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静 《兰台世界》2012,(6):23-24
拆迁问题涉及居民核心利益,办理不善,极易产生官民纠葛,甚至酿成风潮,引起社会动荡.但1918年天津警察厅办理海河裁弯取直工程的拆迁工作,因办理得当,得到官民各界称颂.仔细梳理此一事件,或可对现今拆迁工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
捐赠画作遇人不淑的事件,很容易引发公众对受捐的政府机构失去信任,从而导致大家对诸如此类捐赠热情的消减  相似文献   

3.
张蕾 《东南传播》2011,(10):39-41
会理PS事件,从一开始的全民声讨,到"PS风潮"再到最终网民的理解和包容,仅仅经过了不足四天的时间。运用内容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媒体对该事件的报道情况和舆论的形成、发展过程,认为微博在舆论发展的几个关键节点上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会理县政府充分发挥主动性,利用微博这一平台积极回应、坦诚面对、持续关注,最终转"危"为"机",此次会理PS事件的圆满解决堪称"政府公关危机的经典案例"。同时带给我们启示,在"微博问政"渐成趋势的新时期,政府的宣传更需要坚持真实性原则。  相似文献   

4.
清末民初,旧有驿站弊端日甚,西学之风渐烈,传统的驿站制度已是日薄西山。光绪二十二年(1896)后,在全国裁撤驿站的风潮下,黑龙江地区驿站先改文报局,再变邮政,最终完成了裁驿归邮的历史进步。  相似文献   

5.
粤东地方政府对地方戏曲采用了"以捐为禁"的管理策略,在光绪二十八年(1902)于粤东各地开始正式征收戏捐。民国年间,粤东戏捐从征收形式上主要分为戏班戏捐、戏院戏捐和乡镇戏捐三种,其征收所得广泛使用于党务建设、军队建设、基础建设与公益事业等方面。粤东戏捐征收与演剧管理相辅相成,对戏班的演出带来了一定的约束,整顿改良了晚清民国时期粤东地区的戏曲生态。  相似文献   

6.
论于右任在新闻史上的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春乾 《新闻知识》2004,(12):55-58
于右任创办的第四张报纸是《民立报》。当时,同盟会领导下的反对清朝封建统治的革命活动风起云涌,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等地出现的“抢米风潮”,广西、广东、云南、浙江、河南、直隶等省先后爆发的抗捐抗税斗争,以及同盟会领导下的地下革命活动,革命形势继续高涨,各种矛盾空前激化,全国处在“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状态。  相似文献   

7.
"国民捐"在清末民初成为与时局紧密相关且频繁出现的一个名词.由于它一直只是一个暂时的措施,每次出现的背景和影响均各有异,因而表现得相当零杂.  相似文献   

8.
府院之争是民国初年一起重大的政治事件,这一事件主要起因于大总统黎元洪和国务总理段祺瑞在对德宣战问题上的分歧,它改变了民初的政局,为张勋复辟创造了条件,最终使得国务总理段祺瑞大权独揽.  相似文献   

9.
2017年2月,"广西政府官员宴请吃穿山甲"的微博话题引起网民热议,引发舆论热点.本文通过对"吃穿山甲"事件中的舆情分析,认为政府在舆情应对上应顺应社会治理结构变化、直面舆论关切、建立良性官民话语关系、重视情绪传播对舆论形成的影响力,从而为有效牵引舆情走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河北大学历史学院与保定档案馆合作整理的保定商会档案为核心资料,以壬子兵变前后,保定商会与直隶官府的借贷为中心事件,采用"过程——事件分析"的研究方法,尽量还原事件的动态过程,并对其过程进行分析,来探讨保定商会与政府是以怎样的方式互动的,为清末民初商会与政府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从而尽量避免套用西方理论的缺陷。  相似文献   

11.
台湾媒体上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一股风潮和话题人物。这使得新闻人变成了综艺人,大家携手制造炒作没有新闻价值的事件。许纯美风潮可说是新闻媒体向下沉沦的例证。  相似文献   

