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贺晓宏 《新闻爱好者》2011,(16):132-133
在现代作家中,萧红不是一位大家,但却是一位风格独特的作家。其小说中的扛鼎之作《呼兰河传》集中体现萧红对民族生存状态以及个体生命的思考,在精神上承继了五四时期以鲁迅为代表的中国现代乡土叙事的启蒙主义,也最能体现她小说创作的风格。《呼兰河传》创作于1940年  相似文献   

2.
谁能绘得萧红影?这是聂绀弩先生悼念萧红的诗句。它道出了一个寂寞的、难以命名的萧红。这也是所有萧红传记作者都要面对的提问。现代中国作家中,萧红有着哀婉的生命历程和卓异的写作成就。她独特的文学风格和经验抒写,构成一曲天真与经验融合的哀歌。在乱世中,天资聪慧的萧红很快通过时代知识风尚获得启蒙,同时,她也用自己多舛的命运换来的人生体验审视着一切启蒙。女性对世界坚  相似文献   

3.
舒畅 《东南传播》2010,(4):113-114
两位才华横溢的年轻女性——萧红与田沁鑫,选择了在时空流转的一个交结点上遭遇,而这个交结点便是从小说走向话剧的《生死场》,作为小说的《生死场》与作为话剧的《生死场》之间,呈现的是一种"和而不同"的微妙关系,可谓是艺术传播中的"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相似文献   

4.
张爱玲是一位具有特殊才华的作家,她创造出一种融古典小说和现代小说于一炉的,古今雅俗错杂的文学体系,既是中国风格的,又是现代性十足,由此而产生的影响也是独特而深远的。本文就其在选材及表现手法上的一些特点作一番探讨。  相似文献   

5.
萧红的一生短促悲凉,饱尝孤独和痛苦,她的创作正是她的悲剧人生的真实写照。本文拟把这位悲情作家的生命活动和创作内涵作为一个有机整体采研读,以期挖掘萧红小说的真正美质。  相似文献   

6.
萧红,原名张乃莹,30年代东北著名女作家。在她短暂的一生中,给祖国文学宝库留下近百万字的珍品,向人们展示了一幅北国风土画卷,倾述着她寂寞的人生。她虽早早离开故里,但家乡人民并没有忘却她。1986年,呼兰县人民政府重新修复了萧红故居,吸引无数海内外人士前来缅怀瞻仰这位女作家。16年来,故居已经接待了24个国家的160万人,其中5600多位中外名人留下赞美萧红故居与怀念萧红诗词、墨宝600多幅,400多位研究萧红的专家学者捐  相似文献   

7.
本文简要论述了萧红、迟子建小说中的儿童视角叙述,认为两人在小说中恰切地运用了儿童视角叙述,使读者既看到了儿童视野中的自然美,也看到了生活的本真面貌,呈献出成人视野外的另一幅画面。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萧红晚期小说作为观照对象 ,在发掘其中所蕴含的审美意识的基础上分析作者的文化心理结构。萧红生命秋季的创作 ,一方面一如既往地以批判之笔唤醒国民灵魂 ,承担时代苦难 ,执着生命存在 ;一方面却又以沧桑心态追忆童年韶华和故乡风物 ,寄寓了自己充满禅道意味的人生感悟。这两种审美意识折射出她文化心理建构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相似文献   

9.
深入冰心散文的艺术殿堂──读《冰心散文论》全展冰心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具有独创风格和非凡成就的著名女作家,被人誉为“新文学的第一代开拓者”。作为世纪同龄人,她已在文学园圃中辛勤耕耘了七十多个春秋,不仅写诗做小说,而且始终坚持运用散文这种她“最喜爱的...  相似文献   

10.
《且听风吟》是村上春树的处女作也是成名作,这部作品充分展示了他的文学理念和写作风格,奠定了他所创作小说的后现代特征、叙事策略、语言风格、写作技巧及都市文学属性等基调.村上春树借鉴现代英语小说简洁明快的特点,对小说文本进行了革命性的变革.  相似文献   

11.
女作家萧红以一部荡气回肠的《生死场》而驰名中国现代文坛。鲁迅先生曾著文说,萧红“是我们女作家中最有希望的一位”,《生死场》是“北方人民的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的一幅“力透纸背”的图画,其评价之高颇为鲜见。  相似文献   

12.
同为中国现代文坛极富特色而又早殒的女作家,卢隐和萧红的散文都具有浓郁的自叙写实性质,都体现着"亲感至诚"的散文创作原则.但不同的生活经历和个性,使她们的散文在具体的创作方式、关注妇女命运的切入点、社会角色意识、语言风格等方面都呈现出鲜明的个性化特征.  相似文献   

13.
海明威是20世纪美国著名的作家、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其语言风格在欧美各国影响很大,国际上曾一度出现“海明威热”。一位英国作家甚至说他的小说写法“引起一场文学革命”。海明威以清新流畅的文笔、简洁凝练的叙述、精确细微的描写、言简意赅的对话形成其独特的语言风格,即“电报式”风格。他摒弃空洞的、浮泛的夸饰性文字,  相似文献   

14.
沈从文,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独特的人物,只有高小文化的他不但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和京派小说的代表人物,还是图书馆界的一位老前辈。本文重点阐述沈从文与图书馆的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15.
我愿意把现代文学中的四部经典之作视为标准的诗化小说,这四部小说是:废名的《桥》、沈从文的《边城》、萧红的《呼兰河传》、孙犁的《荷花淀》。读这些小说,我们都深深感受到了语言的诗化、结构的散文化和片段化,我们从中可以感受出人性的朴素美。  相似文献   

16.
张正华 《大观周刊》2012,(48):17-17
萧红为了揭露和控诉代表封建宗法制度的政权、族权、神权、夫权对妇女的束缚和残害,用她特有的女性细腻的笔触,在她的小说中塑造了一系列不幸女性的悲惨形象,展示出家乡妇女们动物般的生成状态,并形成了她小说中的独特的艺术形象体系。  相似文献   

17.
这里所说的小说语言,不是指所有的小说。这里所说的小说语言,也不是指一般的语言风格。因为语言风格应是丰富多采、异色纷星的,不能硬性规定哪种语言风格为正宗,哪种风格就是左道旁门。这里所说的“语言风格”,是指确有那么一股子潮流,名为探索创新,实则破坏语言正常规律,损污语言肌体,以粗鄙卑琐为时髦,以任意胡为而  相似文献   

18.
低飞,也能飞得更远──读《人鸟低飞》王伟瀛一位朋友去呼兰,回来说在萧红故居里看见一本新出版的描述萧红一生颠沛流离的作*品《人鸟低飞》(长春出版社*1996年版),作者是诗人王小*妮。我心弦一颤,从东北飞到*南国的女诗人,一定会更深切*地理解半个多世纪...  相似文献   

19.
小说是有气味的,什么样的人喜欢什么样的小说,这包括读者,也包括作者。我喜欢吴玄的小说,大概也是因为气味相投。吴玄小说的气味正是我所愿意走上的那条路子:形式上回归古典,意蕴上趋于现代。 评论家王干认为,吴玄小说的南派风格是比较地道的,走的  相似文献   

20.
付艳丽 《出版广角》2015,(8):127-128
《呼兰河传》是著名女作家萧红的自传体小说,小说大量描述了东北边陲独特的乡村民俗风情.该作品被翻译成多国语言,广为流传.本文就《呼兰河传》英译本中的民俗翻译问题进行探讨,从翻译的视角,研究如何进行民俗文化翻译,传播中国乡土文化和民俗风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