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高中诗歌的课堂教学中开展审美性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在轻松享受的学习情景中学习,还可以进一步地提升学生对于古代诗歌的鉴赏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培养学生们对于美的欣赏力和创造力。为此,语文教师必须重视并科学合理地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应用诗歌审美性教学方法,大力推进高中生的素质教育发展,同时不断提升学生的文学涵养。为此,笔者对于高中语文诗歌审美性教学设计与实践尝试进行以下简单的分析。一、语文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诗歌审美的教学情境  相似文献   

2.
在帮助学生形成语文素养时,高中语文古代诗歌教学是其中非常主要的一点。在古代诗歌教学过程中,高中语文教师培养高中生的鉴赏能力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语言意识,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文化审美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但是在我国当下古代诗歌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都是偏重引导学生背诵而轻视鉴赏教学。基于此,为了有效解决重重问题,需要教师改变古代诗歌阅读观念,不断完善教学步骤,打造多元化鉴赏教学途径,以此来更好地培养高中生的鉴赏能力。希望本篇文章可以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诗歌是社会文明的象征,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有着悠久的历史。古代诗歌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之一,堪称"国粹",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审美价值。学好古诗不仅可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陶冶学生的情操。所以,古代诗歌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教学生学好古代诗歌是每位语文教师的责任。本文拟从诵读、理解两个方面进行古代诗歌教学方法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如火如荼的新课改正在冲击着高中语文教学,尤其是古代诗歌部分。在新课改后语文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过程中以培养学生兴趣为前提,帮助学生提高对古代诗歌的鉴赏能力、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5.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而语文教材中,最具美育功能的内容要教诗歌,它最能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是语文美育的重要部分。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重视诗歌教学,要善于引导学生挖掘诗歌中美的因素,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审美能力。那么教师在诗歌教学中如何进行美育渗透呢?笔者认为在教学中主要应从诗歌的"三美"——音乐美、思想美、意境美入手,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感知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我国古代诗歌历史悠久,成就辉煌,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宝贵遗产,具有篇幅短小,易读上口,内蕴深厚,语言含蓄、精练、意味隽永,意境优美等特点。可以说在诗歌中蕴涵着丰富的美的矿藏。学习古典诗歌本应是对学生进行美育,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但中学语文诗歌教学的现状难以令人满意。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诗歌教学中,  相似文献   

7.
审美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文教学中,古代诗歌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能够彰显人文教育。本文尝试从领略和谐美、创造意境美、传承文化美这三个角度探讨如何在语文课堂上培养学生的诗歌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8.
在当代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是指以课文中文本作品的美为内容的教育,是形成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审美态度,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古代诗歌的审美教育是艺术审美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中学语文古代诗歌中包含着音韵美、意境美、形象美、情感美等多种多样审美因素,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极好材料。  相似文献   

9.
诗歌是小学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有很大影响,因此教师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进行教学方式的改进,提升小学语文诗歌教学效果。在信息化的现状下,小学语文诗歌教学需要跟随改革的潮流,充分利用信息化时代中出现的高科技设备,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对诗歌学习的兴趣,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本文结合当下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对如何在信息化下进行诗歌教学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古代诗歌在语文教材中所占的比例逐渐增加,这说明诗歌在语文教材中潜在的价值已经受到人们的重视。另有研究显示,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品味形象生动的语言,诵读优美的诗歌,可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记忆能力,增强学生的语言修养。同时,让学生体会诗中鲜明、独特而感人的艺术形象,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陶冶学生的性情,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发展学生的联想、想象等形象思维能力以及审美能力。因此,在诗歌教学中,教师必须  相似文献   

