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教育数字化转型直接影响着国家的未来竞争力。研究通过梳理欧盟教育数字化的关键政策及文件,将欧盟教育数字化转型分为以下三个阶段:起始阶段、发展阶段和转型阶段,其发展过程中具有强化数字资源顶层设计、加强优质基础设施建设、保障落实公民数字权益、注重多边参与协同推进和重视数字信息安全保护等五个主要发展特征。我国在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可以欧盟发展经验为实践镜鉴,通过夯实数字底座,建设升级相关基础设施、增强数字合作,系统规划战略发展方向、培养数字素养,构建我国特色转型框架等措施,构建起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教育数字化转型体系。  相似文献   

2.
信息时代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趋势,而在转型过程中也会面临思维转型、数字素养等难题,且技术与价值之间存在一定冲突。一方面,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教育实施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另一方面,如何在数字化教育中呈现正确的价值观、弘扬正确的思想意识也是一个关键问题。为了更好地实现数字化转型,需要不断增强各主体的数字素养,为数字化教育提供更好的保障,同时也需要积极建设思想政治教育新生态,加强对主流价值观念的渲染。在这一过程中,应该注重构建人本价值理念,建立数字化转型共识,使数字化转型方向更加清晰,更有利于传承和弘扬正确的思想道德观。  相似文献   

3.
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数字化转型可以提高评价的客观性和准确性,促进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和交流,使得评价更加贴近实际需求。数字化转型体现为评价理念、方式、结果的全面创新,包括评价指标的数字化、评价过程的数字化、评价结果的数字化等,然而在实施过程中面临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标准分层化、评价工具智能化、评价方式多样化、评价过程精细化等挑战。为形成教育质量评价新生态,需要评价主体间的互动与合作,共同实施教育质量评价,同时注重教育质量评价数字化转型面临的挑战,推动教育创新和发展。在新时代背景下,实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数字化转型,需要创新教育质量评价理念,完善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三元教育质量评价共同体,并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4.
伴随数字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老年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向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必然趋势。基于数字技术学理认识,老年教育数字化转型是一种依托数字技术的创新发展过程,其具有技术革新、序次形成与范式转换的内涵特征。基于此,老年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逻辑框架体现在以老年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为起点、以产教深化合作的数字技能培训为逻辑进路、以老年教育的技术理性去引导数字形态为逻辑归旨。为深入推进老年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应形成“虚实共在”的数字化思维,更新老年教育数字化转型理念;开展“协同共建”的数字化项目,推进老年教育数字化建设进程;实施“智慧共治”的数字化治理,打造老年教育全域数字生态圈。  相似文献   

5.
全面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是当前我国教育现代化进程中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高职院校数字化转型是实现“智慧校园”的过程样态,具有变革性、全局性、迭代性的本质特征。基于以转换和融合阶段为主、智能阶段为辅的目标导向,高职院校数字化转型要建构智慧化教学支撑、网络化办公办事、智能化校园管理、自助化公共服务、数据化治理决策五个维度的普适性体系,明确产教融合特色创新、技术引领应用创新两个维度的创新方向,并建立闭环管理的组织体系、系统性思维一体化推进建设、数据治理驱动转型变革以促进高职院校实现数字化转型。  相似文献   

6.
高职教育数字化转型是其主动适应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为经济社会培养新型数字化能工巧匠、大国工匠的必由之路。分析江苏省高职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现实基础,从院校、教师和学生三个层面判断数字化转型的发展桎梏,提出高职教育数字化转型的优化路径,即锚定职业教育的类型特征,优化人才培养全过程;以企业数字化转型要求为主线,推进教学资源建设;以信息技术和教学融合为目标,推进教师教法变革。  相似文献   

