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前教师与家长对体育的认知情况决定着学前体育活动的开展和实施情况,因此本文首先针对学前教师对幼儿体育的认知情况展开了调查,各个教师和家长从不同的角度说明了自己的观点,对现在的幼儿体育最新的基本信息进行了解.学前儿童体育是学前儿童全面和谐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适合的体育活动,是增强幼儿体质最积极、最有效的因素,也是增进幼儿健康的一种积极手段.而目前儿童身体素质状况不容乐观,问题不少,我们应从终身体育的视角来审视这个问题,积极提高学前儿童体育的实效性.为以后更好的开展幼儿体育而服务.  相似文献   

2.
<正>绘本作为学前儿童“人生的第一本书”,是幼儿学习的重要资源,对幼儿发展具有独特的本体价值和教育价值。美术活动是幼儿艺术活动中的一部分,是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幼儿园应用有效策略将绘本应用于美术活动之中,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力、审美力以及创造性思维等,是幼儿得以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学前儿童STEM(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 and Mathematics)素养是支持幼儿运用STEM学科相关知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解决真实世界复杂性问题的综合能力,具有基础性、启蒙性、全面性和生活化等特点。基于对美国、德国等五个国家课程文本的分析,学前儿童STEM素养包含经验层面的知识整合与应用、工具层面的技术设计与创新、行为层面的科学思维与表达以及态度层面的主动学习与探究四个维度,它们共同构成支撑幼儿开展跨学科探究活动的核心素养。为更好地发展学前儿童的STEM素养,幼儿园教师应明确学前儿童STEM素养结构,合理设置STEM活动目标;厘清STEM活动的特性,合理选择STEM活动的类型;结合幼儿的学习特点,合理选择学前儿童STEM活动内容;开展过程性、持续性评价,强化教师支持的适宜性。  相似文献   

4.
徐玉杰 《早期教育》2012,(12):23-29
本研究试图通过情景剧活动的实施,培养幼儿乐于助人的自我感知能力,并在此背景下,探讨学前儿童帮助行为的发展状况,且与未实施情景剧活动的学前儿童进行对比。通过对实验园与对照园被试幼儿的帮助行为观察、师评与母评问卷数据的采集、分析与研究,得以证实情景剧活动的有效实施确实促进了学前儿童帮助行为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陈烨 《家教世界》2023,(18):30-31
<正>幼儿舞蹈教学的定义和意义要想编创出一场好的幼儿舞蹈,首先要理解什么是幼儿舞蹈。通俗来说,就是幼儿表演或者体现幼儿现实生活状态的舞蹈,其特点是容易被儿童接受,能够形象生动体现儿童的精神面貌、生活状态。教师需要明白幼儿舞蹈的主体是幼儿,不能脱离幼儿的认知轨道。幼儿舞蹈教育内容主要包括:幼儿律动、集体舞、表演舞、形体训练等在音乐及伴奏下通过肢体语言来表达音乐性质以及内容的各项活动。  相似文献   

6.
游戏是最适合学前儿童的一种活动形式。本拟通过剖析幼儿自主游戏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教师如何指导幼儿自主游戏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陆琳 《知识文库》2022,(18):109-111
<正>引言:中职阶段的学前儿童卫生保健课程内容涵盖的知识点多且知识跨度大,因而中职幼儿保育专业学生在开展学习活动时容易遇到较多的学习问题。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学前儿童卫生保健课程内容,教师可以运用信息化教学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采用信息化教学模式,能够帮助教师将抽象的内容直观化,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文章从中职学前儿童卫生保健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针对信息化教学在中职学前儿童卫生保健课程的应用进行论述。学前儿童卫生保健课程的教学内容较多,  相似文献   

8.
自2001年《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颁布以来,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利用问题成了幼儿园课程研究领域的重要问题。为了发现当前我国幼儿园科学课程领域资源开发利用研究的趋势和热点,从而为幼儿园科学课程资源的后续研究与探索提供一些必要的参考基础,笔者以"幼儿园(幼儿、学前儿童)科学课程资源""幼儿园(幼儿、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资源""幼儿园(幼儿、学前儿童)科学教学资源""幼儿园(幼儿、学前儿童)科学活动资源"为题名和  相似文献   

9.
吴利华 《家教世界》2014,(5X):34-35
<正>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是幼儿产生高级心理现象的重要源泉,是幼儿社会化的重要途径,更是幼儿学习的有效手段。游戏也是一种独特的活动方式,特别符合学前儿童的年龄特征,所以在幼儿园里,游戏已被纳入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游戏是幼儿喜欢的活动,幼儿园的大多数教学活动是以游戏  相似文献   

10.
“文学语言”是学前儿童语言学习的核心经验之一。基于学前儿童语言学习核心经验的新理念,教师需要重新审视幼儿学习“文学语言”的价值,分析当前语言活动中对幼儿“文学语言”学习的指导所存在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加强幼儿的“文学语言”欣赏与感受能力、理解与表达能力,鼓励幼儿运用“文学语言”进行创造性表述。  相似文献   

