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昆 《兰台世界》2012,(28):80-81
自汉代以来,中原地区和西域地区在文化、经济等方面的交流日益频繁,使西域地区自然豪放、粗犷的胡舞等,逐渐融入中原地区乐舞艺术中来.到南北朝以后,经过近400年的文化繁荣,以及思想的自由传播和发展,中原地区的清乐(也称之为清商乐),西域音乐、舞蹈,佛教音乐以及众多民间舞蹈,大量兴起和发展,呈现了乐舞的繁荣发展,并把隋、唐、五代的舞蹈,在唐宋时期推向民间艺术高潮,乐舞发展对民间游戏,民间体育等运动的发展和繁荣,奠定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徽州文化特色鲜明而突出,具有文化的“活化石”、汉民族文化“标本”的重要价值,应当作为文化生态予以保护。文章通过详细分析保护徽州文化生态需解决的若干关键问题,重点探讨了徽州文化生态的保护模式建设,对进一步深入研究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具有较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原地区的商业贸易文化繁荣昌盛,富有特点,尤其是春秋时期。本文通过分析春秋时期中原地区的商业贸易文化状况,总结了当时中原地区商业贸易文化的特征和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4.
中原地区的商业贸易文化繁荣昌盛,富有特点,尤其是春秋时期。本文通过分析春秋时期中原地区的商业贸易文化状况,总结了当时中原地区商业贸易文化的特征和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5.
王琼 《新闻爱好者》2012,(18):47-48
广告语言必须与文化世界相适应,汉语广告语言根植于汉民族文化环境中,因此必须适应汉民族的文化传统,现今传播于媒体的汉语广告语言对文化世界的偏离主要表现在对中华古典文化和传统价值观的偏离。  相似文献   

6.
庆阳香包作为一种民俗文化符号,蕴涵着深邃的汉民族文化精神,传承着久远时代的先民朴素的本源哲学.本文从符号学的视角入手,追溯庆阳香包产生的历史渊源,解析香包在民俗文化中的符号意义,并从以下四方面阐释香包作为一种文化符号所蕴涵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试图以存在于英汉文化中的"马"这一寻常事物作为剖析对象,比较英汉语中有关于"马"的种种表示法,以期能在一定程度上把握英汉两种语言文化的基本异同点.马年折射出英汉民族习俗的差异,马的称谓体现了英汉两种语言在文字和词语体系范畴中的不同特点,有关"马"的词汇及习语反映了"马"在不同文化中人文意义的异同.  相似文献   

8.
云南的历史,是25个少数民族和汉民族共同创造的历史;云南的文化,包括饮食文化,是25个少数民族的文化同汉民族文化的融合;那么作为云南饮食文化之表征的滇菜大系,理所当然应该是汉民族和25个少数民族精华菜肴和名特小吃的总汇。“滇菜大系”=云南汉民族的菜肴中独具本地特色的部分+25个少数民族菜肴中较为优秀的、经过规范化与经典化的部分。这样一个“滇菜大系”,将成为中国第九大菜系。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走访数家服装收藏单位,对服装文献进行了深度剖析,让它的特点和作用以及价值闪耀在众人面前,尤其是让服装文献独特的文化表征意义走出了默默无闻的尴尬境地,笔者希望通过本文,可以让人们领略到服装文献独特的魅力,进而开发服装文献信息,让它服务社会,服务大众。  相似文献   

10.
汉字是迄今世界上唯一还在使用的表意体系的文字.作为汉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汉字起到了传承汉民族历史和文化的作用,同时汉字本身也是研究汉民族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资料.足衣即穿着于足上的装束,先秦时足衣泛指鞋袜,自汉代始足衣有内外之分:足之外衣指鞋,足之内衣为袜.作为我国服饰文化的重要一环,足衣在汉字中有许多具体呈现,使我们能够从汉字中找到我国足衣文化的投影,在古代漫长的岁月中梳理足衣发展的线索.  相似文献   

11.
徐杰舜教授主编的<雪球汉民族的人类学分析>提出的汉族发展的"雪球"理论,是中国人类学本土化的示范之作.文章从历史、语言、族群、文化四个层面解读了这一汉民族研究的力作,同时指出了该书的缺失与不足.  相似文献   

12.
薛阳 《大观周刊》2012,(47):49-49
服装是一种带有工艺性的生活必需品,在服装设计中,图案是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而雏菊花以其娇小玲珑,色彩和谐的特征以及其特有的君子风度和烂漫风采,日益受到服装设计师的青睐。同时,搞好雏菊在服装设计中的理论研究,对其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一部精心绘制的艺术巨著──评介《中国戏曲服装图集》石绍勋我们中华民族在悠久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灿烂夺目的中国戏曲文化,其中戏曲服装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构成中国戏曲的综合性、虚拟性、程式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使中国戏曲在世界戏剧文化中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14.
电视新闻评论是电视台发展的根本,它所表现出来的倾向性也反映了整个电视台的政治、文化立场。而中原地区的文化传统是整个中华文明发展的源头,作为中原地区的电视台的评论节目不可避免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并反过来影响着中原文化在新时代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正>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当代中国社会全面发展的坚实基础。根亲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原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价值。档案是文化传承的载体和媒介,积极构建和充分发掘档案文化资源,助力根亲文化发展传承,是河南省各级档案馆工作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6.
论唐人小字与姓名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人的小字,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小名。在中国,不论是古代还是在现代,也不论是男是女,几乎每一个人都有小名,这是汉民族的传统习俗。这个习俗由来已久,早在先秦就约定俗成,数千年间流传不息,直至今日仍然保留。作为一种长期而广泛流传的文化现象,小字不仅折射着非常丰富的民族心理,而且也给我们提供了研究姓名文化的重要材料。本文仅就唐代的相关资料进行探讨,借以了解小字在认识姓名文化与民族心理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人类的服装,最初是以遮羞避体为目的、伴随着文明进步而产生的一种文化现象。它成为人类重要的生活条件,其价值内涵亦不断增加。其中,服装的伦理功能,就是一个十分重要方面。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文化圈,有着不同的服饰风尚,这正是不同时代和不同文化之间价值观、审美观进而伦理观区别的体现。道教法服就是浸透着道教宗教价值观和审美观的宗教伦理符号。试析之。  相似文献   

18.
沈峥 《兰台世界》2016,(12):134-136
儒释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各族人民影响深远。随着云南与中原地区的交往,儒释道文化逐渐传入云南。尤其在元明清实施的民族政策推动下,以及明清时期汉移民逐渐进入云南彝族地区,儒释道文化与当地彝族毕摩文化不断交融,极大影响彝族人民生活。  相似文献   

19.
汉字是世界上使用时间最长的古老文字,在长期的流传和形体演变过程中,依然保留了象形文字所包含的丰富的文化信息和语义密码,不仅忠实地记录下中华民族5000年悠久灿烂的文化发展史,而且为汉民族文化心理的阐释提供了系统的依据。因此,现代学者认为可以“通过古代汉字和现代汉字了解汉民族的古今文化模式、习惯行为模式、思维模式”。本文以汉字“五”为例,探讨汉字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发现一种事实,在选购服装时,人们越来越重视服装的个性化,而反对雷同。电视作为一种大众传媒,它传播着文化,也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可以说电视在启发人们重新认识自我,追求个性,与此同时,电视观众又对文化消费的个性化要求越来越强。这就给电视人特别是电视节目的编排者提出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