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之脉     
正1950年春节过后的一天晚上,在那盏祖传的清油灯之下,父亲把一支毛笔和一沓黄色仿纸交到我手里:"你明日早起去上学。"我拔掉竹筒笔帽儿,是一撮黑里透黄的动物毛做成的笔头。父亲又说:"你跟你哥伙用一只砚台。"我们家木楼上有一只破旧的大木箱,乱扔着一堆书。我看着那些发黄的纸和一行行栗子大的字问父亲:"是你读过的书吗?"父亲说是他读过的,随之加重语气解释说:"那是你爷爷用毛笔  相似文献   

2.
家之脉     
1950年春节过后的一天晚上,在那盏祖传的清油灯之下,父亲把一支毛笔和一沓黄色仿纸交到我手里:"你明日早起去上学."我拔掉竹筒笔帽儿,是一撮黑里透黄的动物毛做成的笔头.父亲又说:"你跟你哥伙用一只砚台." 我们家木楼上有一只破旧的大木箱,乱扔着一堆书.我看着那些发黄的纸和一行行栗子大的字问父亲:"是你读过的书吗?"父亲说是他读过的,随之加重语气解释说:"那是你爷爷用毛笔抄写的."我大为惊讶,原以为是石印的,毛笔字怎么会写到和我的课本上的字一样规矩呢?父亲说:"你爷爷是先生,当先生先得写好字,字是人的门脸."在我出生之前已谢世的爷爷会写—手好字,我最初的崇拜产生了.  相似文献   

3.
在我的书箱里,珍藏着两本发黄的书.每次翻开它们,我都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我上学之时,正是家里最困难的年头.家里孩子多,爷爷、奶奶年事已高,父母虽然拼命挣工分,但还是解决不了一家人的温饱问题.  相似文献   

4.
程龙 《大学生》2013,(15):65-65
爷爷年轻时候没有受过太多的教育,是贫农出身,和很多劳苦大众一样靠着给地主做长工为生。1949年新中国成立,爷爷加入了共产党,他说这是改变他一生命运的事情,当然这也是后来我立志要成为一名党员的主要动力。爷爷是地道的东北农民,朴实憨厚,倔强。再后来就认识了奶奶,像那时候的所有年轻人一样产生了革命感情,就有了我的父亲。  相似文献   

5.
潘采夫 《新读写》2021,(4):49-50
十几年前奶奶去世,去世前后一周,我在医院里陪她。她拉着我的手,把一辈子没说过的话都说了,其中大部分内容是讨伐我爷爷。奶奶和她的母亲在小李庄单门独户,想找门人丁兴旺的亲事。由于小濮州是个大集市,我爷爷的父亲弟兄五个,我爷爷弟兄四个,我父亲也弟兄四个,可谓枝叶繁茂,爷爷又是家族长子,就被相中成了亲家。结果我奶奶说:"没想到一辈子毁到你爷爷手上。"  相似文献   

6.
花香犹在     
正是吃晚饭的时候,微黄的灯光投射在餐桌上。我和父母一边咕噜咕噜地喝粥,一边有一搭没一搭地说话。父亲首先开腔,说:爷爷最爱喝粥,就着咸蛋吃,但奶奶总爱在晚上用菜汤就着干饭吃。为照顾奶奶的习惯,爷爷只好到小店里,偷偷买些罐装八宝粥来解馋。我和母亲相视而笑。在我们的谈话中,我的爷爷被反复地提及。一家人用愉快而敬爱的口气谈着他,虽然他在两年前离开了我们。爷爷是在一个冬天里走的。那会儿,一家人十分伤心。但是,我们以令人吃惊  相似文献   

7.
2008年冬天,一个雪夜,噩耗从天而降:父亲的爷爷、我的太爷爷去世了,远在外地的父亲听到这个消息,连夜赶了回来。此时,寒风凛冽,大雪纷飞。曾听父亲说过,小时候,爷爷对他特别好,什么好东西都留着给他。门外喇叭声不断,父亲骑着电动车到了家,奶奶和我站在厨房门口望着他。他劈头一句就是:爷爷真走了吗?  相似文献   

