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其中“知识和技能”与“过程和方法”属于认知目标,情感目标指的就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面对新的课程目标,很多教师感到了困惑。在教学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在实际教学中要实现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的有效整合,教师必须明确凸显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是新课程的一个基本理念和基本特征;正确理解和把握新课程的教学目标;要关注人,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要掌握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规律和特点。  相似文献   

2.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路径主要有:紧扣教材,找准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切入点;结合时政,回归生活,让学生在情境中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情感"引领,助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教学中,就是要"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见朱慕菊主编的《走进新课程》)。对于课堂教学,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相似文献   

4.
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充满了情感体验,喜怒哀乐。无所不包。而拥有怎样的情感又少不了培养、熏陶。同时.情感又和态度价值观紧密相关。作为教师正是在引导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语文教师更应该充分挖掘本学科的教育资源,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接受情感的熏陶、爱的教育.把他们塑造成品德高尚、人格完善的人。这除了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相似文献   

5.
<正>"美"是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追求,犹如生活需要阳光;美育是培养健全的人不可缺少的教育要素,犹如维生素之于生命。蔡元培认为,一个完整强健人格的养成,并不源于知识的灌输,而在于感情的陶养。这种陶养的一大关键就在于美育。美育是关系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一个人如果具备了审美的态度、敏锐的感觉、细腻的眼光、充沛的情感,就不会沦为无聊乏味的庸庸之辈,更不会成为离经叛道的顽劣之徒。基于这样的思考,我校数年来始终坚持以艺术教育带动师生的全面发展,探索出"文化引领—艺术熏陶—匡正言行—成就品行"这样一条适用于各个学科的艺术育人路径,成就自己的"育人之道"。2020年10月,  相似文献   

6.
历史教育的本质是人文教育。人文教育就是教育学生如何做人的教育。历史教学进行人文教育的内容包括民族精神、公民意识、世界意识、人格意识。进行人文教育的策略包括:将情感、态度、价值观放到教学目标的首位,注重学生的终身发展,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等。教育最终要解决的是人的发展问题,人文教育是历史教育的最终目标。在素质教育中起着人格养成与熏陶的基础性作用,历史教学应该围绕这一基本功能进行。  相似文献   

7.
王海燕 《林区教学》2015,(2):116-117
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教育思想、教育行为、教育理念、教育态度的具体体现,贯穿于教育教学过程的始终,渗透到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建立当中,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行为意识、健全的人格与为人处世的思想,教师职业道德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改革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思想政治课教学也日益回归其本质:在重视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突出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道德、法制意识,健全学生的人格,培养新形势下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能否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关系到思想政治课教学三维目标的达成,关系到教育目的的实现。笔者现以《经济生活》"违反税法的主要行为"知识点教学为例,谈谈如何在教学中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相似文献   

9.
中学历史教学最核心的任务是培养青少年学生的人格,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养成,离不开教师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中学历史教师欲有所成就,就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思万条理,结万种缘”。  相似文献   

10.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创设开放、民主的教学环境是实现有效教育的前提。《品德与社会》学科旨在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道德修养,注重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注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养成,注重发展学生质疑、反思、批判的能力。为此,  相似文献   

11.
历史教学中情感教育的误区和反思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历史学科是一门人文素质养成性质的学科,在对学生加强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方面担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一名历史教师,更应当用人类历史文化的丰富营养来促使学生的聪明、情感和人格不断的得到发展、完善和升华。  相似文献   

12.
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充满了情感体验,喜怒哀乐.无所不包。而拥有怎样的情感又少不了培养、熏陶。同时,情感又和态度价值观紧密相关。作为教师正是在引导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语文教师更应该充分挖掘本学科的教育资源.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接受情感的熏陶、爱的教育,把他们塑造成品德高尚、人格完善的人。这除了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地、春风化雨般情感熏陶以外,还要引导学生大胆地谈“情”说“爱”。  相似文献   

13.
活动与生命课堂之链接语文教学秉承着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人的教育之终极目的,即语文要给学生的更多的是一点生活的情趣、一个心灵居所、一种健全的人格。一言以蔽之,要实现生命的成长。而教生命自然需有生命力地教。  相似文献   

14.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高中历史课程在新理念指导下,越发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培养塑造学生完善人格。而传统的教育体制影响下,仍有部分高中历史教师在讲课过程中难以找到合理切入点,无法贯彻落实培养学生的价值观与情感态度。根据这一问题,本文分析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及其价值观培养的具体措施,旨在进一步促进我国历史教学的发展,培养学生养成爱国意识,加强自身人格的完善。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理念下的思想政治课,突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一体的教学目标,从而把情感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情绪、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愿望和观点而产生的体验,是人对客观事物的种特殊的反应方式。教师应确立“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核心理念,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相似文献   

16.
赵福颖 《考试周刊》2014,(49):132-133
<正>新课程理念提出教学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而其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是教育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它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情绪、情感及信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是使学生感到身心愉快的教育,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和培养学生的社会情感品质,促使他们对学习、生活产生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反映在物理学习上,就是要让学生消除对物理的惧怕感,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形成一种  相似文献   

17.
宿景贤 《考试周刊》2013,(50):32-32
适当地应用情感态度的教育方式可以为学生全面人格的形成提供帮助。本文主要分析了情感态度教学的作用,提出初中语文教师要通过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及注重自身人格的养成等方式更好地实施情感态度教学。  相似文献   

18.
廖义俊 《教师》2013,(19):57-57
基础教育旨在为人的终身发展奠基,中学课程的开设是全面的、多功能的,有工具性的、有技能性的,而历史则是人文性的。与其他学科最大的不同,历史学科的主要目的之一是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新课程改革尤为突出的显现这一理念。新《历史课程标准》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层面提出,促使学生"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等课程目标。  相似文献   

19.
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塑造人,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以生活世界为底蕴,它源于人类社会生活的需要,又服务于人类生活世界。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三维目标之一,是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侧重点之一,由于它本身的内隐性、抽象性和空泛性,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应加强课程的主体意识,在学生的课堂生活中渗透三维目标,关注学生内心世界的情感冲突,才能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传统教育注重智力和学科能力的发展,缺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及人格的养成,就连艺术教育也是以技能和专业知识为目标而缺少审美、情感和人文内容。基础教育实际存在不同程度忽略甚至否认艺术教育的重大价值的倾向。近年来教育科学研究的重大发现,使人们重新认识和审视艺术教育的价值。在教育教学中渗透艺术性、融合艺术形式,特别是通过综合性的艺术教育模式,能使学生的人格、智力、人文素养等方面得到整合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