12.
所谓官民互动,就是政府与群众平等合作、相互作用,共同实现对社会公共事务的有效管理。网络问政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与政府联系群众的一种创新形式,它实质上体现出官民互动的时代特征。最近几年,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在关注网络民意,网络  相似文献   

13.
政府形象的媒体公关之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生一些公共危机事件和一些对.政府比较负面的事情都是很难免的,而在这个讯息和媒介高度发达的社会中,闭塞消息传播的渠道又是不可能的,所以,政府部门就必须学会与媒体打交道并运用好媒体开展好政府形象公关。除了强调正确的舆论引导之外我们还必须学会处理发生公共危机事件时的公众舆论引导,并在负面新闻事件中掌握舆论传播之法.用事实来引导舆论发展,以危机为契机.化弊为利,最终维护好政府形象并有力地提升政府地位。  相似文献   

14.
群体性事件是中国在转型时期社会矛盾和利益冲突加剧下的一种现实表现。政府在群体性事件中能否进行很好的危机公关,不仅决定着事件的发展方向和事件最终的妥善解决,而且关乎政府自身形象的塑造和社会的和谐稳定。本文对群体性事件中的政府如何有效进行危机公关提出了建议,即转变危机公关理念、建立公众利益表达渠道、在群体性事件的处理中要做到3C原则。  相似文献   

15.
研究的问题和背景
  作为推动社会管理创新的有效方式,政务微博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大量政府机构、公务人员纷纷入驻微博,将其作为信息发布和官民互动的重要平台。如何利用政务微博在突发公共事件中回应公众关切,释放社会焦虑,促进信息传播,有效引导舆论,已成为考验各级政府部门执政能力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6.
在网络舆情频发的今天,政府在危机情景下的表现直接关乎网络舆情事件的走向和发展,甚至影响网络舆情事件的最终结果。本文以2011年和2012年上半年热点网络舆情事件为样本,通过内容分析法对危机情景下政府应对网络舆情事件的主要途径与传播效果进行分析,总结政府在网络舆情危机应对中的得失,以期为政府的网络舆情应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李刚事件的发生已时过境迁,当我们再将视线投注到事件发生那一刻,发现其实那不过是一起普通的车祸,只因当事人那句"我爸是李刚"触痛了民众那根官民对立的敏感神经。显然,从孙玉刚案、杭州飙车案、邓玉娇案、周老虎事件一直到李刚事件,网民们可谓百战百胜。  相似文献   

18.
2010年,赵本山春晚小品《捐款风波》说的是一个农民献爱心,本想捐3000元钱,结果按错了,捐了30000元。后来小品编剧接受采访时表示,这个小品是根据发生在辽宁的一个新闻事件创作的。  相似文献   

19.
安全事故经常震惊全国,国家领导人亲自过问,随后媒体跟进,才使真相大白于天下,但最终的结果是否达到预期目的,我们不得而知。然而在查处安全事故的过程中,尤其是安全事故即将或者还没有浮出水面的时候,媒体和政府的态度、行动状况,使我们经济学研究者兴趣大增,更让新制度经济学的解释力受到挑战,于是本着一种探究事件本源的态度,以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来探析安全事故事件利益攸关方的关联性,以及在此攸关关头凸显的对社会危害性和有关理论的缺陷。[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2008年6月20日,胡锦涛总书记来到人民网“强国论坛”,同广大网民在线交流。9月4日人民网推出“什锦八宝fans圈”,意在为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的“粉丝”提供一个交流平台。这些事件表明互联网正成为领导人了解社情民意的天地,官员上网关注舆情蔚然成风。网络舆情曾风起云涌,从“厦门PX”事件到“华南虎”事件,再到“三鹿毒奶粉”事件,网络的舆论风潮常常将政府和党政官员置于被动的境地。这些事件表明网络舆情复杂,新媒体时代的舆情管理创新势在越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