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当前,视音频直播技术的应用已在地市级新闻网站逐步普及,新闻事件的现场直播对于中小型新闻网站来说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应用,对于网站自身发布独立原创新闻节目有着独特的作用与意义。  相似文献   

2.
已故的中国著名电视人、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副主任陈虻说过:"什么是电视?现场直播足球比赛那种就是电视。因为在足球比赛的报道中,没有任何一种媒体能够把电视观众从屏幕前拉走。这就是电视,它把电视的本质和魅力发挥到了极致。"[1]在以互联网为首的新媒体不断侵占着电视收视市场时,打好保卫战、提升电视收视份额的重要方法,就是最大化的发挥电视的本质和魅力——现场直播。2013年,湖北经视推出新闻直播栏目《直播大事件》,打破传统编排规律,用直播的方式报道本地新闻,在电视直播上的大胆尝试,收获了良好的收视回馈。  相似文献   

3.
如今,随着媒体竞争日趋激烈,时效性甚至已经被提升到事关媒体兴衰的地位。作为广播电视媒体,现场直播无疑是体现时效性的最有效手段之一,成为播出的一种常态,它是对广播电视特性和新闻特性的双重回归,也标志着直播时代已经到来。作为这一新闻表现方式的直接操盘手——新闻主播的角色功能也将随着这个时代的到来发生相应变化。直播时代全面到来直播能让受众更及时、直观地了解到发生的新闻事件,在广播电视直播状态下,影像声  相似文献   

4.
现场直播是随着广播电视技术进步而出现的一种节目形态,它具有与新闻事件同步传播的特点,把新闻的时效性发挥到了极致。由于选题重大,同时现场氛围浓厚,更容易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和主动参与的兴趣。  相似文献   

5.
邓夏子 《声屏世界》2013,(12):30-31
电视直播的最大特点就是将现场的声画同步播出,时效性、现场感强,观众的参与感强。强烈的现场感与参与感,是电视新闻现场直播的两大特征,也是赢得高收视率的两大优势。当现场直播把动态事件带给观众的时候,他们已不仅仅是一个旁观者,他们或多或少地将自己置身于新闻事件之中。现场直播给予观众的不仅仅是结果,  相似文献   

6.
陈明 《青年记者》2004,(2):36-38
2003年12月14日,美国伊托克临时政府当局宣布在巴格达当地时间15:00(北京时间20:00)举行一个新闻发布会,在这个新闻发布会上将有一个重要的事情要宣布。由于美军前一天晚上在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的老家提克里特展开了大规模的搜捕行动,更加上伊朗伊斯兰通讯社援引伊拉克库尔德人  相似文献   

7.
杨振浩 《新闻窗》2011,(5):83-84
电视新闻直播带来新闻传播全新的时空观念,"正在发生"使电视媒体在新闻事件报道中独具优势与魅力。从分类上讲,电视新闻直播可分为演播室直播和新闻现场直播。前者仅仅从制作手段完成了播出与受众收看的同步,受众看到的消息大部分是事先制作完成;而后者,却是对新闻事件现场的同步传播,受众看到的就是事件正在发生的”那一刻。因此面对突发事件,直播是最快最有效的将新闻信息传递给观众的手段。  相似文献   

8.
刘青菊 《青年记者》2008,(12):102-103
电视新闻直播的成败,除了受直播流程的安排、传送手段的保障等的影响外,直播的灵魂人物--新闻主播可以说是关键中的关键.现场直播的特殊性要求新闻主播必须具备全方位,多层次的现场驾驭能力,调度有方、张弛有度、评说有据,除了保证直播的顺利进行外,还可以为直播增添光彩.下面就新闻主播在现场直播中的现场驾驭能力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网络视频直播热潮下传统电视媒体的突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昂  伊天威 《出版广角》2016,(21):68-70
从早期的个人小视频上传,到网上游戏解说视频的录播,再到现在的网络视频实时直播,网络直播彻底改变了新闻传播的生态环境和用户的媒介使用习惯.而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虚拟现实等技术不断渗透运用到新闻生产的各个环节中,传统电视媒体也被迫做出调整,应对传媒生态环境的变化.直播实时性的互动形成了全新的新闻报道方式和网络社交形态,传统电视媒体可以凭借自身强大的资源优势和设备优势顺应趋势,进行常态化直播,实现弯道超车.  相似文献   

10.
王平 《新闻爱好者》2011,(23):63-64
电视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日新月异,如今我们打开电视机,各级各家电视台节目中"LIVE"(现场直播)的标志越来越多,香港、澳门回归,神七上天、嫦娥一号奔月、"5.12"汶川特大地震,伊拉克战争等重大新闻事件的现场直播受到好评。在《24小时》、《1860新闻眼》、《直播南京》、《都市报道》等电视  相似文献   

