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改革是落后社会主义国家巩固与发展社会主义的需要;是落后社会主义国家坚持探索适合本国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是社会主义国家继苏联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为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提供了新思维。  相似文献   

2.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崭新的事业,毛泽东提出走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要以农轻重为序发展国民经济;反对关起门来搞建设。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有局限性,但为改革开放奠定了基础。毛泽东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是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相似文献   

3.
时代在前进,社会主义在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和模式多样化的思想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人类社会发展道路的超常规性和特殊性,同一社会形态表现形式差异性,无产阶级革命方式和手段的多样性,未来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和模式的本国化与民族性,以及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和模式随时代发展的变动性。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和模式多样化思想,既为我们提供了进一步探索的方法和思路,又为认识和把握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趋势,正确认识、评价各种社会主义流派、类型和模式提供了理论指导,对我们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历经革命建设与改革的艰辛,独立自主探索的、适合本国国情、勇于创新的发展道路;承载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现阶段我党对于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话语的创造性转化,两者存在着路径与目标的辩证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中国梦的实现创设条件,中国梦起到凝聚共识、深化道路的作用。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必将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5.
20世纪以前,不同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各具特色,但基本上都属于资本主义模式。十月革命诞生了社会主义政权,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打破了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一统天下的局面,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呈现多样化。多种现代化模式反映了现代化是必由之路,也反映了历史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各国必须根据本国国情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6.
坚持十月革命开创的社会主义道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俄国十月革命的发生具备了成熟的主客观条件,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它开辟的社会主义道路,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否定和攻击十月革命道路必定会给社会主义事业带来危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要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与本国实际、时代特征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7.
在以卡斯特罗为首的古巴共产党领导下,古巴人民不畏强暴,经受住了美国封锁和制裁的考验,也经受住了苏东剧变的严峻考验,在探索建设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方面取得巨大进展,在美国的鼻子底下走出了一条独特的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8.
21世纪的社会主义要赢得对资本主义的比较优势,就必须吸取社会主义建设在20世纪的经验教训,即:要在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与本国国情及时代特征相结合,探索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要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要逐步清除封建官僚主义影响,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要在改革开放中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及社会主义方向,粉碎资本主义和平演变阴谋。  相似文献   

9.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并始终为之奋斗的理想和目标,而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之所在就是如何找到一条与本国国情相结合的正确的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它的形成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开始于毛泽东,成功于邓小平,并在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得以继续发展。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提出的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更是对特色道路理论的进一步丰富和跨越,把梦想与道路紧密地联系起来,更坚定了走中国道路的担当与自信。  相似文献   

10.
21廿纪的社会主义要赢得对资本主义的比较优势,就必须吸取社会主义建设在20世纪的经验教训,即要在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与本国国情及时代特征相结合,探索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要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要逐步清除封建官僚主义影响,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要在改革开放中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及社会主义方向,粉碎资本主义和平演变阴谋.  相似文献   

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方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避开资本主义而实现现代化,这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一种追求。俄国十月革命开创了非资本主义道路实现现代化的探索,这是它的伟大意义之一。但苏联未能成功地找到这条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探寻非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提供理论指针;落后国家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后,常出现"超越阶段,急于过渡"的错误,原因在于对本国所处的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缺乏清醒的认识和准确的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架起了联结经典社会主义和现实社会主义的理论之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理论品质。  相似文献   

12.
《集宁师专学报》2019,(2):51-5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扎根于本国特殊历史国情和文化背景之中的政治发展道路,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长期奋斗的必然结果。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将民主作为政治追求,寻求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发展道路。新中国成立至今,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这为"中国奇迹"的出现廓清了道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讲,只有内生于本国特殊历史国情和文化背景之中的政治发展道路才最可靠,最管用。  相似文献   

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2002年江泽民第一次提出了"政治发展道路"命题,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科学新概念,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概念的形成。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实践的探索,经过了准备奠基、探索形成和发展创新三个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确立,标志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入一个新阶段,政治文明建设提升到一个新境界。  相似文献   

14.
能否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意义重大。它不仅关系着党和国家的前途与命运,而且还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坚持立足本国实际的正确探索方向和坚持实践第一、用实践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精神。旨在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统领全党思想,坚定中国共产党开创和领导的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体现出了一个成熟政党与国与民的责任态度。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是指引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强大理论武器。毛泽东早在建国初期就倡导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问题。并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经济发展战略,发展商品生产,中国工业化道路,国民经济长远规划等方面进行了艰辛探索,提出了许多正确而有价值的思想和观点,这些重要的思想材料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先河和理论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16.
本探讨了建国初期毛泽东同志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指明,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的马克思主义,论证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两位历史伟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殊途同归,更加证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当今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7.
民主,走中国自己的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已经走上了一条富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发展道路。但是,现在国内外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道路还有不少争议。争议的核心问题是,中国的民主为什么不同于西方,中国为什么不实行西方式的民主。这也是国内一些主张走民主社会主义的人质疑的焦点。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毛泽东以苏为鉴,倡导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探索建设和发展中国社会主义的道路.在艰辛的探索过程中,明确地回答了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问题,为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认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奠定了理论基础.他着眼于我国国情发表的<论十大关系>,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工业化道路的思想,是建国初期发展中国社会主义的理论纲领.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要思想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来源.  相似文献   

19.
如何处理社会主义与商品、交换、货币、价值规律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关于未来社会的经济设想与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发展模式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他国经济发展模式与本国经济发展模式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这些问题,贯穿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恩格斯首先提出社会主义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实现的基本理论构想,列宁、毛泽东在俄国和中国努力探索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道路,这些都为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邓小平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角度探索社会主义的本质,强调指出,社会主义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逐步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代化。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袷”。这些名论断把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本质和特征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科学水平,成为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和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最重大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