8.
我的作家梦     
我想当一名作家,可同学笑我说:"还当作家呢,‘坐家’吧!"我才不管他咋笑我呢!反正这理想已在我心里生了根。老师说,许多作家都读过很多书,于是,我就让爸妈给我买很多书,《故事大王》《捣蛋鬼日记》《西游记》《三国演义》等,我读了一遍又  相似文献   

9.
奶奶的收藏     
王国军 《高中生》2009,(19):71-71
在奶奶的收藏室里,保存着一大堆学费单。闲暇时,奶奶总会把这些学费单拿出来看看。奶奶是没读过书的,她的六个子女中,也只有两个读了书。一个是我爸爸,一个是我叔叔。那时候,父亲的学费单是用白纸写的,上面歪歪地写着"学费一块八",再盖个大红章,这就算是能去学堂读书的通行证了。  相似文献   

10.
酒仙     
我要事先说明,我说的酒仙,是我的朋友。我只有七八岁的时候,在爷爷家的村小学读书。爷爷家住在山上,全村数我爷爷家住得最高,我曾经自豪地跟小伙伴们说:我爷爷家晚上能摸到星星。当然,谁也不信。我第一次见到酒仙,是在一个晚上,他坐在山顶的榆树上。奶奶说,那棵榆树已经有上  相似文献   

11.
铁凝 《新读写》2011,(7):82-84
我产生要当作家的妄想是在初中阶段。为了验证我成为作家的可能性,父亲领我拜会了《小兵张嘎》的作者徐光耀老师。有一次徐光耀老师对我说,在中国作家里你应该读一读孙犁。我立即大言不惭地答日:孙犁的书我都读过。他又问:你读过《铁木前传》吗?我说,我差不多可以背诵。  相似文献   

12.
小时候,我读过的第一本书是《聊斋志异》,是偷偷地从爷爷的小书柜里翻出来的. 听爷爷讲,我家祖辈是读书人,爷爷更是嗜书如命.我家里有一个藏书房,里面有很多书,但是在“四清”运动中,被思想进步的伯父、父亲一把火烧掉,留下硕果仅存的几本,被爷爷锁进一个黑色的箱子里.为此爷爷有些精神失常,逢人便说他的书被烧掉的事,像祥林嫂诉说阿毛的故事一样.他的记忆力也大不如从前,常常刚问完的事,一会儿又问了一遍,像是那些书带走了他的灵魂.  相似文献   

13.
一想起“抠奶奶”,我就一肚子气,她可不是一般的“抠”,是“抠”到了极点。想知道她怎么抠,还是我跟你讲讲吧。 我上二年级时,因为爸爸、妈妈家离学校较远,所以我一直住在奶奶家。 一天中午,我一回家,就倒在沙发上,问奶奶:“奶奶今天中午吃什么?”奶奶说:“面条。”“什么,又是面条!”我叫了起来,明知道我讨厌吃面条还给我吃。于是,我走到爷爷身旁,用乞求的目光对着爷爷说:“爷爷,我不想吃面条,您给我一元钱,我去买碗粉吃,行不行?”爷爷答应了。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这时,奶奶走过来,说:“有面条不吃,…  相似文献   

14.
关于读书,我随便说一点。 我读书不是读得最好的,有很多书别人读过,我都没读。还有别人非常热爱读的,我老读不完,比如说《战争与和平》,写得好,我也看过多次,但是读不完。还有《百年孤独》,我也读过,有一次都读到五分之三以上,快到五分之四了,我死活不读了,因为觉得这位大师的路子已经被我给掌握住了,就不想再看了。当然还有《追忆似水年华》,很多人都跟我一样没有读完。  相似文献   