11.
直播的魅力     
杨力 《新闻窗》2005,(2):12-12
新闻直播强烈的时效性和现场参与感,决定了新闻直播比录播更能获得受众的喜爱,而且新闻直播的层次越高,难度越大,越是对观众具有无穷的魅力。录播与直播,虽只一字之差,可其难易程度的差别却是相当大的。处于直播状态的新闻主播,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是在发生的同时传给观众的,不可能经过剪辑、修饰。《直播贵阳》的主播扬光在节目进行的过程中,必须密切注意新闻事件的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12.
电视直播的特性,在于能够记录或再现真实的现场。相对于其他媒体和其它电视表现形式,电视新闻直播具有无法替代的现场感和真实感,它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观众第一时间了解事物、认识事物、获取信息的需要,而且凭借其对现场声音、图像的完整捕捉和传递,  相似文献   

13.
曾捷 《东南传播》2016,(8):108-111
广播新闻直播在传统意义上只是属于声音的传播,互联网平台直播属于的是视觉传播的。广播在传统的媒介环境下实现视频的直播是不可能出现的,但是随着互联网移动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互联网直播平台这样的发展新鲜事物,在媒介日趋融合的今天,二者之间可以实现融合,并实现媒介发展的新的突破。本论文研究的问题在于网络视频直播对传统广播直播的冲击与挑战,在网络视频的直播环境下,推动广播直播的新的发展和创新,这里面的优势在于其突破了原有视觉的维度,同时转变成以网红和明星模式为核心的新闻主持,把两个媒介的巨大受众实现汇聚和消融,最后就是广播新闻直播样式的改变与创新,让广播主持人更加的形象具体,让听众更加直观地接受全面最快的信息。  相似文献   

14.
现场直播是当前电视新闻传播的重要形态之一。从"5.12汶川大地震"之后,中央电视台开始大篇幅、大时段、大容量地开通直播,并且使直播成为现在新闻频道的常态。宁波电视台近几年来也越来越多地进行卫星连线直播报道。2006年,迎战冰雪灾害;2007年,杭州湾大桥贯通;2009年,魅力东方迎世博走进宁  相似文献   

15.
汇入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加速融合的大潮流,电视新闻频道现场直播必须改变过去从视频信号采集、传送到播出全部靠电视媒体单打独斗,节目只在电视上呈现的情形,积极探索融合电视、网站、手机客户端等平台的融媒体直播。作者讨论了融媒体直播在策划实施过程中的一些策略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中国电视人在成长的同时。电视观众也日益成熟。就新闻节目的收视要求来说,观众不再满足获知新闻事件的结果,还需要进一步了解重大新闻事件的发展进程,直播报道能很好地满足这一收视需求。据央视的调查表明,同一题材或同一时间段的节目,直播与录播之间的收视率至少相差10个百分点。电视直播在吸引观众目光的同时,也引起业界普遍关注,本文对新闻直播的内涵和有效操作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电视作为一种现代电子传媒,能把栩栩如生的图像和声音真实再现、记录还原,让观众如身临其境.现场直播更是电视传播的第一优势,无论是新闻事件直播、文艺活动直播还是体育赛事直播,都体现了电视媒体的独特价值和非凡的影响力.电视可以使观众产生强烈的现场感、参与感,可以让观众接受直观的视听形象信息,排除阅读文字材料时想象的差异性,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影响力在众多的传媒手段中独领风骚.  相似文献   

18.
黄和节 《新闻实践》2010,(12):13-15
当菲律宾人质事件的败局主因归咎于电视直播时,传媒界痛定思痛,扪心自问:全程现场直播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过大于功?"有闻必录"的传播操作,显然不是现代媒体的成熟理念;而"有闻有不闻"的率直取舍,又无法取代新闻现场充满变数的临阵抉择。真正考验媒体的大智大勇的准绳,则是贯穿新闻采制始终的策略传播。  相似文献   

19.
第二十三届中国新闻奖去年底揭晓,北京电视台《雨中进行时——7.21北京特大暴雨》大型直播报道出人意外地荣获电视直播类一等奖。说意外,原因有二:一是作为地方电视台的一个区域性灾害报道战胜了"神十发射""雅安地震""十八大召开""钓鱼岛争端"等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不仅获奖而且获得一等奖;二是《雨中进行时》虽然是一次历时十多个小时的大型直播,使用的3G回传包而不是卫星直播车。特别是3G回传设备应用,在特大自然灾害的直播报道中尚有多见,充分彰显了全媒体时代信息技术的强大威力,这正是中国新闻奖评委们看重的原因之所在。  相似文献   

20.
电视新闻直播在灾难报道中的意义和作用在新闻以追求时效性,强化独家性为重要手段的今天,电视新闻直播以其独有的传播优势,已经成为了公众及时准确地了解各种重大事件的重要渠道.灾难性事件往往能导致严重的生命及财产损失,甚至威胁人类生存,常常因其突发性、反常性、负面性而具有重要的新闻价值.同时,人们的“自危心理、追求刺激的心理以及同情心理”的存在,①也使得灾难易受公众关注,电视新闻直播在此时就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