7.
随着数字经济和数字社会的发展,数字化正在推动着教育的发展与变革,数字化转型也为乡村教育振兴带来了重要的时代机遇。以数字化转型助力乡村教育振兴是实现教育公平、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更是传承乡土文化、助力乡村教育全面振兴的必然选择。然而在实践过程中,仍面临乡村教育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教师数字化应用能力不足、教育经费投入与实际需求错配等现实困境,推进数字化助力乡村教育振兴,需要完善乡村教育数字化基础设施、提高教师数字化应用能力、促进资源与经费供需精准匹配等。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教育数字化的快速发展,以数字化为杠杆,推动教育整体变革,成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途径。其中,教育考试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教育测量手段,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体现。教育考试数字化不仅是新一轮教育考试改革的突破口,也是教育考试机构自我发展的需要,但是目前聚焦于教育考试数字化转型的相关研究较少。为此,文章首先回顾教育考试数字化的研究现状;然后,文章分析了教育考试数字化转型存在的问题,并阐述了教育考试数字化转型的关键要素与建设目标;最后,文章以江苏省实践经验为例,总结了教育考试数字化转型的解决方案,以期为我国教育考试数字化的转型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9.
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是通过进化与创新相结合的思维方法,构建数字技术融合的未来教育生态系统,促进全要素、全业务、全领域和全流程的系统重构与文化革新,加快实现教育的均衡化、个性化、终身化、灵活性与开放性,以增强教育系统的运行活力和满足社会各方对公平优质教育的期望。我国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研究和实践仍处于探索起步阶段,面对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种种困惑和瓶颈,需要通过设计智慧承载新的价值理念和实践逻辑,指导和引领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成功。本研究提出了设计智慧驱动下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六种目标向度——教育范式从供给主导向需求主导转变、教学模式从教为中心向学为中心转变、教育评价从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教育制度从阶段学习向终身学习转变、教育架构从系统封闭向系统开放转变、教育系统运行机制从管理向治理转变;并提出问题驱动和理念引领、面向未来和能力本位、学为中心和适性服务、人机协同和数据赋能、终身学习和伴随记录、多维评价和可信证据、迭代进化和持续创新、系统开放和生态发展的指导原则;又以设计智慧为引领,探讨了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行动框架研制、数字学习生态系统建设和风险防范机制预设等议题。  相似文献   

10.
在“数字中国”的战略背景下,加快数字化转型与发展、建设数字中国已经成为了时代的潮流。在教育领域,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和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教育信息化已经抵达了“量变”到“质变”的关键节点。目前,中国教育数字化转型在顶层设计、实施路径等方面仍然面临挑战。本文结合《上海市教育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介绍了上海市对教育数字化转型进行顶层设计、建立系统架构的进程,并对相关实施路径进行了阶段性的总结,包括通过新基建支撑教育的新愿景,通过数字基座打破数据壁垒,通过自上而下的场景规划与自下而上的案例探索共塑教育新常态,以及通过数字素养提升、评价改革、资源建设推动教育深度变革等过程,回应了教育数字化转型的一系列瓶颈问题。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创生出全新的学习环境。它在改变教育信息传播方式的同时,也引发教育教学模式的变革,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然而,调研发现,教育数字化转型中还存在着“重设备、轻学生”“重技术、轻转型”“重考试、轻发展”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对相关文献主题结构、核心概念和主要任务归纳分析发现:1)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政策逻辑反映在价值逻辑、目标逻辑和实践逻辑三方面,体现了应对数字化挑战、重塑教育体系和整体性推进的时代特征;2)数字技术革新、系统组织创新、人力发展作为教育数字化转型内驱动力,加速了数字技术与教育应用的深度融合,激发了教育系统变革活力,促进了师生信息素养的提升;3)教育数字化转型以主要任务为抓手,从建设智能教育环境、创新教育教学应用、发展高质量教育体系等方面形成数字化转型的推进路径,为推进数字化转型提供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2.
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深入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高质量教育生态系统的重要战略决策。基于我国教育数字化转型处于关键窗口期的现实考虑,急需厘清系统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关键驱动因素及其决策逻辑。立足“如何转”的教育数字化生态系统构建问题,识别当前教育数字化转型四个层面的关键驱动因素:政府层面的政策驱动、市场层面的效率驱动、技术层面的数据驱动以及专业层面的模式驱动。进一步基于教育生态系统动态演变考虑,教育数字化转型需要优化调整政府逻辑、市场逻辑、技术逻辑以及专业逻辑的差异化作用机制,尤其需要强调如何实现不同逻辑在数字化转型中的协同嵌入。在具体实践过程中,需要扎根智能社会新生态,构建多元化教育数字化资源共享平台;推动不同学校数字化社区联动机制建设,实现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地域化联盟;建立并完善数据驱动的评价创新体系,优化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运转模式。  相似文献   

13.
教育数字化转型对新工科实验竞赛和实验教学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分析了广东工业大学新工科实验竞赛的产生背景和发展困境基础上,结合教育数字化转型和新工科建设的要求,提出健全竞赛设计机制、健全竞赛育人机制、健全竞赛保障机制的实施路径,并从平台建设、资源整合、学科交融和实践育人4个维度构建新工科实验竞赛体系,旨在为工科院校的学科竞赛实施和管理提供参考借鉴,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新工科实验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模式转变。  相似文献   

14.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这显示出教育数字化转型对于满足个性化教育需求、助力推进教育公平、探索教育结构现代化、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价值。在现实逻辑上,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成果,是数字中国的建设需要、人才培养的实施路径,但其过程依然面临着数字环境创设、数字素养提升、国家标准研制、组织制度创新等多方面挑战。在推广应用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沉浸式学习环境以及学分银行、智慧图书馆、数码社区等典型场景的基础上,未来应着力通过均衡教育资源、推进简政放权、坚持依法治教、深化校企合作等治理路径使教育数字化转型向纵深发展,力求在坚持教育数字化公益属性的同时释放转型活力、提供法制保障、加快创新应用。  相似文献   