15.
我家的礼品     
爸爸的童年很美好. 在所有人在为食物发愁时,爷爷家是常开宴会的,奶奶也常常穿着新衣服在街坊间走动.毫无疑问,爷爷家的孩子脸庞上总是挂着笑.晌午或傍晚,总有衣着光鲜的人在爷爷家进进出出,奶奶告诉我,他们是来"办事"的. 我的童年时光基本上是和奶奶度过的,在晌午或傍晚,只有我和奶奶在空荡荡的大房间里.我听着奶奶用不标准的普通话读着童话故事.等我再稍大一点,便只剩我一个人在更大的房间里听英语.因为奶奶说,她要去陪爷爷了.在奶奶的葬礼上,我给她念了童话.  相似文献   

16.
3月13日晴生活就是一个五光十色的万花筒,只要你用心去观察,细细去品味,那筒里的每一片花瓣都能让你着了迷。而我,却对读书着了迷。很小的时候,听奶奶说:"书中自有黄金屋"。可我翻遍了家里的书柜,也没有一本能从中找到黄金屋的书。那时,我并不喜欢读书。爷爷买来的《西游记》,第一次带我走进了神话世界,我看到了真善美,分清了假恶丑。我钦佩孙悟空  相似文献   

17.
拜年真累呀     
雀儿姐姐:你好!首先祝你新年快乐!跟你说一件过年时让我感到很烦恼(fan nao)的事吧。每年春节,我都是和爸爸、妈妈坐很长时间的车回到老家,和爷爷、奶奶一起过团圆年。虽然在爷爷家可以和很多的小伙伴痛痛快快地玩,可是在这之前要先过拜年这一关。本来坐车就很累了,还要给爷爷、奶奶、姑姑、叔叔等很多的长  相似文献   

18.
我叫刘彩云,家住天柱山村,现在刘坪小学读六年级,家境非常贫困。1992年我的妈妈患多种疾病:风湿性心脏病、胃炎、肾炎,从此不仅丧失了劳动力,而且生活不能自理。1993年爷爷因病无钱治疗不幸逝世,为了安葬爷爷欠了不少债,真是屋漏偏遭连阴雨。1994年冬月。奶奶从梯子上摔下来,摔断双腿,倒床几年,生活也不能自理。我父亲既要照料母亲和奶奶,又要忙家务和农活,农闲时想到外面打工挣钱都不可能。一家人的生活真难! 我家庭贫困,学习上也遇到很大困难,我的弟弟也在上学,只比我低一个年级,我是姐姐,要为父亲分担一些  相似文献   

19.
时间毫不留情地把父亲的头发染白了,而父亲只有五十多岁。满头白发就是父亲历尽沧桑的见证,还有数不清的、一道道的皱纹。父亲出生在一个很穷的多子女的家庭。爷爷和奶奶不会计划生活,使这个多子女的家显得更潦倒。奶奶是爷爷的第二个老婆。爷爷的第一个老婆是因病而去世,留下几个女儿。爸爸是奶奶惟一的儿子。人穷志不穷,在这样的家庭中,父亲发奋地读书。在当时的情况,读书是父亲惟一的出路。  相似文献   

20.
感受压力     
中央电视台曾经播过这样一个节目,主持人请大家就“感受压力”发表自己的感想,一位中年人给大家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儿子因为受到“孔融让梨”的启发,吃水果的时候就拣了最大的一个梨让给大家,递给奶奶,奶奶说:“乖孙子,你吃。”给爷爷,爷爷说:“好孩子,你自己吃吧!”给妈妈、姑姑,她们非但不吃,还大大地表扬了他一番。孩子很是得意。到这位父亲的时候,他毫不客气咬了一大口,看着被咬掉一半的梨,孩子愣了一下,然后伤心地大哭起来。最后,这位父亲又说,“以后他再让梨的时候,是绝对不会给我的!我觉得,这就是压力,让他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