11.
在学前教育阶段,游戏是幼儿最基本的活动,体育游戏更是幼儿喜欢的游戏活动。学前儿童的全面发展与其他年龄段的学习者相比有特殊之处,学前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学前儿童全面发展目标的中介。因此,幼儿园课程必须以实现学前儿童在身体、认知、情感、个性、社会性等方面的全面、和谐发展为目标。而且,在学前儿童发展的诸方面中,身体的发展是首要的目标,因此,幼儿园课程应充分关注幼儿的身体发展。  相似文献   

12.
张宏伟 《知识文库》2023,(11):114-117
<正>在当今社会发展速度下,教育面临的变革非常巨大,各方面都在不断推陈出新。学前儿童的知识来源更加多元化,因此幼儿园对美术教师的要求也更高,需要更多综合性教师。针对这种现状,高职学前教育中美术课堂应从学生角度、教师角度以及环境创设角度完善课堂结构,着力把学生培养成为美术综合性教师,以满足当今幼儿园和社会对幼儿美术教师的需求。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需要掌握幼儿园教学中与幼儿美术活动相关的所有基本理论知识之外,还应包括如何组织有效的课堂活动、户外活动等一系列活动实践的技巧。“学前儿童美育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  相似文献   

13.
倪玲 《云南教育》2023,(5):35-36
<正>藏区乡村幼儿因其特殊复杂的语言环境,入园前对于普通话的认知与掌握程度相对落后,这给幼儿园开展语言活动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本文将尝试以肢体表演为教学出发点,探寻将肢体表演融入幼儿语言活动中的有效策略和途径。一、肢体表演对藏区乡村幼儿语言活动的意义1.符合核心素养培育要求《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要求幼儿园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从幼儿自身的核心素养培育出发设计教学内容,同时强调幼儿语言能力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正>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是终身教育,在人的一生中起着奠基的作用。著名心理专家郝滨老师说:"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是人生整个教育的基础和起点。"一、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1.家长对待学前儿童的态度和要求不一致。中国自古就有"严父慈母"一说,家长对幼儿进行家庭教育时容易出现两种不同的态度。例如当幼儿犯错误时会出现一方批评一方维护,当儿童提出过分要求时一方主张满足一  相似文献   

15.
胡亚兰 《家教世界》2023,(36):48-49
<正>学前阶段的数学教育,是以培养学前儿童数理逻辑思维、为学前儿童今后数学学习打好基础为目的启蒙教育。因此,对于每个学前儿童而言,在此阶段接受一定的数学学习是必不可少的。但由于此阶段学前儿童的认知水平不足,所以,教师对数学课程内容的设计不会过于复杂和抽象,课程通常会以直观具体的形式展示给幼儿。  相似文献   

16.
<正>一、问题的提出音乐欣赏一般是指通过聆听音乐作品获得审美享受的音乐活动,它是幼儿园实施音乐教育的一种手段,也是开阔幼儿音乐眼界,接触更多音乐作品,愉悦感官,丰富音乐经验,发展想象、记忆、思维能力,潜移默化培养幼儿的审美情操的重要方法。徐卓娅在《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一书中提到:"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直接关系到儿童的未来人格和智慧的发展,幼儿教师要千方百计通过音乐教具促进儿童欣赏能力的发展。"因此欣赏活动对于我们孩  相似文献   

17.
<正>手工活动是幼儿美术活动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又因为手工活动是涉及多种制约条件和具有复杂结构的活动,结合学前儿童手工制作的特点和幼儿园的指导特点,幼儿园的手工活动就分为了平面手工活动和立体手工活动。立体手工活动主要是学前儿童对工具和材料进行的一个操作,制作出立体的手工作品。立体活动的制作,更能激发幼儿对手工制作的兴趣,他们已经不满足于传统的剪剪贴贴的模式。立体手工的成品,对于幼儿来说更有成就感。在立体活  相似文献   

18.
<正>当前,学前儿童普遍身体活动不足,久坐行为较多,睡眠呈“晚睡晚起”模式,新冠疫情加剧了这种情况。身体活动不足、久坐行为以及不良睡眠习惯会导致学前儿童肥胖、问题行为等健康问题。睡眠、久坐行为和身体活动是分布在一天24小时内的3种行为,根据能量消耗,它们可以被统称为一种持续运动行为。  相似文献   

19.
侯秋丽 《中国教师》2009,(Z2):301-302
<正>泥工活动是学前幼儿手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童通过揉、捏、团、压、拍等动作塑造自己心中的某一形象或物体。陶泥具有无危险、触感好、可操作性强等诸多优点,它犹如"粘土精  相似文献   

20.
林云 《天津教育》2023,(22):34-35
<正>学前融合教育是特殊学前儿童进入普通幼儿园,与普通幼儿一起接受保育和教育的一种学前教育形式。学前融合教育要求为特殊幼儿创造正常化的教学环境。在学前教育中,融合教育可以为儿童提供更广泛的学习机会和经验,帮助特殊幼儿在各个方面得到发展。融合教育可以让儿童接触到不同伙伴的特殊需求,促进幼儿多元文化教育和形成尊重差异的理念,提高幼儿的社交技能和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幼儿的同理心和关爱精神,让幼儿更加关注他人的需要和感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