11.
薛红 《成才之路》2023,(16):81-84
古代诗歌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开展古代诗歌教学有利于涵养学生的文化底蕴,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助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在创新教育视角下,教师要积极对传统的古代诗歌教学模式进行改进,积极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鉴赏力、感悟力,使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得到全面培养与发展。文章分析初中语文古代诗歌教学存在的问题,并对创新教育视角下的初中语文古代诗歌教学策略进行探究,以期给相关研究带来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2.
王方 《文教资料》2009,(10):126-128
古代诗歌以极其简练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幅色彩明丽、动静相宜的画面,创设了优美的意境,表达了真挚的情感和深邃的哲理,具有特殊的审美价值.中职语文教学直接面对的是青少年学生,他们是祖国未来建设的生力军,更应具备人文情怀和审美能力.古代诗歌的审美教学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途径之一,学生通过学习大量的古诗古词,在美的氛围中体味绚丽的自然美、丰富的情感美、深刻的哲理美.  相似文献   

13.
在高中学习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教学内容就是语文诗歌鉴赏性教学。语文诗歌鉴赏性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们的诗歌鉴赏的能力。在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情况下,高中语文课程中的诗歌审美性教学为了适合新课改,需要不断地结合实际的教学经验,塑造诗歌审美教学方式与方法,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诗歌鉴赏素养。基于此,本文主要阐述实际教学中,新课改背景之下的语文诗歌审美性教学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4.
<正>古代诗歌不同于文言文,其具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对于许多学生来说,古代诗歌是学习的重难点。因此,语文教师们应增加学生们在古代诗歌部分的练习,同时可以采用"翻转课堂"模式进行教学,激发学生对于古代诗歌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一、使用"翻转课堂",提高课堂效率当下高中古代诗歌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个非常严重  相似文献   

15.
对经典文本的解读,有一类解析方法虽然看起来不是主流,但却有其独到之处,即金圣叹分解法.从作用发挥的角度看,金圣叹分解法在古代诗歌鉴赏与解读的过程中,至少有两点作用:其一,金圣叹分解法是学生学习古代诗歌的一个解析利器;其二,金圣叹分解法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金圣叹分解法来分析诗歌的内容,...  相似文献   

16.
唐峰 《作文》2022,(Z4):43-44
<正>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诗歌始终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开设诗歌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品鉴赏析诗歌的过程中,体会我国古代文人的精神风貌,传承优秀民族文化,促进学生审美鉴赏以及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但是当前我国高中语文诗歌教学存在着诸多问题,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较差,无法较好地融入诗歌情景当中,教师所使用的教学方式过于单一,营造的课堂氛围较为沉闷。所以在这一教学背景下,教师需要及时更新自身的教学观念,借助互联网技术,调动各种教学资源,将微课投入诗歌鉴赏教学活动之中,  相似文献   

17.
现行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古代诗歌占有一定的比重。这些诗歌的语言简练,意境优美,寓意深邃。但是由于小学生知识而狭窄,生活阅历浅,表象储备缺乏,对诗歌中所描述的社会时代、人物思想、风土人情感到疏远,因而古诗教学一直是小学教学中的一大难题。几年来,通过教学实践,我发现若在古诗教学中采用电化教学媒体并合理的应用。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想象能力,促进学生对古诗的学习理解,还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广,人们越来越重视审美教育。审美教育是技工学校语文教学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一方面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感知与理解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提升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因此,我们应该积极运用科学合理的培养对策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本文从培养审美语感能力、树立美的事物、培养学生的审美体验和鼓励学生进行审美创作四个方面对技工学校语文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在阅读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审美体验可以促进学生的审美意识、审美能力的提升,为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奠定基础。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可通过语言、多媒体等营造美的氛围,让学生沉入诗歌的世界;通过朗读、追溯本源等,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音韵之美、情意之美。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理解诗歌的丰富内涵,体悟作者的思想情感,而且使学生获得丰富的审美体验,提升审美的意识和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20.
<正>语文诗歌教学既要符合高考的考纲要求,又要注重其文化核心素养的挖掘,还要能密切古代诗歌鉴赏和现代人生活体验之间的联系,使得学生能够对古典诗词的艺术审美感同身受,在指引学生阅读方向的同时,激发学生自主品读的兴趣和能力。我们可以从写作素养、审美素养和文化素养三个方面,来思考诗词教学中的素养培养。一、写作素养诗词曲,从语言形式和结构上说,与现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