15.
高珩 《科教导刊》2023,(27):1-3
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创新,为高校教育提供了重要的机遇。当前高校教学环境的数字化建设基本完成,呈现教学环境的互联互通、教学资源的数字化和多媒化、教学管理的智能化、信息化教学服务的个性化和自主化等特征。同时,高校教育数字化转型也面临数字化学习环境中的主体互动不足,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不成熟,教学模式单一等现实问题。文章建议,加强教育与技术的融合,构建数字化高校教学环境;提升教育大数据的治理能力,提供数字化转型的资源保障;培养师生的数字素质,提升教育主体的能力与创新认同。  相似文献   

16.
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深化数字技术与教育融合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推动未来教育创新和变革的重要路径,但目前我国教育数字化转型处于探索起步阶段,仍面临诸多困境。基于数字技术与数字价值共同演化的逻辑,教育数字化转型呈现出数字技术的内嵌与耦合、教育的创新和变革双重意涵。在实践过程中,数字技术、教育组织、环境空间与行为实践是影响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四大因素系统。这些因素系统的有序支配与互动会产生驱动作用,促进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良性发展;反之,则会形成实践障碍。当前,数字技术系统的信息孤岛和数据管理问题、教育组织系统的战略保障缺乏和文化保障缺失、环境空间系统的政策支持不足和技术系统限制、行为实践系统的风险规避倾向和缺乏协同效应,制约着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实践落地和成效发挥。因此,需从增强“数字技术”的服务品质、夯实“教育组织”的数字规划、完善“环境空间”的支持服务、推动“行动实践”的协调发展等多方面发力,营造有利于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良好生态。  相似文献   

17.
置于智能时空下的劳动教育在育人目标、教学内容、育人场域和教学模式等方面发生全面变革的同时,也面临着种种隐藏的技术风险:技术至上消解劳动教育价值认同,导致只见技术不见精神;虚拟教学情境弱化劳动教育的具身性;劳动教育过程的伪个性化阻碍学生的全面发展;智能化手段提升了劳动教育成效,但导致师生互动不足、教师角色定位困难等。面对劳动教育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系列风险,我们需要重视劳动教育的本体论意义,从坚持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立足虚实融合、完善数智化伦理规范、提升劳动教育教师智能素养等方面进行防范。  相似文献   

18.
教育数字化转型是建设数字中国、教育强国,以及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有助于提高教育系统韧性、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创新教育生态。然而,当前我国教育数字化转型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学界主要集中于对其理念与价值的探讨。如何让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理念真正推进转型实践,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构建教育数字化转型框架与成熟度模型是连通理念与实践的关键桥梁。在充分借鉴和分析产业与教育领域数字化转型框架的共性和特性基础上,提出教育数字化转型框架应由价值层、应用层、主体层和支撑层四层架构构成,教育数字化转型成熟度模型应包括数字战略规划、智慧教学与评价、支持与服务、数字人才与文化、组织与生态、数字基础设施6个核心维度,涉及认知、起步、进阶、优化和成熟5个等级。该教育数字化转型框架及其成熟度模型具有相对统一的框架,有助于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的教育组织结合自身特点和需求,系统设计和规划差异性的数字化转型行动路线图。  相似文献   

19.
教育数字化不仅是对教育的赋能,更是对教育的变革和重塑。由于教育数字化的复杂性和特殊性,教育数字化转型并不像在许多其他领域那样取得了令人期待的成果。教育数字化转型到底转什么、怎么转,在学者、决策者和公众的认知中,普遍存在一些困惑甚至误解。厘清当前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基本理论和实践问题十分必要。教育数字化与其他领域数字化的根本不同在于,教育活动不是物与物的联系,而是人与人的联系,教育数字化不仅不能替代人,而且要以人的发展为目的,是通过人、依靠人、为了人,以是否促进了人的发展为衡量标准。当前教育数字化的重点任务是创新教育场景,开发数字资源,提升教师数字素养,提升国家数字教育平台能级,以数字化思维治理教育数字化。  相似文献   

20.
数字化转型为职业教育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不仅是数字技术在教学领域的应用,更是职业教育生态、模式、方式和价值的根本性变革。职业教育应准确识别数字化转型的新机遇,以创新的理念和方法,激发职业教育发展活力,形成契合于数字化时代特征的新型教育模式。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面临的转型理念存在认知误区、转型发展存在地域差异、转型特色缺乏辨识度、转型成熟度难以评估等问题。突破这些问题需要从四个层面探析:科学引领,重塑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思维;多方协同,打造职业教育数字化共建共享生态;立足自身,运用数字化推动职业教育特色发展;数字赋能,构建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成熟度评估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