一个说:"用火烧也是个很好的办法。"哲学家微笑一下。  相似文献   

13.
佚名 《高中生》2008,(21):39-39
火花只要你珍惜现在你就会富有,反之,生命就会变得苍白。有一个一无所长的年轻人,感到自己生活得非常无聊,于是,他去拜访一位哲学家,希望哲学家能够给他指明一条人生的道路。哲学家问他:"你为什么  相似文献   

14.
谭炯玲 《文教资料》2008,(13):64-66
语言是维特根斯坦哲学思想的核心词汇,基于对语言理解的不同,哲学家一生对传统哲学进行了两次不同的批判.本文旨在简要阐述维特根斯坦的后期哲学思想,分析哲学家如何用"语言游戏"采批判哲学家本人的早期思想和以及传统哲学.  相似文献   

15.
哲学家乃智慧的象征,然而哲学家的最大智慧到底是什么?答案很简单,乃是“诚实”二字。  相似文献   

16.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主张哲学家作为智慧的化身应该统治整个城邦。但是他后来的《斐德若篇》中,他放弃了这种主张,转而认为,哲学家的最终目的只是对智慧的追求,而不是去做现实的统治者。因为他相信真正的哲学家的灵魂会陷入了一种神圣的迷狂之中,它使哲学家仅仅执着于纯粹的真善美,并由此获得一种纯粹的精神爱情。  相似文献   

17.
古希腊哲学家以求知为本性,执着于探索真知,用渊博的知识和高尚的品质教化城邦。为此古希腊哲学家扮演着大学教师的社会角色。作为哲学家的古希腊大学教师不仅学识渊博,而且善于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习。为了更好地追求普遍知识和价值,他们在年轻时跟随一名或者多名著名的哲学家学习知识,并自发地建立了学园。由此,古希腊学术职业打上了理论理性的烙印。  相似文献   

18.
佚名 《教师博览》2010,(10):33-33
在一般人眼里,哲学家似乎都是些举止古板、言语枯燥的人。其实不然,很多哲学家说起话来一样妙不可言。  相似文献   

19.
梁小燕 《文教资料》2007,(14):121-123
波伏瓦作为与萨特和加缪齐名的存在主义哲学家,其哲学地位一直没有得到承认。本文就是从波伏瓦的独立于萨特的哲学思想及她的作品的分析来定义她为哲学家,并指出在哲学发展和女性主义的意义上我们承认波伏瓦的哲学家地位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尼采的教师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兴举 《教师教育研究》2004,16(6):34-36,44
尼采心目中的"好教师"是作为人生哲学家的教师。作为人生哲学家的教师具有诚实的美德、快活的情绪和坚韧的性格,而且善于把学生培养成人。人生哲学家教师的成长离不开一定条件尤其是适合于他的个性化的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